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海录之盛世长歌
繁体版

43、安宁郡主

    冬陶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桐竹院的小厮竹清,正是前几日去玄女湖边报信的那位,两人一个捧着两根钓竿,一个拎着鱼篓渔网。

    竹清生的浓眉大眼,笑呵呵地跟在冬陶身后,卓暮云瞧着他俩边走边说着话,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俩人十分般配。

    竹清向卓暮云见礼道:“世子爷说这钓竿姑娘就留着玩儿吧,等玩腻了世子爷再去寻别的给姑娘送去,”言罢便跑到亭子里搬了两个小杌子放在池塘边的草地上。

    “别放这儿,这儿不好钓!”卓暮云伸长脖子朝池塘看了半晌,朝不远处池塘弯角边的一块空地指了指,“放那儿吧!”

    卓暮云在小杌子上坐下,接过钓竿认真的将鱼饵挂在鱼钩上,熟练地甩进池塘,“冬陶快坐下,看咱们谁先钓上来,等钓到了鱼回去让采薇做鱼肉汤粉。”

    冬陶忙坐下,好奇道:“鱼肉汤粉?”

    “是呀,没吃过吧?是采薇家乡的做法,可好吃了。”

    “为了这顿鱼肉汤粉,我可要努力多钓几尾鱼上来!”

    卓暮云笑道:“成,多钓几条给王爷、娘娘和世子也送去。”

    竹清走到不远处将渔网放在池塘里,快步跑回来盘腿坐在冬陶旁边的地上,道:“世子要是知道姑娘惦记着他,可得高兴坏了!”

    “他有什么可高兴的?来的路上说带我去南溪山,又是逛岳庐书院又是去护国寺的,结果呢?集贤会结束了都没带我去,说话不算话。”

    冬陶道:“姑娘啊,男人的嘴骗人的鬼,不能信的。”

    竹清闻言一愣:“你、你怎么能这么说?”

    “我说错了吗?”

    “谁说男人的话都是骗人的?我就从来没骗过人,”竹清想了想又补了一句:“世子爷也没骗过人!”

    “你?”冬陶不屑道:“我跟你又不熟怎么知道你骗没骗人,世子爷从前倒是不骗人,可他答应了带我们姑娘去看集贤会,最后却没去,那不就是骗人了!”

    竹清瞪圆了眼睛急道:“那不是因为姑娘受伤了不方便出门吗!”

    冬陶不耐烦道:“管他什么理由,没去成就是没去成!再说我们姑娘伤的是胳膊又不是腿。”

    “你怎么胳膊肘往外拐?你可是世子爷救回来的!”

    “我现在是姑娘的人,就要向着姑娘说话!”

    “嘘!”卓暮云瞪了他俩一眼,“你俩有完没完?鱼都吓跑了还吃什么鱼肉汤粉?”

    竹清缩了脖子不敢说话,冬陶吐了吐舌头,老老实实地抓着鱼竿盯着池塘的动静。

    未时刚过,两人就钓上来五六尾鱼,两尾又大又肥的鲤鱼,一尾白鲢和两尾鳜鱼,竹清则网了不少银鱼和草虾。

    冬陶杠着钓竿拎着鱼篓,撇了眼竹清的渔网道:“你会做么?”

    “不会啊,但是我可以交给严嬷嬷做!”

    呵,反应还挺快。冬陶扭头就走,“瞧你那小家子气的样儿!你以为我惦记你那点鱼虾?姑娘说了让采薇姐姐做鱼肉汤粉给娘娘和世子送去,既然网了银鱼和草虾不如就一道做了,谁知道你这么小人心。”

    “我......”竹清哑口无言,一张脸涨的通红,挠了挠头道:“冬陶姐姐,别生气,我,是我不对,你别生气。”

    “呸!我才十二,谁是你姐姐?不要脸!”

    “妹妹!冬陶妹妹!我错了!”

    “你跟谁妹妹呢?我跟你很熟吗?没事不要套近乎。”

    “我......”姐姐也不是妹妹也不是,竹清头发都挠掉了几根,忽然看见走在前面不停抖着肩膀的卓暮云,忙快步上前求道:“姑娘,我的好姑娘,求您救救我!”

    “啊?”卓暮云憋着笑,“冬陶你别闹他了,竹清知道错了。”

    “是是是,我知道错了!”

    冬陶白了竹清一眼,道:“我可没手拿回去,你直接送到我们院的小厨房吧。”

    竹清一拍脑门,“瞧瞧我这榆木脑袋,怎么能让冬陶拿这么多东西呢,来来来,鱼篓给我,我拿着我拿着!”

    “算你识相!”

    几个说笑走着,不想一出竹园卓暮云就一头撞到一个人身上。

    卓暮云捂着眼睛低着头,刚才这一撞正中右脸,眼睛都睁不开了。

    “云儿?怎么样?没事吧?”世子忙将卓暮云拉到一边,“手拿开我看看。”

    “没、没事儿,你走路怎么不看这点人呢?”

    世子干咳两声,道:“不是我......”

    “啊?”卓暮云睁开左眼,只见眼前一双绣着精致仙鹤的玄色官靴,再往上看是同样的玄色银丝云锦长袍,腰间一条白玉带,宽肩窄腰,个子极高,薄唇紧抿,鼻梁高挺剑眉入鬓,不是淳王还能是谁。

    淳王居高临下的扫了一眼捂着眼睛的少女,“还是这么冒冒失失的,一点进步都没有。”

    “我要进步有什么用?”

