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江山
繁体版

第14章 何进密令

    何进密令董卓进京后,不久又反悔。想起卢植的话十分有道理,董卓屡屡抗旨不遵,万一请神容易送神难,到时候董卓说不定喧宾夺主。他急忙派谏议大夫种劭拿着诏书前往阻拦董卓进京。

    这时董卓已经率军从河东郡抵达弘农郡渑池,距离洛阳近二百里。种劭前往渑池见董卓,传达何进命令,要求董卓返回河东郡讨伐进犯的匈奴单于于夫罗。

    董卓嘿嘿一笑,“宦官之祸已经延续百年,如今一朝就可以肃清,大将军为什么犹豫不决?之前我可是奉命上书,要求将中常侍张让等人诛杀。如今我董卓担了恶名,宦官还没诛杀,大将军却卸磨杀驴,这合适吗?”

    种劭苦苦相劝:“大将军自有主张,你无须过问。现在诏书已经宣读,你应该立刻奉旨前往河东郡,否则便是抗旨不遵,便是犯上作乱。”

    董卓冷笑几声,“说得轻巧,如今太后、陛下和宦官都被我得罪了,大将军这个时候急于跟我撇清关系,难道就不怕我上奏陛下吗?你回去告诉大将军,如果他执意这么做,我只好据实上奏!”

    种劭回去禀告何进,何进气得跳脚大骂。

    不久董卓一边上书朝廷继续辩解,一边挥军进入河南尹,兵临洛阳城下。

    太后见董卓大军剑指洛阳,吓得急忙同意罢免宦官,只留与何进亲近的人守卫宫中。又命张让等人率领所有太监前往大将军府请罪,任凭何进处置。

    张让的儿子娶了何进的妹妹何氏,两家算是姻亲。张让先请何氏去求情,何氏没敢直接求何进,反倒去母亲舞阳君那里告状。这时候张让又贿赂了舞阳君和何进的弟弟何苗,于是舞阳君让何苗出面去劝何进。何苗、何氏和何太后都是舞阳君所生,而何进对这个后母一直没有什么感情,但对何苗这个弟弟十分亲近,又提携他做了车骑将军。

    何苗唉声叹气道:“大哥,我知道你痛恨宦官,可没有宦官,哪有咱们的今天?当初妹妹毒死了王美人,差点被废,也险些害死咱们全家。关键时刻,是张让等人苦苦相劝,又拿出钱财替咱们消灾。大哥也不想想,咱们的小妹可是张让的儿媳,你杀了张让,她怎么面对夫君?”何进眉头深锁,抿嘴不语,心下有些动摇。

    何苗继续劝慰:“大哥再想想,袁绍等人世代公卿,他们最恨宦官,宦官死了,朝堂就是他们的。你今日杀了宦官,这些世家公卿明日就会结党营私,成为新的朋党!咱们与他们毕竟不同,陛下是你我的外甥,太后是你我的妹妹,打断骨头连着筋呢!”何进长叹一声,“罢了,你回去吧,我可以不杀宦官,但他们必须退出权力中枢,滚回家里颐养天年。”

    何苗前脚出了大将军府,张让等人后脚求见。张让率领众人齐齐跪下,声泪俱下请求何进饶命。张让带头表态:“老奴情愿捐出所有财产,为朝廷尽一份心,愿大将军网开一面,给老奴一条活路。”

    何进指着众人鼻子怒骂:“天下纷纷扰扰,各地贼寇不断犯上作乱,根源就在你们。你们纵容自己的子弟、亲戚毒害百姓,肆行贪墨,惹得民怨沸腾,百姓能不造反吗?现在董卓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你们如果肯放弃一切,滚回家里养老,我或许可以饶你们一条狗命!”张让等人磕头谢罪,不敢不遵命。

    摆平了宦官,何进立刻命种劭出城,以劳军为名劝说董卓退兵。种劭再度拿着诏书命董卓退兵,并好言相劝:“将军放心,太后已经罢黜所有宦官,而且让陛下降旨赦免你们的罪过。大将军也说了,将军是功臣,只要你肯退兵,他立刻上奏为你请功。还望将军三思!”

