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寇封传
繁体版

第15章 回师天水

    马超很快便找到了人群中彻里吉的身影。

    当你决定杀一个强者扬名立万的时候,就要有被这个强者杀死的觉悟,这或许就是彻里吉给后人的忠告,也是彻里吉当下所要面对的问题。

    彻里吉可以感觉到,无论他朝哪个方向逃,不变的是他距离马超越来越近,更准确的是马超距离他越来越近。

    五十步,四十步,三十步,二十步,他的亲兵在马超面前如同纸做的一般,碰之既死。

    十步,五步,三步。

    当二人碰面的时候,马超毫不犹豫的举起了手中的虎头湛金枪,原来这才叫杀招,远处的钟国仁和姜维皆是惊讶的看着马超的这一枪,看似是简单的出枪,却蕴含着无数的变化,在他们看来,此枪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无论是谁,即便是寇封也无法正面接下这一枪。

    但是对于直接面对此枪的彻里吉来说,枪法的避无可避只是他感受到的一部分,他感受到更多的是杀意和对死亡的恐惧,那种必杀之意,让他根本无法动弹,他的身体僵持在那里,目睹着马超的长枪插入了他的身体,在他看来,马超出枪并不快,但是他无论如何也躲不开。

    一代羌族枭雄彻里吉,就此损命在神威将军马超的虎头湛金枪之下,正在逃命的雅丹丞相看到此处,翻身下马,赶忙率先投降。

    马超拔出腰间的长剑,割下了彻里吉的脑袋,挂在了战马上,这是他的功勋,也是他对为他而死的将士们的纪念,他一面令马岱和投降的雅丹收拢羌人残兵,一面和钟国仁合兵一处,回师西平。

    马超向回师西平的前夜,天水守将诸葛乔刚刚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胜仗,久攻天水不下,损失惨重的郭淮,选择了相信天水大族的领袖马遵,然而,令二人没有想到的是,魏军刚刚杀进城门内百步,便跌进了两丈深的陷坑,而后招呼他们的是火油和弓箭,若不是士兵们拼死护送,带兵突进的郝昭也可能就死在这场大战之中了。

    郭淮和郝昭在魏国军中都算是较为沉稳的将领,打战小心谨慎,力求完美,是魏国军中现在的中坚力量,如今他们却被诸葛乔这一个小辈轻易的戏耍了,威名扫地,主将郭淮站在军账之中,想要发火,却无处发泄,他只能一脚踢飞了自己的帅案。

    伤势不是很严重的郝昭经过简单的包扎之后来到了郭淮的中军大帐中“将军,生死之间,末将有个想法。”

    “速速说来。”郭淮出言道

    “如今徐晃将军的率领的主力大军就停在阳平关,事到如今,何不让徐晃将军只留下几万人,牵制赵云,请他亲自带领大军先行拿下天水呢?拿下天水,马超和寇封便是孤军了,到时候我们再联合西羌部落,剿灭两军,而后再回师阳平关,说不定大败之下的汉军会被我们直接打回成都。”郝昭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以后,而后瑞瑞不安的看着郭淮,因为要说动徐晃那得郭淮亲自去,而且郭淮未必敢去说服徐晃,徐晃太严厉了,以治军严谨闻名,郭淮还再徐晃帐下待过,依徐晃的性格,很有可能因为安定损兵折将而被责骂。

    “好计!”郭淮赞叹道“那你便在此地指挥,我去徐晃将军军中商议。”

    着急夺下天水,维护曹丕统治,也着急复仇诸葛乔的郭淮没有考虑太多,直接便答应下来。

    魏军现在的将领之中,郭淮是曹丕的嫡系,作为曹丕的心腹,他做事自然考虑的是曹魏的大局,而在被败仗影响的有些偏执他看来,攻下天水便是大局。

    郭淮到达徐晃大营的时候徐晃正在和众将议事,郭淮看着分列在徐晃身边的众将,满面肃穆,认真研究的时候,再一次感受到了徐晃的治军严谨,离开徐晃后,他好久没感受过这种氛围了。

    “郭将军,今日亲自前来有何要事。”徐晃有些客气的询问道

    徐晃对郭淮十分客气,因为徐晃老了,郭淮他不想得罪,毕竟郭淮是曹丕的亲信。

    郭淮直言说道:“说来惭愧,末将率领安定兵马久攻天水不下,昨日更是中了诸葛乔的奸计,损兵折将,如今末将已经无力攻取天水了,请徐将军发兵,合攻天水,天水一破,马超和寇封的两支兵马便是孤军了,到时候再联合羌兵,把他们困死在西凉,此二人一死,便如同拔掉了蜀汉的两颗牙齿.........”

