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小诸侯
繁体版

第十三章 初见李铮

    作为陇西第一豪强,陇西李氏在栎阳城内的府邸可谓是极尽奢华,一方面是为了向世人展示李氏的实力所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此处作为拉拢秦国诸多势力的场所。

    “弘儿,看到了吧,这就是舅父当初为何极力向你推荐李氏的原因。如此奢华的府邸,就算是在栎阳,也找不到几家,能够与之媲美。”

    林弘口头认可,可内心之中却是暗暗腹诽:这李氏也太张扬了点,要知道这可是在栎阳城内,可不是在你们的陇西老窝。在栎阳最不缺的就是权贵,如此引人注目,这不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呢吗?

    不过虽然不认同李氏这种张扬的作风,可在跟李氏真正的当家人进行交谈之前,林弘并不会对李氏的能力轻易就下论断。

    在门房通报过后,不多时就有一名李氏族人走出,面带微笑同王世英交谈,看情况二人之间私交倒是不错。

    “王兄,这位是?”

    “哦,这是我的侄子,此番从毕原来到栎阳,我打算让其接触一些族中的产业,正好今天有机会,我带他出来见一下世面,还望李兄不要介意。”

    “无妨,既是王兄的侄子,想必也是人中龙凤,我李氏自然是愿意同这等青年才俊多打交道的。王兄,还有贤侄,请随我来,族长正在堂内等候。”

    走过蜿蜒的长廊,二人被领至一座庭院当中,院中有一凉亭,只见那名李氏族人快步走至亭外,恭敬的说到“族长,廷尉,毕原王氏的族长已经带到。”

    “嗯,请他过来吧。”

    听到当朝廷尉李铮也在亭内,叔侄二人大感意外,可仔细一想,却又在意料之中,毕竟陇西李氏这一环,廷尉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既然要别人出力,那么别人出面考察,那也是理所应当的。互相对视之后,二人坦然向亭中走去。

    “在下毕原王氏王世英,见过李族长,见过廷尉大人。”

    “晚辈见过李族长,见过廷尉大人。”

    听见王世英恭恭敬敬的见礼,李珉倒是不觉得什么,可林弘在他眼中作为一个小辈,初次见面竟然只是口称晚辈,连姓甚名谁都不说,在这个见面都互报家门的时代,初次见面不将自己的名字告知,尤其还是晚辈拜见长辈的情况下,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不方便告知,要么就是不屑于告知。

    虽然明知王世英不敢挑衅陇西李氏,可李珉仍旧是颇为不悦的问道“王族长,这位小友是谁,看样貌不是你的儿子就是侄子,怎么,连叫什么都不说,难道你们毕原王氏就这么看不起我陇西李氏吗?”

    “这这这,我毕原王氏自然是不敢的,这位是我的侄儿,只是,他的身份有些特殊,这才......”

    还不待王世英说完,李珉打断了他,不耐的问道“身份特殊?我倒想知道,我秦国什么时候出了个这么特殊的少年,竟然连我陇西李氏也不配听闻他的大名吗?”

    “晚辈自然没什么特殊的,只不过晚辈的家族在秦国特殊些罢了。”

    “是吗,那我倒是想听听看,你是哪家的后代,改日我陇西李氏定当登门拜访一番。”

    “呵呵,李氏族长,那您可要说话算话啊,晚辈倒是一定恭候您的大驾。”

    “行了,赶紧说,秦国可还没有我李氏去不了的家族。”

    本来林弘是想着暂时隐藏身份,先看看这李氏的当家人是个什么水平,可现在看来,隐不隐藏都已经无所谓了,这货完全就是个自大的主,自己已经在心中将陇西李氏剔除出合作伙伴的行列了。毕竟有着这么一个草包家主,李氏是个什么德行林弘已经能够想到了。

    “在下姓林,单名一个弘字,家住栎阳城正中,既然李族长发话了,那么在下的家族可就恭候陇西李氏上门拜访了,还望李族长不要爽约。”

    “姓林,呵.......你说什么?你你你姓林?你家在栎阳城正中,那大王.......”

