崖山之后50年
繁体版

第一卷:海南岛上春常在 第二十二章:变动与黎寨(二)

    “什么人,竟敢当众向学正挥鞭,活得不耐烦了”吴海军站在街当中,一把抓住了抽向学正的鞭子,学正已经挨了一鞭,背上出现了一道血痕,“什么东西,也敢问老子的姓名,学正大人,你们这些南蛮子,什么正在爷这里都算个鸟”马上的一个蒙古少年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夺回鞭子,“老子先抽死你这个南奴”说罢,一鞭向吴海军抽来,吴海军见情况不妙,只好赶紧闪开,“还敢跑,给我打死这个南奴”,那少年恶狠狠的说道,随即,几个兵勇跑上来,拿着枪杆就朝吴海军扫了过去,一个不下心,吴海军连中了两杆,顿时疼的躺在了地上,“吴哥,吴哥,你怎么样了”一个平素一直与吴海军交好的少年衙役跑了上来,扶起吴海军,顿时,几根枪杆和一鞭全部落在了他的背上,这个少年衙役疼的浑身是汗,但还是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只是瞪着仇恨的眼睛看着那个马上的少年,“妈的,还真有不怕死的人”马上的蒙古少年吐了口唾沫,刚准备说“打死他”,这时,听闻学正大人被打的大批衙役和本县知县也到了,知县冲那少年拱了拱手“阔不台达鲁花赤,看在本县的面子上,就到此为止吧,你父亲为国家立功无数,伤残在家,不会愿意听到你在本县横行霸道的事吧”,看到知县过来,又听到知县说出这话,那叫阔不台的少年达鲁花赤冲地上吐了口唾沫“好吧,既然知县大人作保,我就饶了这俩”指了指吴海军和那个少年衙役,“不过别拿我父亲来吓唬我,今天可是那个什么学正大人先故意挡我道的”一边说一边转了下马头,然后带着兵勇慢慢撤出了街道,边走还小声骂道“妈的,这些南奴,当年怎么不全部屠光呢”。

    晚上,彭成龙在给吴海军上药,“咋回事”彭成龙问道,吴海军把白天的情况说了一遍,“我们的行动恐怕要提前了,这地方呆不下去了”吴海军说道,“妈的,这世道还有天理吗”彭成龙愤愤道,“天理,在自己手上,不要指望老天能帮你什么”吴海军越想越气,也是恨声道“总有一天,老子会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正说着,门外一个声音道“吴哥在家吗,好些了吗”,彭成龙一愣,吴海军道“一个兄弟,算是我徒弟,衙门里的,李正金,今天要不是他,我差点命都没了”,彭成龙赶紧打开门,这个衙役彭成龙也见过,几次去找吴海军都是他传的话,“彭哥也在这”,这叫李正金的小衙役赶紧拱了个礼,彭成龙连忙回礼“这次要不是小兄弟仗义相救,我这兄弟恐怕...,请受彭玄风一拜”,说罢,深深一揖,那小衙役赶忙扶起彭成龙“彭哥说些见外的话,都是兄弟,吴哥是我最佩服的人,每有变动,吴哥总能未卜先知一般,还能就大事分析到小事,教我们很多趋吉避凶之理,今日之事,只是分内罢了”;“正金,你的伤怎么样”吴海军问道,李正金晃了晃胳膊,踢了踢腿“敷了点药,没啥事了,我们从小吃苦出身,这点小伤真不算什么,将养2天就差不多了,吴哥是读书人,身子骨弱,倒是要多休养一阵”,吴海军点了点头,看向彭成龙“咱们还是要抓紧锻炼身体才是,这么个弱样子,将来...”彭成龙点了点头“你跟高哥、王涛和黄工都要好好锻炼锻炼了,我一直在跑商,身子骨还行”,李正金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见吴海军没什么事,准备告辞离开,这时,吴海军忽然问向李正金“知道我这兄弟是干啥的吗”“不是说是行商吗”李正金有点奇怪,吴海军点点头“还想在衙门里干吗”“干个鸟”李正金一句粗话出来“那个达鲁花赤阔不台来之前我就不想干了,胡虏横行,我们汉人尤其是南方人饱受歧视,天天见了什么人都要下跪,不是为了口饭吃,大部分弟兄都不会干了”,吴海军点了点头“想跟我这兄弟跑行商吗”“当然愿意,彭哥...哦不,彭爷,你看小的行吗”李正金赶紧跪了下来,彭成龙赶忙扶起他,深深的看了一眼吴海军,说道“只要讲义气而且不忘大义,当然可以,不过我去的地方不光艰苦,而且蛮荒,甚至有性命之忧,你怕不怕”,“难道是”李正金已经猜出是哪里,大喜过望“小人正是琼州人氏”,“啊,好,好啊”。

