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顶峰
繁体版

第54章:华夏未来汽车市场

    沈夏通过玻璃块信息里了解,大众虽然是第一个进入华夏市场的汽车企业,但是除了当吸血鬼,技术方面真没有给我们什么帮助!

    沈夏能理解政府当时难处第一:现在华夏汽车制造业非常落后,其他国家不愿意和中国合资,只有德国大众愿意,所以没得选择!

    第二:生产的车符合华夏国情,非常适合在中国市场销售,当时华夏也没有别得车,苏联汽车也落后,前途不明!

    第三:华夏需要向更多的外资或者企业表明华夏改革绝心,让外资对华夏市场更加有决心,有信心,给其他大企业做榜样!

    我国从1980年对于民族汽车工业就开始了“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这两年到处找投资合作,但是美国汽车企业,欧洲其他汽车企业,都给出拒绝,具体原因是对华夏市场不看好把!

    但是德国大众集团桑塔纳在华夏得到许多订单,最后经过几次谈判,由政府和大众在上海成立了第一条生产线“上海大众”,股份分配,是51和49。

    根据后世资料,大众在华夏30多年过去了,我们换来了什么技术呢?并没有,只是一些大众普通技术,他们根本不会把先进技术放出来!

    当年,东风品牌,红旗品牌被大众有意无意的设置障碍,最后一个成了军用车,一个到今天虽然是政府专车但是技术真没法说!

    还有就是上海牌汽车更是直接被上海大众被大众公司直接否,打压,50年代就驰名中国的上海牌汽车在大众的阻挡和打压下,于1991年退出历史舞台。

    最后反而又成立了一汽大众,1991年上海牌退出游戏,一汽大众成立,大众并没有帮助一汽集团给于一点有关大红旗车的技术支持。

    红旗这也是我国几代汽车人的梦想,之后一汽集团想借用美国林肯汽车底盘专利重整大红旗,可是大众集团当场否决,因为怕影响同为德国汽车企业宝马公司劳斯莱斯销量。

    可以说大众汽车从根本上就没有给过中国自主品牌任何机会,只有阻碍,更别说什么先进技术!

    最后一汽集团经过多年的软磨硬泡,大概2001年左右,大众拿出了老掉牙的奥迪100平台。

    大众利用奥迪100平台来忽悠一汽集团制造出了所谓的“民族汽车”。

    红旗“明仕”和“世纪之星!”但是我们什么关键技术也没有得到,除了那个老掉牙已经淘汰许多年的奥迪100平台和一些落后的中控设计技术!

    这次大众在发动机技术上根本没给过一汽任何帮助。

    最后“名士”和“世纪之星”架在老掉牙的平台上使用的却是日产提供的比较先进的2.0V6发动机,由于丰田集团也想进入华夏市场,所以比大众集团干脆利落。

    最后丰田则将旗下皇冠的平台技术提供给一汽集团帮助一汽制造出了“红旗H3”。

    而马自达汽车贡献出马自达6的平台技术提供给“奔腾B50”,奔腾“B70”等等…。

    后来宝马集团进入华夏和华晨汽车合资成立华晨宝马,但是宝马提供了,宝马320平台,X5平台。

    后来通用汽车也进入华夏也提供一些技术。

    早期自主品牌大量甚至全部使用的是鬼子的三菱发动机技术,甚至很多大型工程机,比如挖掘机,铲车等等…都是用的鬼子,五十铃发动机和川奇液压系统!

    而现在,自主品牌的自主发动机技术多数是从RB发动机上学来的。

    当年美国汽车企业,意大利汽车企业,进入华夏市场也慷慨大方的拿出他们的很多平台技术提供给中国。

    而后世中国民族汽车工业从RB和美国那里得来了很多技术提升了自身实力,虽然德国也有很多技术帮助,但是锦上添花那里有雪中送炭强?

    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华夏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老产品(如解放、跃进和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

    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资金和技术,国产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汽车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后世华夏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车型层出不穷,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车技术特别是环保指标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开发初见进展。

    与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与营销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稳步前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初步形成了“3+X”的格局,“3”是指一汽、东风、上汽3家企业为骨干,“X”是指广汽、北汽、长安、南汽、哈飞、奇瑞、吉利、昌河、华晨等一批企业。

    如今有自己贴了心想进华夏市场,也许这个后世华夏不在是汽车进口最大国家,而是汽车最大出口国!

    根据后世资料:2018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4亿辆,这是什么概念,在这80年代谁敢想象?

    每年以2000多万辆速度增长,2018年大概是:生产2780.92万辆和销售2808.06万辆。

    其中乘用车产销2352.94万辆和2370.98万辆,商用车产销427.98万辆和437.08万辆,同比2017年增长百分之1.8和百分之5.7。

    2018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4.1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达3.69亿人,占驾驶人总数的百分之90.2。

    从驾驶人年龄看,26至50岁的驾驶人达3亿人,占驾驶人总数的百分之73.31。

    18至25岁的驾驶人达5136万人,占百分之12.55。

    51至60岁的驾驶人达4663万人,占百分之11.40。

    超过60岁的驾驶人达1123万人,占百分之2.74。

    从驾驶人性别看,男性驾驶人达2.86亿人,占百分之69.87,女性驾驶人1.23亿人,占百分之30.13,比2017年提高了1.34个百分点。

    而且距离饱和还差的远,根据人口数据和经济增长,华夏汽车饱和在4到5亿之间,这事多么庞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