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丧钟
繁体版

第十一章 地主家的傻儿子

    傍晚的暮鼓镇炊烟袅袅一片祥和,虽然也受到了灾情影响,但官府总体治理得还不错,物价涨了一点也在百姓接受范围之内,与其他地方相比,说是世外桃源也差不多了。

    宋昭之前派人给云成知府陈午递了好几次拜帖均无回应,这次终于有了结果。陈知府派了一位幕僚过来拜访宋昭,自己没有亲自过来。

    宋昭让人奉上茶点在主厅接待了这位知府心腹。

    宾主落座之后,宋昭笑着问道:“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当不得宋公子先生之称,在下赵章,忝为云成府参事。”那人放下茶杯朝宋昭拱手道。

    宋昭也拱手道:“原来是赵参事,失敬失敬。赵参事一看便知是饱学之士,称一句先生也不为过,更何况先生与我赵峥世叔乃是本家,小子不由得倍感亲近啊!哈哈哈哈!”

    “宋公子谬赞了,宋公当世大儒,治世能臣,如今更是国之柱石,南方四道中流砥柱,我辈早已敬仰已久。宋公子也是家学渊源,人中龙凤啊!”

    “哈哈哈,家父只是为社稷为黎民百姓尽本份而已,当不得柱石之称啊。赵先生喝茶,喝茶。哈哈哈哈哈!”

    一顿马屁互吹之后,赵章又说道:“陈大人前几日已经收到了公子的帖子,只是如今旱情严重,难民众多,陈大人实在分身乏术无法与公子一见,还望公子理解。”

    宋昭摆摆手,道:“陈知府公务繁忙,我肯定能理解。我一介白身而已,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如今时节不太平,还是以国家大事为重。我从丰平带了一些茶叶特产,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给陈知府和赵先生尝尝鲜。”说罢拍拍手,两个家仆各捧着一个盒子进来放在茶座上。

    “还望赵先生不要推辞,一点心意而已。我知陈知府清廉高雅,为国为民呕心沥血,小子也是仰慕已久,等陈知府有了空闲,我再登门拜访以表敬意。”

    赵章倒也没再客套,看了一下确实只是一些茶叶土货便直接收下了,说道:“宋公子都这样说了,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我一定把话带到,届时在下亲自过来请公子。”又叙了一会闲话,赵章便告辞了。

    宋昭心想这个赵章倒是个爽快人,来之前一定受了陈午的叮嘱,能直接收了自己的礼物,看来这个陈午也不难打交道,这对自己的发财大计很重要。

    宋昭找来赵奇问道:“你上次说云成府有几个铺子,具体是做什么的?”

    赵奇答道:“回公子,一共三个铺子,一家药铺两家布匹店,每月大概有三五十两进项,现在是大夫人的族侄徐越徐公子在管。”

    宋昭一听就无语了,一个月三五十两够干嘛的,还不够以前自己在丰平一顿宴席的酒钱。本来还想着耍点手段把铺子拿到自己名下,现在看来还不如自己另起炉灶,药店布店这种小本生意实在没有搞头。

    想了一会吩咐道:“老赵,你这两天进城,看一下哪些地段有铺子出租出售,陈知府的拜帖暂时别送了,我到时候亲自去拜访。约一下越哥儿,家里弄点酒菜,请他来吃个饭。”

    赵奇点点头,看宋昭没有其他吩咐了,就下去准备了。

    第二天收到消息的徐越就早早得就过来了,可宋大少爷还在做梦没起床,一直枯坐干等到晌午才看到宋昭打着哈切从内院出来,昨晚又是一夜操劳。

    “哎呀,不好意思,越哥儿,你来这么早干嘛呀,等这么久。怎么不让人喊我,这太不好意思了。”宋昭看到坐在客厅的徐越赶忙走上去说道。

    徐越比宋昭大11岁,快到而立之年了,是大夫人族弟的儿子,算的上是自己人了。他早已成亲,老婆孩子都在城里,一直在云成府守着那几个小铺子。

    看到宋昭出来了,徐越笑道:“不碍事不碍事,昭弟年轻贪睡是正常的,我以前也一样。怕打扰你休息,就没让人唤你,我等一等没关系的。”

