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女帝传
繁体版

第23章 定王谋反

    一日之内,皇帝和皇储相继以同样的方式被害死,立时,大楚皇朝人心惶惶。

    皇子们和公主们跪在灵堂前战战兢兢,唯恐下一个遇害的就是自己。

    上官青云不敢僭越和皇室成员跪在一起守灵,他所跪的方位离灵堂距离稍远,刚才皇太子遇害的时候,他没有注意到相关细节,闻此噩耗也是目瞪口呆。

    对上官青云来说,他虽心底里不太瞧得起皇太子赵庸,此人毕竟是大行皇帝的亲骨肉,是他的子侄一辈,他为先帝失去一位皇子而痛心。

    上官青云心道:“先帝啊,你这一走,皇储又失,这是大楚大乱将起的征兆啊!”

    他留意了诸位皇子都神色如常,但他突然发现定王此时已不在殿内,不过,他并未多想,毕竟皇子守灵辛苦,憋不住去如厕也未可知。

    此时,一个小太监急匆匆地闯进来道:“不好了,乱军闯进来!”

    上官青云是一品军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抓进太监道:“什么叛军?皇宫大内哪来的叛军?”

    那太监结结巴巴地道:“启禀上官军侯,好像是定王的人马。”

    上官青云叹息一声道:“好一个贤婿,原来你才是隐藏得最深的那个皇子。”

    皇太后也从寝宫来到灵堂,原本她身体不佳,并未给儿子守灵,但听到如此大的动静,她还是坐着轿子朝灵堂而来。

    诸位皇子公主见到皇太后来了,好像一下子有主心骨,长乐公主如同看到救星似的,道:“皇祖母,定王哥哥,他造反了,大军快攻进来了,这可怎么办?他不会杀了我们吧?”

    皇太后是大行皇帝赵庸的嫡母,她原本以为太子顺利继位后,她就能很快得到“太皇太后”的尊号,哪知道储君还没继位就被人害死,在大楚朝的历史中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奇事。

    在大臣们的心目中,二皇子魏王赵信才是最有野心的皇子,魏王时年二十七岁,乃至皇贵妃武氏所生,其母武媚娘,野心勃勃,对他言传身教,他要夺位还说得过去,没人想到是定王。

    可现在魏王在灵堂寸步不离,他也没有要逃走的迹象,肯定不可能是他造反,魏王就算夺嫡也不可能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再说三皇子秦王赵乾,时年二十六岁,比魏王小一岁,也是储君热门的人选之一,而他现在也在灵堂,同样排除了嫌疑。

    皇太后看了一眼诸位皇子公主,直接来到上官青云旁边道:“定王谋逆,上官军侯有什么对策?”

    近年来,上官青云有不少部下都从前线转到禁卫军中任职,为今之计,只有他去劝说那些参与谋逆的将士了。

    “启禀太后,老臣只能拼着在军中的薄面,尽力去劝说那些参与谋逆的官兵了,看能否让他们回心转意,就此平息事态,处罚以后从长计议。”

    皇太后点头赞许道:“那就辛苦上官军侯了!”

    上官青云道:“太后言重了,老臣尽力而为,如果不能奏效的话,我只能以身殉国了。”

    皇太后的言外之意是让军侯劝大女婿定王赵瑜回头是岸,可上官青云深知定王的秉性,他既然决心用武力夺取皇位,就不可能因老岳丈的几句话,而放弃似乎唾手可得的皇位。

    定王赵瑜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今,大楚朝大乱才刚刚拉开大幕!

    很快,宫门被攻破,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到处都是喊杀之声,每个人都紧张到极点。

    此时,定王手持宝剑,如同杀神,闯了进来,只听他蛊惑道:“弟兄们,随本皇子杀入大殿,活捉在场的皇子们!”

    “杀,男儿建功立业正当时!”

    守护宫门的禁卫军副统领牛得录已身负重伤,失去了指挥能力,叛军已将大行皇帝灵堂所在的大殿团团包围。

    “孙儿,恭请皇祖母!”

    皇太后在宫女的搀扶下颤巍巍地来到大殿外,神情复杂,冷冷地道:“瑜儿,你父皇尸骨未寒,你带兵进宫,到底图什么?”

    定王赵瑜笑道:“皇祖母,孙儿进宫只为您的一个承诺!”

    皇太后道:“我一个老太婆能有什么承诺给你?”

    定王赵瑜道:“皇祖母,父皇驾崩,太子又不幸离世,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孙儿斗胆,请您立我为新帝!”

    皇太后冷笑道:“如果哀家不同意呢?你是否要连我也要杀了?”

    定王赵瑜道:“孙儿不敢,如果皇祖母不肯给我这个机会,那我只能自立为帝了!”

    上官青云走上前来,苦口婆心地道:“贤婿,现在悬崖勒马还来得及!”

    赵瑜哈哈大笑道:“岳丈大人,连你也反对我?别忘了,我可是你的乘龙快婿,你的长女是本王的次妃,如果我登基做了皇帝,我准备立他为皇后,我们赵家与你上官家共享富贵如何?”

    上官青云见赵瑜已处于疯癫状态,多劝无益,转而对他身边参加叛乱的将士们道:“你们当中有我一把提拔的,也有追随我多年的老兵,我不忍心你们走上歧途,牵连家小,回头是岸!”

