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媒官
繁体版

第六十八章 硬刚

    他有证据。

    他朱启承状告他人真的拿出证据出来了。

    这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啊。

    众朝官愣了片刻后,所有目光都投在了朱启承手上的那份所谓的账目明细草纸之上。

    同时,还有人把目光投向了崔安,还有民部尚书戴胄。

    而崔安,此刻却是有些坐立不安了。

    除了崔安之外,还有金部司的李季员外郎,也慌了。

    就连金部司郎中曾辉也都有些紧张。

    他们谁也没有料到,朱启承拿出来的证据,乃是民部司媒曹户婚钱数的账目明细。

    因为,上次账目差错之事早就已经过去了,谁也没有料到朱启承会在这个时候把这件事情抖了出来。

    宝座上的李世民头一次见朱启承状告他人拿出了证据,着实也是有些惊呀,眼神扫了一眼戴胄,最后落在了他身侧的内侍总管身上。

    内侍总管见李世民向他,自然的下了宝台,来到朱启承的身前。

    朱启承很是高傲的巡看了一众朝官一眼,把手中的账目明细草纸交给内侍总管,“有劳了。”

    内侍总管接过后,轻轻的点了点头,回去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大致看了看,并未发现账目有问题。

    “朱爱卿,这账目朕看了下并无任何差错,有进有出的。不过,这份账目的明细倒是做的让朕耳目一新。这份账目明细,是何人所做?”

    账是李未做的。

    李未做账,以前都是依着当下所用的方式记账,毕竟查看的乃是上面的人,又不是自己。

    可这份留底的账目,李未却是依着自己的方式来记账。

    画个表格,用借贷的方式来记账,方便自己查看。

    此刻,到是李世民觉得耳目一新了。

    朱启承打手行礼,回道:“回陛下,此账乃是原民部司媒曹行署的媒氏李未所做。当初微臣拿到此账目明细之时,也如陛下一样,很是惊奇。不过,此账目明细乃是李未还在媒曹之时留的底,为的就是怕有人在账目之上做假。”

    李世民点了点头。

    但心里却是记住了李未的这个名字。

    朱启承回应完李世民的问话后,又侧身向着戴胄行了一礼。

    “戴尚书,难道你就没什么话要说的吗?”

    戴胄被朱启承点了名,不得不站了出来。

    拜过礼,戴胄禀道:“陛下,朱御史所说的事情,确有其事。”随即转向朱启承,“我民部发生这样的小事情,确未料到朱御史如此清楚。况且,如此小事,本官也早已责令下面的官员改正纠错了,朱御史纠着我民部如此之小的事情,是不是有些小题大作了。”

    事情在戴胄这里,确实早就过去了。

    账目也早就被纠正过,送到了他那里审核批复了,更是存档了。

    而今天,朱启承突然搬出这件小事出来,让戴胄很是不喜。

    戴胄的不喜,却并未让朱启承止步于此,“戴尚书,在你眼里,账目被人故意作手脚是小事,但在下官眼中,这是大事情。如天下官吏都如你民部的人一般,那我大唐的账目又何以叫账目,我大唐又何以叫大唐,又如何让天下百姓信服。”

    轰~~

    账目被人故意作手脚。

    这话一出,整个朝堂顿时炸了锅。

    “账目作手脚,这可真不是小事啊。”

    “是啊是啊。”

    “账目出差错,纠正即是,但要是有人故意在账目之上作手脚,那这可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而是大事情了。”

    “对啊对啊。”

    宝座上的李世民也没有料到,朱启承暴出来的料如此之大,把朝堂都给弄的炸了锅,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

    内侍总管见李世民眉头一皱,大声喝止,“肃静!”

    朝堂立马安静了下来。

    朝堂虽安静了下来,但所有朝官们的心里无不想着一会儿要吃个大瓜。

    “朱爱卿,你刚才所说的话,可当真!”李世民喝问道。

    朱启承抱着笏板,重重的点头,“微臣不敢假言。”

    李世民眼神不悦的看向戴胄。

    戴胄知道,今日这事怕是过不去了,但他并不慌,因为这件事情早就处置过了。

    “陛下,此事早已处置结束。据下面官员所诉,我民部的这次账目有人作假之事,乃是民部司媒曹行署的媒氏所做,而且据下面官员所诉,那媒氏也已经被开革出了媒曹,账目也已经纠正改错过了。”戴胄只想把这件事情压下去,省得他民部成为众失之的。

    李世民轻轻的点了点头。

    他也认为账目作假之人只是一个小小的媒氏,且已经被开革了,账目也纠正过了,此事也当该了结了。

    可朱启承听了戴胄的话后,直接反对道:“戴尚书,你所说的那位被开革的媒氏,怕不会就是下官刚才所说的那位媒氏李未吧。”

    “本官不认识什么李未,也不知道谁是李未。”高高在上的民部尚书戴胄,他又何能知道李未呢。

    哪怕账目被人作手脚之事,他也只是听下面的官员汇报罢了,名字一闪而过,根本就不会进入他的心中。

    众朝官脑中一片迷糊。

    就连皇帝李世民也是听得迷糊的很,“朱爱卿,怎么回事,你细细道来。”

    朱启承刚才还说这账目明细是一个李未的所作,怎么李未这个媒氏又被开革了?

    朱启承轻笑的看了一眼戴胄,又冷笑的看了一眼崔安。

    甚至,就连隐于官员队列中与此事有牵连的官员,他都各自扫了一眼。

    “陛下,此事说来并不复杂。话说,年前之时,民部司媒曹行署媒氏李未,被崔安指派负责郭正郭县丞爱女媒事......事后,账目被送到媒曹另外一名媒氏何包光手上......又后来,民部司主事田信借机带走账目一日......再后来,账目被送到崔郎中手中,批复后送往了金部司,最后到了戴尚书手上,戴尚书查账目有误,责令属官纠查追错。”

    “金部司郎中曾辉......后李季员外郎闯至民部司叫骂......再后来崔安去了媒曹,革去了媒氏李未,此事在民部司,以及民部就当作什么也没发生一般。但微臣却要为底下的这些媒氏等小吏们发声,为他们申张正义。”

    朱启承所述,就像自己是经办人一样,把整个事件的细节始末都娓娓的道了出来。

    众朝官听后,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朱启承刚才所说的这些官员。

    而受目光最多的,莫过于站在中央的崔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