    郭淮还没说完,司马懿便打断了郭淮的话“若是现在汉军已经平定西凉了呢?到时候我们还未拿下天水,马超和寇封的三万骑兵突然回师呢,赵云再从阳平关出兵,该如何是好?”

    司马懿的两个问题问的很关键,问完之后,他直勾勾的看着郭淮,等待郭淮给他个答案。

    仓促之间,郭淮便不假思索的辩解道“西凉有羌族帮助守卫,汉军根本不可能这么快拿下西凉。”

    听到此话的司马懿微微一笑,并未和他争论,而是将手中的一份战报仍给了郭淮,郭淮看后冷汗直流,如今寇封已经回师,这么重要的消息他竟然不知道,若是真如信上所言,此刻寇封应该已经到达南安了,距离天水只留下了几天的路程。

    遇事不慌,这是郭淮的为将之道,也是郭淮身上值得众人学习的品质,他很快稳定下了心神,继续说道:“若是如此,更要快速拿下天水。”

    郭淮这么一说,账内的徐晃和司马懿对郭淮的想法都有些好奇,徐晃出言询问道“为什么?”

    “末将得知,陛下给将军的将令是守卫西凉,而不是攻打蜀汉,如今徐晃将军却是舍本逐末,在此和赵云的守军较劲,而不是去夺回西凉,末将实在想不清楚,将军这是何意?将军可不要拿什么怕汉中军截杀我军的后路来搪塞我,我在西北时间太长了,回长安的路又不是只有这一条,依我看来,徐将军就是怯战!”郭淮慢条斯理的说道

    “你说什么?”徐晃大怒道,其心可诛!这是徐晃心中出现的四个字,他知道郭淮是一个稳重的将领,是个将帅之才,却不知道他还是个政治家,如此有政治手腕,他这是在威胁徐晃,你徐晃若是不和我合兵一处,攻打天水,那便是违背了陛下的旨意。

    徐晃正要发作,却被司马懿制止了“郭将军,我等知道了,请到小账稍歇,一会给你消息。”

    郭淮见司马懿下了逐客令,也没有久留,更没有去小寨稍歇,如今话说到这份上,徐晃一个不开心结果了他,回去以后曹丕也会妥善处理,到时候就是得不偿失了,想到这点的郭淮,直接向天水奔去。

    郭淮回头看了看徐晃的大营,今天他已经是和徐晃撕破脸了,但是在郭淮心中,他做的没有错,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魏国的大局。

    “郭淮忠心可嘉!”这是司马懿给郭淮的评价,司马懿也是要用这句话,来平息徐晃心中的怒火,郭淮的所为,只是因为对曹丕的忠心,并不是对徐晃的不敬。

    “司马大人,现在如何是好,难道要依了郭淮这个小子,直接分兵吗?”徐晃无奈的说道,他老了,不想树敌,更不想给子孙后代树敌“如今的情况,分的多了,天水可能可以拿下,但是赵云一定会尽起汉中之兵,抄了我军后路,分的少了,未必能拿下天水,等寇封的骑兵回师,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刚才郭淮有一点说的非常对,我们的后路不一定是这一条,安定也是我们的后路,只是比起阳平关这条来说,补给线拉的更长了。”司马懿说道

    “司马大人的意思是放弃攻打阳平关,全军直取天水?”徐晃惊讶的看着司马懿,这样做也有道理,只是这样做会暴露出一个更大的问题,便是将长安暴露在了蜀汉的面前,如今长安城已经没有多少兵马了,若是蜀汉倾全国之力强攻的话,长安根本守不住,到时候蜀汉的兵锋直接对着的就是国都洛阳了。

