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无敌之大外交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临战册封

    三天后的清晨,在城堡的小圣堂附近。风尘仆仆的谢苗骑马疾行而来,门口迎候的斯万见到他,连忙迎上,待他与同行的骑士下马,将准备好的新罩袍递给他们。

    原来陈实之前想到,领地内之前立过功的预备骑士们都还未经过正式册封,于是交代斯万操办了他们的册封典礼,既有助于提振士气,也有助于团结稳定领地内民心。

    谢苗和同伴们一边手忙脚乱地穿上绣着精致双熊纹章的罩袍,一边被斯万接引着入内。只见圣堂之内,弗拉基米尔大公、罗巴德队长等领地里的头面人物早已在主桌等待。自己的同伴们也一个个站得笔直,见到自己一行人来了,都是满脸惊喜。坐在圣堂后排的,则是自己的母亲和年幼的兄弟姐妹,激动而期冀地看着他们。谢苗之前未来得及在诺夫哥罗德保卫战之后看望家人,就急忙南下同斥候们打探消息、风餐露宿,看到多日未见的亲人,此时也是面露欣喜。

    坐在主位的陈实见到谢苗等人入内,对着他们微笑示意。待到他们也同其他骑士一般就位,负责主持仪式的神甫便开始了领祷。

    秩序神教类似于前世中古战锤里的西格玛神教,他们的核心教义就是要对抗混沌,捍卫秩序,保存文明,因此一般活动祷词也是说得勇猛精进,进取心十足。因此圣堂内的年轻人虽然不久前都曾失去过父兄,在座也有不少阵亡者的遗孀也带着孩子前来观礼。但是场内的气氛仍然如窗外的清晨阳关,奋发昂扬,普照万物,只是当陈实望着面前这些稚嫩的面孔和后座喜极而泣的家人,还是感到一股淡淡的忧伤。

    神甫说完祷词,便响起了大家右拳击胸行礼的“砰砰”声。该陈实致辞了,他来到讲台前,扫视着圣堂内的人,突然感到了一种真实感。在他们眼中,自己已不再是那个无足轻重的小公务员,而是带领着他们在世间奋斗、挣扎、生存的领袖。

    这种责任感让陈实在演讲前情不自禁地顿了顿,随后直视人群三分之二位置:

    “年轻人不相信自己会死。这是一位智者的妙语。人在青年时代好像是一尊不朽的神明。诚然,生命的一小半已经消逝,但蕴藏着无尽可能的另一大半人生并没有明确的下落和提示,因此,我们对它也就抱着无穷的希望和幻想。无限辽阔的远景,如同万花筒一样在我们面前展现。”

    “然而,这只不过是没有经历过战争、瘟疫、饥荒、死亡的幻觉而已。在我们所居留的时代,天启四骑士令人心惊胆战的马蹄声并不遥远。那是十年前伊凡雷帝的入侵,是五年前莫斯科瓦大公见到我们遭遇天灾蓄意抬高粮价制造的饥荒,是十几天前一批最优秀的诺夫哥罗德人告别人间。”

    “面对战争的惨痛,面对死亡的幻灭,我们能够依靠什么呢?我们能够依靠的,唯有我们自己的力量。他虽然弱小,虽然还不堪一击,虽然不足以同异国君王辉煌的军队相提并论。可是只有他愿意委屈自己,保全我们。只有他,能让暴君低头,让强盗授首。”

    “我们是那么珍惜自己的力量,我们呼唤它,拂拭它,照料它,为它祈祷。祷愿世界的一切苦难、灾厄、刀枪离他远去。因为这种力量,就是诺夫哥罗德的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是幼小儿童紧紧掣在手臂里的兄长,是少女在家中洒扫庭除思念的情郎。”

    “事与愿违的是,这种力量非但不能避开苦难和刀剑,反而还要主动去迎上去。因为他深知,保卫家乡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家乡以外的地方击败敌人;捍卫亲人的唯一途径,就是在见不到亲人的他乡浴血奋战;因为这种力量是如此年轻,始终涌动着那种出生牛犊不怕虎般的稚嫩勇气,哪怕混沌大君亲自驾临,他们也要斗上一斗!”

