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屋情
繁体版

第8章:围屋的崛起

    话说刘殷事业有成、人丁兴旺,但是精湛的技艺却没有传承下代。

    自己在外漂泊天涯,丧尽人间疾苦,忍受不孝不敬之罪。

    父母病痛无法亲自求医问药,妻儿食衣住行无力问寒问暖,未尽男主人之责愧对家人。

    最痛心的是:父亲去世时自己不能赶回来看最后一眼,听父亲一句临终嘱托。

    从此,他发誓不让下辈重蹈覆辙悲剧重演。

    老二刘明成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

    他在爷爷的培育下学业有成,品学兼优、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在参加乡试中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在县衙中谋了个吏理文书职位。

    然而朝廷软弱、官僚腐败、社会混乱、民不聊生,他看破尘世放弃官位,回归大岭背继承祖父的衣钵当起了“孩儿王”。

    从此,他结婚生子,过上了逍遥自在的生活。

    地方政府为了拓宽市场,盘活经济,增加税收,要在南坑村建农贸市场。

    建农贸市场不同于慈善事业建庙宇,不可能摊派、化缘筹集资金。

    政府官员想的办法是:政府征地、个人投资。谁投资谁受益,谁建房归谁有。

    南坑村没有几个人有实力、有胆量参与进来,毕竟投资有风险,怕市场萧条店面没人租赁。

    这时候有人想到了首富老板刘殷,何不动员他投资建设为家乡出力?

    端午节,有人禀报刘殷已经回家。项目部几位官员立马赶到刘家与刘殷商量,争取投资建设。

    刘殷也想趁现在还有精力,手上还有余钱,为家乡建设奉献一份力量。他同意并签署了十二间店铺的投资建设意向书。

    刘殷五十开外,眼角边已经爬上了几丝鱼尾纹。在外漂泊历尽艰辛,他想以回家投资项目为借口,抛弃事业回归故里安享晚年。

    师兄师弟和几个徒弟舍不得他离开,惧怕团队没有了主心骨难以支撑。

    刘殷选好了最合适的接班人,那个自己手把手带出来的得意门生。刘殷去意已决大家也无力挽回,只好让财务结清工资和效益提成,另加一千大洋作退休补助。

    晚上聚餐举行欢送礼。

    第二天一早,大家帮师傅整理行李,呼拥着与师傅握手告别。那位接班的徒弟执意要送师傅回家,挑着行李跟在师傅后面。

    一路上,师傅滔滔不绝讲述自己的创业史,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徒弟。

    刘殷回家没几天就全身心投入到农贸市场的建设中,协助政府丈量土地、设计图纸。他发挥特长展身手,以最小的投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全程推进,争取如期完成施工任务。

    天渐渐地黑了,那带着一圈朦胧光环的月亮终于升起来了!它徐徐地穿过一缕缕轻烟似的白云,向上跳跃着,欢快地奔向广阔的夜空。

    男人们搬只竹椅,围坐在茶几边喝茶、聊天;女人们坐在一起纳鞋底、说悄悄话;孩子们在月光下玩耍,跑来跑去快乐得不得了。

    “现在很多人要卖田地,就是没有人敢买。”

    “大家都有力气到处可以垦荒,卖田有谁要?”

    那时候地广人稀,力气大的一天垦荒五六分地不在话下。

    孙家小伙子的闲聊,刘殷听的仔细。他以商人的视觉洞穿未来,已知是个难得的商机。

    “据传言有一批中原难民即将南下大迁徙,说不准哪一天会有一批难民涌入这里。那时,谁的田多谁就是地主,谁就有话语权,谁就可能是财主。”

    大家恍然大悟,对叔叔的分析佩服得五体投地。

    “侄儿们,你们明天把要卖田的人都叫到这里来,我要大量收购。”刘殷接着又说:“这个项目算合作,我出钱你们出力,管理权交给你们,按效益大家享受红利。”

    两位小伙子办事效率还是蛮高的,几天就拿下来一百多亩地,其中猪路口塅就有八十多亩。真乃旗开得胜,大功告成。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年开春陆陆续续有难民携家老小进村乞讨。刘殷叫孙家兄弟在南坑水口茶亭支开大锅做饭,还安排难民在庙堂住下。

    难民们很感激,见人就点头哈腰连连道谢。

    刘殷说:“我很同情你们的遭遇。如果你们同意在这个穷山沟里居住,我可以借给你们粮食,租给你们良田,帮助你们解决住房。如果想做生意可以租给你们店铺,借给你们做生意的本钱。”

    真是天上掉馅饼砸嘴边啦!

