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小诸侯
繁体版

第十二章 陇西李氏

    而在细盐这件事上,如果还按照以往的情况,凭实力来说话,那么王氏势必是比不过其他两家。因此,林弘只能是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就是成立一个商会,不以某一家族的名义进行售卖,而是以商会的名义进行统一售卖。

    此举并非是单纯为了保护毕原王氏,也是为了日后的发展。在林弘看来,随着自己在国内的大量售卖,即使能够凭借着路途遥远和对制作工坊的严格保密,在前期打齐国一个措手不及,但齐国不会一直坐视自己将他最主要的财富来源给夺走。

    最有可能的就是,齐国会正式严令秦国不得再大量贩卖细盐,或者将细盐的制作方法同齐国共享,齐国或许迫于各国的压力,会允许秦国每年出售固定份额的细盐,可如此一来,细盐的价格就势必会下跌,到了那时,这个因为庞大利润而聚起来的松散联盟便会土崩瓦解。

    因此,林弘希望成立一个商会,将自己所熟知的来自后世的那一套商业管理方法在当下运行。一旦商会成立,林弘便会鼓动那些因为细盐而聚在一起的世族们,将各自所拥有的货物拿出来,在商会内部进行利益共享。

    每一个世族都有着自己的势力范围,以往外来势力要想在这些地盘做生意,只能是同本地豪强合作,若是永定侯府这样的秦国顶尖权贵,或许还能谈的顺利些,可要是像毕原王氏这样的小家族,对不起,没给够足够的利益,哪来的回哪去。

    这就是贵族之间约定成俗的规矩,就算是世家大族们也不会去破坏这个规矩。而林弘所提的商会,就是要将商会成员各自的势力范围向其他成员只收取少量利润甚至免费开放,作为回报,商会成员之间可以用低于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向成员们购买自己所需的物品。

    若是放在以往,林弘的计划万难实施,毕竟没有一个镇得住场子的顶尖权贵,那些小家族们是不会同意将自己的地盘向他人开放的,他们甚至巴不得抱团对抗世家大族。

    而那些世家大族,也不会为了些许利益而将自己的物品低价卖给那些小家族。在他们看来,自己看上什么,去买就是,买不来就抢,毕竟是你们自己不愿意卖的,我已经够给你们面子了。没有足巨大的利益根本就无法让那些世家大族们放下自己的傲慢,心平气和的同小家族进行合作。

    如果说商会模式给了这些贵族们一个坐下来谈的地方,那么细盐就是给了他们一个坐下来谈的契机。如果能够将商会模式完美推动,那么未来在秦国,这个商会将会成为一个巨无霸一般的存在。

    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商会聚集了众多大小贵族的力量,更因为在细盐利益的推动下,这个商会成员之间的合作深度将会远远超过其他人。就算有人照抄这个模式,可是他们没有像细盐这样利益巨大的商品,他们拿什么来让那些贵族们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合作。

    试想一下,一个因为利益而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大型商会,在面对外来威胁时,将会爆发出怎样巨大的能量。这并不是一个纯粹由商人组成的商会,它集结了秦国大大小小遍布各个领域的势力,文臣武将,世家豪强,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样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它的存在,毫无疑问将会左右着秦国未来的发展,而一旦这个利益集团掌握在任意一个人的手中,或者说有谁能够被它选中,成为代言人,那么此人在秦国将会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因此,林弘绝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拉拢多方势力的机会。如果说以前的林弘还对闲散的贵族生活抱有幻想,那么,从他被林盛当着众人的面杖刑的那一刻开始,对于权力与地位的渴望就在他的心中开始生根发芽。

    他不再简单的觉得自己能够逃离出秦国上层的权利旋涡,做一个闲散的富家翁。从他开始向林淳提出全权负责细盐买卖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半只脚踏进了秦国权力斗争之中了。既然没有了回头路,那边只能一往无前,纵使前路忐忑,杀也要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出来。秦国历代有关诸公子夺位的政变,可不在少数。

    就在林弘正规划着他的商会模式的同时,此刻在陇西李氏的府邸内,也正进行着一场讨论。

    “廷尉大人,为何迟迟不肯答应此事,要知道这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啊,我陇西李氏要是能参与其中,必定会大大提高家族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

    “大哥,不是我不答应,而是这件事非同小可,且不说如此天大的好事为何国府不亲自经手,大司农袁准为何不曾与我提及过此事,就说那毕原王氏,与我李氏非亲非故,怎么就找上门来,不去找其他家族。”

    看着眼前这个与自己是同一个祖父的堂哥,陇西李氏现如今的族长李珉,李铮只觉得一阵头疼。自己的这位堂哥眼中只看得到好处,看不见危险,仗着自己这个廷尉的身份,什么事都敢做。这样一笔牵涉甚广的生意,他竟然未曾与自己商量过,便先行答应了。自己有时候真怀疑李氏的族老们是不是老眼昏花了,竟然选了这么个人来做族长。

    而坐在对面的李珉心中对于李铮颇为不满,在李珉看来,陇西李氏当初为什么要倾尽全力,甚至得罪其他大族也要将李铮扶上这个廷尉的位置,不就是为了朝中有人好做官吗?可自己的这个堂弟自打坐上了廷尉的宝座之后,对于家族提出的诉求,那是从来就没有照办过。不是严词拒绝,就是东扯西扯,到了最后就算能办,那也是打了不知道多少折扣。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举全族之力助其获得这个廷尉的位置。现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个能够迅速扩大家族实力的机会,李珉这一次说什么也要让李铮出面促成此事。

    “廷尉大人,李铮,铮弟,你可知为了你这个位子,家族付出了多少么,你平日里惜身,不肯为了家族的事而给他人落下口实,好,大哥理解你。可你当着就半点也不顾家族情义吗,我告诉你,家族在陇西已经是举步维艰,陇西的那几个家族最近动作频频,跟栎阳城内的一些人眉来眼去。我李氏掌控陇西数百年,难道你就忍心看着祖宗基业毁于你我之手?”

