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兴衰录
繁体版

第三章 豪强联合反越,孙坚奇袭会稽

    且说臧旻战败,越国四处出击,吴郡大片土地为越国占领。越军兵锋正盛,臧旻深感难以取胜,于是另想他法。

    臧旻备好厚礼登门拜访陆褒,陆褒的儿子陆康将臧旻迎入庄园,陆康,字季宁。双方落席而坐,臧旻对陆褒道:“陆老先生乃吴郡首屈一指的名士,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晚生我虽为本地父母官,但是才疏学浅,实难胜任。如今越军势大,晚生为越军所破,特来向您请教,还望先生不吝赐教!”陆褒问道:“参加越军是什么人?”臧旻答道:“大部分是社会底层无业人员、农民、奴隶。”陆褒问道:“有没有名门望族参加?”臧旻答道:“没有。”陆褒这才对臧旻道:“刺史大人不必担心,不论句章许氏怎么历害,没有名门望族支持,仅仅依靠社会底层人造反,越军必败!”臧旻道:“话虽如此,可眼下越军逼近吴县,晚生担心吴县守不住啊。”陆褒道:“他们既然自称越军,借口复兴越国。以前吴县乃吴国国都,越国灭吴,吴人一直不服气,您何不加以利用,激起吴人抗越之心,如此一来,吴人必众志成城,何愁吴县守不住啊。”臧旻大喜,问道:“请问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才能战胜越军?”陆褒笑而不答,将目光缓缓转向陆康,向陆康示意,陆康站起来说道:“我们家族认为,目前越军人多粮少,我军兵少粮多,我们利于久战,越军利于速战。将军您应暂时避其锋芒,坚守不出。同时您可联络豪强,广纳贤才,让他们共同对付越国。豪强手里有钱有粮,只要众豪强与朝廷一条心,区区妖贼许生不在话下。”臧旻道:“此计甚妙,正合我意,我马上就办。吴郡的毫强我都认识,不知有何贤人可用?还望教我。”陆康道:“您只要得到这两个人帮助,就等于成功一半。”臧旻行了一礼,急问道:“这两个人是谁?”陆康道:“一个是黄老道的于吉,另一个是顾氏家族的代表顾综。于吉在吴会两地一呼百应,特别是社会底层的百姓对他更是推崇备至,现在越军有大量黄老道信徒,只要请他站出来反对许生,许生必败,更何况许生也是黄老道信徒。至于顾综,他是越王勾践的后代,好读诗书,在吴越两地鼎鼎有名,只要他站出来振臂一呼,反对许生建立越国,越国就失去存在的理由。”臧旻大喜道:“这实在是太好了,我马上就去顾家拜访,不过我有一事相求。”陆褒道:“何事?”臧旻道:“你们正是我渴求的贤才,我想请你们出来当官。”陆褒道:“我儿陆纡已在洛阳任城门校尉,现在宦官当道,社会黑暗,我家对当官没有什么兴趣,我看这个就免了吧。”臧旻道:“现在越军势大,如果越军图谋得逞,我们吴郡岂非生灵涂炭,到时候恐怕你们陆家也不能幸免。还望您以大局为重,救百姓于水火。”陆褒叹了一口气道:“陆康,你跟臧刺史走吧。”臧旻马上举陆康为茂才,就这样年近五旬的陆康出仕为官。

    臧旻来到顾家拜访,早有顾综相迎,臧旻笑着问道:“现在妖贼许生作乱,自称越王,建立越国。听闻您是越王勾践后人,你怎么不去帮助越国啊?”顾综道:“越国早就亡国了,我的祖先归顺大汉也有几百年,我们早就认可大汉王朝。”臧旻道:“既然如此,还请您与许生的越国划清界限。”顾综道:“妖贼许生盗用越王勾践和越国名号,这是玷污我的先祖和越国的名誉。我海盐的族人来信说,海盗胡玉抢了他们的粮食。我顾姓族人当与他们势不两立!”臧旻道:“我想铲除妖贼,还您先祖清白,请您助我一臂之力,戳穿他们的伎俩,不知能应允否?”顾综道:“既是刺史大人亲自登门相求,在下理应竭尽所能为刺史大人分忧。在下准备写檄文讨伐许生,指责许生不是越王勾践后代,没有资格建立越国,没有资格当越王,让他失去立国之基。另外,我准备振臂一呼,让我的族人为内应,与您的大军里应外合,如此越军定然可破。”臧旻大喜,乃辟顾综。