    董卓斜靠着案几,露出一丝诡笑。他仔细瞅着案几上诏书,突然大笑,“我辛辛苦苦来一趟京师,既没有拜见陛下,也没有见到太后,这不符合做臣子的道理。而且我三军将士辛苦一趟,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却连一点赏赐都没有,即便我答应,三军将士也未必肯答应!”种劭微怒,没好气问:“将军想要什么赏赐?”董卓嘿嘿一笑,“我听说何太后只有三十多岁,当初长得貌若天仙,被先帝惊为天人。如今少妇独守空房,想必很孤苦。不如请太后前来劳军,让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尽一份心。”

    种劭大怒,指着董卓斥责:“董卓,你放肆!太后是大将军的妹妹,你如此轻薄太后,就不怕大将军知道了砍下你的脑袋?”

    “哈哈……大将军卸磨杀驴,这是把我董卓当猴耍!说好的诛杀宦官,到头来成了罢免宦官。往远了说,将来陛下亲政,万一再起用这些宦官,我董卓不是成了别人的靶子?往近了说,如果太后寂寞了,又召回这些宦官,我董卓岂不是又成了犯上作乱的逆贼?你回去告诉大将军,如果他不肯诛杀宦官,我绝不退军!”

    董卓摆摆手,两边士兵拔剑出鞘,上前威胁种劭。种劭丝毫不惧,上前一步,脖子顶住利剑,渗出丝丝鲜血。董卓抬眼一瞥,暗暗吃惊。

    种劭冷哼一声,厉声斥责:“董卓,你听好了,我拿的是诏书,你如果不退军就是抗旨不遵,是灭九族的大罪!之前大将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宦官被罢黜,大将军与太后已经齐心协力。你如果敢抗旨,大将军会立刻亲率大军讨伐你!前有大将军,后有皇甫将军,你区区五千残兵会立刻灰飞烟灭!你自己掂量!”董卓虎躯一震,只觉理屈词穷,又自忖形势不利,只好乖乖退军二十里,暂时驻扎在洛阳西面夕阳亭。

    刘备代替毌丘毅前往下邳募兵,一路上对董卓的事耿耿于怀。不巧刚进入下邳境内就遇到一股山贼打劫,约有上千人。关羽、张飞左右冲杀,刘备护在玉蝉身旁,毌丘毅的几十个护卫也护在身后,贼军竟无法靠近。关羽手握青龙偃月刀,大刀挥舞,刀过头落,宛如秋风扫落叶。张飞手拿白虎屈蛇矛,蛇矛刺去,寒光道道,让人应接不暇。众人还没有看清张飞招数,已经纷纷吐血身亡。

    众贼军不敢靠近二人,吓得双股打颤。突然贼首大呼:“把那个美人捉住!”众贼军齐齐围向了玉蝉,眼放狼光。玉蝉岿然不惧,她跟着叔父张世平见惯了大风大浪,别说山贼,就是官兵也见了不少。何况眼前还有夫君刘备护在身旁,给她撑起了一片天。刘备见贼军靠近,拔剑出鞘,飞身斩去,道道鲜血洒地。一瞥身后贼军扑向玉蝉,刘备又拔出一柄剑,回身掷出,立时刺死一人。飞身回援,两剑在手,左右开弓,银光道道,鲜血遍地。还有一个贼兵飞速攻到玉蝉身旁,却被她一字马踢飞。还剩一些残兵见形势不妙,连滚带爬逃去。

    刘备见玉蝉颇有些武艺,暗暗吃惊。想起之前救小男孩时的情形,当时玉蝉反应灵敏,身手敏捷,不像是一般大家闺秀。他轻声询问,玉蝉抿嘴一笑,玉指掩唇道:“晚上我悄悄告诉夫君哦!”刘备心神一荡,忍不住搂住她小蛮腰。

    不久刘备率领众人来到下邳郡,亲自拜见了太守。原来下邳国早在三四年前被废国为郡,如今受徐州管辖。刘备简单说明来意,又亮出大将军何进所赐符节,太守欣然应允,派人帮助刘备募兵。募兵刚结束,朝廷突然下达旨意,擢拔刘备为青州下密县丞。刘备一头雾水,又惊又喜,急忙携带娇妻玉蝉一行前往下密县。

