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兴衰录
繁体版

第9.1章:献忠言群贤被害,建南宫宦官发财

    话说黄巾军主力已败,皇帝刘宏认为天下又恢复了太平,于是在过年之前大赦天下,董卓得以官复原职。刘宏将年号改为中平,意思是中国又恢复了太平,此后又可以安享太平了,公元184年就是中平元年。

    天下真的太平了了吗?不!天下已经烽烟四起,大汉王朝已岌岌可危,从此再无太平之日了。昏庸的皇帝刘宏已经一步一步将大汉带到了深渊。

    就在皇甫嵩、朱儁、卢植出兵攻打黄巾军之时,皇帝刘宏本应痛改前非,顺应民意,方能扭转乾坤。可他却黑白颠倒,继续昏庸下去。

    刘宏听从中常侍吕强的建议,诛杀您身边的贪腐分子,清理没有能力的官员,可是这些都是宦官的人。于是中常侍纷纷要求告退回老家,并把宗亲子弟召回。大长秋赵忠和中常侍夏恽等宦官联合起来,向刘宏诬告道:“吕强以前经常与党人私下谤议朝廷,经常读《霍光传》,他的兄弟都贪污。”刘宏听了很不高兴,马上让中黄门带兵去抓吕强。吕强获知消息,愤然说道:“我死后,天下祸乱就开始了,大丈夫想为国家尽忠,怎么能去坐牢呢!”说罢,自杀身亡。赵忠、夏恽进一步污陷道:“吕强听到皇上召他,也不知道皇上要问他什么话就自杀了,这不明摆着有罪吗!”于是把吕强的宗亲全部抓了起来。

    侍中向栩、张钧上书道:“黄巾之乱根源在十常侍,请皇上将十常侍和族人全部处死以谢天下,黄巾军自会烟消云散。”刘宏把张钧的奏章给张让等人看,张让他们脱掉帽子、靴子叩头请罪,乞求道:“让我们去洛阳监狱,把我们的家财充当军资,平息平民忿吧。”刘宏命他们都戴上帽子,穿起靴子,和以前一样工作。刘宏很生气,对张钧说道:“你真是一个疯子,十常侍硬是没一个好的吗?”张钧又再次上书,还是和上次的奏章一样。刘宏下诏廷尉、侍御史调查信仰太平道的人,张让趁机让他们诬告向栩、张钧信奉太平道,就这样向栩、张钧死于狱中。

    太尉杨赐上书为吕强鸣不平,要求继续进行反腐败,清除无能的官员。刘宏对杨赐早就看不顺眼,借口太尉杨赐要为黄巾起义负责,将杨赐免职,任太仆邓盛为太尉。又免去司空张济职务,任命大司农张温为司空。反贪腐、整顿吏治的工作就这样做不下去了。

    话说豫州刺史王允一直跟着皇甫嵩、朱儁征战,数有战功。在豫州接受黄巾军投降时意外发现张让宾客与黄巾军来往的书信,张让委托宾客与黄巾军私下联络,欲投靠黄巾军,为自己留条后路。王允将书信上交刘宏,刘宏非常气怒,责备张让,张让连忙跪地磕头谢罪,辩称是门客投靠黄巾军,自己并不知情,刘宏竟然又信了,张让并没有获罪。张让对王允怀恨在心,经常在刘宏前面说王允坏话。官军平定黄巾军,王允刚回洛阳就被抓入狱。幸好没有坐几天大牢,正好碰上大赦天下,马上得以出狱。张让知道后非常生气,很快又捏造其它罪名把王允送入大牢。杨赐、何进、袁隗纷纷上书为王允求情,王允关押了一年多才被释放,重获自由。王允知道张让还要害他,于是远走他乡。王允,字子师,太原郡祁县人,文武全才,精通韬略。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正月,刘宏闲来无事移居南宫,无意之中发现当年司徒杨赐上奏解决太平道的奏疏,刘宏大为感慨,封杨赐为临晋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刘宏又发现很多平时没有看到的奏疏,全是检举十常侍的。刘宏长叹一声:“怎么会这样啊!”韩说上奏道:“皇上,微臣认为南宫一个月内必有灾难,您应尽快返回北宫。”刘宏回到北宫后不到一个月,南宫果然发生大火,大火足足烧了半个月,检举十常侍的奏疏悉数烧光。

    刘宏决定重修南宫。为了筹集经费,张让、赵忠向刘宏建议,百姓除了正常的交税以外,每亩增加十钱税收,刘宏马上采纳。为了筹集建造南宫材料,刘宏下诏让各州、郡向朝廷进献珍贵的木材和纹理漂亮的石料,大批建材源源不断地送往京都洛阳。负责接收建材的人是宦官,他们随意提高接收质量标准,对建材百般挑剔,略有不满和瑕疵就不接收,强迫州、郡官员运回,重新购买新的再运来。其实建材的运费远远超过采购费,各州郡没有办法,只得就地处理。宦官强行规定进贡之物不得卖给别人,只能卖给宦官,就这样这些建材以原价的一成价格落到宦官手里。宦官得到廉价的高档建材毫无顾忌,纷纷按照皇宫的样子建造宅第。刘宏经常登上永安候台远眺,宦官们担心皇帝看到自己的宅子,于是让使中大人尚但进谏道:“天子不当登高,登高则百姓虚散。”刘宏信以为真,从此就不再登高了,这是后话。

    为了修南宫,刘宏派遣西园的皇家卫士到各州、郡去督促办理,这些人趁机恐吓州郡官府,收受大量贿赂。各地刺史、太守没有别的办法,趁机私自增加百姓赋税,从中贪污,中饱私囊,人民怨声载道。

    重修南宫之事不断蔓延,刘宏规定,刺史、二千石官员以及茂才、孝廉升迁和赴任都要交纳“修宫”钱。大郡的太守要交二三千万钱,其余的依官职等级高低均有规定。凡是新委任的官员,都要先去西园议定钱数方能赴任。有些清廉之士,请求辞职不干,皇帝刘宏不同意,逼着他们交钱。重修南宫却在宦官的刁难下进展缓慢,多年以后仍未修成。

    这时,河内人司马直赴任巨鹿太守,因他平素清廉,特意将他应交的钱额减少三百万。司马直怅然说道:“为民父母而反割剥百姓,我不忍啊。”于是请辞,朝廷不同意。司马直没有办法筹钱,走到孟津,上书直陈当世之失,随即服药自杀。朝廷收到上书后,刘宏这才暂停向官员收钱,但是向老百姓征收的修宫钱一分都没有减少。由于军费开支暴增,刘宏又向老百姓征收额外的钱财,老百姓的负担不断增加,日子越来越难过。

    朝政的混乱暂且不表,就在皇甫嵩平定冀州之时,西北凉州的少数民族响应张角,暴发了大规模的起义,一下子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那么凉州的起义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