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流
繁体版

第十一章 水落石出

    翠玉急急忙忙跑进房内:“姑娘,有陌生男子擅闯内院!”

    暮雪笑了:“到底还是来了。”说罢,走到苑内,而那男子,正是陈振源。

    暮雪在那小篮里装了百两银子,还有张字条,约他今日来苑内一叙。

    “小的是瞒着张姨娘来的。”陈振源深深做了一揖。

    暮雪友善地笑笑:“陈掌柜可有家眷?”

    陈振源一愣,答道:“在下有一妻一女,家住燕尾巷。”

    暮雪想了想,崔府在鸾尾巷,离燕尾巷不远,随即问:“是吗,改日我去拜访陈夫人一下,不过,陈夫人也得在家,不是么?”

    陈振源被吓出一身冷汗:“是啊,是啊······”

    “那陈夫人和陈小姐现下在哪呢?”暮雪微微一笑。

    陈振源支支吾吾,不肯回答。

    昨夜暮雪思来想去,觉得张姨娘定是用亲眷去威胁陈振源,所以今日无论如何,都要问出个所以然来。

    暮雪的语气越发温柔:“陈掌柜,我兴许,能救你的妻女于水火。”

    “崔四小姐此话当真?”陈振源双眼一亮。

    “绝无虚言,”暮雪道“你的妻女在哪儿?”

    陈振源有做一揖:“莺尾巷。”

    暮雪颔首:“陈掌柜无须担心,我是崔氏贵女,张姨娘虽受宠,但犯下如此罪行,定会被逐出崔府,我救你妻女,你当我证人,如何?”

    “在下感激不尽!”陈振源一口应承下来。

    “淳雪,我们去看看阿娘。”暮雪送走了陈振源,道。

    到了芳华苑,暮雪当即去问于雪琼的贴身侍女金莲:“母亲小产前,可吃过什么,用过什么?你如实相告。”

    金莲回答:“回姑娘,夫人服过保胎的方子。”

    暮雪心头一紧:“是谁给的?”

    “是老爷给的。”

    “那药碗可还在?”暮雪问。

    “在,”金莲道,“当日夫人起得晚了些,急着去给太夫人请安,平日里这夫人的贴身物件都由奴婢过手,请安时夫人滑了胎,奴婢觉着此事蹊跷,就将碗留了下来。奴婢这就去拿。”

    淳雪声音中有了几分雀跃:“阿姊,只要我们这么顺藤摸瓜地查下去,定能将那张姨娘揪出来!”

    暮雪淡淡道“嗯”了一声,对翠玉吩咐道:“翠玉,拿着我父亲的帖子去请大夫。淳雪,我们去找父亲、张姨娘和王姨娘”

    一炷香后,崔阳、张姨娘、王姨娘都到了,翠玉也带着带着大夫回来了,暮雪依旧笑着,再次吩咐道:“如意,去把姑姑姑父她们请来,淳雪,我们去请祖母。”

    众人皆到,暮雪将碗递给了大夫:“烦请大夫一验。”

    大夫细细检查了一番,如实禀告道:“回姑娘,这碗中,是有堕胎药的残留物。”

    老太太立刻正色道:“当真?你可查仔细了?”

    “小人绝无虚言。”

    老太太转身对崔阳道:“如此看来,王姨娘无罪。”

    “是。”崔阳恭敬道。

    张姨娘摆出一副公正的模样:“是何等小人,竟敢谋害夫人!还不快快自首!”

    暮雪对以柔使眼色,以柔向前迈了一步:“是——”

    “好啊六丫头,心术不正······”张姨娘才开口,就又被以柔打断:“张姨娘莫急,听我把话说完啊。二叔,此事是张姨娘所做,请二叔明察。”

    此话一出,如同惊涛骇浪般差点将崔阳击垮,崔阳定了定神:“真、真的?”

    以柔微微福了福:“我何时骗过二叔。”

    淳雪也开口了:“阿爹,张姨娘可有给过你药?”

    崔阳一下子思绪就通了,目光变得狠厉,对着张姨娘破口大骂:“张碧琴,我何时委屈过你?衣食住行,吃穿用度,何曾亏待过你?你、你为何要谋害雪琼······”

    张姨娘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老爷,老爷明察,妾身绝没有谋害夫人之意啊······”

    暮雪轻笑一声:“来人,将陈掌柜请来!”

    绝望在张姨娘和崔芊芊的心底蔓延开来。

    陈振源的妻女已被暮雪救了出来,陈振源自然无所畏惧:“夫人,老爷,这张碧琴用心险恶,以小人的妻女威胁小人,让小人去医善堂买堕胎药,罪不可赦!罪该万死!”

    “人证物证皆在,张姨娘,你可有怨言?”暮雪冷声道。

    张姨娘自知已进退两难,只要能保住芊芊,她就算死也值了,她歇斯底里道:“老爷,妾身知错了,你原谅妾身好不好?你原谅妾身好不好······”说着拽住崔阳的衣角。

    崔阳厌恶的踢开:“来人啊——”

    王姨娘不忍心看到崔芊芊小小年纪就被逐出崔府,沦为笑话,求情道:“老爷,张姨娘出府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只是二小姐尚且年轻,若是逐出府去,百姓该如何看我们崔家?又该如何看老爷您?”

    张姨娘也哭喊道:“老爷,此事是妾身自己筹谋,芊芊毫不知情啊,老爷您就看着妾身侍奉您多年的情意上,饶了芊芊吧,老爷!老爷······”

    崔阳于心不忍,一时不知如何收场,最后还是老太太开口了:“张姨娘,打二十大板,逐出崔府,二小姐,打十大板,好生休养,禁足一月,抄《女诫》一百遍,以示惩戒。”

    至此,崔府安生了一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