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古籍之刺客信条
繁体版

总059为你而往23:荣辱一人

    在座众人见姬光脸上变色,连忙施礼告罪。

    姬光却拉住伍子胥的手,低声说:“伍先生所言,正合我意!君王若只能贪图一己之安乐,岂能对得起天地、祖宗、百姓乎?!”

    众人听他这样说,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

    伍子胥与姬光握着手,但是却看向专诸:“我有兄弟如此,真是此生大幸事!只是兄弟为我而低头,我心中不安。”

    姬光听了也就明白:专诸屈节委身,都是为伍子胥争取出头露脸的机会。

    他连声钦赞伍子胥的坦荡,再称赞专诸的义气。

    叙谈气氛和洽,几人各自说着既往经历,说笑声、感慨声、悲叹声,此起彼伏。

    姬光说着被吴王姬僚猜忌,众人又是慨伤王族内的纷争、周旋之不易。

    畅谈许久,姬光不再悲伤,安排众人住在府内后,再叮嘱:“这里距离宫城很近,我们都要注意姬僚的耳目侦察。”

    回到住处,专诸见伍子胥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知道他的雄心抱负已经在姬光的逐渐接受和认可的同时,得到了一些振奋。

    接下来的日子里,姬光每天与众人饮酒欢谈,但却不再提及安置伍子胥、孙武、熊胜去到朝中任职的事。

    不入朝,伍子胥就不能得到实权,不能施展个人才智,更加不能寻找机会报仇于楚王的残酷迫害旧事。

    傍暮,他站在庭院里,看着入冬的寒风掠过松枝,摇动几丛翠竹,再将枫树上本已不多的干枯叶片卷入空中。

    枯干的红叶在风中起伏着,一会儿飞上高大的屋脊,一会儿被送入院墙的清冷角落。

    专诸走近来轻声说:“伍兄是在见落叶而伤己身吗?”

    伍子胥苦笑着点点头,再摇摇头:“何止于我?!我当然是家仇深重,但相比姬光,却又好了许多。我心痛而仇恨,但此刻毕竟安全。他却不一样,仍在凶险之中。”

    孙武等人走来,见伍子胥还是落寞,只好再好言相劝。熊胜却只是站在远处,暗暗打量着专诸和伍子胥。

    山间、草地觅食的野鹿也会有异样的感觉,能够察觉到视线所不能及的,埋伏在未知之地的野狼的讯息。

    专诸也从与众人在庭院中的交谈中,觉得有些异常。他转身看去,果然见到熊胜站在廊庑下的石阶上,在默默地注视着自己。

    如果被野鹿发觉了藏身之处,野狼或者草率发动袭击,或者怅然离去。

    此时的熊胜虽然被专诸发觉,但他既不近前来参与叙谈,也不把目光从专诸的身上移开。

    他仍是呆呆地注视着专诸,似乎是有话要说而又不能讲明似的。

    专诸暗笑熊胜自不量力,妄想亲近自己,但转而他又觉得还是不对。

    低头沉思一下,专诸再看向熊胜时,发现他已经转身进了屋内。

    用过晚饭,专诸趁几人都在屋中闲谈,就独自走进熊胜的房间。

    熊胜此时正坐在坐席上,伸手烤着摆在身前的碳炉。

    专诸带着屋外的寒气进来,熊胜身子略微颤抖一下,转身与他相互见礼。

    两人对面而坐,脸上映着炭火的红光。屋内暖和的空气,令二人都很放松,也推动着即将开始的交谈。

    专诸坐正身子,漠然说:“熊公子与故太子逃亡各国,遭受许多惊险与辛苦,想来必不会平白忍受的。”

    熊胜叹气后说:“仆役想要争得平民做,平民想要跻身士人,士人想要得到富贵,贵人想要享乐无边。但我却是从巅峰跌落谷底,专义士试想,这样的心情如何?”

    专诸大笑起来,再接着说:“世事无常,只好忍受。”

    熊胜施礼说:“熊某胆气才智皆不足,忍受当然是应该的,但伍子胥却不同。他本就是名门出身,再又勇智皆备,可惜也是不能出头。哎,他应该有机会的,只是,只是不知还会蹉跎多少岁月。”

    专诸听了也是无奈:“天意若是如此,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熊胜摆摆手,再看看屋外很清静,就压低声音说:“我们得到姬光的初步认可,已是专义士的大功。但若要伍先生再进一步,仍需仰仗专义士!”

    专诸听了还是哈哈大笑不止,却见熊胜神情极为严肃,甚至充满悲壮、庄严之色。

    不待专诸询问,熊胜俯身拜倒在地。他不敢抬头,口中低呼:“众人未来荣辱,皆在专义士一人身上!”

    专诸听了大惊,诧异地问他缘故。

    熊胜再请求莫怪出言不妥之罪后,挺身正色说了起来。专诸仔细听着,不禁眉头紧锁、怒火满胸。

    原来,姬光只留众人在府中吃喝笑谈而不为几人申请官位,是别有企图的。

    其中缘故,仍要从吴国国君的承继讲起。

    姬僚篡得王位,姬光虽然心中不服,但因为自己势力很弱,实力不足而无计可施。

    若要这样下去,姬光可能也就磨灭了心中的睥睨天下的豪气,但姬僚却另有打算。

    他当然知道平辈人中,姬光的才能最佳。所以,一有战事,姬僚就派姬光出征。

    这里面目的有二:其一,让姬光和贵人们知道,姬僚对姬光是放心的,是不嫉妒的,是唯才是用的;

    其二,毕竟姬光只是王族公子,大多的本领也就是吃喝玩乐而已。去到战阵,凶险异常可知。

    如果姬光英勇牺牲于为国而战中,这是姬僚最为期待的结果。既可堵住众人的悠悠之口,避免落下猜忌杀害姬光的口实,又可藉此除掉最大政敌。

    但世事无常,姬光虽然并不很懂战事,但却体现了王者之气。数次吴楚征战,本来双方力量差不多,甚至吴国还要差一些。但姬光总能转危为安、反败为胜。

    吴王姬僚只好忍下心中对于姬光没有死于战斗的遗憾,对他大加褒扬。

    反观姬光,本是英明之人,怎能不懂得姬僚的心思?因此,他每日里为此焦虑不安,担心自己别说此生要一展雄风,更可能于某件小事中,被姬僚暗害。

    这样的担心久了,姬光终于下定决心:要将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王位抢回来!不惜一切代价!

    他于偶然中发现了专诸,立即就惊为天神。

    如同痴情男子对倾城佳人的爱恋那样,姬光日夜苦思,应该如何得到专诸的认可,从而可以尽心驱使。

    他甚至屈尊专程访求,处在小村落的专诸。但不成想,姬光费劲心力之后,被专诸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姬光回来之后,既要仍旧面对来自姬僚的压迫,又更是时时惦记专诸。

    天赐良机。伍子胥再遭人生奋斗失败,专诸想起姬光来,认为可以请他助力伍子胥大展抱负。

    姬光对于伍子胥、孙武等人有了更多了解,当然爱慕他们的才气。但一身危险不解除,再要安排心腹为官,只能给自己招来更大的危险。

    姬光苦思之后,终于下定决心: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都不能只另自己每日惴惴不安了;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都要杀死姬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