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兴衰录
繁体版

第16.2章:陈宫助曹操得兖州,曹操招降百万黄巾

    再说曹操当了东郡太守,严明法纪,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政令,东郡面貌焕然一新。陈宫认为曹操是明主,前来投奔,曹操大喜,以陈宫为谋士。陈宫,字公台,东郡东武阳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就广交海内名士。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曹操处理完军务,洗脚准备睡觉,侍从来报荀彧来投,曹操大喜,光着脚跑出去迎接。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孝廉出身,其父荀绲,官至济南相。叔父荀爽,官至司空。荀彧年少的时侯就非常有名,南阳何颙认定荀彧是“王佐之才”。董卓乱政时,荀彧弃官回家,冀州牧韩馥是荀彧的老乡,其兄荀谌是韩馥的谋士,于是派人来接荀彧,荀彧到了冀州,冀州已为袁绍所得,荀谌将荀彧推荐给袁绍,袁绍待荀彧为上宾。

    曹操、荀彧双方坐定,曹操问道:“先生怎么会舍弃袁本初投奔于我?”荀彧道:“普天之下既忠于大汉,又有能力匡扶汉室的只有两人,曹使君为其一、孙坚为其二,其他人都不是。然而孙坚英年早逝,现在只剩下您一个人了,所以我特来投奔。至于袁本初,他对大汉心怀二心,就是对我最好,给我最高的待遇,我也绝不能助他。”曹操大喜道:“知我者荀彧也!”曹操又问道:“幽州牧刘虞,也是一心向汉,你为何不助他呢?”荀彧答道:“刘虞忠于大汉之名,曹使君忠于大汉之实。董卓更立新君,盗取大汉权柄,刘虞听之任之,唯使君首倡义兵,那刘虞怎么能与使君相比!像刘虞这种人实在是太多了,庐江太守陆康也可以算是一个,依在下愚见,这类人根本不足挂齿。”曹操问道:“董卓威凌天下,实力雄厚,你看局势会如何发展?”荀彧道:“董卓残暴已经超出常理,一定会因祸乱暴毙,不会有什么作为。”曹操又问道:“袁绍大胜公孙瓒,现在兵多将广,足下认为袁绍如何?”荀彧道:“袁绍议而不决,谋而无断,做事没有原则。何进之祸、董卓之乱、反董失败都是因为他而起,君不见公孙瓒的讨袁檄文吗?他不可能成就大事,我也不是唯一离开袁绍的人。”曹操问道:“不知道谁与你一样有眼光,现在就离开袁绍,可否让我见见他”荀彧道:“此人姓郭名嘉,谋略深远,乃一酒色之徒,与我同时离开袁绍,他说隐居去了,不知所踪,很难寻访。”曹操问道:“还有其他合适的人可以推荐给我吗?”荀彧道:“颍川戏志才不错。”曹操大喜,握着荀彧的手说:“你就是我的张良!”曹操马上任命荀彧为别部司马,这一年荀彧才二十九岁。

    初平三年春(公元192年),东郡黄巾军泛滥,曹操以夏侯惇、荀彧、陈宫镇守东武阳。以夏侯渊为骑都尉、乐进为陷阵都尉、戏志才为军师、曹洪为护军,屯兵顿丘,进剿黄巾军。于毒、眭固引军数万突然来攻东武阳,夏侯渊大惊,建议曹操回军救东武阳,戏志才道:“不可,东武阳墙高池深,且有夏侯惇、荀彧、陈宫坚守,应该没有问题,不如我们进攻黄巾军的老巢,他们必定回军,我们可趁机破之。”曹操马上采纳,对部下道:“我们给他来个围魏救赵。”当即命夏侯渊率骑兵火速往西,进攻于毒的大本营。

    于毒获悉曹军攻打大本营,大惊,连忙从东武阳撤围,急忙回救大本营。曹操在黄巾军必经之地设下埋伏,黄巾军刚刚进入埋伏圈,曹操一声令下,曹洪、乐进率军杀出,于毒大败,曹操俘敌一万。曹操兵锋一转,率军进入冀州内黄,打败了匈奴单于的儿子於扶罗部和黄巾军眭固部。

    曹操回军东武阳,问荀彧道:“如今战俘很多,该如何处理?”荀彧道:“精壮者可以当兵,由主公率领。其他的可由夏侯惇安排,让他们去务农,增加赋税、军粮。”曹操大喜道:“这才是治理黄巾的良策啊!”