    原来毌丘毅回到洛阳后力劝何进制止董卓进京,其实这时董卓早已退军。何进听这话不像是毌丘毅能说出的,惊问是谁的主意。毌丘毅便和盘托出,又介绍了刘备的背景和经历。

    何进听说刘备是卢尚书的得意门生,又曾经参加过镇压黄巾起义和凉州叛乱,不禁赞叹:“刘玄德是个人才,这样的人才不能埋没了。我立刻上书,让他去北海国当个小官。那里黄巾贼寇猖獗,正是英雄用武之地,待他建功,日后再委以重任。”

    待刘备来到北海国,这才领会朝廷的用意。见北海盗贼横行,关羽怒气冲冠,张飞却咧嘴大笑。刘备欣然点头,也笑道:“真是天赐我建功立业的机会!”刘备前往下密县就任,协助县令治理政务,又联手县尉多次剿灭县内贼寇,一时全县风清气正,没有大规模盗贼为患。

    这时北海相传来消息,立刻逮捕所有宦官亲属。当时小黄门李甫的亲属就在下密县,县令正要派县尉执行命令,刘备急忙拦住。他总觉得其中有蹊跷,一没有正式公文,二没有朝廷钦差。刘备亲自前往拜见北海相,北海相无奈亮出了大将军信笺。刘备接过仔细一瞅,更觉蹊跷了:信上落款只有何进署名。

    北海相急忙问有什么不妥,刘备幽幽道:“如果大将军已经逮捕了朝中宦官,现在我们接到的应该是圣旨或者正式公文。现在既没有圣旨,也没有公文,只有区区一封信,说明有人假冒大将军寄信,或者大将军在走一步险棋。无论哪种情况,朝廷恐怕都要乱了。现在逮捕宦官亲属,不知道将来是福是祸啊!唉……”刘备回到下密县,匆匆辞职,携带娇妻北归。

    何进正准备想办法逼董卓回河东郡,听说有人假冒自己的名义给各地寄信,他急忙召来袁绍询问。袁绍刚进府就气急质问:“大将军,眼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您为什么还在犹豫?外有西凉董卓、并州丁原和兖州桥瑁,三路大军已经就位,这个时候不趁机处死宦官,难道要等他们死灰复燃,星火燎原吗?”

    何进捋着胡须,犹疑不决。上有太后和母亲舞阳君,下有何苗和何氏,他如今已经是众叛亲离,这个决断不好下。何况他所有的荣耀都来自太后,如果跟太后翻脸,等于给自己埋个巨大的隐患。何进长叹一声,依旧没有答复。

    袁绍害怕何进反悔,急忙威胁道:“大将军不可再犹豫,否则会死无葬身之地!我已经以大将军的名义寄信给各州郡刺史、太守等,让他们将宦官亲属全部逮捕。如今生米煮成熟饭,只等大将军一声令下处决宦官!”何进大怒,回身指着他责问:“袁本初,你怎么敢假传我的命令?谁给你的胆子?你不要以为你叔父是袁太傅,就可以肆意妄为!”

    袁绍大笑,“大将军忘了我这个司隶校尉是您上书请陛下封的?我还持有符节,有临机处置的权力。眼下大将军已经没有退路了,退一步是万丈深渊,死无葬身,进一步是功成名就,四海传颂,还请大将军速速下决断!”何进无奈,气得浑身颤抖,最后不得不同意。

    见何进派人逮捕了众宦官亲属,众宦官怒不可遏,纷纷前往拜见张让。张让左右为难,急忙请儿媳何氏入宫拜见太后。太后见何进不依不饶,非要赶尽杀绝,担心何进有意架空少帝,立刻命众宦官全部回宫,官复原职。

    袁绍这一顿操作,彻底弄巧成拙,让何进与太后之间剑拔弩张。何进大怒,厉声责备袁绍,袁绍却得意洋洋道:“大将军都看到了,宦官不死终究是祸害。今日是太后起用他们,明日就可能是陛下起用他们。果真如此,将来大将军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梁冀?”

    何进虎躯一颤,被噎得无话可说。他唉声叹气,“现在已经弄巧成拙,你说该怎么办?”

