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阴阳界
繁体版

第八十八章 口子菜 20

    沐西觉得沐春的名字很俗气,她重新给弟取了新名字——沐远,总归比沐春好听。

    路上又给沐远添置了一些衣服,吃的一点不含糊,看到书局顺便买本三字经,一路上便让姐弟两背诵,认知。

    “你念过书?”周维民觉得沐西是识字的。

    “我脑袋好用,别人读过念过就会记住,这本三字经听隔壁那些孩子念熟了,也就记住了。”隔壁是赵先生家,人家孩子都读书。周伟民了然,听着姐弟三人读,他也默默记下,而且他觉得自己记忆也很好,仿佛听了几遍也记住了。

    马车回去比来时快,五天就到了家里。“姐,这是周大哥家?怎么没人?”沐远进来便四处看,他从没见过这么好的房子。

    “傻瓜!这是咱们家!”沐歌笑着道,“走,姐带你看看,大姐一定让你住这间,你一个人行不行?”

    姐弟俩进了另一间房,沐西问周维民“你要不要搬过来跟沐远做个伴?”

    “要!”周维民毫不犹豫答应,卸了东西周维民去还车,沐西给他拿了十二两“你娘那十两就别要了,今年你大哥不是要成亲吗?”据说姑娘已经定好了,开春下定,年底成亲,这还真是挺快!

    “好,以后我会多过来帮着干活”

    “不用,我想赚钱很容易,以后你就知道了”沐西没吹,她想赚钱很容易,只是用过去的钱赚明天的钱,今天花过去的钱。

    周维民还了车从沐西家扛了一袋小米先回家了,小米是沐西买的,回来一趟总要带一些特产。牛氏看儿子没瘦更关心沐西的事:“见到她爹娘了?”

    “见到了”周维民看奶奶和大伯母都过来听音就简单说了一下那边情况,能说的说,不能说的不说,他本来就是不多话的人。

    “这么说那边答应了?”

    “答应了,他们在婚书上已经签了字。”签字就等于认可了婚事,什么时候办仪式就看周家。

    “哎呦!怎么又带了一个?这还要读书?沐西真不知道供一个孩子读书是多难!”老太太一听沐西将弟弟妹妹都带来了有些不满意。闺女都要嫁出去了还要养弟妹?

    “那就维民受累呗!”李氏笑道,又不是她儿子养。

    “沐西煮猪蹄足够养活三人,何况她还有留了一些卖方子的钱,那些钱足够沐远读几年书。”周维民解释道,别以为沐西会吃周家的。

    “哦,那到可以,那房子沐西不说是嫁妆吗?这弟弟妹妹的住了怎么说?”大伯母道。

    “对呀!要是嫁妆了可不能给娘家人住了”老太太也道。

    “我和沐西商量着等我们成亲就住过去,离着家近,不耽搁事。沐远刚来还小,沐西让我过去陪一阵子,娘,你说可不可以?”

    “咱们对外就说你们定亲了,改天叫沐西过来吃顿饭,你去陪小舅子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牛氏道。

    沐西下午带着弟弟妹妹过来的,核桃香油,糕点,老家特产,算是正式介绍沐远让周家认识。养了几天,换了新衣服的沐远很是讨喜,除了有点拘束倒没什么可挑的毛病。

    周家留了饭,算是正式结亲了。晚上周维民搬着行礼住进了沐家。

    沐西依旧炖猪蹄,两天一锅,平时做饭她叫沐歌做,赶上周维民没事也帮着做。沐西有时间就拉着几个练练那套功夫,不管谁,身体好才能应对接下来的纷乱世界。

    “钱叔,求你件事”沐西在酒馆找到了胖子。

    “啥事您说?”

    “您手头有合适的房子了给我留一套,我弟弟过来了。”

    “要什么样的?”

    “还是安静干净点,我弟过来读书,最好环境好点。这回价钱控制在一百两之内,最好是独院,房子不一定多讲究,破点旧点都能将就”沐西将要求说了。

    “大瓦房!三间的差不多百十来两,菜市口往南,说不定内城也有。”

    “好,您先打听着,有了去看看”沐西觉得菜市口离着自己还是远了点,又道:“如果附近有合适的更好,可能只买到一两间吧!”

    “您要是不急我帮着打听着。”

    沐远刚六岁倒是不急,沐西带了一篮子核桃去陈家串了个门,主要是打听他们孩子在哪儿读书。沐远只能上蒙学,沐西希望找一位好的先生,陈太太倒是热心,带着沐西去拜见了一位在家办蒙学的孔先生。

    孔先生教了八位学生,最小六岁,最大不过十岁,一间大厢房,先生是一个个教,教多少看先生。

    “学费从二两到十两,你给的多先生自然教的多,如果先生看孩子聪明上进也会用心。有的人家是送孩子就是为了让多识字,出去好找事。就看家长怎么想”陈太太道。

    沐西到没想让沐远考个什么功名,就是想考历史也没机会给他们了。

    沐西又详细问了问先生,说了下打算:“我想让小弟开蒙识字,明白书中道理,如果他想进一步,我更欢喜”沐西强调了一下让先生讲解一下字词文章的意思。古代私塾先生更多的是让孩子死记硬背,不详细分析词语意思的,这一点与西学有所不同。

    后来中国教学方式慢慢向西学靠拢,沐西提出这一点先生倒是不奇怪。一年几两银子是不多的,沐西打算交对多的一挡十两每年。你挑先生,先生也要看学生。隔沐西便带着沐远过来了,先生问了问情况,六岁孩子会被三字经会认几个字,“好,明天可来上学,就先学三字经吧!”

    于是沐远开始了每天上私塾的日子,好在隔壁陈家孩子陈德荣也在那里开蒙,正好两人做伴。

    沐西家的伙食一向不错的,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好点总是有好处。开春娶亲的少,周家接的几乎都是寿宴满月,偶尔白事。只要有空就在沐西这里练手,周维民只要说想练什么,需要什么原料,沐西就会准备,不单周维民做,她也跟着学学。

    京味虽然继承发扬了鲁菜,还是有所不同。就如扣肉,有的做成花椒肉,这是最普遍的,有的做出八珍扣肉,蒸炖的时候加了山珍菌菇之类,有的融合了南味,用了腐乳,霉干菜,咸菜面酱等等。

    周家的做法属于原汁原味的花椒肉,里面依旧用了酱,做花椒肉最主要的是选料,一定五花三层那种,再一个关键就是炸皮上色。上色要熬糖色,嫩了色浅,老了苦了。肉用水初步煮过后,肉皮抹上糖色,下油锅炸成起皮出泡壮,经过油炸的肉会出去部分油脂,这样做出来的肉就不会太腻,而且还能出来点油。

    复煮后的肉晾凉切片,肉皮朝下,肉片之间抹上一点面酱上面浇上酱油花椒盐和黄酒少许,上屉最少三十分钟。越久越好吃,等上桌前用碗一扣,油光光,红亮诱人的扣肉便可上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