    他们一路乞讨受人唾弃,地当床天作被忍饥挨饿,做梦也没有想到能遇上这样的大好人。

    刘殷几乎花光了积蓄,虽然料到有风险,但是救人于水火是值得做的一件幸事。把难民安置好了,田也租出去了,如果年成好,秋收后就可坐享其成。

    村里的农贸市场已经交付使用。

    十里一市场,三天一圩日,天心一四七,南坑二五八,岽坑三六九。流动商贩天天赴圩日日摆摊。

    刘殷把一间店面给了孙顺贵大哥,让他在这里开米店,有了米店家里的粮食可以卖更好的价钱。

    刘殷自己留了一间,三日一圩在那里会会朋友,喝茶聊天,帮别人写书帖、画画。他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服务社会,享天伦之乐。

    其余的店面都租出去了,有卖布的、卖小商品的、打铁具的。有一间是中医药店,一位银发长须老中医坐堂,医术高超是华佗在世手到病除,几十里外的病人都会来这里看病。

    刘良友的两个儿子鹏波、越波都已长大成人,是时候为他们的前途铺路了。

    “孩儿,你们已经是大人了,有没有考虑自己的出路啊?”父亲主动出击,看孩子们反应如何。

    大儿子说:“我听长辈的,您们叫我干啥就干啥。”

    二儿子说:“我传承祖业和父亲一起办私塾培养后代。”

    爷爷捋了捋胡子笑着说:“越波的回答我很满意。鹏波没有主见,你是老大应该有自己的理想。”

    爷爷接着说:“你的功底扎实学问高,去参加乡试、科考如何?将来可以中秀才、考状元当大官。”

    “我才不呢!叔叔不是考上了吗?结果如何?我不想当官,不自在。”鹏波的回答干净利索不含糊。

    刘殷知道,自己家族祖辈善良老实,不会吹牛拍马,不是当官的料。就是当上了也吃不开,受人挤兑。官场如战场,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刘殷忽然想起门店隔壁的老中医,何不让孙子试试学中医疗病呢?老师和医生是最高尚的职业,没有政治色彩,哪个朝代都是受人尊敬。

    “对,就这么办!”刘殷把观点摆了出来,说话斩钉截铁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

    大家都很赞同,鹏波也乐意,就这样通过了家庭决议。

    那位老中医姓温河南人,随潮流南下迁徙,是刘殷拯救了他一家,给了饭吃、给了住处还租给店铺。他的中医疗法、中药秘方是祖传的,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要带外姓人为徒是不可能的。

    刘殷是自己的恩人,滴水之恩将涌泉相报,不答应怎么行呢?温大夫满口答应。

    刘殷跟温大夫商定了拜师吉日,双方作揖行礼各自散去。刘殷回家通报了结果,全家人欣喜若狂笑逐颜开。

    从此,永兴围妯娌勤俭持家,邻里和谐相处;男人靠辛勤劳动创造财富,靠智慧打造温馨家园。永兴围繁荣昌盛欣欣向荣,成了赣南最安全、最富有、最幸福的文明围屋。

    永兴围的强盛和富有也成了那些较强势力家族的眼中钉、肉中刺,总想组织力量打击抢掠,解心头嫉妒之恨。

    永兴围凭着三面环水悬崖峭壁的天然屏障使得他们望围兴叹,敢想而不敢为之。有些胆大妄为的傻蛋贸然进攻,但都会失败告终扫兴而归。

    重石、版石土匪集合信丰土匪,组建了一支最大的匪帮,匪首的外号叫眼屎鬼,手下土匪大约有一百多号人。

    他们装备精良,打家劫舍、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盘踞在安远和信丰交界的三不管地区,距离天心南坑大约一百多里。这帮土匪进攻的对象主要是家境殷实的大财主。

    永兴围屋的富有以及防御的不可摧,匪首眼屎鬼早有耳闻,他蠢蠢欲动总想试试虚实,准备全员出击对围屋而攻之,以彰显他们在当地的霸主之位。

    围屋将面临一次劫难!

    是万劫不复还是化险为夷?

    请看第8章: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