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阴阳界
繁体版

第十六章 沐家菜 16

    第二日严家父子老早就出现在老铺子,老爷子也跟了过来。一个料包用两次,第三次与新料包交叉用。今天除了放盐和大酱,酱油,水之外。什么也不需要放。被分解的驴肉按肌肉硬度分开放入锅中,大骨头砸开放入汤锅内,板肠和肝一样入锅。四口大锅下燃烧着带有松香的松枝和板材下脚料。空气中弥漫起松脂味。

    “沐姑娘,你们这样煮要煮多久?”

    “要到下午出锅”

    “那样要掉多少称?”

    “三百斤剩下一百多斤吧!”

    父子俩什么都看,看完女工洗内脏略有感悟,看上酱汁问问,大掌柜更是将火看得死死的,就连吃饭都在锅旁吃。老爷子不时与沐西对眼,这俩就是明目张胆地学来了!

    沐西将一直关闭的大门敞开着,下午闻着味道的人进来好几批。

    “小掌柜,今儿怎地开着门?这是让我们来个现场观摩?”

    “今儿就是现场观摩,这不我大哥的老东家过来要看看我大哥的手艺嘛,谁有兴趣就看等会儿起锅!机会难得!”沐西大声道。

    闷了小半天的驴肉终于出锅了!院里围起来一群人,伙计用叉子挑起一块驴肉放大盆,热气混合着香气扑面而来。

    “看沐家这肉炖的实在!味道醇香,真是忍不住了!掌柜的,掌柜的,卖不卖?我们就在这儿给你开张了!”

    “我受不了!小掌柜,就给我来那块!包起来包起来!”

    沐西笑着问严家父子:“大掌柜,我家的驴肉与你们的一样吗?”

    “这个,不好说,就是配方相同,换了地方由于水和肉不同味道也会有却别,方子里的配比稍微改动一下也不同。”大掌柜回答的很是模棱两可,让人浮想联翩。

    “这是用了我老家的酱肉和卤肉方子改进的,中华美食千变万化,佐料就那些,味道类似有可能,但要找真的一样的怕是很难。我们用的肉一样,区别可能就在几味香料和配比上。其他家估计也是这样,我想咱们用的方子还是有区别的,不然您和大公子也不用在此研究一天。”沐西笑吟吟道。

    老爷子也道:“还真是多亏了沐西,不然我们怕是还在做饺子。”

    “同与不同,做这一行的是能尝出来的,在我的口感上,区别是不大的。”

    “不大还是有区别的。我们不光有酱,还有卤,这两种卖得都很快。”

    沐清远已经让伙计拿称开始卖肉了,一大盆一会儿就进去了。板肠和肝除了给知味斋留的全部卖完。

    严家父子看到眼前情景不觉想起昔日他们的铺子也曾经这样风光过。只是后来铺子多了,竞争的也多了,生意自然受到影响。尤其沐家驴肉馆开业后,对它们影响更大。很多老顾客到了沐家馆子。

    一打听才知道沐家原来是在他们家做过活计的沐清远家。别人来打对台就算了,从自己家出去的伙计也敢来跟他们对上,父子俩心头堵了一口气。等尝过后不得不承认,沐家酱的驴肉口味更高。

    他们认为,沐清远的手艺绝对是从他家学去的,驴肉饺子,酱驴肉,这些都是他们招牌,对方也做这个,难道不是从他们这里偷学的吗?估计是改了改方子,就是改了那也应该是他们的。

    父子两想要一探究竟,这才来找沐清远。沐清远为人厚道,他弟弟做事不地道。让沐清远先愧疚,再逼他帮着改进他们方子要求应该不过分。

    晚上一喝酒,大掌柜就提出为了挽回沐青岩对他们造成的影响,他们的酱肉方子也要改进,参详沐家的酱肉。

    沐清远内心挣扎矛盾,老东家开口了,不给莫不过面子,给了觉得不舒服。

    “清远,我们只是改一下酱肉方子,估计咱们两家方子出入不会很大。你们还有其他招牌菜,对你二弟生意不会造成影响。这样吧,我再拿出一道香酥鸡如何?”大掌柜道。

    沐清远看老爹,老爷子难为道:“大掌柜,我们用的酱卤方子几乎就是沐西家的,是那丫头将他们家的方子给了我们,这事还是要经过她同意才好。每年都给她分成,我们只能做一半主。”

    沐西自然不会答应,严氏父子守了几天锅,沐西不松口,新老料包被沐西看得死死的。父子俩还是走了,但东昌府的人都知道沐家老二去沐清远原来老东家对门开馆子的事。老东家被抢走了很多生意,快要开不下去了才找上门,沐家见死不救等等,沐家怎么也禁不住大伙说。

    沐清远嘴上出了很多火泡,老爷子在家骂老二做的这是啥事!

    沐西觉得无愧于心。

    这年过年沐青岩一家回来时被老爷子数落一顿,沐青岩解释道:“当时就那家铺子合适,位置也好,就买了。买完了才知道对面是大哥的老东家,退房子没办法退,只得如此了。”

    毕竟是儿子,老爷子说说就过去了,沐西没去沐家过新年。她决定今年将做九道凉菜,九道热菜,供奉大神。即使驴肉等凉菜是现成的,有糖醋鱼和黄焖鸡等费事菜依旧让她忙了半天。

    这年法国人攻占烟台,英法占领舟山,英军攻陷大连,随后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皇帝仓皇逃跑,百姓终日不安。这年黄河再次泛滥,知味斋生意惨淡,几乎经营不下去了。沐清远结了伙计大厨的工钱,准备关门大吉,那三年都熬过来了,那就继续熬吧!

    可如今已经与往日不同了,内乱与外敌入侵,加上隔几个月黄河就泛滥一次,沐家愁云惨淡。

    老爷子愁白了头,手里钱不算多,家里人多。大大小小的怎么办?

    沐家的存粮越来越少,少到他们必须做出选择了。按沐清远说的,他们因为这次水灾搬到了泰安府,那边地势高,洪灾没有,一切从头开始。

    商议的结果老爷子坚持去找二儿子,济南府没有遭灾,他们先去那边避避。沐清远过来问沐西要不要跟他们走,沐西姐弟大了,沐清远尊重他们的选择。

    “我听姐姐的”沐北表态。

    沐西没犹豫,“大哥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不过都去济南府好吗?倒不如去泰安府,离着济南府不远,还能避开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