    越军打败臧旻后形势一片大好,一日,越王许生正在议事,忽然手下人来报:“黄老道于吉在门外求见!”许生道:“快快有请!”于吉、张角飘然而至,于吉道:“尊敬的越王,我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您。”许生道:“我们是老朋友,不要拘泥于称谓,还是叫许生吧。”于吉道:“您过去对黄老道屡有赞助,现在您还信黄老之道吗?”许生道:“还信。”于吉道:“既然如此,您不该带这么多人起来造反,这样会死多少人啊。”许生道:“朝廷不守道,这是官逼民反。难道这不是道吗。”于吉道:“我们修道之人第一要义是珍惜生命,而不是视生命如草菅。”许生道:“守道不是一个人的事,首先是朝廷应该带头遵守,然后天下人共同遵守,如此道才能通行天下。我看这样,为了使道能在我越国发扬光大,我想请您担任丞相,不知老神仙能否屈就?”于吉推辞道:“我就是那种乌龟,喜欢在烂泥里生活,不喜欢在朝堂上供着。”许生道:“你找我还有什么事吗?”于吉道:“越国目前的形势很好,可你有没有想过物极必反?月圆之后就是月缺?以目前越国的实力,能斗得过大汉吗?”许生沉思片刻道:“这个道理我明白,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越人敢做敢当,苟且偷生岂是越人性格?现在天下民怨沸腾,要是别的地方也有人响应,说不定越国进可以争霸天下,退可以自保无虞。”于吉道:“以贫道之见,大汉是一座年久失修的房子,越国只是柱子上的蛀虫而已,越国现在还无法撼动大汉。所以贫道希望你能够为自己留好后路。”许生叹了一口气道:“现在不可能有后路!你的意思不过是两条:第一条,投降,这是死路。第二条流亡或退隐山林,我如果是生活在底层的民众,可以这样选择。但我句章许氏也算是名门望族,如果流亡或退隐山林,我还不如去死。”于吉道:“实不相瞒,贫道希望你停止战争,让越国百姓免于水火。贫道希望你避世,但不是退隐于山林。贫道希望你学习徐福,带上越人出海后向东北走,到倭国去,去做倭国的王。也可以出海后往东南走,到夷州(今台湾)称王。只要你去这两个地方,定可与大汉相安无事,以你的才能完全可以开创一片新的天地,让道在大汉域外传播。一旦形势有变,你的后人还可以返回句章。”许生道:“谢谢你的好意,到倭国去,我岂非成为倭人?到夷州去,我岂非成为夷人,这不是我的愿望。”于吉道:“我说的话全说完了,我追求的道与你追求的道不一样!”许生眼眶湿润,对于吉道:“来,我们干了这碗酒,以后我们各走各的道吧!”于吉接过酒,叹道:“最后的结果我也预料到了。我只是不死心啊!”

    且说顾综写好讨越檄文,将越王勾践的家族世系写得清清楚楚,指责许生没有资格做越王,号召吴越地区的百姓不要上当受骗,与许生划清界线,共同推翻越国。臧旻命人抄写檄文,到越国四处张贴宣扬。

    于吉开设道场,号召信道之人不要参加越国军队,珍爱生命,远离战争,越国逐渐人心不稳。张角对师父于吉不满,对于吉道:“许氏一族是黄老道的忠实信徒,我不忍心看到他们灭亡。”于吉叹道:“天意难违啊。”张角向于吉告别道:“弟子跟随师父学道多年,想回冀州老家传道,还望师父恩准。”于吉道:“你既然要走,你一定要好好传播黄老道,不枉你我师徒一场。”张角应允,临行,于吉送张角《太平清领书》。

    许韶提兵进攻钱塘,孙坚应对有方,钱塘安若泰山,越军徒劳无功,占不到半点便宜。臧旻守住吴县,在由拳、乌程等地频频出击,越军苦不堪言。

    越国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许昌见越国逐渐没有号召力,于是来找许生,希望放弃越国的国号,不要当越王,改当皇帝,号召天下百姓起来推翻大汉,许生死活不同意,大怒,把许昌大骂了一通。许昌不服,于是在会稽自称阳明皇帝,设置文武百官,封许生为“越王”,许韶为吴王兼大将军,胡玉为水军总督,其余官员各升一级,于是许生父子心生芥蒂。许昌在会稽大兴土木建造皇宫,广招良家女子充实后宫,生活豪华奢侈,百姓颇有怨言。

    许韶的军队不断有人逃跑,于是不断从会稽调兵增援。丹阳太守陈夤一步一步平定郡内叛军,命水军驾着楼船和蒙冲战舰从浙江上游顺流而下来到钱塘,在江中恣肆驰骋,胡玉水军不是对手,见到蒙冲战舰四处躲避。蒙冲战舰不时开到涌金门、清波门,钱塘军民见了信心大增。又过一个月,陈夤率军两千,水陆并进,进攻孙韶。孙坚、朱治从钱塘城内杀出。双方里外夹击,孙韶战败,往北而走,钱塘之围遂解。

