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魔之狱
繁体版

第二章:朝会

    帝暝正想说话,突然,先前那与传令将李济说话的传令太监小步急趋从大殿外进来,绕从大殿外侧径直来到总管老太监身边,附身在其耳边轻声说话,老太监脸色一变,转身向着帝暝轻声禀报。

    帝暝一听,眉头一皱,殿中一众大臣见帝暝神色变化,能让这位平日里悲喜都不会表现在脸上的无上帝君都闻之色变的消息,他们也很是好奇。

    帝暝示意老太监一眼,老太监心领神会,随即喊道“传御冥卫传令将李济进殿。”

    “传御冥卫传令将李济进殿。”

    “传御冥卫传令将李济进殿。”

    李济快步进殿,一身战铠铄铄作响,走到一众大臣之前,向着帝暝跪拜“圣君万安!”

    “起来吧!”帝暝淡漠的说到,语气略有些寒意“你便在此将那十万火急的军情说一说吧。”

    帝暝的话语引得殿下群臣骚动,一时间大殿中嘈杂不已,这可是十万火急之情,整个圣冥国都已经有四百年没有出现过了。

    圣冥国中军情分为三个等级,第三等——快马加鞭,对圣冥国一郡甚至数郡产生危机;第二等——八百里加急,能牵动数十郡的危机;第一等——十万火急,则代表了出现影响国家根基的危机,甚至有可能颠覆国家。

    殿下群臣皆是面色惊骇,讨论声嘈杂不已。赵彰对着一旁的李晟看了一眼,两人共事已有一百多年快两百年了,李晟一看便知赵彰的意思,对着低声说道:“十有八九就是那件事后续处理出了问题,毕竟事关玖命大将军,要不然帝君也不会这么愤怒。”

    “安静!”帝暝的声音骤然响起,声音虽不大,但却是震彻大殿。吓得群臣面色煞白,齐齐跪伏在地,喊道:“帝君息怒!”

    “哼!李济,你说!”帝暝冷冷看了一眼众臣。

    “是!”李济从怀中取出一道密令,念到“赤魁逆贼大军已成功穿过赤灵国,进犯我国边境,现已在我国边境宁安关前屯兵五百万。”

    众臣皆是骇然,瞬间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赤魁逆贼叛乱之事,现如今在这魔界之中,可是传得沸沸扬扬。

    这赤魁原是赤灵国赤灵魔王龙幽璃手下的一位皇者,颇得赤灵魔王的器重,掌管着赤灵国半数的军队,只是没想到,一年之前,赤魁趁着赤灵魔王出使赤冥国访问时,发动叛乱,两百五十余万的军队跟随,仅仅一个月,整个赤灵国一半的疆域便是落入赤魁手中,就连赤灵魔王龙幽璃都因为赤魁的暗杀而身受重伤。

    而五大国之间又是关系紧密,若是赤魁谋反真成了,免不了唇亡齿寒。故而另外四国便出兵帮助赤灵平叛,赤魁凭借这两百五十余万的军队,硬生生扛住了五国联军五百万军队的进攻长达半年,最后仅剩下一百万军队与他一起消失不见,五大国联合调查了三个月都不见其丝毫踪迹,也只得放下这件事,只是圣冥国、幽冥国、赤冥国三国在与赤灵国交界的边界关隘布下重兵,以防万一。当时这一件事可是轰动整个魔界,差点让人以为魔界在好不容易和平了一千年后又要陷入战争之中。

    可没想到仅仅只是五个月的时间,那赤魁便再次纠结起五百万的军队,并且能悄无声息地穿过赤灵国,直扑宁安关。

    众臣脸色惨白,须知现在的魔界比不得以前,整个圣冥国也不过五百万军队,但这些军队中有两百万需要镇守各地,能调集起来了不过三百万,现在足足有五百万军队屯兵宁安关外,就算能集结大军开赴宁安关,但是光凭宁安关中只的一百万军队,能支撑到援军赶到的概率又能有多少?

    帝暝听完,怒不可遏,大声叱骂道:“龙幽璃那个赤灵魔王是干什么吃的,竟然让五百万大军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穿过她的国境。”猛地一掌直接将坐下龙椅的扶手拍得粉碎。

    “帝君息怒,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这赤魁叛军?玖命将军可还在宁安关中啊!”左丞相李晟站出来劝说道。

    帝暝听到李晟的话语也是冷静下来,现在在这里愤怒可没什么用,还不如赶紧想应对之策。“不知诸位爱卿可有良策?”帝暝向着殿下一干大臣问道。

    殿下群臣瞬间静默,鸦雀无声,赵彰想说话可又被李晟拦住。毕竟现在情况那有什么良策,一百万对五百万,稍微有点常识的都知道这是不可能赢得,唯一的办法就是调兵支援,而要从圣冥国其他地方调兵前去支援也需要时间,这一段时间中,可能都够赤魁在宁安关杀个七进七出了。整个夜央殿足足静默了十几息,落针可闻。

    “说啊?刚才不是话很多吗?怎么了,哑巴了?刚才不是像那集市里的贩夫走卒一样吵闹吗?”帝暝愤怒的质问着一干大臣。

    一个个平日里位高权重的大臣这一刻都变得跟受了惊吓的鸵鸟一样,低着头,不敢说话。

    帝天直接指向兵部尚书,“兵部尚书,你来说说,你有什么办法?”