    赵瑜脸色发青,双眼猩红,狠狠地道:“岳父大人,你不帮我也就算了,还要挖我的墙角?真是好算计!

    既然,你无情,那么,休怪本王无义!这里,刀枪无眼,要是将士们不小心伤了你,本王也无可奈何,那都是你自找的!”

    上官青云笑道:“本侯从军数十年,见惯了刀光血影,哪有那么娇贵?你可以让他们上来试一试,看我是否宝刀未老?”

    皇太后是个聪明人,见事已至此,如今,她是宫内最尊贵的人,说话有分量,不管哪位皇子继位都是她的孙儿,她“太皇太后”的尊号总是跑不了的。

    “好了,你们都给哀家住手,都是赵家血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行皇帝驾崩并未留下遗诏,皇太子继位名正言顺,但现在他已经身死,人不能复生,我看瑜儿当皇帝也并无不妥。”

    上官青云心道:“皇太后怎么中途变乖了?敢情只要她的孙儿当皇帝,她都无所谓,却让我去劝定王停手,这是何道理?”

    定王赵瑜看着上官青云,戏谑道:“岳父大人,连皇祖母都同意我继位了,你还有什么理由反对呢?你说到底终究是我们赵家的臣子,难道还能插手皇家内部的事情不成?”

    杀人诛心,上官青竟云无言以对,皇太子已死,活着的皇子都有当皇帝的资格,他毕竟是外臣只得听皇太后的懿旨。

    定王赵瑜已得到皇太后的承诺,但还没有拿到懿旨,并不肯罢兵,皇太后无奈,只得让司礼监当场撰写懿旨,册封赵瑜为皇储,明日继皇帝位!

    “冯全,你去把大行皇帝的玉玺拿来吧!”

    冯全恭敬地道:“奴才领命!”

    赵瑜对身旁的两个士兵道:“你们两个陪冯公公走一趟,要确保他的安全!”

    那两个被叫到士兵马上跟着大太监冯全去皇帝的寝宫拿玉玺了,赵瑜扫视了一下诸位皇子公主,发现他们几乎每个人都低着头,唯有六哥灵王赵翎和他四目相对。

    “六哥,你过来!”

    赵翎冷冷地道:“九皇弟,你有何事吩咐,直言便是!”

    定王赵瑜道:“以后,你也是上官军侯的女婿了,我们两家要多亲近亲近才好。”

    赵翎道:“九弟,本王和上官军侯的二千金上官雪还未正式成婚,还谈不上什么女婿,等以后礼成了再说吧!”

    赵瑜也是个聪明人,他知灵王赵翎拿婚事未成当借口,和他划清界限,不想和他同流合污。

    赵瑜心道:“即便如此,我也不能轻易放过你,父皇在世的时候最宠爱的皇子就是他。万一,以后有大臣或者将领拥戴他当皇帝,如何是好?不如将他软禁起来,以后再处理!”

    赵瑜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主,他对一名黑脸的大将道:“张飞,你去将灵王请到偏殿休息,他是父皇生前最疼爱的皇子,万一被乱兵误伤可就不好了,那样的话,本王也对不起先帝啊!”

    叛军将领张飞领命,粗暴地将灵王赵翎从皇子当中拉了出来,“灵王殿下,末将得罪了,为了您的安全不得不出此下策。”

    上官青云只得出来道:“好了,贤婿,不要闹了,太后已经降下懿旨册立你为皇储,到了明日,你就要以皇储的身份登基为帝,灵王与世无争,他不会威胁到你的皇位。”

    定王赵瑜微笑道:“岳父大人,您错怪小婿了,本王不过是让部下保护六皇兄的安全而已,如今,这宫里宫外,兵荒马乱的,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本王如何向先帝的在天之灵交待?”

    上官青云道:“我大楚朝帝京一向太平,现在,却兵荒马乱,人心惶惶,还不是你的杰作?我问你,大行皇帝和皇太子赵庸是被你的人害死的吗?”

    顿时,赵瑜脸色铁青,看着一品军侯上官青云,怒目相对道:“岳父,你说话要讲证据,不要凭空污蔑本王,不然,休怪我不念翁婿之情。”

    上官青云道:“楚影卫指挥使陆斌大人已经在调查此事,想必很快就有结果了,你是否清白,自有分晓!”

    赵瑜诡异一笑,道:“岳父您说的那位陆大人,恐怕现在他也自身难保了!”

    上官青云似乎明白了什么,问道:“难道你连陆斌大人都敢抓,他可是大行皇帝的义兄,也是你的长辈,你竟然对他动手?”

    定王赵瑜道:“他倚老卖老,阻挡我进宫与皇祖母叙话,本王也只是将他暂时扣押了,关在御马监而已。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要是乖乖合作,本王可以让他官复原职,继续担任楚影卫指挥使,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上官青云骂道:“你还没有登基,已显出暴君本性,我煌煌大楚,难道就要葬送你的手里?”

    定王赵瑜道:“岳父大人,这里人多眼杂,还请慎言,万一传到外面,小心有人弹劾你不敬新帝之罪。”

    上官青云气得浑身发抖,不再说话,一时冷场,气氛变得很诡异,这时,灵王赵翎被张飞揪着,飞快地朝大殿外走去。

    与此同时,上官军侯府内,二小姐上官雪右眼突然一跳,她有种不祥的预感,心道:“男左女右,难道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爹爹进宫多时了,给大行皇帝守灵,不会有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