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不伤星水浒传之武松世界
繁体版

第二十章 武松双拳降神驹 绿林再聚英雄汉

    时迁朝杨林拱了拱手,示意请他先。

    杨林回了礼,然后回答武松道:“总首领,这位是东京樊楼贵宾楼副总管朱富兄弟。朱兄弟善使暗器,最是擅长经营酒店,酿酒造醋,结交八方朋友,打探四路消息。江湖人称笑面虎。”

    朱贵此时早已双手抽出袖笼,单腿下跪,拱手做礼道:“小可朱富,拜见总首领哥哥!杨林哥哥已经告诉小可绿林大同盟的事情,小可愿意跟从总首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武松连忙上前去扶朱贵。

    结果这个还没来得及扶起来,另一边“扑通”一声又有人跪倒。

    跪倒的是时迁身边的汉子。

    只听那汉子瓮声瓮气地说道:“武松哥哥,兄弟我也愿意跟着你干,绝不孬种!兄弟我叫汤隆,浑号金钱钓子,没什么本事,只会生火打铁,铸造兵刃。嘿嘿嘿嘿!”

    汤隆黝黑的麻皮脸上,露出一口森森白牙,和朱富布袋和尚的笑口常开,异曲同工,让武松大为欢喜。

    今天真是诸喜临门,好事连连,晚上众兄弟一定要大块朵颐,好好喝上几壶。

    武松心里这么想,双手一手一把,拉起朱富和汤隆,大声笑道:“朱富兄弟,汤隆兄弟,俺今个儿太高兴了,兄弟们一起去樊楼喝大酒!”

    众人发一声喊,连李贞妮和刘思耶二个人质,也被深深感染,跟着拍手叫好。

    朱富向武松等众位兄弟团团拱手,说道:“众位哥哥,妹妹,樊楼北楼里的阁子我已经订好,晚上请哥哥妹妹喝咱樊楼自产的“和旨”酒,不醉不归。请随我走。”

    乘着大家兴高采烈,真情流露,武松再次端详朱富、汤隆二人,前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笑容可掬,目中藏刀。后者梗直倔犟,但憨笑之中夹杂着些许狡猾,不失其真性情。

    此时薛永和庞万春兄妹还没回来,不过杨林已经与他们留了联系方式,晚了便到樊楼去找朱富,所以也不必非要等他们。

    众人纷纷翻身上马。唯有李贞妮和刘思耶站在边上一动不动,二双大眼晴望着武松,上下眼皮子像蝴蝶翅膀拼命扇动。

    武松也不言语,牵了李贞妮和刘思耶原来的座骑,把缰绳递到她们手里。

    俩个西域美女眼波盈盈,笑容灿烂地也上了战马。

    武松给了石秀一个眼神。石秀把五色汗血宝马背上的两块玄铁搬上马车,然后默默地坐上马车驾驶的位置。

    那柄十八钉狼牙棍,很嚣张地竖插在他脚边。

    潘金莲也在刘亮和王七娃的帮助下,骑上了马。

    最后,武松把哥哥大郎抱上五色宝马,自己跨上马背,哥俩合乘一骑,率领众人出巷子朝东,往樊楼徐徐而去。

    一行十余人有说有笑,正走到内城城门门口,迎面就遇到了庞万春兄妹和薛永。

    庞万春兄妹和薛永虽然晚到了,却各自找来了自己的朋友。

    众人也不下马,在马上先简单介绍相识,然后去酒楼阁子里再细聊。

    薛永带来的是他在京城的师弟王庆。

    跟随庞万春一起来的则是一个叫石生的魁梧大汉。

    武松一行人进了城西梁门,一路往东,穿过皇城大街,来到了樊楼门口。

    此时华灯初上,汴梁人刚刚开始精彩纷呈的夜生活。

    朱富到了自己的地盘,连忙招来酒楼手下伙计给兄弟们牵马领路。

    武松说:“朱富兄弟,马匹先安顿好,人不着急,各自先去周边逛逛,半个时辰便上楼来。”

