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在于毫无意义
繁体版

离婚率高、结婚率低、不婚的增多带来的反思——第四节

    接上篇——离婚率高、结婚率低、不婚的增多带来的反思——第三节。

    个人主义

    东方人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集体中去思考问题。一代又一代的为了家庭和孩子牺牲了自己的全部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而最近几十年东方人的宗族观念崩塌,因此付出了所有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现象有所改变。因为宗族观念的逐渐崩塌,丁克、独身主义、离婚的也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明白了唯有找回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才是通往自我的辛福之路。

    于是人们抛弃集体,不再为集体放弃自己的生活。而这些的改变归根结底就是人们思考世界的方式改变了。因为受到西方个人主义的影响,所以,东方的集体主义逐渐的被西方的个人主义所取代。现代文明的产生也离不开西方个人主义的功劳,可以说没有西方个人主义的产生就没有现代文明,不管是个体自由、市场自由还是民主政治自由都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观念之上的。而个人主义在东方既被追崇又被无数人误解着,很多人对个人主义的理解就是自私、自利、一切以个人为中心,这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理解让个人主义在东方长期是一个贬义词,而这也造就了人们严重的矛盾和撕裂,因为人们一边早已经用个人主义的方式在思考问题,另一边却对个人主义充满了偏见和误解。

    其实,个人主义是文明发展中的一个漏洞。因为不光除了东方,全世界都生活在集体主义里面,唯独只有欧洲诞生了个人主义。在这之前人类社会一直是多数人被少数人控制、统治着,多数人只是在这当中充当着工具人而已,根本没有自我和自我意识而言。他们心中只有家庭、集体、宗族、民族、国家这些概念,个体一直被忽略乃至不重要。而这直接导致了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的匮乏,因为人没有被当成主体,而是被当成了集体下的一个客体。

    而个人主义大概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希腊的个人主义萌芽阶段,那时候的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他强调以人的个体感受去获得知识,以欲望和私利作为道德的目标。而这是目前为止已知的最早的个人主义起源。

    第二个阶段是希腊化时代的个人主义的崛起。亚历山大征服欧洲后希腊就消亡了,然后欧洲就进入了希腊化的时代。希腊化时代的欧洲非常动乱,硝烟四起、战火连绵,因此人们厌倦了这种生活状态,为此人们开始关注城邦的公共精神逐渐退出战火的舞台,所以这时候个人主义在这阶段积累了强劲的势能。

    第三个阶段是斯多亚学派提出自然平等的概念。而斯多亚学派又是西方唯一一个阐述了人人生而平等、权利是天赋的一个学派,而这直到现在都是西方的核心观念。为此斯多亚学派的信仰者囊括了罗马皇帝到奴隶的各个阶层,因为斯多亚学派是人人生而平等的启蒙思潮之一,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代表。比如同样属于斯多亚学派的斯涅卡甚至把人由个体推升到了:“人是神圣的”这一境地。可见这对个人主义的崛起这一源头起着巨大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四个阶段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直接作用。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权向神权发起的挑战,在中世纪的神权时代神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人只是神的客体而已,人怎么想根本不重要,神怎么想才重要,这一切直到在文艺复兴的时候人的地位才发生从客体到主体的改变,而世界、万物甚至神都已经转变成了客体。文艺复兴催生了人类的觉醒,将人类文明推向了进一步的高潮。由此开始,普通人也开始思索和挖掘自我的内心世界,人类的内在力量也开始慢慢释放。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原因便是基督教,基督教对个人主义的推动。基督教的第一次删除祭司层的改革和第二次马丁路德再一次删除祭司层的改革,而这对个人主义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欧洲的哲学思想传承和基督教的精神共同塑造了个人主义。个人主角的产生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主体性,让人对自我和世界都有了全新的思考。也是因为这些改变,欧洲从此有了巨大的活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成为了人类现代文明的基石。

    因为个人主义的诞生,人们开始抛弃宗族和集体,走向了内心就是全世界。在这之前人的价值是有社会和他人赋予的,个人主义的诞生让人们个人价值由内心感受去决定,这种价值评判标准也导致了所有个人主义追随者开始把人的价值判断交给了个体和内心。因为个人主义是一切以自我出发的,所以也导致了婚姻制度的根本性转变,由传统婚姻的分工协作和传宗接代转变成了在个人主义看来婚姻是用来娱乐的、是可有可无的、更是成为了实现自我的一种途径。因此当TA们发现婚姻无法成为实现自我的途径、当婚姻的兴趣失去后,自然也就离婚了。所以因为个人主义的兴起,人们对婚姻的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不再抱着保有的态度看待婚姻,同时恩格斯也道出了现代社会婚姻的本质:如果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是合乎道德的,那么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会继续合乎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