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屋情
繁体版

第12章:孙庭易主换新颜

    话说有一对难民夫妇把瘟疫源带进了围屋。兄弟们为了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采取了封围隔离措施,切断与外界的联系。他们不惜牺牲自己,为全村人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安全线,保护了全村群众的生命安全。围屋人在与瘟疫的抗争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福建泉州孙氏家族的香火每况愈下岌岌可危。为了拯救家族,长辈要求围屋孙家子孙返祖归宗。

    孙家痛定思痛同意返祖归宗规避风险,承诺疫情过后返回围屋重整旗鼓大展宏图。

    春天来了,万物从沉睡中苏醒,青草、树木开始抽出嫩芽。

    “大伯,我回来了!”大侄子说完,紧紧抱着苍颜白发的孙景祥。

    “怎么,你一个人回来?”孙景祥疑惑的问。

    “是的。”大侄子支支吾吾的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他洗了脸,坐下来喝茶,慢慢说起了那边的事情。

    那天,他们告别了永兴围屋的亲人,跋山涉水走了半个月才回到泉州老家。一路上风餐露宿旅途劳顿苦不堪言。那些十几岁的孩子脚底磨起了血泡,又哭又闹叫苦连天;妇女们累的全身散架疲惫不堪;男人要挑沉重的行李还要照顾这些妇女儿童。

    他们体验了一次远途跋涉的艰辛。

    泉州,孙家的祖先是大户人家,有几十间房产,还有渔船、商船,市场还有店铺。

    他们回到老家已经适应了环境,日子过得清闲自在三平二满。小孩子在海边游泳、堆城堡、捡贝壳,在家吃海鲜,生活过得还算是幸福。

    “大伯,他们都不想回来了。大家拖男带女已经尝到了一路颠簸的苦头,不想再折腾受累,也不想见物思人心倍伤。”大侄子接着说:“大伯,您跟刘家大伯、叔叔和兄弟们说说,我们对不起他们,对不起生我养我的围屋。”

    “既然你们去意已决,我不好强求。这是我们孙家的事,刘家不会阻挠。我会跟刘家大伯商量,抓紧把你们的房屋、田地卖出去,筹点银两带回去。”孙景祥说。

    “那就辛苦您们了。我明天去买些冥钱到已故亲人坟前悼念亡灵。然后好好休息几天,找几个兄弟叙叙旧。”

    孙景祥把孙家的事跟刘象禹兄弟说了。

    刘象禹说:“这是你们自己的事,我不好说三道四。只要你们过得幸福快乐,哪里安居都行。以后不要忘记这里是你们的根,能回来走走看看,我们就满足了。”

    第二天,孙景祥来到南坑圩,贴了一张出售房屋的广告。他贴完广告就去刘亦喜药铺,顺便把这件事告诉他。

    刘亦喜是刘泰元的儿子,鹏波公的第五代中医传人。

    刘泰元大夫匆匆离开药铺回家抗疫献出了生命。刘亦喜化悲痛为力量,刻苦钻研医学技术,医术精益求精,被称为老百姓的守护神。

    张斗养是福建龙岩人,在药铺隔壁开了一家商店。他待客随和童叟无欺价格便宜商品种类繁多,生意做得红火,也赚了不少钱。他看了出售房屋的广告后,顿生念想,也该考虑有个属于自己的窝了。围屋是风水宝地人杰地灵,机会来了何不趁早下手?他吩咐家人照看店铺,抽身闪入隔壁药铺主动与孙景祥搭讪,打探孙府内情。

    “景祥兄弟,为什么要急于卖房屋家产啊?是不是碰到困难急于筹钱啊?”孙景祥和张斗养是多年至交,说话不会含糊其辞转弯抹角。他直截了当和盘托出把实情告诉了张斗养。

    “我有在南坑安家置产的意向,可以考虑合作,不知兄弟允诺否?”张斗养说。

    孙景祥回答:“那感情最好,能找到你这样的买主,是我们围屋之幸运。”他们商定明天去看房。

    张斗养来到永兴围,看了孙家的房屋。他选中的是那三栋建围屋前原有的老房子。

    大家奇怪了,为什么会选这样的房子?他是不是担心孙家的破旧房屋卖不出去,存心要助一臂之力?