    兵部尚书乃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老者瞬间如芒在背,冷汗直流,颤颤巍巍地起身走上前,跪伏在地,“老臣愚昧,实在想不出办法,还望帝君恕罪。”

    “哼!”帝暝又指向站在殿下的礼部尚书,“杨尚书杨大人,您来说说。”

    礼部尚书在之前看到帝暝点名兵部尚书时就知道下一个必定是自己,无奈之下,也只得硬着头皮说道:“老臣愚昧,不懂兵家之事,辜负了帝君的期望。”

    帝暝直接吼道:“偌大一个圣冥国,近百位大臣,你们当中有人是智慧无双的文臣谋士,有统帅数十万兵马的将军,难道就拿一个赤魁束手无策吗?”

    帝暝怒目而视,看着殿下这一群呆若木鸡的文武百官,缓缓着说道:“自去年以来,我圣冥国雪灾、洪灾、旱灾,现在又有兵祸,这天灾人祸全都齐了。”

    “朕自问开国以来,虽说不是每日兢兢业业,但也不曾懈怠。但为何着国家却是每况日下?”

    “朕有听坊间传闻,说我朝当下贪官污吏横出,更有的说有些官员残暴不已,随意生杀百姓。”

    “朕在想,是不是你们瞒着朕在下面偷偷做些小动作,导致了上天震怒,这才给我圣冥国降下灾祸。”

    帝暝的话让殿下文武百官头埋得更低了,一个个颤颤巍巍的直接跪在地上,生怕被帝暝盯上。

    “朕相信你们,相信朕的手底下没有百姓口中说的狗官。所以你们都起来吧,现在是真需要一个能解决边疆危险的办法。”帝暝语气缓和下来,让文武百官起身。

    第一个起身的赵彰最终还是忍不住了,直接上前说道:“帝君,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抓紧时间增兵支援,以期能在赤魁攻破宁安关之前赶到。”赵彰还是说出了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帝暝自己也清楚只有这一个办法,可是魔界已经和平了一千年,这一千年磨去了太多人的血性与智慧,变成了只知享受的蛀虫。这些个人贪赃枉法,瞒上欺下,鱼肉百姓,买官卖官……坏事做尽,却又怕自己找他们麻烦,真是无可救药。

    “好,赵彰,所有事宜,便由你去办,一定要办好啊,可不要辜负我的期望。”帝暝看向赵彰说道:“李济,你先回去吧,告诉玖命,让她一定要坚守住宁安关。”说罢,帝暝起身便走了。

    老太监那尖细的公鸭嗓又响起来“退朝!”

    “帝君圣安!”群臣跪拜。

    待到帝暝完全出这夜央殿,一众大臣才缓缓起身,三三两两结伴而行。

    赵彰快步走出夜央殿,显然是要抓紧时间去完成帝暝交代的事,李晟从他身后拉住他。

    “赵兄,你今天太冒险了。”李晟看着赵彰,颇为担忧。“你不应该接下这份差事啊!”

    “李兄此言差矣,我等在朝为臣,自当为帝君分忧,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赵彰反倒是说教起了李晟,“不说了,我先去办事了!”说完,便加快脚步,三步并作两步走,快速离开了。

    “唉!”李晟看着渐渐离开的赵彰,不由一声叹息。

    “李大人可是担心赵大人会出事?”李晟身后传来一个苍老却铿锵有力的声音。

    李晟转头一看,赫然是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两人,而那说话的便是礼部尚书杨闵。

    “学生李晟见过两位老师!我的确担心赵彰,他为人太过正直了。但也正因如此,他的罪人可不少啊。我怕这个时候有人会使些下作的手段。”李晟恭敬地对着两位老大人说道。

    杨闵却是哈哈一笑“你现在可是左丞相了,我们两个老家伙可当不得你的老师了。”调侃着李晟。

    “学生惶恐!”李晟连忙作揖。

    一旁的兵部尚书刘明仓为人要比杨闵要刻板点,对着杨闵笑骂道“都半截身子入土了都还不安分!”

    又转向李晟“不用担心,赵彰那小子是帝君一手提拔上来的,对帝君忠心耿耿,身后有帝君罩着,整个魔界都没几个人敢动他。倒是你自己要注意些,别被疯狗咬了自己。这圣冥国的天可能要变了!现在的帝……”

    “就你话多,走了走了!”杨闵见刘明仓说了些不该说的,便径直拉刘明仓离开了,刘明仓也知道自己失言了,也不再多说,跟着杨闵就走了,刚走两步,还是忍不住回头叮嘱“万事小心!”

    “老师……”李晟也知道现在圣冥国有些异样,无非就是下面出了问题,现在边疆又出事了,这风波是停不下来了,就看到时候会波及多少人了。帝君那边总感觉不对劲,可具体的他又说不上来,看着两位老师就这样远去,心中颇不是滋味,老师啊!你让我小心,可你自己呢……

    回头看向这庄严辉煌的夜央殿,帝君啊,您到底怎么了……

    摇了摇头,李晟最后一个出了这夜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