    朱富答应一声,便领人把三十来匹骏马牵到酒楼后面的马房栓牢,备上最好的饲料,随后,上楼安排酒宴。

    石秀人不离车,坐在马车里等待。

    下马之后,众人三三二二在附近闲逛玩耍。

    潘金莲和李贞妮、刘思耶已经稔熟,加上年纪最小的万秋霞,四位美女勾着胳膊,去看女红针绣,叽叽喳喳,好不开心。

    刘亮和王七娃则对瓦子戏台感兴趣,虽然时间尚早,名角还没登台,先上的都是武丑把式,这正巧对小哥俩胃口,便带上武大,三人在台前儍瞅,乐的像小孩儿一样。

    武松身后跟着一帮大老爷们,闲逛了没几步,抬头一看,是一家挂着喜来招牌的小酒店,门口搭了一大片侵街棚子,大小十来张圆方桌子,便找了一张圆桌坐了下来。

    杨林、薛永、庞万春、时迁、汤隆、王庆、石生等人待武松落座,也围桌坐将一团。

    薛永塞了一块碎银给店小二说:“上二壶好茶,我们歇个脚,一会儿便走。”

    武松对朱富和汤隆心里是有底的,从见面直呼武松为总首领,也知道杨林和时迁与他们交了底。

    但在见到王庆和石生的时候,薛永和庞万春对武松的称呼是哥哥,按之前的约定,公开场合什么称呼说什么话,看这样子,对王庆和石生,薛永和庞万春有些事是有所保留的。

    至少,接下来的关系怎么确定,俩位兄弟把决定交给了总首领。

    “我们兄弟在一起,酒要喝,茶也要饮。情要叙,义更要讲。汤隆兄弟,王庆兄弟,石生兄弟,我们先饮一杯茶,待会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店小二端上香茶,武松专门向刚认识的三位兄弟打了招呼。

    众人一同饮了一杯茶水。时迁先开口道:“武松哥哥,这位汤隆兄弟祖上是延安府人氏,父亲是西边的知寨,西夏人偷袭时,被乱箭射死。汤隆兄弟祖上几代都是打铁出生,便来汴梁投奔姑表哥哥,禁军金枪班头徐宁。现在城西开了一家打铁铺子,禁军的精良器械有不少是找他专门定制的。”

    汤隆憨憨笑着说道:“我这家汤记兴隆铁器店开了五六年,手下伙记二三十个,都是铁杆兄弟。要不是小弟我贪赌好赢,这京城早开了七八家店铺去了。”

    时迁跟着打趣道:“兄弟爱赌,别说开新店,连娶老婆的钱都输光啦。”

    “时迁哥哥说的是,那次若不是哥哥施展空空妙手,将输掉的本钱拿回来,兄弟我真的娶不到娘子,悔恨终生了。”汤隆朝着时迁连连恭手说道。

    杨林和汤隆原本也认识,便问他:“嫂嫂可曾管制着你?”

    “还好。还好。店子的赢利一半交给她管。”

    “剩下的呢?”

    “还是输光了。”

    “哈哈哈……”

    众人皆笑,汤隆也跟着嘿嘿笑着,满脸到脖子的麻点,冒出油光。

    武松脸露微笑,眼睛却在打量身材伟岸似岩,神情稳如泰山的石生。

    庞万春先朝着武松,然后又对各位兄弟拱手说道:“我身边的这位石生兄弟,是我发小,今天是在汴河州桥上巧遇的。别看他长得好像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比北人还要坚实厚壮,却是正经的江南苏州人。

    “我这石兄弟一手泼风刀无人能挡,曾经一人独守乡里桥头,数百强贼硬攻不过来,到头来反被他倒杀过去,做了鸟兽散。江湖上给他一个称号,叫石敢当!”

    众人听了纷纷赞不绝口。

    石生神情淡定,轻轻一摇手,说道:“武松哥哥,各位兄弟,小可我昨日乘船刚到京城,今日闲逛遇上了万春兄弟,得缘与武松哥哥和众兄弟相聚,实乃三生修来的福分。”

    石生的语气沉稳有力,声音却如金剪裁帛:“说起那次守桥,我的初心是保护乡亲,后来却也和那伙强人的首领,结义做了手足兄弟。他们也是被朝廷逼迫欺压,无奈才结伙落草。后来我动员乡里,凑了一些银两粮食给他们,彼此相安无事。”

    武松望着石生,正点头赞许,脑海里突然闪出一个记忆,这石生后来加入方腊起义,方腊见他英勇神武,给他改名叫石宝,封他为大元帅。

    “好!石兄弟果然敢做敢当!绿林好汉该当如此!”武松给石生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这时薛永朝武松拱手说:“武松哥哥,这位是先父前些年在京城收的徒弟,叫王庆,现在禁军里做个副牌军。王兄弟祖辈便是京城大富贾,平日里疏财仗义,喜欢练武交友,上上下下都是门路熟人。今日初见到他,便听王兄弟说了不少京城的事儿。”