    淳王指着她向世子道:“走路都走不明白,等过几日进宫出了丑,看你们慎王府的脸往哪放。”

    “进宫?进什么宫?”卓暮云不解地看向世子。

    世子道:“前日父王进宫已经禀明了圣上,二哥今日是来宣旨的,定了初九叫你随父王面见圣上。”

    “哦,知道了。”

    世子无奈道:“什么叫知道了,咱们全府上下都得去前院接旨,知道你在钓鱼特地来寻你的。”

    “哦,那走吧。”卓暮云眯缝着右眼,往前走了两步又抬起胳膊闻了闻衣服上的味道,回头对淳王道:“我能先回去换件衣裳吗?在池塘边染了腥味儿,有点儿不雅。”

    淳王不耐烦道:“赶紧去,把你那眼睛冰敷了,眯着眼睛接旨像什么话!”

    “是。”卓暮云乖巧地屈膝行了一礼扶着冬陶回了珮兰院。

    采薇忙吩咐烟罗跑一趟明菊院,请文廷玉来给卓暮云看眼睛,才想起让竹清去小厨房把鱼虾倒进小水缸。

    文廷玉急急忙忙的跑进院子,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卓暮云的眼睛,确定了没什么大碍,便让烟罗去寻了块冰用棉帕子包了给她敷眼睛,不一会儿卓暮云的右眼就睁开了,只是视线微微有点模糊。

    采薇这才赶走了文廷玉,关起门来帮卓暮云换衣裳。

    “唉......”卓暮云边换衣服边叹气。

    “接旨是好事,叹气做什么?”采薇扶着卓暮云道。

    卓暮云道:“我觉得这盛京跟我八字不合。”

    “为什么?”

    “你看这才几天,我身上就又挂彩了,是不是八字不合?”

    “胡说什么呢,别人都没事,我觉得姑娘你该好好反思下自己,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

    卓暮云想了想,道:“大概是我天赋异禀,老天爷考验我。”

    待几个姑娘一出院门,就看见站在门外的文廷玉。

    卓暮云问道:“怎么没去前院?”

    文廷玉笑道:“等你一起,万一这路上你再磕了绊了,这圣旨可就接不成了。”

    “师兄你也笑我。”

    两个人走在前面有说有笑,走在后面的采薇和烟罗对视一眼,也抿着嘴笑了,冬陶歪着头看着几个人的表情,姑娘不会是要嫁人了吧?看这样子好像不是她家世子啊!

    冬陶摇摇头,觉得世子这回真是亏大了。

    前院里,慎王府上下都到齐了,就连禁足的刘王妃和荣宁都到了,只等卓暮云几个人。因事前世子已经向慎王禀明卓暮云眼睛伤了回去上药,是以荣宁也只是撇了撇嘴什么都没说。

    谁做世子妃跟她有什么关系?她已经十五了,要不了多久就要嫁出去离开王府,这座宅子是不是鸡飞狗跳都跟她没关系。倒是张侧妃,找了这么个上不得台面的儿媳妇,以后可有的愁了,荣宁撇了眼张侧妃,眼里笑意更浓。

    只可惜张侧妃并没有一丝忧愁,倒像是...有点要哭?荣宁不解地多看了张侧妃好几眼,才注意到一旁的目光温柔的慎王。

    不会吧?不是做世子妃而是做她的庶母?这才几天啊?

    荣宁又看了看焦虑不安的母亲,更加确信了这个想法。

    这个狐媚子!

    见人终于来了,淳王起身站在堂前开始宣读圣旨,慎王府上下一百多口人跪了满满一院子。

    “......朕弟效忠遗失爱女,朕每思之夜不能寐,幸上天垂怜,骨肉团聚,朕闻之甚慰,用封慎王嫡长女暮云为安宁郡主,赐之金册,入宗庙玉牒,昭告先祖......”

    什么?荣宁猛的抬起头,不可置信的看着卓暮云,郡主?她是不是听错了?这狐媚子竟是十五年前被掳走的那个丫头?

    卓暮云心中一叹,安宁这个封号不适合她,不过也改不了了。

    淳王宣读完圣旨,不仅卓暮云被封了安宁郡主,慎王府上下也都得了赏赐,众人忙俯身谢恩,只有刘王妃呆呆地坐在地上,待所有人都起身,她仍旧出神地坐着。

    她还没有收到玥盛茶楼的回信,怎么回事?

    一位跟着淳王来宣旨的内侍见状,忙扶起刘王妃,笑道:“王妃娘娘这是怎么了,地上怪凉的,快起身吧!”

    刘王妃晃晃悠悠地起身,看了眼扶她起来的内侍,感觉有点面生,但她并没有多想,朝站在身后的景萱瞪了一眼,景萱忙上前扶住刘王妃。

    慎王与淳王说完话,一回身就看见一脸惨白靠在景萱身上的刘王妃,他皱眉道:“既然病了就好好养病,以后没有什么事就不要出来。”

    “王爷......”刘王妃咬着嘴唇。

    “王府的事有张氏,你就不用操心了,”慎王不愿与她多说,转身走出前院,却见荣宁拦住了卓暮云的去路,仿佛是在质问什么,当即不悦道:“荣宁!”

    荣宁吓了一跳,屈膝朝慎王行礼。

    卓暮云也回过身,乖巧道:“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