    张斗养心地善良常常做善事是不假,但不至于用一笔不菲的银子买这么破旧的危房。

    他是个商人,起码不会做这么大一笔亏本买卖。他心中有自己的算盘。一是考虑围屋建筑面积限制,将来人丁兴旺没有扩建的余地,趁现在有积蓄有能力多买几间房子;二是要做一栋属于张家的祖堂,初一十五逢年过节有一个敬奉祖公的神位神龛,红白喜事有一个举行仪式的场所;三是买来的房子要重新规划拆除重建,旧房子价格会便宜些。

    看,是不是捡了便宜又卖乖,既做了个顺水人情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孙景祥也是明眼人,怎么会不知道他的小九九呢?只是不好捅破罢了,从层面上来说确实是帮了孙家大忙,起码不必担心这几栋老房子卖不出去。他很高兴,说了许多感谢的话。

    两人边走边说,不经意间来到了刘象禹家门口,索性不打招呼直闯了进去。这对孙景祥来说已经是习惯自然了,家遇不幸孤守空房,哪里还有家?多数时光却在刘家流逝,一个幸福家庭就这样剩下无法安抚的凄凉。

    “两位兄弟来了就好。事情谈得怎样?”刘象禹边沏茶边问。

    “我已经看好了,要那三栋老房子。”张斗养说。

    “你们有没有讲好房价,什么时候签契约?”刘家不过问他们的买卖,但作为中间人要关心的是房价和其他协议条款。

    孙景祥说:“还没商议,要不现在协商如何?也好请象禹兄弟为我们做主。”

    “也行!孙大哥开个价,刘大哥附和个参考价,我听两位大哥的。”张家胸怀坦荡待人以诚,是难得的江湖中人。

    孙景祥也是性情中人,开的价格比张家想象的要低许多。

    “不妥,不妥!哪有把房子当白菜卖?加一点,加一点。刘贤弟你说话啊!”世上还真有嫌便宜的“傻子”买家!

    “确实便宜了,面积这么大还赠送农田、菜地、茶山等。我建议加两百大洋,如何?”刘象禹作为中间人说了公道话。

    张斗养点了点头,说:“好吧!那就按刘兄说的价,我晚上过来签订契约。”

    说话间已近午饭时间,刘象禹吩咐厨房多炒几个菜,把老年陈酿拿了出来,要与兄弟们好好痛饮几杯,已经好久没有在一起饮酒了。

    晚上,张斗养带上银票和孙家签订了房屋买卖契约,还另外送了几十个大洋给孙家作盘缠。张斗养带来两瓶好酒,刘嫂炒了几盘好菜,三个异姓兄弟喝到公鸡打鸣方才散去。

    孙家大侄子送张大伯回家,然后留宿在亦喜药铺,两个在一起长大的异姓兄弟,相互倾吐衷肠到天亮。

    围屋孙家要卖房子的消息很快传开了。许多人来到这块风水宝地,看房的、询价的、凑热闹的,也有几个是诚心要买房的。

    刘家人也不闲着,摆弄座椅、端茶递烟,还拿出花生、炒豆子、水果招待客人。

    刘象禹是南坑村的教书先生,自然成了房屋买卖的中间人。

    “各位兄弟,感谢您们对我们永兴围一如既往的关照。现在,孙家兄弟认祖归宗要卖房子,那三栋旧房子已经有主,还有三栋连同孙家祖堂及其所属良田、菜地、茶山、果树打包出售。有意向的兄弟留下来协商。”刘象禹刚说完,那些凑热闹的和想买又买不起的,起身打个招呼就离开了。留下的有三个人,其中一个是刘家的亲戚。

