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内卷获得黑科技
繁体版

第65章 务必建立合作关系

    而对比起张晓龙的激动,余尧作为战略总监显然更有她自己的前瞻性。

    明显对于眼前这三个气质普通的家伙存有一些怀疑。

    当然,这种商业洽谈中是绝对不能把内心的想法直接说出来的。

    所以,余尧只能选择在询问对话中,获取自己想要的消息:“BAW滤波器的生产应该很难吧,不知道贵公司是如何克服的呢?”

    “你是指技术专利吗?”陈渊知道这女人心中想的是什么,他也没揭穿,只是如实说道:“BAW的技术专利我们并没有公布,但是这点我可以保证我们在生产技术上完全绕开了国外的技术专利。”

    “技术专利是一回事。”余尧内心有不小惊讶,但仍旧波澜不惊,“您应该很清楚,目前国外头部的BAW滤波器厂商均采用IDM模式,也就是设计与制造一体化。”

    “即企业建有自己的芯片生产线,需要企业在研发同时进行重资产投入以建设生产线。但对企业的研发和生产进程快速推进以及资金良性循环不利。”

    “同时企业在生产线方面的投入短期甚至中期内都难以带来盈利和创收,反而成为企业发展的掣肘。”

    “而根据我先前调研的了解,一般企业自建BAW滤波器产线的投资额在20亿元以上,这是一众国内初创滤波器公司无法负担的。”

    陈渊点了点头:“所以在此情况下,CIDM模式成为不得已的选择。”

    两人的对话在李文强和陈业看来就好像是在大谈天书一样,根本就听不懂在说什么。

    倒是张晓龙一知半解。

    “就是在前期研发环节,芯片设计公司自主完成芯片设计工作,在加工制造环节,芯片设计公司与晶圆代工厂进行深度合作,由代工厂提供厂房和非核心设备。”

    “芯片设计公司提供核心设备,且该条生产线归芯片设计公司专用,代工厂提供厂房。此模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芯片设计公司的投资压力,提高了量产成功的可能性。”

    陈渊简单的解释,让余尧内心着实佩服不少。

    这么年轻居然懂的这么多……还真是了不起。

    【因你的发言,余尧对你的产生了好感,崇拜值+300。】

    陈渊心中笑笑并没有说话。

    只是这时余尧补充了起来:“但是,CIDM模式下,一个稳定可靠的国内晶圆代工厂并不好找。”

    “首先是代工模式下的技术泄密风险。在BAW滤波器中,量产工艺的难度大于设计,如果代工厂掌握了量产工艺,存在跳开芯片设计公司独自出货的风险。”

    所以余尧下意识认为,龙渊电子采取的是后一种模式,毕竟第一种模式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而龙渊电子的注册资本不过二千万的有限责任公司,眼前这年轻人不见得能有这样的资本。

    “如果我说这两种模式我都融合了呢?”

    “什么?”

    “我的意思是,我们公司不仅仅是一体化从设计到制造,拥有的资金和背景也非常雄厚。”

    “并且我们掌握了非常多的核心技术,虽然还是一家初创公司,但是在未来十年里,龙渊电子将会成为芯片产业一体化的龙头企业。”

    陈渊的一连串话让余尧有些意外的同时也忍不住问道:“贵公司有多少在职员工?”

    “额……”陈渊掰着指头细数了一下,“四个吧。”

    “我,还有我爸,和我姑父,还有我爷爷。”

    听到陈渊这样说,余尧忽然怀疑自己是不是高看了这家公司。

    “才这么点人,你确定拥有BAW滤波器的生产线?”张晓龙望着李文强,话语里隐隐有些怀疑。

    李文强也不懂这些,所以他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自己的好大侄。

    “跟我过来吧,”陈渊不想多说什么,只是领着两人进入了生产加工线,余尧没进去,只有张晓龙跟了上去,“你现在所看到的就是我们公司的BAW滤波器自动化生产线。”

    “另外除开BAW滤波器外,我们之后打算进一步扩充人员和生产线。”

    “毕竟我们龙渊电子掌握的技术不光只有BAW滤波器,还有2nm制程下的芯片制造工艺,和EUV光刻机制造技术。”

    “总之包含了芯片从零制造的多种产业。”

    陈渊像是在诉说一件非常稀松平常的事。

    可这就让张晓龙有些触不及防了,颇为震惊道:“贵司能生产制造出2nm制程内的芯片?”

    陈渊平静的点头:“是这样,至少我们的目标就是如此。”

    张晓龙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他追问道:“那芯片框架设计呢?你们如何绕过专利?”

    “这个简单啊,使用一套全新的框架就好了。集合了以x86架构、ARM架构、RISC—V架构和MISP架构的全新自研芯片框架。”

    “这套框架兼容所有系统,并且将会延展属于自己的环境生态。”

    张晓龙愣了一下,心想没想到对方还懂ARM架构?

    要知道市面上的大部分设计芯片,几乎都是以ARM架构为底层基础所设计的。而ARM最后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光是靠着授权就吃得满嘴流油。

    “那EDA软件呢?”

    “自己研发啊。”陈渊理所当然道。

    “嘶……”张晓龙倒吸一口冷气。

    现在才知道龙渊电子的体量居然这么大。别看现在或许还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微企业。

    但如果真的发展壮大,那未来,将绝对是国内最大的首个自主芯片全套供应商。

    他觉得海华很有必要马上就和龙渊电子建立合作关系。

    他果断的把这个想法说了出来。

    陈渊却反问他:“如果真的想合作,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能代表海华吗?又或者是海斯?”

    他抛出的这个问题正中张晓龙的下怀,一时间让他竟犹豫了片刻。

    “放心,只要您有这个想法就行。”张晓龙将自己的名片递了过去。

    接着出门拉起余尧的手就急忙离开。

    余尧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有些不解地问道:“怎么这么急,龙渊的老板和你说了什么?”

    “现在很难和你解释,我只能说我们必须要趁着现在和龙渊电子建立起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这是一家未来体量非常大的公司!”

    “其他的,我上车和你慢慢说,咱们现在就回公司。”

    “另外,你在群里发一条消息,让全体高层都腾一下手头上的事一小时后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