    孙坚将陈夤军队迎入城中。三日后夜晚,城外一人紧急求见孙坚,对孙坚道:“在下受扬州刺史臧旻和顾综之托暗中监视越军,欣闻官军在钱塘城下大胜,现在越军水师船只全部集中在海盐,我日夜兼程特来报信,希望你们把他们一网打尽。”孙坚大喜,马上与朱治一道来找陈夤,孙坚道:“末将建议马上进兵海盐消失胡玉水军,然后进攻会稽,直取许氏父子,如此大局可定!”陈夤道:“我得到的军令是解除钱塘之围,然后与刺史臧旻南北夹击,一举消灭叛军。”孙坚道:“臧刺史的计划虽好,末将还是建议陈使君避实击虚,如此一战可定。”陈夤道:“愿闻其详。”孙坚道:“如今越军主力尽在吴郡,会稽空虚,只要消灭胡玉的水军,吴会两郡也就失去联系。然后我们走海路,从背后向越国发动进攻。我军经甬江直取句章,擒拿越王。经曹娥江直取山阴,一旦成功,叛军立败,此乃千载难逢之机!”陈夤问朱治道:“文台欲偷袭会稽,我看这是很好的奇思妙想,可是风险太大。我举你为孝廉,你平日做事谨慎,你看此计是否可行?”朱治道:“依末将之见,我军值得冒这个险。”陈夤道:“既然如此,将在外君军有所不受,我们就这么干!”孙坚道:“如此甚好,机不可失,兵贵神速,我们今晚马上行动。”

    孙坚军队昼伏夜出,偃旗息鼓,两日后黎明时分到达胡玉水军驻地,孙坚率军突然发动袭击,胡玉毫无防备,水军非死即降,叛军船只悉数缴获,胡玉稀里糊涂当了俘虏。

    孙坚与朱治等人换上越军服饰,登上越军船只,伪装成越军,打着胡玉旗号,扬帆往南而去。船队行至甬江,沿甬江逆流而上,孙坚趁着月色来到句章城下,命人将飞爪抛上城头,用绳索攀爬入内,然后打开城门,全军悄然入内。孙坚带人翻墙进入越王宫殿,但见一老者秉烛审批奏章,孙坚提剑走到近前,用剑指着许生,轻声道:“不许出声,跟我走。”许生颤抖着骂道:“许昌,你这个畜生,竟然敢对你老爸下手,你不得好死!”朱治道:“老实点,把你的玉玺交出来。”许生缓缓站起道:“我真想不到自己的儿子竟会这样对我。”许生指了指后边的柜子,朱治取出玉玺包好。孙坚道:“越王,我们马上走吧。”许生道:“左边有我的安车,我得留个字条给手下。”说罢挥笔写道:“我去山阴。”朱治命人架起许生,塞入安车,匆忙离去。

    孙坚对朱治道:“妖贼许生还以为我们是许昌派来抓他的。干脆我们将计就计。”朱治道:“你想怎么样?”孙坚道:“我们不如冒充许生、许昌手下,大摇大摆地前往山阴。只要我们进入山阴,一切就好办了。”朱治道:“如此甚好。”孙坚道:“我打仗多,可能会被人认出,你口才好,有文化,一路上你走在前面,由你对付沿途的官员和百姓。我们预先想好路上会出现什么情况,想好应对之策,以备不时之需。你再模仿越王许生的口气写一道圣旨去抓许昌,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光明正大地把许昌抓住。”朱治补充道:“我们还要对押送许生的人员训练一下,以防出现意外,防止露出马脚。”孙坚、朱治两人相视而笑。

    孙坚率军直奔山阴,一路上田地荒芜,百业凋零。孙坚到了曹娥江,早有徐真候着,孙坚率军队先行,命徐真远远地跟在后面接应。孙坚有险无险到达山阴城下,山阴南门守城的士兵见大队人马到来,马上收起吊桥盘问。朱治孤身入城,对守城士兵道:“我等是越王随从,奉阳明皇帝之命到山阴参见陸下。”守城士兵跟随朱治出城,到安车前拜见许生,卫兵卷起车帘,守城士兵见越王端坐其中,于是放下吊桥,朱治、孙坚率军鱼贯而入。