    “大哥慎言,陇西不是我李氏的陇西,陇西是秦国的陇西,是大王的陇西,隔墙有耳啊大哥。”李铮赶忙阻止李珉再说下去,生怕今日所说的话传出去,他们陇西李氏会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李珉却满不在乎,在他看来,这是在李氏的府邸,府中从上到下皆是李氏族人,哪来的什么隔墙有耳。

    看着这个已经被利益熏心的族长,李铮只能是无奈地叹气。自己当初有多渴望坐上这个廷尉的位置,今天就有多后悔。当初族中一致认为李氏在陇西根基深厚,几代人下来,陇西已经没有了让李氏再继续发展下去的空间。因此,李氏族老们将目光转向了关中地区。

    作为秦国如今的精华所在,关中地区的资源丰厚,李氏自然也是眼红的紧。如果能够在朝堂上有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人为李氏一族说话,那么进军关中,便事半功倍。为了能够顺利的将家族势力安插进关中地区,李氏瞄准了当时正处于空缺的廷尉一职。

    当时被誉为李氏年轻一代领军人物的李铮被李氏族老们选中,将他推出来,作为陇西李氏在朝堂之上的代表,同关中世族进行争夺。

    尽管李氏一族凭借雄厚的实力击败一众竞争对手,成功将李铮送上了廷尉的宝座,可李氏一族经此一役也是元气大伤。

    先是关中众多家族眼见李氏如此肆无忌惮的将势力插进自己的地盘,本着互相伤害的原则,关中诸多贵族也将手开始伸向陇西。而陇西的众多贵族眼见李氏这这回犯了众怒,也纷纷动起了改换山头的心思。

    李氏本想好好教训一番这些有二心的家族,可奈何损失过大,已经是自顾不暇。等到李氏终于腾出手的时候,关中贵族们早已在陇西扶植起了诸多亲近自己的势力。从那以后,陇西李氏的处境就一直处于腹背受敌的情况。他们在关中的势力受到了本地贵族的合力打压,原本被经营成铁通的陇西也被关中贵族们渗透成了筛子,四面漏风。

    无奈之下,李氏只能是寄希望于李铮,希望李铮能够在朝堂之上为家族争取更多的利益。

    都说不在其位不谋其事,李铮原本抱着满腔的热血,打算在廷尉的位置上干出一番事业。可直到他真正接手了这个廷尉的位子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做举步维艰。

    自打李铮接手廷尉之后,各方势力都不买他的账。军方总是将原本应该交托给各地县兵的军械一拖再拖,甚至拿些破烂货来给他们。大司农所负责的国库,对于县兵的粮饷也总是借着国事艰难的借口一减再减。手底下的人看了,自然不会服他这位主官,一个不能为下属争取利益的主官,自然得不到属下效忠。

    也正是因此,李铮一直以来都不为李氏在朝堂之上谋取利益,因为他知道,当下的李氏,最应该做的就是韬光养晦,默默舔舐伤口。只要自己还在这个廷尉的位置上,李氏一族终究会在关中站稳脚跟,届时自己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在关中地区为李氏安插族中子弟担任官员。

    而自己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加强对廷尉府的掌控能力,再趁机在朝堂上拉拢盟友。不出两代人,李氏便可以融入关中贵族的群体当中。等到那时,李氏便可真正跻身秦国的权力中心。

    可惜的是,陇西李氏当中并没有人能够看清这一点,他们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趁着李铮还在廷尉的位置上的时候,多捞一点。

    【可恨偌大的一个李氏,竟全是些目光短浅之辈。】

    “族长,既然家族艰难至此,这样吧,劳烦你明日再将那毕原王氏的族长请过来,我再同他仔细询问一番,此事若当真可行,我李铮自然不会坐视此等机会白白错过,可若此人只是空有其表之徒,此事便莫要再提,家族还是按我之前所说的,低调行事。”

    “唉,好吧,我明日再让人去请他来一趟。”嘴上虽然这么说,可李珉心中已经是打定主意,必须促成此事,就算李铮不同意,自己也要强行让陇西李氏参与进来。

    隔日,当林弘正躺在床上,享受着王美人特地派给他的小宫女进行全方位按摩的时候,王世英走了进来。看着这个一脸悠闲的侄子,王世英又忍不住在脑海中回想起王美人先前同他的谈话。

    【这小子倒是会享受,就是不知道以后......阿姐那晚所说,我究竟该不该告诉他呢?罢了,留待日后再说吧,当下倒也不急。】

    “弘儿,出了点事,恐怕你现在得跟舅父走一趟了。”

    “舅父,您来了,出了什么事?”

    “这,陇西李氏昨晚派人来到府上,说是今日请我去他们那详谈。”

    “哦?他们可是要反悔?”

    “倒也不像是反悔,可我总感觉不对劲。”

    挥了挥手让宫女退下之后,林弘起身坐在床上,脑海中思考着李氏此举到底是何用意。思来想去,林弘也想不出,索性便不再过多思考,反正最难搞定的永定侯府已经解决了,至于陇西李氏,若是他们不愿加入,自己再另找一家就是,左右不过再多费一番口舌罢了。

    “走吧,舅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让咱们前去看看,他陇西李氏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