    两人虽是近亲但没见过几次面,说不上熟络,宋昭看着略带小心翼翼的徐越,上前拉住他胳膊说道:“赵奇已经备好了酒菜,我们先去吃饭,边吃边说。我跟越哥你都是一家人,我现在回来了,以后要多走动。”

    徐越只是点头称是,跟着宋昭到内院用饭。

    没吃几口菜宋昭就问道:“越哥,我听赵奇说现在咱家的三个铺子都是你在打理,药堂不提,那两家布匹店地段不错,铺面也大,怎么生意一直不温不火的。”

    听到宋昭的话,徐越忙放下筷子叹口气说道:“谁说不是呢!头几年生意更惨淡,我知道自己不是经商的料特意请了个掌柜才好了一点。现如今世道又不好,好多原料都送不过来,染料价格也越来越高,我怕涨价更卖不出去,一直就这么耗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现在难民多,小偷小摸的事情常有,官府也管不过来。经常有泼皮无赖滋事,每个月都要打点出不少钱。”

    宋昭本身对经商也不在行,听徐越前面的话也没什么好办法教他,现在世道艰难,做什么都很辛苦,但听到后面顿觉不可思议。徐越是现在宰相夫人的亲侄子,衙门没有特殊照顾不说,还要他自己出钱应付泼皮敲诈,简直是奇闻。

    宋昭怒道:“还有这种事?衙门不管么!?越哥你没找陈午说一下这些事情么,我们宋家徐家不会这点面子都没有吧!”

    徐越呐呐道:“陈知府那么大的父母官,我也不好意思打扰他,之前倒是有一些衙役经常过来巡视,可现在官府也抽不出人手,我老老实实做买卖也不太好麻烦那些大人。遇到点事情,能用钱打发掉也就算了。”

    宋昭之前就预估到大娘的娘家人挺老实,但没想到这么老实,遵纪守法维护宋家清誉是没什么,可让人欺到头上还忍气吞声,这就太憋屈了。

    宋昭可不是徐越这样的老好人,略带表演得摔了酒杯,怒不可遏道:“我常年在外,不知道越哥居然受了这些委屈,咱们本份赚钱都没得太平,还有王法么!”说罢朝屋外大喊道:“王贵!”

    “公子,我在!”

    “你现在就把人带上,去越哥的铺子里守着,但凡有来搞事的,全部手脚打断扔到知府衙门门口!人手不够就由我们来替他陈午维护治安!”

    王贵听了应喝一声,带着留下来的五个士卒在几个家仆带路下直接就进城去了。

    徐越吓了一跳,连忙道:“昭弟,不至于不至于!没必要这么大动干戈吧。伤人可不好,这让邻里乡亲如何看待我们呀!可别影响了宋姑父的声誉!”

    宋昭摆摆手道:“越哥你为人心善不愿招惹事端,可别人不怎么想,只会以为我们软弱可欺。连街边无赖都敢来打秋风,真当我宋家没人了么!”

    徐越自小就被长辈耳提面命要低调做人,不能招惹是非让宋正不喜,这就导致了他现在谨小慎微的性格脾气。宋昭跋扈的气焰跟处事风格让徐越十分不习惯,又不敢回嘴,只得听着宋昭在那边吆五喝六。

    吃完午饭徐越就告辞离开,急匆匆得往城里赶,他真怕宋昭的人在那边大打出手,得去看着点。

    整场给徐越灌输“徐家也算是高门大户了,怎么能一点姿态都没有”“有麻烦了,我宋昭在前面顶着”之类毒鸡汤的宋昭,说的很是尽兴,满足的躺在摇椅上晒太阳。

    一边回味自己刚才的慷慨激昂奥斯卡级别的表演,一边啧啧叹道:“还真有这种憨憨的老实人,衙内都不会当,我得教教他,不能真成了地主家的傻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