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大发明家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燧发枪测试

    朱慈烺之所以不听周镜的劝阻,并不是对他有多不满。

    而是因为他自己要立人设,以尽快抛掉过去躲在深宫中只知读书的文弱形象,以尽可能的展露出自己英武的一面,这也是为了接下来做准备。

    可十四岁的年龄还是有些偏小,舞刀弄枪的不行,弓箭更是拉都拉不开,只有玩火枪最合适了。

    今天来京营公开试枪,就是这个用意。

    所以,周镜哪怕是处于好心一再阻挠,也会让他有些不高兴。

    接过定装子弹后,朱慈烺便不再耽搁,立即按照获得的燧发枪理论中提供的使用步骤开始操作。

    他左手握在枪管下方中段位置,右手握住枪托,枪口斜向上,随即打开击锤,就是将夹住燧石的锁头往后拉一下。

    打开药池,看了一眼手中定装子弹外面纸壳带红头的部分,这是子弹头部的标记。

    用牙将红色的纸壳咬开,随即就能看到里面的颗粒火药。

    用手指掐住纸壳上面的一条红线,将红线上面部分的火药倒入药池中,并盖上药池盖。

    把枪放下,枪托抵在地面上,枪口朝上,再将定装子弹里剩下的火药从枪口处倒入枪膛中,然后里面就只有弹丸了。

    弹丸不用从纸壳里倒出来,而是直接往枪口里一塞,并将露在枪口外的多余纸壳用手撕掉。

    再从枪管下方取出通条,插入枪口中一通快速猛捣,将弹丸捅到枪膛最底部,并压实,然后再将通条归位。

    平举火枪,再开击锤,就是再将锁头向后拉一下,从而让击锤与火镰之间的距离更远。

    从这里可以看出,开击锤的动作前后各有一次,是因为击锤结构一共有两档。

    开第一次是为了方面打开药池,以便倒入火药,开第二次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冲击力,以便引火成功。

    而之所以不在最开始一次性将击锤直接拉到底,这其实是为了防止在操作过程中走火。

    现在所有程序都已经完成,随时就可以射击了。

    朱慈烺简单的调整了一下举枪姿势,朝着前方无人的方向就抠动了扳机。

    随着砰的一声,一团白烟从燧发结构的右侧喷出,朱慈烺只感觉一股不小的力量通过顶在肩膀上的枪托猛的冲击而来,略显单薄的身体不由自主的一震。

    心脏控制不住的一阵怦怦直跳,有震撼,更多的则是激动,因为这也是他两世为人的第一次开枪。

    果然,这才是男人该玩的玩具。

    于是,他没有丝毫耽搁,又拿出一枚定装子弹,开始重新装填。

    周镜等侍卫看到朱慈烺这般熟练的操弄着燧发枪,不由暗自震惊,这与他们之前在钟粹宫经常见到的拿着书吟唱的身影完全是判若两人。

    周镜更是好奇,殿下之前几乎没碰过火器,怎么此刻没有丝毫的生疏,难道这也是太祖托梦之故?

    他不知道,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在穿越来之前,朱慈烺就对燧发枪的操作不怎么陌生了,何况前段时间他还抽空拿着那支样品燧发枪认真的练习了一番。

    现在又按照系统理论中提供的操作步骤,一步步照着做,再不熟练就说不过去了。

    这时,一队京营士兵匆匆的抬着十几个箭靶过来了,朱慈烺让他们将箭靶分开摆放在三十丈左右,也就是差不多一百米的位置。

    虽然这种滑膛枪在精度方面有很大缺陷,不易控制,但朱慈烺还是为其装上了照门和准星,以增加近距离的射击精度。

    他采用的是瞄准速度更快、制作更简单的缺口式,而非精度更高的觇孔式,因为滑膛枪的有效射程本身就短,近距离的快速瞄准反而更加合适。

    瞄准的原理也很简单,三点成一线,照门的缺口处对准准星,再向前延伸至目标:红色靶心。

    朱慈烺不懂得怎么测算射击诸元,只是将枪口向上微抬,瞄向靶心的上方一点,因为他知道子弹出膛后受重力影响会逐渐下坠。

    由于是第一次打靶,朱慈烺很是郑重,他平举火枪,尽可能的不让枪口晃动,然后屏住呼吸。

    福至心灵,他毫不犹豫的抠下了扳机,砰的一声,弹丸破膛而出。

    朱慈烺隐约间看到箭靶中心处爆起一团烟雾。

    “射中了。”一个士兵上前察看了一下箭靶,惊喜的大叫道,似乎比他自己射中还要兴奋。

    贺赞正愁没机会拍拍太子殿下的马屁,顿时激动的欢呼道:“殿下枪法竟然如此超绝,末将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啊。”

    “是啊,是啊,即便是军中好手,想要在这么远的距离命中箭靶,也非易事。”

    “殿下天赋异禀,我等望尘莫及啊。”

    马屁声声,朱慈烺却没有丝毫自得,因为他有自知之明,这第一枪就打中了,恐怕更多的还是靠运气。

    因为后世军中百米靶考核,新手想要打中九环、十环也不那么容易,何况自己现在拿的还是滑膛枪。

    果然,他又连续开了近十枪,再未出现第一枪的准头,甚至超过一半都脱靶了。

    这一幕让贺赞等人如坐针毡,生怕朱慈烺接受不了这么大的落差而恼羞成怒,于是连忙拿军中的火枪手举例,说即便是这样的成绩,在军中也是很厉害的,毕竟这个距离有些太远了。

    朱慈烺可不会感觉有什么尴尬,因为系统中的理论也说过了,在一百米的距离上,平均的上靶率也大概只有53%,所以自己的发挥算正常水平。

    随即,他直接将距离拉近到十五丈,也就是五十米左右,这才是龙虾兵在排队枪毙战术中经常开火的距离。

    果然,在这个距离上,燧发枪的命中率提升了一截,即便以朱慈烺的枪法都超过了八成。

    当然,这指的是上靶,并不是要命中靶心,否则就对燧发枪的要求太高了。

    接下来,他开始测试火枪的威力,他先让贺赞准备好几套盔甲。

    经过测试,燧发枪在两百米开外对无甲目标都有着很不错的杀伤力,不过这个距离就不要讲什么精准度了,完全靠碰运气。

    但是要破开身穿棉甲目标的防御,就要接近到不足八十米的距离,到五十米左右才能击穿棉甲和铁甲的组合,而这也往往是建虏精锐的着甲。

    至于身穿锁子甲、棉甲和铁甲,共三层甲的白甲兵,则更是要拉近到不足三十米了。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因为燧发枪相比于火绳枪,主要是提升了射击速度和点火的成功率,在威力上并没有显著的增加。

    而明军的鸟铳破不了白甲兵的防御,主要是由于口径小了,其普遍只有九到十三毫米。

    如果换成斑鸠脚铳的话,就连朱慈烺手中的燧发枪都比之不上,因为其用药更大,弹丸重量更是超过五十克,白甲兵更加防不住。

    但这款枪制造难度大,又太过笨重,还需要脚架支撑,操作不便,所以明军装备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