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忽悠刘备,建立海洋帝国
繁体版

第六十四章 这出师表,竟是吾所作?

    秦川听到诸葛亮这么说,眉头一皱,原来,诸葛大佬,是把与孙权的关系当作一个类似于原则的东西在坚持。

    “主公,两弱相斗,一旦不能骤解,那强者即便不趁机攻之,我亦是实力大损,况我目前远不如孙权乎。”诸葛亮见刘备只是一味的笑着,又继续劝解道,“联合孙权之策,在我实力不如曹操时,当一以贯之,主公,此中厉害,亮去岁已与主公说明了。”

    马车内,诸葛亮又目光炯炯的看向刘备,似乎想劝刘备把这一丝不合理的想法从他大脑里抠出去。

    “联合,军师,自然是要与孙权联合……”刘备面对诸葛亮,有些不忍欺骗,又拿眼睛看向秦川。

    秦川看懂了刘备眼中的询问之意,诸葛亮太智慧了,又是隆中对大战略的设计者,刘备一稍有动作,他便能看出这位主公所想,能看出刘备心思。

    而刘备,亦对诸葛亮颇为信任,采取的也是以诚待人,此时若是此时解释不好;或是现在欺骗,日后又背刺孙权,事后今日刘备对诸葛亮的欺骗暴露,这将为刘备、诸葛亮二人关系中埋下一根刺,这不是刘备所想看到的。

    刘备此时看向秦川,一是向秦川求助,二是想让秦川自己把握下。

    “防备孙权……”不管刘备是否如秦川所想,秦川却是在马车内,又小声开口道,“甚至以后还要偷袭孙权,这都是我为主公谏言的。”

    “你?”诸葛亮有些愤怒的看了看秦川,又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刘备道,“主公何以听了他的,便弃亮之谋划?”

    刘备被诸葛亮这话问的有些哑口无言,又见秦川朝他点了点头,才张了张口道:“海平说,巴蜀、汉中,乃自守之地,自吕后年间武都大地震隔绝武都到陈仓的汉水之后,再难进取;且我若有机可乘,孙权必会夺我荆州之地,因其命脉不在北地,乃在长江水军,其得南郡方觉安全。”

    诸葛亮眉头一皱,短短两句话,便将他隆中对里一路从汉中攻关中,一路从江陵甚至襄阳攻曹操的谋略给搅烂了。

    但见刘备言之灼灼,十分坚信的样子,应是有原因,不然,这刘备定然是疯了。

    好一会,诸葛亮看了看刘备,又看了看秦川,有些心灰意冷道:“将军,亮本慵懒之人,既然将军已找到更为信任的谋士,亮欲辞去军师之位……”

    这是直接来了个以退为进。

    “不可,军师乃不世之奇才,主公怎能没有军师?”刘备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见秦川连忙拒绝,接着又用默不可闻的声音自语,“没有诸葛亮,那还是三国吗?”

    刘备这时也连忙道:“军师不必如此,在备心中,军师之位,便只属于孔明你。”

    “主公!”诸葛亮见刘备这么表态,微微有些动容,接着又道,“既如此,何以数日之间,便有大事相瞒,值此危急之秋,君臣之间更不可相疑!”

    刘备看着诸葛亮,张了张嘴,又有些为难的看向秦川道:“海平,你看?”

    秦川看了看刘备,揣摩了一下他的意思,这是把选择权交给了自己,若是不信任诸葛亮,便应说服他;若是信任诸葛亮,便应说出一些真相来。

    决定之前,秦川想看看诸葛亮对自己的态度,对诸葛亮轻松笑道:“军师眼里,秦某如何?”

    诸葛亮眯着眼睛看了看秦川,这秦川,竟想自己此时现场给他做人流,但只一瞬间,便反应过来了。

    秦川的意思,是秦川自己的回答,取决于诸葛亮的人流。

    诸葛亮点了点头道:“每一战,均以正合,以奇胜,且奇与器合,此法前所未见,后亦难见,海平之逸才,吾不如也。”

    这话是说,秦川打仗,都爱用新奇的东西给敌人出其不意而致胜,别具一格,这一点,他诸葛亮做不到,后世恐怕也少有人能做到。

    秦川不禁有些得意的笑了笑,正准备说话。

    只见诸葛亮又笑道:“新奇之物,何其难也,不知海平还能拿出多少,这等手段,拿出一件便少一件,甚是可惜。”

    看来,诸葛亮还是和关羽不同,能平和的看待自己。

    “军师,后世之人称之为智圣,今日一见,军师不愧是智圣,川能亲见,亦不胜欢喜。”秦川笑了笑,见诸葛亮略微惊讶的表情,又笑着谦虚道,“我乃后世而来之人,只是站在后世群才的肩膀上;秦某之智,不敢与军师相比。”

    “只是站在后世群才的肩膀上?后世之人?”

    “不错,秦某前世,来自遥远的未来。”秦川点点头道,“之所以说军师隆中对有误,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此中种种,川已与主公交代。”

    “哦?”诸葛亮有些茫然的看了看刘备,见刘备一脸肯定……

    秦川记起了读书时,诸葛亮的出师表可是高考必背,于是郎朗背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诵完全文,秦川又笑着看向诸葛亮问道:“军师感觉此文如何?”

    “此文朗朗上口,文采斐然,言辞恳切……”接着,诸葛亮眉头一皱,面露疑色道,“难道,这是主公得到益州之后……哪位丞相辅佐后君出师前所写?”

    “然也。”接着,秦川坦然一笑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听到这首风格略怪,但又颇有风格的诗,登时便惊到了,但眉头也皱得更深了:“这出师表,竟是吾所作?”

    秦川笑而不语,接着又道:“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几首诗词下来,诸葛亮都麻木了,若这个秦川真有能创作不同诗风,又文采意境都堪称顶尖,那这个秦川,简直不是人,而是诗神。

    可若是秦川真是穿越而来的,似乎也不太可能。

    秦川看了看诸葛亮,脸上疑色不减,心道不会把诸葛亮玩坏了吧,掀开车帘,看了看,快到自己家门口了,连忙开口向刘备道:“主公,川已经尽力让丞相,哦,不,是军师相信了,我到家了,先下车了。”

    说完,秦川竟真的下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