    “我提个方案供大家参考:孙家先报起拍价,你们如果认为可以接受,就按这个地价进行竞拍。”刘象禹接着说:“大家各自在纸上写上姓名和投标的价格,然后交给我封存。我们今天晚上拆标决定买主,明天通知投标成功者过来签订房契。”既然是中间人提出的方案,大家没有异议,只有照章办事了。

    为什么这么神秘?似乎有暗箱操作的嫌疑。

    这是孙景祥顾全大局考虑围屋的前途走向,要选可靠之人,能继承围屋精神的人。这样才对得起孙家的祖先,这样才能心安。他答应张斗养这么爽快,是因为了解张家底细,是可以托付之人。

    晚上,孙、刘两家召开专题会议,决定房屋财产的买主。

    孙家大侄子拆开三个投标人的标价,价格有高低但是悬殊不大。现在要审查这三个家庭,从家教、人品等进行甄别、比较,择优选取理想的买主。

    大家各抒己见,一致认为陈茂仁最合适。

    这个陈茂仁是刘良友祖公外舅的后裔,一代亲代代亲至今还有亲戚往来。陈茂仁父亲也是照禾塅陈氏家族德高望重的长辈,沿袭传统家教,子孙知书达理安分守己。

    第二天,孙家大侄子叫陈家过来签订房契。刘象禹写好契约让买卖双方品读,确认条款清晰合理,交付银两后签字画押,买卖成交。孙景祥拿出良田登记册一并交给陈家,这场买卖就算全面完成。

    孙景祥自己的房子没有卖。他不想回福建老家,已经成了孤寡老人没有了后顾之忧,况且有刘兄的陪伴,刘家人的照顾日子过得很满足。

    孙家大侄子慌了:“大伯!您不回去,我交不了差,阿公会骂死我的。”

    “阿公年岁已高力不从心,偌大一个家族需要有个长辈主持公道。您是孙家的掌舵人顶梁柱,说话大家爱听,做事公平合理。没有您恐怕会一盘散沙,难于支撑下去。”孙家大侄子继续说:“我和阿公商量好了,把我的二儿子过继在您的名下,传宗接代续香火,告慰已故大哥之英灵。”

    孙景祥为大侄子诚意所感动,也觉得作为长辈要有所担当有所作为。儿媳疯后不久就被娘家接回去调养了,他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刘象禹也觉得大侄子说得有理,孙家的未来需要有这样的长辈把舵航向,才能秩序井然兴旺发达。他对孙景祥说:“景祥大哥,大侄子说得有理,并且考虑周到,主动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你,你不允诺就没有道理了。”孙景祥也就只好答应了。

    既然孙景祥也要走,那他的房产毫无疑问也该处理了。

    “象禹兄弟,我的房产就托您管理,有朝一日我们回来也有属于自己的住所。”

    “景祥大哥,你两手空空回去怎么生活。大侄子的儿子过继给你做孙子,你总不能撒手不管吧。”孙景祥挠了挠头没有说话。

    刘象禹说:“这样吧!我暂时把你的房产买下来,以后你们可以收回去,怎样?”“象禹兄弟,你处处为我们孙家着想,真不知怎样感谢您。”

    刘象禹按照房价全额付款。孙景祥立了个字据,大概内容是:收到房屋预付款多少多少;房屋使用权归刘家,如果孙家回归故里可以原价(不计息)赎回房屋、田地、茶山等;合约期限为十年,期满后刘家有处置权,孙家无权干涉。刘象禹看了看字据笑了笑,把字据塞进了袖袋里。

    孙景祥去了一趟儿媳的娘家,看见儿媳妇的疯病好了许多。他把回福建老家的事跟亲家说了,还给了一大把银两给儿媳治病。

    晚上,刘象禹举办酒宴为这位抗疫英雄饯行。

    第二天早晨,孙景祥和侄子在围屋男女老少、南坑部分村民的呼拥下挥泪告别……

    围屋要重新组阁了,那围屋精神能传承下去吗?

    请看第12章:梨园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