    孙坚刚进入山阴,祖茂马上率领士兵控制城门,孙坚率军径直冲入皇宫。阳明皇帝许昌和群臣正在早朝,孙坚飞身冲上龙椅,一把将许昌拽了下来,大叫道:“我奉越王命令,特来捉拿叛贼许昌,无关人员给我闪开。”朱治当即宣读伪造的越王圣旨,将圣旨扔在许昌面前。还没等许昌反应过来,士兵一拥而上,将许昌绑得严严实实。众大臣战战兢兢,面面相觑,吓得话都说不出来。这时一个大臣喊道:“他是孙坚,他们是官军!”顿时宫内大乱,许昌回过神来,大喊道:“你们不要管朕,朕命令你们一定要将他们全部斩尽杀绝!”许昌的卫队从四面八方冲了过来,孙坚军队押着许昌,边战边退,退至南门,叛军守城军队倾巢出动,全力来攻南门。徐真率军入城增援,孙坚大喜,重新调整部署,死死守住南门,双方打得难分难解。

    双方打了大半日,打得疲惫不堪,正在危急之时,陈夤率军赶到,陈夤入城大杀四方,山阴守城军队战败而降。

    陈夤用许生、许昌名义下令会稽各县叛军投降,会稽遂平。陈夤、孙坚押着许生、许昌拜见臧旻。臧旻大喜,亲自出营相迎。臧旻拉着孙坚的手道:“我当初真的没有看错你,真没想到几年之间你已经成为威震江东的猛虎,要是没有你,恐怕我吴郡也守不住啊。”从此大家都叫孙坚“江东猛虎”。

    臧旻、陈夤、孙坚率领大军到乌程来战许韶。臧旻用槛车将许生、许昌推到阵前,许韶大惊失色,臧旻道:“会稽已经被我攻占,妖贼许生、许昌已被官军生擒,你们赶快投降吧,不要再作无谓的牺牲,凡是主动投降者,本刺史网开一面,饶你们不死。是死是活你们自己选择吧!”说完,臧旻收兵回营,过不了几日,许韶的手下纷纷出城投降。

    许韶见败局已定,心神大乱,召集手下残兵饱餐一顿,打开城门,拼死杀向臧旻军阵。臧旻一声令下,顿时箭雨如飞,许韶的叛军成片成片倒下。接着一通鼓响,臧旻率领全军杀向叛军。孙坚提矛跃马直取许韶,一矛把许韶挑落马下,士兵一拥而上,把许韶绑得严严实实。陈夤大叫:“投降者生,抵抗者死。”许韶部下全部放下武器投降。吴郡其它地方传檄而定,句章之乱就此结束。

    孙坚听闻吴景一家回到钱塘,于是马上迎娶吴春,一时香车宝马,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熹平三年(公元174年)十一月,许氏祖孙三人在会稽斩首,传首洛阳,吴会之地恢复太平。臧旻上奏朝廷,朝廷任命孙坚为盐渎县丞,孙坚携妻及五百富春精壮青年一同赴任。

    且说朱儁到了洛阳,到处送厚礼为尹端求情。一日,朱儁听说臧旻的奏章已到,遂花重金买通保管奏章的小吏,小吏将奏章偷偷带出。朱儁见奏章最后写道:“……此为会稽沦陷之经过,尹太守对会稽之败难辞其咎,微臣据实上奏,请皇上圣断。”朱儁前思后想,模仿臧旻的笔迹和口气,在奏章后面加了几句:“然妖贼许生狡诈,造反之事蓄谋已久,此非常人所能预料,若非尹太守拼死守卫山阴,妖贼许生早已越过浙江进入吴郡,如此后果不堪设想,还请皇上明鉴。”朱儁还是担心尹端难免一死,又化重金收买经办的官员,有钱能使鬼推磨,众人先把奏折扣下。不久,传来许韶击败臧旻消息,朱儁长舒一口气,请求将臧旻战败和臧旻弹劾尹端的奏折一起往上递送,最后尹端免死,得以输作左校(服苦役)。尹端大喜,认为朝廷对他从轻发落,心中疑惑,不知为何得以减轻罪过,朱儁也从来没有对任何人提起。洛阳的官员看在眼里,大家都认为朱儁为了保全上司的生命花费如此心力、如此巨资,感叹人才难得。句章之乱平定以后,朝廷任命议郎徐珪为会稽太守,徐珪非常器重朱儁,推举朱儁为孝廉,朱儁政绩突出,没过几年就调任兰陵县令。此后朱儁平步青云。

    就在平定句章许氏之时,远在京都洛阳的另一位重量级英雄人物曹操已经闪亮登场,他把十常侍蹇硕的叔父蹇图打死了,引起轩然大波,我们暂且放下孙坚等江东群雄不表,先来说说曹操,欲知曹操引起的这场轩然大波究竟如何,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