    王庆待薛永介绍过自己,起身先朝武松,然后向在座的好汉依次行礼。

    这王庆长的好相貌,二十四五岁年纪,白净面皮,五官精致,漆眉细眼,唇红齿白,更兼一米八五身高,膀阔腰窄,穿着又十分时髦讲究,一看便是京城阔少,有钱有闲之人。

    武松已经确定,此人便是日后令朝廷头痛不已的四大寇之一,后来被宋江剿灭的王庆。

    但遇到武松,朝廷的寇,便是他的友。当下武松便夸了他一句道:“王庆兄弟,这手臂上刺的好绣。”

    王庆听武松这么说,索性撸起袖管,露出雪也似白的两条精壮手臂,只见上面左龙右虎,刺的一对好纹绣。

    在座的绿林好汉都喜欢江湖上这套玩意,仔细一看纷纷称赞叫好。

    正在这当口,前面街口突然传来一声尖叫:“杀人了!杀人了!”

    紧接着,无数人的哄叫和脚步声传进武松等人的耳朵里。

    武松声色不动,薛永和时迁却不待吩咐,一个转身,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奔去。其它人都悄无声息,等武松命令。

    不一会,一脸严肃的时迁跑回来对武松悄声说道:“秋霞妹子打伤了人,她们四个被人围住了。”

    武松听毕,腾身而起,大步流星,朝前面人群掠去。

    众人纷纷起身,紧跟着武松,如影随形。

    到了看热闹的人群跟前,武松双手一分,人流如水遇舟,分为两半,后面的众位好汉再一冲,虽然没人跌倒,前方空出一片场地,什么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只见地上躺着一个坦胸露肚的腌遢大汉,双目紧闭,口吐白沫。边上站着李贞妮等四位美女,被七八个闲汉围着。

    薛永要护着她们撤退,那帮闲汉用脑袋顶着薛永的拳头喊道:“好汉照着这儿招呼,天子脚下,不怕你拳脚硬!”

    边上几个连着起哄:“已经打死一个,再来一个!”“赔命赔钱!一个别想跑!”

    看这架势,八九不离十,是遇到碰瓷的了。

    要把自己人带走并不难,可是在这京城众目睽睽下完全来硬的,却也怕不好善了。

    武松正思忖着,前面人群钻出一个俊俏小哥,一身锦服皮帽,十六七岁模样,一米七的个头,膀阔腰细,身手敏捷,三二步窜到地上腌遢汉子面前,右手食中两指并剪,朝那厮胸口疾点三下。

    腌遢汉子口中狂喷一口秽臭酒食之物,人却坐将起来,眼睛也睁得老大,完全清醒过来。

    那小哥嘻嘻笑着说道:“牛二!遇到我燕小乙,就收起这套龌龊玩意儿吧,有多远滚多远!”

    那牛二一骨碌爬起来,口里嘟囔着:“什么日子,撞上这小主克星。”

    一边说,一边领着手下闲汉灰溜溜地跑远了。

    围观的市民也对那小哥儿发一阵雷鸣般的喝彩之后,四处散去。

    那小哥儿手段了得,眼光头脑更是灵活清楚,解了围,也不走开,且一眼就断定气定如岳的武松是这伙人的首脑。

    待人群散去,小哥儿微笑着走到武松面前,自我介绍道:“在下BJ大名府卢俊义卢员外养子燕青,熟人都叫我小乙。”

    武松见他果然如旧书里写的:“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仪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夸能!”

    “眼前竟然是小乙哥,俺武松今天又添了一重喜事,哈哈哈!”武松喜出望外,一把抓住小乙的肩膀,用力摇了几下。

    燕青也瞪大了眼睛,惊喜地说道:“莫不是遇上了景阳岗打虎英雄武松?小乙不敢高攀,不敢叫您哥哥,尊称一声叔翁!”

    说着,燕青对着武松唱了一个肥诺。

    武松却有些不喜地扶住燕青,说道:“小乙哥,俺和你各论各的,不管和卢员义什么关系,我们之间兄弟相交,别生了份,伤了义气。”

    燕青见武松真诚直率,心生欢喜,当下改口叫了一声“武松哥哥”,确定了兄弟情谊。

    众人上前,各自介绍结识,都是江湖成名英雄,自然又是一番热闹。

    抽这空隙,武松问李贞妮,怎么会被牛二讹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