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媒官
繁体版

第六十九章 皇帝怒

    朱启承的这一番话铿锵有力。

    更是掷地有声。

    不过,这声却是响在崔安等人的心上,使得他们无不开始慌乱。

    身为民部尚书的戴胄,听完朱启承的话后,心虽不乱,但脸色瞬间也变得非常之不好了,眉头皱的老高,眼珠瞪向崔安等人。

    宝座上的李世民,听完了朱启承的叙述后,可以说比谁都不高兴。

    虽说这件事情并不大,且未造成什么后果,但就这样的小事情,里面却显得有些错综复杂,牵涉人员众多。

    甚至。

    其中还有一名主事擅自主张把账目带走之事,这让李世民一听到这件事情之后,眉头直接皱的可以拧成麻绳了。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脸部表情有变,赶紧站了出来,“陛下,朱御史所述之事看似事小,但内里情况着实有些错综复杂。而且,此事也仅只有朱御史一人之言,再加上一份所谓的账目明细,实难让百官信服啊。”

    “是啊陛下,一人之言,再加上这份所谓的账目明细,想要让众百官们信服,着实没有说服力。”房玄龄也附和道。

    两位仆射都说话了。

    其他人纷纷跟从附和。

    官员队列中的李崇义,见这么多的大臣站出来替这些人说话,其意所指,就是维护崔安。

    李崇义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轻轻的晃了晃头。

    李未所说还真是不假啊,旦凡有人想要状告世族之人,必会有人跳出来反对维护。

    ‘如果不能拿出实证实物再加证人,想要把这些人一棍子打倒,绝无可能。即便事实已成,治了其罪,免了其官职,但这些人本就抱成一团,数月或者数年后,朝中必会有人把此人重新提及,并委以重任。’

    ‘还有,世族系谱之内的关系本就错综复杂,哪怕就是你们宗室也在其内。如非外敌,太平盛世之下大唐内部的利益交换,早就达成了默认的形式。’

    李崇义想着那夜李未与他所说的话。

    当李崇义细细想来,更是印证了李未跟他说过的话。

    就如眼前,连朝中左右仆射这样的重臣都在维护崔安,李崇义心中感觉到悲凉。

    李崇义虽感觉到悲凉,但就这些大臣所言,倒是让他心中又是一阵的冷笑。

    要是我没有准备,或许今日这一次他崔安还真的要逃过去了。

    不过,即然你们觉得只凭朱启承一面之言无法确定他崔安违法乱纪,罔顾事实,独断专行,纵容属官陷害李未,那接下来就看朱启承发威了。

    大臣们的话,让崔安脸上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到的狡黠。

    可就正当崔安心中窃喜之时,朱启承再一次的对他发起了进攻,“陛下,还有诸位大臣,微臣手中的这份账目明细仅仅只是媒曹李未的留底罢了,而他本人就是证人。”

    一说到证人,崔安心中更是窃喜不已。

    他坚信,李未这样的草民,怎么敢当面跟他对质。

    就算李未跟他对质,他也坚信他能压得李未抬不起头来,甚至到最后还要把李未冠上一个以诬告罪。

    平民诬告官员,这个罪名可比诬告反坐要严重的多了。

    如仅仅只是普通的诬告,最多也就是一个诬告反坐,再来个发配千里。

    可要是平民诬告官员,而且还是朝中的五品大员的话,那估计不是发配千里这么简单了,三千里都算是小的了。

    “另外,除了李未他本人是证人之外,所有牵连此事当中的人,皆是证人。陛下,微臣位低言轻,但也绝不希望我大唐被这帮蛀虫所毁。当年陛下登基之时就曾说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朱启承这番话一说完,很是恭敬的向着李世民拜了一个大礼,随之站在一旁,低着头,话也不再说了。

    朱启承突然间不再说话,其意指乃是他已经做了他该做的了,接下来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由着当今的皇帝李世民发话处置了。

    低着头不说话的朱启承,眼睛瞟向不远处的李崇义。

    李崇义回了他一个眼神。

    宝座上的李世民心中了然,脸色一沉,看向此事所牵连的官员,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崔安了。

    李世民的这一眼,让崔安瞬间紧张,眼神慌乱。

    李世民轻哼一声,侧目看向金部司郎中曾辉,“曾爱卿,你来说说。”

    曾辉慌张的走了出来,拜了礼。

    “陛下,朱御史所说之事,确...确有其事。不过,审核账目之事乃是李员外郎。”慌张的曾辉看了一眼戴胄,见戴胄什么也没指示,只得如实回应。

    李世民眼睛一眯,又看向金部司左员外郎李季。

    李季赶紧走出来,紧张的打礼后,颤声回道:“陛下,此事与我无关啊。民部司的账目往年都不曾出过任何差错,所以我也只是随意翻看后,批复了就直接送到了曾郎中那里。不过,臣在知道账目出了差错后,就去找了崔郎中。后来,崔郎中如何,臣就不知道了。但事隔三天后,崔郎中把纠错过后的账目送到臣的手中,臣仔细审核后未发现再有差错。”

    “崔安,你怎么解释。”李世民听了两人的解释后,怒问崔安。

    崔安此刻早就慌作一团了。

    他怎么解释,他没法解释。

    金部司的人承认账目确实有误了,他又能作何解释。

    不过,崔安还是寄望于没有证人的情况之下,是无法给自己定罪的。

    思量之下,崔安行礼回道:“陛下,账目出差错也是常有之事。而微臣也受了戴尚书的责骂,更是已纠正改错了。”

    崔安想蒙混过关。

    甚至,还把戴胄责骂他这种形式当作过错蒙混过去。

    可李世民本就不喜他,又怎么可能就这么放任他蒙混过去呢。

    “账目出差错朕可以理解,但要是人为作的手脚,哼!”李世民的一声冷哼,瞬间让朝堂安静的有些吓人。

    一声冷哼之下,足以说明李世民是有多么的愤怒了。

    平日里听言听谏的李世民,少有在朝堂这样的重要之地大声冷哼。

    而熟悉李世民行为的大臣们,一见皇帝如此大声的冷哼一声,所有人都垂下了脑袋。

    其中被牵连的金部司郎中曾辉,左员外郎李季等人,更是把脑袋垂到了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