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唐太宗
繁体版

028 开启贞观新政

    最终,东突厥可汗颉利,还是选择了和平。

    当然,他这个和平不是一种主观行为,而是一种权衡利弊的结果。

    隋末唐初的突厥,和南方汉人政权往来频繁。

    军事上,突厥不时举兵南下入寇。

    更是借兵给隋唐各路诸侯,公然插手汉人内斗,想要行扶持傀儡之事。

    文化上,不少汉人为了避祸,纷纷北上逃亡于突厥。

    突厥人在收留这些汉人后,吸收了不少的知识,文化方面突飞猛进。

    就连颉利的身边,都有着几个深受宠信的汉人谋士,帮着他出谋划策。

    经济上,突厥屡屡南下,从隋唐边关抢掠了不少物资、人口北上。

    而隋唐诸侯们为了有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为了得到突厥支持,也是年年纳贡、岁岁称臣。

    因为熟知隋唐内政,无论是突厥人还是颉利,都知道不能一口吃下大唐。

    与其拿着族人的性命去冒险,还不如带着唐朝的“慰问礼品”回到草原。

    此番突厥南下,以李世民和颉利在渭河边上杀白马而结束,以长安国库为之一空而结束。

    只不过突厥人虽然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李世民和他手下亲信的日子却是不好过。

    唐军本有一战之力,然而却是眼睁睁看着突厥人满载而归。

    长安军民很气愤,天下百姓不理解。

    本来就有杀兄逼父,通过非正常手段上位的李世民,一时间被天下人唾骂。

    天下群情激奋,这也让李世民统治大唐的合法性,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

    “启禀父皇,太上皇老臣对于议和突厥,颇有多言。”

    “其中,以左仆射裴寂最为活跃。”

    李世民不在长安的这几天里,一直是李承乾在留守监国。

    对于那些潜在的异见分子,李承乾自然是派人盯住了他们的一言一行。

    要不是李承乾现在没什么可用政治势力,估计他都会组建明朝时期厂卫那种特务组织,用以对内外监察侦探。

    “那么你以为,当如何应对?”

    李世民轻轻放下手里卷宗,看似平静的提问。

    “儿臣以为,裴寂之流,无才无德,不该居于高位。”

    “他们能够位列重臣,不过依仗太上皇之前的宠信而已。”

    “然而我大唐已经启用贞观年号,这些人就该退位让贤。”

    “而不是还躺在本就微不足道的功劳簿上,继续着享福享乐!”

    李承乾知道,现在李世民才是皇帝。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渊留下来的老臣,李世民怎么可能用得顺手?

    而且裴寂这些人,自以为是李渊政治影响力的延续,对于贞观新政不配合也就算了,反而多次阻挠。

    不识时务,说的就是裴寂这种人。

    “那你觉得,朕是要到了该对裴寂他们下手的时候了?”

    李世民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年纪不大,可却是少年老成。

    在很多军国大事上,李承乾不少想法,都和李世民有不谋而合的地方。

    出于问计也好,出于培养继承人也罢。

    总之,李世民经常就国家大事询问李承乾,让他得以参与其中。

    “儿臣以为,现在动手过早了。”

    “如今是贞观元年,若是我们直接向那些武德老臣们动手,只怕会让天下人说父皇急功近利、不近人情。”

    李承乾认为现在时机未到。

    “嗯?”

    李世民的意思很简单,难不成还要让他这个皇帝继续忍受武德老臣们行将就木?

    要知道,新朝新气象。

    李世民如今改元“贞观”,他要的就是推行新政,好让大唐民富国强。

    而以裴寂为首的武德老臣们,一个个只知道固步自封,显然已经不能顺应时代潮流了。

    “裴寂,官居左仆射,为百官之首。”

    “其他武德旧臣,也大多身居高位。”

    “虽然罢免了他们,不至于引发天下动荡,可也会落下一个刻薄功臣之名。”

    “如此对于父皇名声不佳,也会使得一些不明就里的士子误会后,让他们不能为朝廷所用。”

    李承乾停顿了一下,整理思路后又说。

    “我们只有天下人知道裴寂之流,已经妨碍了大唐治理,证明他们德不配位后,方能对其罢官。”

    “一来可以正朝野人心,二来可以宣示新政主题,还可以借机让贤臣上位。”

    李承乾的意思,是通过论政、议政,让天下人知道是裴寂不能胜任左仆射。

    然后将裴寂送回老家享清福,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吾儿所虑,朕之所谋!”

    李世民在议和突厥后,所承受的压力就很大。

    他急需让忠于他的、有才华的臣子上位。

    只有这样,君臣一心,方能让贞观新政在大唐得以实施,才能让天下百姓获利。

    谁要是阻碍了李世民和大唐的前进脚步,李世民就会让他提前退休!

    ……

    “自本朝立国以来,天灾不断、兵祸连年。”

    “朕以为当重修武德律!”

    李世民在朝堂上,抛出了一个重要议题。

    武德律,就是李渊时期所制定的律法。

    裴寂一听李世民要重新修订律法,立马就黑了一张脸。

    这武德律就是裴寂等人主持修订的,这是他们一生中的高光时刻,是他们政治影响力的存在和延续。

    李世民这哪里是要动武德律?

    这分明就是要拿武德老臣们动刀,要清理太上皇李渊的政治势力!

    “自我大唐立国以来,全靠武德律稳定人心。”

    “臣以为,武德旧朝是怎么做的,贞观年间跟着执行就好了。”

    “汉初丞相萧何所制定的政策,后来的丞相曹参不也继续执行了吗?”

    “正是有了萧规曹随的千古美谈,汉朝才能保持治理天下的延续性,才能快速从秦末的混乱中走出来。”

    裴寂款款而谈。

    他更是把西汉时期杰出的两代丞相,萧何、曹参给搬了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有理有据,还能用古人先贤的名头来压迫李世民。

    总之一句话,武德律于治理天下有功,不该就这样废除。

    “裴相,既然你提到了汉朝,那么我们就以汉朝来借鉴借鉴。”

    “汉朝之所以能够出现,是因为秦朝刑罚严苛,搞得天下皆反。”

    “汉初历代君王,为了缓和天下矛盾,为了与民休养生息,故而采取了道家的无为而治。”

    “武德律重刑罚,显然已经不适合如今的大唐!”

    作为民生派代表,魏征一出来就对着裴寂疯狂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