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古籍之刺客信条
繁体版

总058为你而往22:解怀

    为避免时常产生纠纷而可能有战事的长江南部地区,专诸一行就在北岸东向前行二百余里后,再转而渡过长江南行。

    南行四百余里后,众人就见到无数候鸟在天空飞翔、鸣叫,在层层叠叠的芦苇丛中隐身筑巢。

    一阵阵清凉的风,携带着雪白的苇絮吹来,如同漫天的大雪。

    专诸等人在车上见到这壮观的景象,都下了马车观赏,也略作休歇。

    茫茫的大水泽无边无涯,一只只渔船扬着风帆在其间浮荡。

    伍子胥临风而立,悠悠地说:“这就是太湖了。原来只是听说,此时亲见,真是战时可用兵行舟,平时可渔获灌溉的天赐宝地!”

    “好自在的天地!”专诸只是眺看四周,口中不禁连声大赞;卫冕连忙附和不停。

    孙武站在高处眺望,默不作声。

    伍子胥笑着拱手说:“先生恐怕不止是欣赏美景吧?”

    孙武眼神望向西边,再看看南边的吴国都城方向,忍不住说:“现在各国都是纷争不断,各国国君都是励精图治,欲要称雄天下。吴国地处一隅,不可做退守之态!”

    伍子胥抚掌大赞:“我观此处,西邻强楚,南控越地,北接齐鲁。国君应该代民戍边,此地堪作都城!”

    孙武点头称是;熊胜在一边听得云里雾里,只好嘿嘿傻笑。

    专诸看着发丝、袍袖不断飘舞在满是白色苇絮的风中的伍子胥,心中连赞他神采飞扬。

    但是这二人的对话内容,却又令专诸倍觉无奈:天下总是纷争不断,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我只图一人一生之快活,何必兴百万兵屠戮他国他民?血流成河、钱秣如烟灭,就是君王之志吗?

    更或许,君王也是昏懦或者仁德,但是,但是有伍子胥这样的渴望“建功立业”的臣子,也必会热血沸腾起来。

    君王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无数生灵为之哭嚎、陨灭,这是上天好生之德吗?

    夺得天下、治理天下,难道就要靠这样的臣子、这样的君王才能实现吗?

    专诸想着,自己也笑了:我平日里也是打杀无数人,虽然只为胸中怒气抒发,但想来也是恶人恶事无疑的。

    但见伍子胥、孙武二人如此激昂兴奋,只有卫冕一直带着淡定的微笑站在身边,专诸心里隐隐觉得:伍子胥一定会在吴国大展雄风!因为,姬光已经邀请我前来,必会待伍子胥、孙武这样的世间奇材更加好的。

    伍子胥看着看着,脸色又冷漠下来。

    专诸笑着问:“伍兄,是天气冷了吗?”

    伍子胥笑了一下,再慨叹道:“我徒有大志,但天下人不能容而无法施展!”

    专诸随口说:“伍兄不必烦心。我听说运气不会总照顾一个人,更不会总躲着一个人。”

    伍子胥听了心中为之一宽,向专诸施礼说:“感谢兄弟解怀。”

    专诸心中暗惊:老天爷,解怀?我敢吗?我敢也不行啊,咱俩都是男子身啊。

    不敢再想,他招呼一声,众人再次上车,继续绕着太湖向南行进。

    再走了多日后,吴国都城姑苏已经可以望见。

    一路思考了许久,专诸笑着对伍子胥等人说:“伍兄,你们先在城外暂歇,我进城拜会一下姬光。”

    伍子胥立即感动不已,施礼说:“我懂得兄弟是给伍某颜面。可我也知道你从不向贵人低头的,我们就一起前往吧!他若收留也罢,若不收留,为兄再做他议,但绝不可让兄弟委屈!”

    专诸哈哈大笑,连说伍子胥过虑了。

    伍子胥只是不答应,一行人只好进城拜会姬光。

    姑苏城内水渠甚多,各处居所多相傍水边。小河穿行于各处,绿柳和白色的屋墙倒映在水中,再被小船的木桨、尾橹划开。

    连片的宫城外面不远处的一条宽阔街道边,就是公子姬光的宅邸。

    吴楚两国边境因为采桑女引发的争斗,果然如孙武所说;吴国调动兵士士气,几次冲击就把楚国军队击败。而楚国也不想为这样的小事多费心神,即便丢了两座小城,也还是退了兵。

    姬光再次带领军队获胜,当然是在国内的贵人圈子里名声大噪。而吴王姬僚,却也因此而更加防范他的势力扩张。

    姬光担心遭到姬僚的暗害,只好陶光隐晦,大多只是多在家中闲呆。他既不敢四处结交,也不敢招人来会。如此,吴王姬僚倒也很是放心了,把他还是当做好兄弟。

    此时,他正在院内观赏虬松、翠竹、红枫的秋天景致,忽听门人来报说“堂邑专诸求见”。

    姬光立即大喜:专诸既是当世豪杰,又不引人注目。往日里恳求都不来,此时他却主动投门!

    立即命人前去引来,姬光急忙转回屋中更换了礼服后,也快步向前院走去。

    才跨过二进院落的门槛,姬光已经见到专诸威猛的身躯正如山岳一般向自己走来。

    “真是雄壮勇夫!”姬光口中大赞,脸上喜爱之色难以掩饰。

    他满脸笑容地双手合拢在一起,刚要与专诸致礼,却见专诸如同山崩一般,身躯拜伏在地。

    姬光大惊失色,暗道专诸最是自傲,怎会如此?

    但来不及多想,姬光几步上前,搀住专诸。

    专诸直身大声说:“专某虽然不才,倒也为公子引荐来我兄伍子胥和孙武,还有楚公子熊胜!”

    姬光见到专诸身后的孙武,心里还是很开心的:毕竟孙武是战略奇材。但是那个脸上尽是惭赧之色的伍子胥,还有那个眼神躲躲闪闪的熊胜,都不被姬光看重。

    但有心中喜爱的专诸如此,姬光只好脸上堆笑,邀请众人进到堂屋叙谈。

    坐定之后,姬光只是把眼神看向专诸,不时问他家中亲眷和村民的生活状况。

    专诸一一作答后,再施礼说:“我们一路南来,我伍兄却对吴国军镇设备很不满意。”

    姬光不悦地看看伍子胥,再笑着问专诸:“愿闻其详。”

    专诸看看伍子胥,再对姬光说:“伍兄以为,吴国地处偏僻,虽有雄心但不易施展。楚国强大而东侵,齐鲁南压之势窘迫,实在是令人倍感忧虑!”

    姬光忍着心中不快,还是故作镇定地问:“如此,又该如何?”

    专诸大声说:“伍兄见太湖北端,进可攻楚袭齐,退可拒敌于涛涛湖水。那里,才是成大事者代民守边之地,而非此处偷得一时安乐!”

    姬光听罢,脸色大变。他看看专诸,再扫视一下伍子胥等人,不禁喝问:“是这样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