    “很好办,属下立刻布置兵力待命,诛杀宦官!”

    “不妥,这样的大事必须先奏明太后。”

    “大将军万万不可,太后绝不会答应,何况宫中宦官耳目众多,恐怕会走漏消息!”

    何进摆手道:“不必说了,我的荣耀来自太后,不可独断专行,否则真的要众叛亲离了!”

    袁绍气得拂袖而去,心下怒骂:“哼,真不愧是屠猪卖肉的,鼠目寸光,扶不起项羽!”他前脚刚走,毌丘毅后脚拜见。见袁绍怒容满面,毌丘毅忙询问发生了什么事。何进招招手道:“你立刻去联络王匡,命他带领五百名强弩手进驻洛阳,随时待命。”

    毌丘毅欣然领命,趁机上奏:“启禀大将军,之前跟您提的那个刘备,似乎对擒拿宦官亲属有些意见……眼下他已经辞职。属下也听到许多风声,似乎都对擒拿宦官亲属不太赞成……”

    何进忍不住怒骂:“这原来就是袁本初的一步臭棋!这个猪头,可把我害惨了!唉,如今我是骑虎难下,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你刚才说那个谁怎么了?”

    “刘备,卢尚书的得意门生,当初坚决反对召董卓进京的贤士。后来被任命为北海国下密县丞,到县之后南征北讨,贼寇全部肃清。如今他得知大将军私下缉拿宦官亲属,已经辞职,我想他应该是不同意袁本初的计划。”

    “嗯,”何进欣然点头,不禁赞叹,“这个刘备是个人才啊!有远见,有卓识。我立刻上书,擢拔他为平原国高唐县尉。平原国有一股黄巾军余孽,实力不弱,正好派刘备前往清剿。”不久高唐县被盗贼攻破,县令也被盗贼杀死。何进只好再次请旨,任命刘备为高唐县令,命他招募兵勇,诛杀盗贼。

    刘备路上接到两道任命书,急忙前往高唐县上任。待刘备来到高唐县时,贼寇已经聚众三万。他一边封关羽、张飞为佐吏,命二人招募士兵,一边亲自去找平原相借兵。借了三千精兵,又招募了两千精兵,刘备命关羽、张飞各自领两千人,自己率领一千,三路进剿盗贼。

    盗贼头目叫于毒,是黑山军的一个头领,与白绕、眭固等多次攻掠魏郡、东郡,偶尔骚扰平原国。听说刘备率领五千精兵来剿,于毒大笑,“老子有三万大军,他不过区区五千,还不够老子塞牙缝的。让他先蹦跶,等他蹦跶够了,咱们再收拾他!”刘备听说盗贼退到了东郡、平原国和甘陵国三地交界处,便派人联络东郡博平县令和甘陵相,三路夹击,大败于毒。

    击退了贼兵后,刘备立刻着手募兵。高唐县被黄河一分为二,地势平缓,易攻难守。刘备暗忖即便有两三万人也未必守得住高唐县,思来想去,决定与甘陵、博平结成攻守同盟,一起应付黑山军。

    这时朝廷传来噩耗:大将军蒙难,京师大乱。刘备暗暗痛惜,不禁叹气:“当日他们要抓捕宦官亲属的时候,我就猜到了这是一步险棋,没想到竟一语成谶,而且这么快就应验了。唉,天下又要乱了。”

    旁边关羽一言不发,只是眉头紧皱。张飞宽慰道:“大哥,你也不用太难过,当初黄巾大乱,咱们都剿灭了,只要咱们兄弟联手,何惧天下?”关羽趁机附和:“三弟说得对,这区区黑山毛贼,不过是乌合之众。大哥放心,有我和三弟在,绝不会让他们踏入高唐县半步!”

    刘备望了望二人,欣慰一笑,又有些伤感。一路走来如果不是关羽和张飞的扶持,他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想起自己早已娇妻在怀,官职在身,但关羽二人既没有妻室,又没有正式职务,不禁黯然神伤。原本指望何进提携,将来也给两位兄弟挣个一官半职,没想到何进突然蒙难,彻底断了他的希望。刘备长叹一声,心情久久难以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