    “哦,大王正是家父,怎么,李族长可是身体不适?怎的竟在打颤?”

    【你丫才身体不适呢,我那是被你吓得,你说你个国君之子,你玩什么不好,学人家玩微服私访,你说你这不是害人吗?完了完了,我刚才竟然说要登门拜访,那不就是进宫吗,开什么玩笑,那可是王宫啊,你以为那是你家后院啊说进就进,也不对啊,他老爹是秦王,那王宫不就是他家后院吗?】

    眼见自己这个自大的堂哥已经被吓的话都说不出来,李铮越发觉得自己有必要抽空回一趟陇西老家,当面向族老们说清,让他们换一个人来当这个族长了。眼下,还是应付好这位秦王公子吧。

    李铮当即起身,快速走到林弘面前,弯腰行礼“臣,李铮,见过公子。”

    不愧是朝廷重臣,瞧瞧人家这反应速度,再瞧瞧旁边那个还楞在原地的“族长大人”,人比人能气死人啊。

    “廷尉大人快快请起,晚辈何德何能,受此大礼,若是让父王知道了,还不得把我骂死。”

    尽管林弘当即就打算把李铮扶起来,可李铮却是丝毫不动,开口说道“族长一时失察,冒犯了公子,还望公子见谅,今日之话,还望公子,莫要放在心上。”

    原本李铮不至于向林弘行此大礼,毕竟林弘不是秦王,甚至连名义上的储君都不是,他只是秦王林淳的一个儿子而已。凭李铮这当朝廷尉的身份,完全可以同林弘平起平坐甚至以长辈的身份压林弘一头。

    可谁让自家族长非要在意这些虚礼,这下好了,得罪了全秦国最牛批的一家人,自己只能是放低姿态,先让这件事翻篇再说。虽然秦王不至于为了这件小事而为难陇西李氏,可李铮却丝毫不敢大意,除去君心难测之外,还有朝堂上一众大臣的态度,他也不能不提防,实在是就任廷尉以来,自己的那些政敌们,没少因为一些可有可无的小事而攻击自己。虽说对自己并不能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可蚊子多了也是烦人不是。

    还真别说,林弘还真有借此机会敲打陇西李氏的想法,自从上次挨了顿板子后,林弘正想找个人出出气。虽然说自己老爹不可能因为这件事就针对李氏,可要是能恶心一下他们,林弘也是乐意做的。

    不过林弘倒是真没想到,李铮这么能屈能伸,丝毫不会因为自己的廷尉身份而做出跟李氏族长一样愚蠢的行为,这样一来,自己要是还死抓着这件事不放的话,倒是显得自己理亏了。毕竟人家一个朝廷重臣都这样跟你赔礼道歉了,你一个未出阁的王子要是还死抓着不放,就太不懂得做人了。

    “廷尉大人这是说的什么话嘛,正所谓不知者不罪,再说了,小侄这不是跟李族长开了个玩笑吗?小事,小事而已,您说是吧,李族长?”

    听到林弘问向自己,李珉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点头回答道“是是是,这都是小事,小事。”

    【此人当真是陇西李氏的族长么,弘儿说什么他应什么,怎的跟府中的下人一样?】

    【该死的,李珉,你真是在外人面前丢尽了我李氏一族的脸面,待我今晚便休书一封,让族老们撤了你这族长的位子。】

    【呵呵,这李氏的族长还真是难当大任,不过还好,眼前这位廷尉大人看起来倒是不简单,看来陇西李氏还不算是无人可用。】

    李珉不知道就是这么短短一会,自己已经被眼前三人在心中不知道腹诽了多少次,他一心想树立起来的陇西李氏族长的威严身份,已经在林弘等人的心中倒成一片废墟。

    “好,既然如此,公子,还有王族长,请入座,咱们就谈一谈正事。”

    林弘见得李铮邀请,自然是点头称是。坐下之后,他却是不急着发言,只是先拿起面前的热茶,细细品尝,嘴里还不断念叨着好茶,不知道的看了,还以为这是一场茶道交流会呢。王世英见到林弘这幅模样,自然是心领神会,当即也坐下来品茶。