    “女士们,先生们。我要告诉你们的是,诺夫哥罗德青年的勇气,的确是不朽的。十几天前,布拉达坎人觉得他们把我们的力量打倒了。‘哈,诺夫哥罗德人再也站不起来了。’可是随后,站在你们面前的年轻人们,他们狠狠地教训了敌人,逼迫他们丢弃大批辎重狼狈北逃!他们再一次证明,诺夫哥罗德是打不垮的,双熊之爪牙,犹胜于往昔!”

    陈实略微酝酿了一下,朗声道“我愿在此正式宣布,诺夫哥罗德骑兵队从此刻再次建立!”

    圣堂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就连等待册封的骑士们,坚毅的面孔上也挂起了泪花。

    这时,神甫再次上到了讲台前,开始了骑士宣誓的环节。

    “谢苗、瓦尔特、斯蒂特......请你们回答,你们的誓言是什么?”

    穿着新制服的年轻人们整齐地朗声答道“我愿成为一名效忠于封君弗拉基米尔大公的骑士,为他奋战,为他效劳,为他的血裔与荣誉付出全部努力。如果秩序愿留存我们的性命,我们誓必将保护家庭,保卫穷人,保全教会,捍卫秩序!”

    这时,领誓的谢苗恰到好处地跨前一步,用尽全身力气吼道:“必要时付出生命!”

    在这种庄严勇烈的气氛下,陈实举着利益用剑,在半跪的准骑士背上轻击三下。

    目睹着大公完成动作,神甫郑重地点了点头,向在场所有人宣告:“礼成。”

    册封仪式结束了,但是实质性的提振人心的举动还在之后。

    首先是抚恤环节,对有亲人阵亡的家庭发放抚恤金。同时,如果家里没有人服役,那么土地也需要收回。这些都是诺夫哥罗德城堡的惯例,斯万配合着城堡文官早就安排得明明白白。不过,陈实却是对那些失地的家庭予以优待,不仅根据一般年份土地的收成准予他们在孩子成年之前得到一笔年金,也允许他们的孩子可以优先成为扈从,重新进入服役贵族的序列。

    抚恤环节放在第一步,不仅是因为这关系到领地上层绝大多数家庭的利益,同时也是为了告诉大家,大公是个有人情味的人,不会因为你失去利用价值就把你一脚踢开。

    第二步是授地,此乃封君对家臣的义务。对于像谢苗这样祖上本来就有村子的家庭,授地只是一个仪式性的法律授权。但是对于有些新近从扈从升格为骑士的家族,应该授什么样的地就值得好好研究了。在罗斯帝国的大部分地区,土地的肥沃程度往往并不重要,耕种土地的人手是否足够才决定真正的产出。因此新服役贵族分地的重点在于人口的清点和重新划分,这样一来,斯万之前去村庄所作的调研就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唯名与器,不可假人。陈实在授地这个环节上除了前期工作交给斯万,在具体实施上还是亲力亲为。每当费过一番口舌,把图册上的土地、人口、农具介绍清楚,把契约文书递交给新晋的骑士,陈实都感到自己的统治基础更加巩固了。尤其是每个骑士在向陈实道谢时,陈实

    清楚的感觉到他们看望自己的眼神不仅有喜悦、尊重,更多了一份认同。

    “马可夫,拿上这本文册。这块河边的地就属于你了,虽然有点洼,但是相信你手下的人灌溉起来会方便一点。”陈实将最后一位新晋的服役贵族的文书交了出去。

    “谢谢大公阁下。”马可夫喜气洋洋地接过文书,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恭恭敬敬地行礼告别。目视此人离开,陈实惊喜的听到命运模板又有升级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