    又过了几天,李正金和吴海军的伤都养的差不多了,考虑到这次进山意义非同小可,彭成龙跟陈五郎、李正金、郑先生、王文祥、刘德富和伍氏道以及家中的下人交代,这次过去不仅仅是做生意,还要安排好将来落脚的地方,除个别人跟彭成龙回来押送药材外,其他人都将先留在黎寨,不愿意的,现在就可以走,绝不强求,其他人都回答愿意誓死相随,只有郑先生要求在琼州登岛后,帮忙找条去吕宋的船,他不想进山,“可以,不过我们时间很紧,就在澄迈多留一天,如果没有找到,我们大队将进山,先生可留在澄迈再联系去吕宋的船只”彭成龙同意了,但也把话说明了。

    出发前夜,彭成龙找到吴海军“海军,你看还有什么要安排的”吴海军想了想,说道“目前就这么多了,反正包括我的私人物品能带上的都带上吧,至于这房子.....”吴海军看了看四周墙壁“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何况也没好到哪去”忽然下定了决心,说道“我会很快找牙保处理房子,不过我会跟买家说好,等你回来再搬出,另外,我会找衙门里关系好的几个衙役,让他们到时跟我们一起走”“还可能带走一些人吗,到时会不会走漏消息”彭成龙问道,“到时大部分人都会想走,不走就等着被元廷征召,呵呵”吴海军冷笑两声“不过我会比较谨慎,就找信得过关系好的几人就好了,至于走漏消息,我怕到时候很多人都会闹起来,有几个人逃命的消息就算官府知道了也没人去管”“那,好吧”彭成龙沉重地点了一下头。

    仲夏5月,南海已进入台风多发季节,即便没有台风,水汽充沛,也是风雨不断,一行80多人赶着15匹劣马,推着15辆车冒着风雨等候在徐闻岸边,等着上船,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这次的人员安排跟上次有很大不同,上次彭成龙那边只有10来个人,3辆车,这次却有约30人,4辆车,虽然车只多了1辆,但人员却翻了一倍还多,吕世明那边上次有约70人,14辆车,这次只有40多人,11辆车;还是4艘大船,但这次却是1家分了2艘乘坐,就在这正午墨黑的风雨中,启程前往琼州。

    因风雨的原因,本来在澄迈登录的船飘到了乾宁附近,乾宁是琼州路府城,因船飘到时已是黄昏时分,一行人商议后,决定就近到府城过夜,第二天再去澄迈,当晚府城里一遍遍的砸门与叫嚷声,果然元廷连这蛮荒之地都没有放过,征兵征粮已经到了路府城,不知道下面的州县如何了,翌日清晨出发时,彭成龙望了一眼这乾宁府城,破破烂烂,千户所里也没有多少兵,一片萧索,甚至还不如那儋州州城;一行人看到这情况,心里紧张,不知道下面州县情况如何,只想早日赶到山里把事办完了回雷州,还好下面州县估计一些官员还没来得及撤换,虽然也开始征兵征粮,但远没有府城那么激烈,大家紧赶慢赶,翌日晚间便到了澄迈,郑先生留下来自己找去吕宋的船,其余人第二天继续出发,为了避开第一寨,他们只能从儋州绕行,结果10天左右的路程足足走了15天,加上因风耽误的2天,到第18天早上,才来到第二寨,这一路上吕世明那边又损失了护卫和车夫各一名,彭成龙也损失了1名车夫,山路险阻,雨多湿滑,那辆车翻下去后,甚至彭成龙和王文祥这样的文人都亲自推车,苦不堪言,到得第二寨时,个个已是疲惫不堪、狼狈不已。

    阿倍早已从吕世明留在这的驻寨人员中知道了彭成龙他们一行要过来的消息,但是他并不知道他们这一路上的曲折,在左等右等没他们消息后,这天早上刚跟十几个长老派来的寨兵会和,准备去第二寨附近去找他们,这时,一支响箭射了出来。

    第二寨吕世明的住地,现在这里除了吕世明的人,阿倍也跟他们住在一起,还有两个吕世明留在澄迈的伙计,每次吕世明要过来,都是先传信息给这两人,这两人再雇1、2个当地的黎人一起到寨里把信息传给驻寨的人,让他们早做准备,不过以前会走澄迈从第一寨过来,这次却是绕路从儋州到第二寨,这两人以前也没走过这段路,结果等到把信息传到,一行人早就出发多日了,算了下时间,这两人估计没几天就到了,所以就留了下来接应来的人,谁想一直没等到消息,吕世明驻寨的人也急了,今天一早就跟长老们要求去找车队,长老们同意派人去找,刚好阿倍也要出去找彭成龙他们,于是就准备让阿倍带着寨兵去寻找,谁想刚好遇上他们。

    众人在山寨里胡乱用了点饭,又稍微擦洗了一下,就被寨里的人安排去休息了,彭成龙带着王文祥、陈五郎和伍氏道在阿倍的带领下,匆匆来到了吕世明住宅的议事大厅,大厅里,5个长老都在,大祭司也在,听到杨六郎说了一行的情况后,几人都摇了摇头思考了起来,只有大祭司还是那套把戏开始,不过这次,却似乎出现了变化,早上彭成龙等人刚过来时,还是一片晴空,此刻,却是黑云低垂,风声呼啸,大祭司扔上半空的彩石也被吹偏了方向,大祭司脸色大变,忽然用不太熟练的汉话高叫道“灾孽、灾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