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兴衰录
繁体版

第23.3章 朱治知恩举孙权

    孙策命吕范为湖孰相镇守湖孰,命黄盖镇守石城,自率大军轻松拿下毗陵、无锡、来到吴县。孙策见所有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朱治率领部下在城外恭恭敬敬地候着,孙策大喜,与朱治并肩入城。孙策进入官衙,朱治恭请孙策上座,禀道:“吴郡我已替主公取下,恭请主公就任吴郡太守。”孙策道:“朱叔叔,我看吴郡太守之位还是由您来当最合适。”朱治推辞道:“吴郡乃扬州第一郡,理应由您担任太守,更何况您还没有担任太守,我怎么能担任太守呢。”

    当晚,朱治宴请孙策、吴夫人全家。酒过三巡,吴夫人道:“君理啊,你是知道的,策儿是吴郡人,依大汉规矩,不能当吴郡太守。你是我夫旧部,德才皆备,沉稳老练,能断大事,对我家有恩,策儿早就和我商量过了,我看这吴郡太守之位非你莫属,你就不要推辞了!”孙策恭恭敬敬地说道:“吴郡是我立足江东的基石,如此重担得由朱叔叔您来承担,万望朱叔叔不要推辞!”朱治起身谢道:“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吴夫人道:“君理啊,策儿与我商量过,你看一下,这吴郡那个县你喜欢一点,就作为你的食邑,这个事现在还不能对外公开,我们私下可以先这样做。”朱治扑通一声跪在吴夫人面前,流着泪道:“这可万万使不得啊,这不合规矩。我朱治此生得遇到主公,处处得到主公提携,那是我的福分。如今少主公年轻有为,智勇天下无双,对我信赖有加,此生能当太守我就完全知足了,不要再另行封赏了,更何况我没有儿子。我这一辈子,得到孙家恩惠已经够多了,我怎么报答都报答不完啊!”吴夫人急忙将朱治扶起,道:“君理,我说话是算数的,这事策儿会记着,一定会兑现的。”孙策道:“母亲说得对,孩儿理应这样做。”吴夫人接着说道:“君理,你的家事我可得管一管。你膝下无子,我看你妹妹的儿子施然不错,人也聪明,不如这样,你把他过继过来,等你老了也可享受天伦之乐。”朱治一听,大喜道:“多谢吴夫人成全。”

    次日,孙策、朱治、孙河备好厚礼,到吴县顾家拜访,顾家大喜,迎孙策一行入内。顾综道:“不知你们大驾光临,在下有失远迎。”朱治道:“我家主公孙策乃孙文台之子,欲尽取江东之地,想请您相助。”顾综道:“我年纪大了,我儿顾雍现为娄县令,就让他投奔你们吧。”孙策大喜道:“有你们顾家支持,我平定江东指日可待!”于是命顾雍为曲阿令。顾雍,字元叹。当年蔡邕避祸,流亡于吴会之地,长期住在顾家,顾雍拜蔡邕为师,深得蔡邕喜欢。蔡邕见其才思敏捷,心静专一,艺业日进,特别看重他,对他道:“您必定能成就大事,现在我把我的名字送给您。”因“雍”与“邕”同音,将其名改为“雍”。顾雍的才能经常被蔡邕赞叹,故取字“元叹”。顾雍弱冠就任合肥长,后来转任娄县令。

    朱治对孙策道:“山贼严白虎手下已有万人、更有许贡相助,我们是否应该进兵讨伐?”孙策道:“这些山贼胸无大志,就凭这一点便可将他们擒获,我现在考虑的是进军会稽。”

    且说石城贼寇众多,官吏难以管束。黄盖赴任后任命两个掾史,分别主管各部门,黄盖教导两个人道:“我这县令没有什么才能,只凭军功得以当官,不是因为文职而出名。如今贼寇未平,我常有军务在身,我把所有的公文处理事务全托付给你们两位,你们应当监督检查各个部门,发现并纠正他们的错误,在本职范围内办理各项事务。若有蒙骗奸诈行为,我是不会用鞭杖处罚你们的,你们应当尽力尽心,当好榜样,不要把他们带坏了。”开始两个掾史畏惧黄盖威严,早晚尽恭职守,时间长了,这些吏员认为黄盖不看文书,渐渐荒疏了公务,黄盖不满他们松懈懒散,时而有所省察,掌握到他们各有不守法的几个事例。便把县内所有官吏请来,设酒相待,席间,黄盖顺便拿出违法乱纪的事例诘问,两名掾史无话可说,叩头谢罪。黄盖道:“我以前已告诫过你们,我不会以鞭杖来惩罚你们,这绝不是骗你们的。”黄盖大喊一声:“来人,将他们拉出去斩首!”不一会儿,属下将两人首级呈上。全县官吏震惊畏惧,无不尽心办事,一下子石城大治。

    孙策率军来到钱塘,命令丹阳官员以羊酒为礼召请施然。施然一到,孙策亲自主持仪式,将施然改姓为朱,自此施然就成了朱然,孙策更以厚礼相贺,朱治中年得子,大喜,大摆宴席相庆。孙策对朱治道:“我看朱然与我弟仲谋同年,不如让他陪仲谋读书吧。”朱然跪下磕头谢恩道:“能够得到吴夫人教侮,犬子前程可期,如此我无忧了。”孙策连忙将朱治扶起,朱治双眼湿润道:“主公对我如此恩宠,我愿率军渡过浙江,踏平会稽!就算血洒沙场,我也万死不辞!”孙策握着朱治的手,道:“带兵征战,沙场争锋,开疆扩土,这是我们小辈应该干,如今吴郡全境尚未平定,更有严白虎等山贼为非作歹,还请您回镇吴县,以防意外。”朱治回到吴县,马上举孙权为孝廉,任命孙权为阳羡县长。

    孙策已经得了丹阳、吴郡,我们暂且不表(详见后文第二十五章第三回),接下来单表西部的益州,那么益州刘焉的又会是怎样呢?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