    眼见这二人都没有先开口的意思,李铮只觉得难缠,毕竟原本他们李氏才是被求上门的那一个,怎的现在倒像是自己有求于他们一样,可自己又不能随意开口,免得这二人分析出自己的意图。

    在李铮的眼神示意下,李珉开口问道“弘公子,还有王族长,这,先前你们拿出来的细盐,我们也看过了,的确是世间少有,哦不,是绝无仅有的好东西,今天请二位过来呢,就是想问清楚,这合作,到底是怎么个合作法,我陇西李氏究竟能从这合作当中得到什么,又应该付出什么?”

    林弘并未着急回答,只是低头仔细端详着面前的茶杯。就在李铮等的快不耐烦的时候,他这才不急不慢的回答道“合作嘛,简单,既然李族长已经见过我做出来的细盐,就应该知道,此物一旦在我秦国,乃至列国售卖,其中的利润到底有多丰厚。可目前毕原王氏暂时还无法做到将此物卖往我秦国的各个郡县,更别提列国。因此,陇西李氏需要做的,就是通过你们这些年所积攒下来的人脉关系,保证细盐在全国各地畅通无阻,并且,你们还要确保国内无人胆敢将手伸向这桩生意。”

    “公子既然这么说了,那老臣也斗胆问公子一句,此事,除了我陇西李氏,公子还找了谁?”李铮自然不会认为林弘只找了陇西李氏一家,换成是他,他也不会放心将这么一桩大生意交给一个实力远比自己强大的人独自经营,至少毕原王氏就不够看,林弘只要不是傻子,他绝对会找多方势力共同经手此事,好让他们互相牵制,不至于一家独大。

    “不瞒廷尉大人,我还找了永定侯府,昨日已经与老侯爷谈过了,老侯爷答应参与此事。”

    一听是永定侯府,李铮与李珉二人皆是不约而同的皱起了眉头。

    【怎么是卫冉那老东西,那老东西不是口口声声说此生恨不得杀尽天下商人的吗,现在答应参与此事,他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看不出来啊,这位秦王公子还真是不简单,竟然连永定侯都能说动,他到底是怎么说动卫冉的?】

    无论二人心里怎么想,他们都不得不承认,林弘选了一个正好能牵制的住他们陇西李氏的势力。李氏自从插手关中地区以来,跟多方势力都打过交道,有胜有败,可这么多年下来,能让他们不敢招惹或者说不愿意招惹的,永定侯卫冉绝对算一个。

    尽管卫冉不受秦王待见是朝野皆知的事,可这么多年,秦国上下,却少有敢把主意打到永定侯府的。并非是他们比不过永定侯府,而是他们不愿去招惹永定侯府。

    原因在于秦国跟中原诸国最重要的往来路线是经由崤山一带前往魏国,而崤山如今的守军大多都是永定侯卫冉当年的老部下,崤山军中不少将领都曾受过卫冉的提拔。尽管卫冉已经多年不过问朝事,可只要卫冉还在,崤山军的那些将领们就一直会记得卫冉当年的恩情。

    若是有人胆敢挑衅永定侯府,别的不说,光是把这个家族同各国贸易的商队拦在崤山不得东出,就能让这个家族遭受打击。

    要知道,作为秦国镇守在魏国最前线的军队,来来往往的商队有多少不得看崤山军的脸色,平日里要是不孝敬点什么,那就等着被边境的士兵们慢慢查上个三年五载吧。

    正是由于这层关系,再加上永定侯府一直以来都安分守己,同国内的贵族们没有利益冲突,秦国上下对于永定侯府一直都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真要是永定侯府参与进来,陇西李氏还真的不能像之前同其他家族合作一样,仗着自己有个当廷尉的族人,就为所欲为。

    至少在李铮看来,那位永定侯能跟你心平气和的谈就已经是万幸了,自己这边要是敢动些歪脑筋,那位老侯爷怕是当场就会掀桌子,追着他打。廷尉,廷尉怎么了,在人家眼里算个屁啊,你看这位砍不砍你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