    再说,青州黄巾军在田楷、刘备的驱赶下浩浩荡荡进入兖州,官军不能抵挡,任城相郑遂战死。兖州牧刘岱怒道:“没有你公孙瓒的帮助,难道我就没有办法吗!”说罢亲自率军迎敌,济北相鲍信劝阻道:“如今兖州百姓惶恐震惊,士兵毫无斗志,我们不可前去抵挡。我看黄巾贼兵有百万之众,兵眷混杂,前后相随,贼军没有辎重粮草,他们以掠夺维持生计。为今之计,不如让军队养精蓄锐,先凭城坚守,贼兵想战不得,想攻又不能,待其气势低落,我们选拔精锐士卒出击,就能一举打败他们。”刘岱不听,说道:“我若不能退敌,任由青州黄巾军在兖州劫掠,要被公孙瓒嗤笑,以后怎么做人?”说罢领兵开城出战,结果全军覆没,刘岱被杀。

    陈宫对曹操道:“如今兖州牧刘岱已死,兖州无主,朝廷与我们也断绝联系,使君才能出众,我们兖州正缺像使君您这样的雄主,我去说服兖州官吏,你过一段时间就去管辖兖州,以此为基础一统天下,这正是霸王之业啊。”曹操大喜,对陈宫道:“公台如此看重我,我一定厚报于您。”

    陈宫对别驾、治中道:“现在天下分裂,兖州无主,曹东郡是命世之才,如果迎他为兖州牧,一定可使本州人民安宁。”鲍信也这样对他们说,他们也就同意了。于是鲍信与州吏万潜等人到东郡迎曹操担任兖州牧,曹操命夏侯惇为东郡太守。

    曹操派人辟程昱,程昱一口答应。程昱整理行装准备出发,家乡人感到奇怪,对程昱道:“你的言行怎么你前后不一致啊!”程昱笑而不答。曹操与程昱谈论大事,十分高兴,任命程昱为寿张令。不久李乾带着儿子李整、侄子李典率领数千人马来投,曹操大喜道:“有了你们的帮助,我再也不必担心兖州不安定了!”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入冬,曹操与鲍信合兵一处,进兵至寿张东。曹操率步骑一千多人踏勘战场,不想被黄巾军发现,黄巾军精锐尽出,来攻曹军,一下子把曹军包围,曹操率军与黄巾军力战,折兵数百,左冲右突,好不容易才杀出重围逃回大营。黄巾军凶悍无比,鼓噪着追击,一直追到曹操大营,在大营外挑战,曹操闭门不出。

    曹军有经验的老兵少,缺乏训练的新兵多,全军惊恐万状。曹操全身披挂,亲自巡视将士,将奖赏惩罚之道公之于众,曹操对众将士大声说道:“现在要是退,我们必将死无葬身之地,只有拼死一搏,打败黄巾军,你们才能生存,到时候重重有赏!”将士兵们精神为之一振。当天半夜,曹操亲率鲍信、夏侯渊、曹洪、乐进进攻青州黄巾军,双方激战至天明,黄巾军渐渐不敌,稍稍撤退。曹操率军回营,清点人数,发现不见鲍信。曹操命手下四向寻找,一连几天都没有找到。曹操命人用木头雕刻成鲍信的样子,祭奠他,将他安葬。曹操在鲍信墓前放声痛哭道:“知我者,鲍将军也,如今鲍将军离我而去,天下之大还有谁可助我啊!”鲍信的手下无不为之动容,鲍信全军并入曹军。

