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内卷获得黑科技
繁体版

第66章 最高的专利就是不申请

    很快余尧在群里发送了会议消息,并且直接电话联系了多位重要领导。

    等他们回去后等待了半个小时,陆续有人走进了会议室。

    海华公司的高层人数真正能够起到决策作用的也就是二十多个人。

    这些人大多是负责海华各部门的高级领导。

    至于董事会的那些成员,一般不会去过多插手公司事宜,这一点海华是一直贯穿许久的。

    因为任老板坚信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所以除非是面临公司危机存亡之际。

    其他的重要事宜只需要他们这些中高层互相协商讨论。

    敲定好方案后,再交由董事会那边过目就行。

    “看样子该来的也都来了,我废话就不多说。”

    “这次让诸位过来只为了一件事。”

    “那便是和龙渊电子合作。”

    张晓龙言简意赅,继续道:“我和余尧总已经去实地考察了一下龙渊电子,虽然这是一家初创公司,但他们的潜力非常大。”

    “只是一家初创公司?”一位高层略带狐疑的起身,“像我们海华这种体量的企业,和初创公司合作会不会不太好?”

    “我的意思是,我们需要一个合作的理由。”

    张晓龙知道会有人提出意见,他并不觉得奇怪。

    所以将提前准备好的一份文件分发给了众人,这是离开前龙渊电子的老板也就是陈渊交给他的。

    “各位可以看看,尤其是海峰总你。”

    “这份文件里包括了最新的BAW滤波器的生产,同时还有5G射频芯片技术。”

    发展部总监李海峰闻言表情变得有些怪异,拿起文件好一番打量。

    其他人也都收敛了笑容,表情无比严肃。

    尤其是当他们听到关于5G射频芯片技术时,那一个个内心不知道惊骇成了什么样。

    海华公司虽然是研究手机的,但也并不单单只弄手机。

    涉猎的业务范围非常广,尤其是其中还有海斯的高层在其中。

    他们这些人是最懂5G射频芯片是怎么一回事的。

    要知道这可是一项被国外完全所垄断的技术。

    所以对于张晓龙搞来的技术蓝图,他们如何能不惊叹呢?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晓龙总您别告诉我,5G射频芯片技术是从你口中的那个龙渊电子那弄来的?”李海峰无比关切道。

    张晓龙点了点,看了眼余尧笑道:“准确的说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项目计划书而已。”

    “余尧总和我一起去见了龙渊的老板,虽然了解的不够深入,但他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

    说到这里,张晓龙眼神里竟浮现出了对陈渊的佩服:“咱们海华现在的情况我想大家都看到了。”

    “我们已经陷入了有史以来巨大的危机当中。”

    “但,最后鹿死谁手还不完全见的。”

    余尧这时也站了起来,配合着张晓龙的话说道:“现在我们看到了希望,龙渊电子出现了在我们的视线里。”

    “只要能够和龙渊合作,未来,不管是滤波器技术,还是5G射频芯,甚至是整套芯片的研发生产我们都不需要看国外的脸色。”

    一番话几乎是说到了众人的心坎里。

    大家都知道,5G射频意味着什么。

    因此会议室里除开原本就了解的张晓龙和余尧,其他人大多是内心异常振奋。

    “太好了,我们海华终于有救了。”

    “如果晓龙总说的是真的,那么我们海华说不定以后真的再也不用在芯片上看别人的脸色。”

    “没想到临退休的前几年,还真的能够被我这个老家伙看到今天的一幕……”

    会议室里,所有人喜极而泣,纷纷抱住了对方。

    作为一个华夏人,尤其是作为海华人。

    他们因为这个消息,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鼓舞。

    很快,在一致认同下,张晓龙便带着合作协议找上了陈渊。

    而在龙渊和海华签订合作协议后。

    一个体量如此庞大的公司和新创企业合作的消息也瞬间在业内流传开来。

    并在网路上引起了不少讨论。

    相关新闻更是层出不穷。

    【据报道,海华公司最近和某不知名为龙渊电子的新创公司达成百亿订单的合作。

    该公司曾在公众号上宣布有望量产体声波(BAW:BulkAcousticWave,带谐振腔体声波)滤波器。

    如果该消息属实,这对于在设备中实现5G至关重要,也可以帮助海华手机重返5G市场。】

    【据悉,龙渊电子已经在安省建立了一条BAW过滤器生产线,十二月宣布即将量产。

    龙渊电子证实,其BAW滤波器正受到华夏智能手机制造商和半导体行业的关注。】

    【此外参与该BAW生产项目的合作伙伴希望提高产能,以进入成熟的市场。

    此外,海华还向该公司签署了一份长期采购协议。双方合作的第一阶段包括‘12种不同型号的BAW滤波器及其衍生组件’。合同金额不低于人民币十亿元。】

    该话题讨论之高,业内人士关注的同时,也感到了怀疑。

    觉得这是海华在面对国际断芯的情况的一场炒作。

    但有相关人员查询过龙渊电子旗下的专利信息。

    不查不要紧,这一查直接让他们目瞪口呆。

    “这个龙渊电子旗下申请了将近上千个专利,而且这些专利还都是和芯片研发设计有关。”

    “更为逆天的是,里面居然还有EDA软件专利。”

    “我有理由怀疑,他们甚至注册的光刻机的专利!”

    “前面的拉倒吧,吹也不是你这样吹的。”

    网友们觉得这样说有些夸大其词了,但翻看这些评论的陈渊却忍不住笑了起来。

    “没想到还真的被这些人给猜中了。”

    实际上,陈渊并没有申请光刻机专利技术,但他确实掌握了这项技术不假。

    实际上一开始,陈渊甚至一条专利都不想申请。

    因为目前他所从图纸中掌握的这些技术是那些国外的专家无法逆推出来的。

    而且理论上,最高的专利就是不申请。

    但是考虑到当年的VCD就是由华夏人研发出来的。

    结果因为自信没去申请专利。

    转头就被破解。

    别人申请了专利后甚至反过来找咱们要专利费。

    所以陈渊还是觉得申请为好。

    毕竟他不敢保证那百分之一的可能性。

    就拿目前的科技来说,基本上所有技术敢拿出来用,几年里都能破解。

    而专利有效期是二十年。

    除非是军工技术,反正是自己用的,而民用技术部申请专利如果被人家破解,人家去申请专利最后自己都不能用。

    这就比较头疼。

    至于光刻机嘛……

    陈渊就完全没有去申请专利。

    因为这东西,

    你把图纸丢出来都不见得别人能仿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