    “不!”司马懿说道“我们不直取天水,我们去拿了武都。到时候留五万人驻守武都,用来牵制阳平关和蜀汉的部队,赵云定不敢贸然出兵,另外五万人,由将军亲自带领,直扑天水,天水一破,便完全切断了汉军各处之间的联系了,凉州便算守住了。”

    “既然如此,那便依军师之言。”徐晃回答道

    魏军攻打武都攻打的很顺利,汉军没有再武都留下任何兵马,尤其是天水和阳平关同时被包围以后,武都的兵马百姓全部撤离到了汉中,魏军得到的不过是一座空城罢了,但是就是这座空城,却让镇守阳平关的赵云感觉到非常的难受,武都出兵,随时可以到达阳平关的南北两面,汉中也暴露在魏军的兵锋之下,赵云只能更为谨慎的被动防守,除了偶然小股部队可以出去骚扰魏军的补给外,他被完全钉在了阳平关,不敢妄动,天水,也成了一座孤城。

    郭淮到达天水城外以后,选择再次向天水城发动了攻击,徐晃出兵的消息他还完全不知道,他只知道,若是他的计谋不成,徐晃继续执意攻打阳平关的话,他必须独自为大魏夺回天水,既然早晚要夺回,不如,称现在士兵还不疲惫,还有士气,早点强攻。

    在郭淮的决战之下下,魏军的这波攻击打的比以往要猛烈许多,带伤出征的郝昭亦是亲自冲锋,今天的他,一改往日保守的进攻方法,异常的勇猛起来,当照常防守的诸葛乔感受到魏军的不同的时候,魏军的云梯已经架上了城墙。

    冲锋,冲锋,冲锋,在魏军的冲击下,天水城变的岌岌可危起来,习惯了魏军的进攻节奏的汉军,由于准备不足,被魏军打了个猝不及防,魏军的勇士们冲上城池,紧接着一波又一波的魏军跟着冲上了城池,小将霍戈上前对上了魏军的副将郝昭。

    年龄的差距如同一道鸿沟一般,摆在了二人的面前,霍戈还只是一个十五六的的孩子,而郝昭却是正值壮年的中年将军,论年龄来说,郝昭都可以做霍戈的父亲了。

    即便如此霍戈并没有选择退缩,和他一样,天水的汉军都没有退缩,天水的汉军都知道一个消息,征北将军寇封已经得胜回师了,他们要坚持,只要寇封一到,那么他们就算胜利了。

    寇封确实来的很快,因为他麾下是羌族骑兵,羌族人善于骑马,他们甚至可以在马上休息,这支队伍出征的时候便是一人三马,他们来回交换马力,快速向天水行进,他们用的时间,比寇封去武威的时候整整缩短了一倍。

    到达战场的寇封,没有半分犹豫,在他的率领之下,这支队伍如同一支匕首一样直插魏军而去。

    郭淮看着远来的羌族骑兵,心情跌落谷底,他知道这支骑兵,司马懿给他看的信山写的清清楚楚,这支骑兵的首领迷当还和他有过一面之缘,但是他没有想到,这支骑兵可以来的如此之快,明明之前的消息说,还有三天的路程,所以他今天才敢贸然强攻,最后一搏的。

    骑兵,永远都是步兵的噩梦,更是正在攻城的步兵的噩梦,等待他们的是从身后到来的屠杀。

    远来的羌兵,和他们的主将寇封一样,没有表现出一丝丝疲惫,反而满是兴奋,羌人好战,当他们发现这个汉人将领比他们还要好战的时候,整个血液都开始燃烧了,他们在寇封的带领下不断的冲锋,杀敌。

    城上的汉军刚看见羌兵的时候,误以为是魏国的援军,士气有些懈怠,但是当他们看见羌兵冲入敌阵,当他们看见为首的那名一身黑甲,手持雌雄双股剑的将领的时候,他们知道,他们的征北将军寇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