    深夜,曹操对夏侯渊道:“如今黄巾军人多势众,正面作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赢。妙才,你率虎豹骑深入敌后,把他们的后方搅得稀巴烂,务必截断他们的粮道!”夏侯渊道:“末将誓死完成任务!”曹操斟满酒,敬夏侯渊道:“妙才,这一仗就靠你了!”夏侯渊道:“请主公放心。我要死也得死在战场上!”曹操送夏侯渊至军营外,拥抱着夏侯渊,流着泪道:“你一定得平安回来!”夏侯渊翻身上马,曹操望着夏侯渊率虎豹骑消失在夜幕中。

    曹军与黄巾军连续作战数十多日,黄巾军写信给曹操道:“以前您在济南时拆了那么多祠堂,您的做法与我们太平道相同。您似乎懂得我们太平道的道理,怎么现在变得迷糊了呢。如今大汉气数已尽,黄天当立。这是天之大运,不是你所能改变的。”戏志才屏退左右,对曹操道:“黄巾军给你写信,说明他们一定有情况!”曹操认为戏志才说得对。命人好酒好饭伺候信使,但见信使狼吞虎咽,一扫而光。

    曹操叫来信使,怒骂道:“黄天当立,黄天当立,你们这些人不事生产,到处劫掠,能立吗?你们开口太平,闭口太平,你们追随太平道这么久了,天下何来太平?你们的先辈要是知道你们是这个样子,早就被你们活活气死了,你们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谈太平?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谈大汉气数已尽?”信使语塞,曹操接着道:“你们如果愿意投降于我,我可以既往不咎,保全你们,以前投降于我的黄巾军就是你们的榜样。你们如果继续与我为敌,只有死路一条。如今我暂且留你性命,快回去复命吧。”信使悻悻而退。

    戏志才对曹操道:“看来妙才已经得手了,黄巾军定是粮草不济,我们可加紧进攻。”次日,曹军猛攻,黄巾军大败而走,曹操连追三十多里。夜晚,黄巾军又遣使来求曹操道:“曹将军,您来当我们头领,我们奉你为主,不知可否?”曹操怒道:“我岂能为黄巾。你们只有降我,听我的号令,我视你们为子民,保护你们不受侵犯。”

    曹操率军猛攻,黄巾军屡战屡败,一直逃至济北。黄巾军遣使来求曹操道:“我们愿降于将军,不过我们还得信太平道。”曹操道:“你们降我,绝不能供奉张角,否则格杀毋论。你们以后绝不能再信太平道。”使者灵机一动道:“我们改名叫其它道,不知道是否可以?”曹操道:“至于信其它道,那就与我无关,不过你们不得公开。”使者道:“我们反的是大汉朝廷,不是反将军。我们是向将军投降,不是向朝廷投降。从今往后,我们只听命于将军您一人,不听朝廷,不知可否。”曹操笑道:“可以。”使者道:“既如此,我等愿降于将军,万望将军信守诺言。”曹操道:“你们不要担心,我曹操不会欺负弱者,只会打击不法豪强,定会言而有信!”使者道:“我等皆为无能之人,只有勇敢和力气罢了,还望将军以后视我们为儿女,我等愿奉将军为尊,一切听凭将军处置。”

    青州黄巾军粮草不济,饥寒交迫,终于再也坚持不住,无力再战,向曹操投降,投降的青州黄巾共有三十多万人,加上家属共有一百多万人。

    夏侯渊率领骑兵安全返回,曹操上前一把抱着夏侯渊,激动地哭道:“我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夏侯渊道:“这一仗我打得好吗?”曹操道:“没有您,我哪有今天!”

    关东诸侯的事我们暂且不表,我们把目光投向长安朝廷和董卓,那么朝廷和董卓究竟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