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阴阳界
繁体版

第102章 魂归 1

    沐西恢复了好一阵子才适应了身体和反映。仿若如梦,心中有些失落怅然。这样下去自己一定未老先衰。起来赶紧出去,融进现代化的都市里感受一下生活的节奏。

    地铁川流不息匆忙的人群,书吧,忙中偷闲的各色人,咖啡屋,享受一下下午安逸温馨的一刻,补习班,继续上她的德语课,茶艺馆,让她沉下心来慢慢品味着茶道的内涵。

    既然想做私房菜趁着有时间,沐西将自己多年拍的照片和菜品慢慢整理出一册加以印制以作将来的私房菜单。

    这天德语培训班贴出一张告示,是去德国旅游的告示,有意者自由报名。沐西报了,她正闲得无聊,她喜欢德国的厨具,喜欢那里的刀具和小家电。这次正好给自己弄一套。

    坐上飞机,形成全部德语,沐西很快适应了语言转换。德国给人的感觉干净整洁,安逸视觉舒服。人们可以骑着自行车去森林去公园,去湖边野餐,可以惬意地享受咖啡,慵懒地漫步在街道。

    早上闻着草香去散步,整个团行程都很松,就如导游说的,让他们体验这里的生活而不是来走马观花留张照片。

    这里的物价真的不贵,导游不是那种黑导游,这里也不允许。你想买什么他会帮你介绍,德国人喜欢精打细算,喜欢买二手的东西,一切以节俭不浪费为主。

    也许是德国的人少,商店里的人不多,他们一通购买倒是让当地人张大嘴巴。

    参观完慕尼黑,众人提出去瑞士看看,既然来了干脆就多玩几天。好像这群人都是不差钱的,沐西看了看,估计富二代官二代的多。

    在瑞士又是一通采购游览,行程又加了法国,总之大家出来一趟都不想回去了。法国巴黎,导游给了他们自由活动时间,他说想去祭拜一下先人,沐西问他的先人怎么会在这里?

    “我的祖爷爷是一战时期来欧洲的一名华工,我们祖籍山东烟台。一战英法与德国打的几乎就是消耗战,人员伤亡惨重,劳工严重不足,英法便向我国请求一批劳工援助。当时说战争结束会将被德国占领的青岛归还我国。

    当时政府便答应了,开始征召劳工来欧洲做工,招工的时候只说在工厂干活,工钱一半给劳工,一半汇给老家。我祖爷爷那时已经结婚生了我爷爷,觉得那边给的工钱多就报名做了劳工。

    哪想到一走就再也没回来,后来听说死在了这里,那年代家里人也没能力过来看,但我爷爷一直记着这事,祝福我爸,我们谁要是能来就看看,给祖先上柱香,祭拜一下,没坟地了就在死的地方祭拜祭拜。所以我只要能过来就来看看”

    原来还有这事?沐西没关心过那些历史,还是第一次听说,“我跟你去看看吧!哪里?”

    “努瓦耶尔,离这里两百公里,那里曾经是一战著名战场索姆河战场,后来法国政府因着华工做出的贡献在他们原来的营地建了一座公墓,那里埋葬了八百多牺牲的华工,这只是一部分。

    一战期间来欧洲战场的华工约14万,死在这里的就有两三万,法国比利时像这种华工墓地有69处,每处都有我们华人死亡的躯体。”导游姓林,沐西叫他林哥。林哥说得很悲伤,沐西能感觉到对方的更咽,他在为他的祖先和那些死在这里的华人而悲伤。

    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这里,没想到却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林哥不带一些祭品吗?”

    “我一会儿去买两瓶酒和一些点心,不知道过来,不然就会带一些家里的特产,我爷爷说祖爷爷喜欢吃海鲜,喜欢吃贴的饼子熬上一锅杂鱼,喜欢喝白酒吃螃蟹,吃蛤蜊,喜欢大葱蘸酱,可惜我只能给他买上两瓶白酒。”

    沐西跟着林导游驱车赶去努瓦耶尔,一座索姆河流经的城郊古镇,公墓位于牧场中,居然还有一个类似牌坊一样的牌楼。门口停着两辆车,看来还有人过来祭拜。八百多座汉白玉墓碑遥望东方故乡,每个碑上都刻着死难者的名字,家乡和死亡时间地点。

    里面有一群男女老少在祭拜,林导游车轻熟路找到他祖爷爷那边,摆上酒水糕点瓜果,焚香祭拜。那边已经祭拜完的人看向这边来人其中一名男人过来,走到林导游祖父跟前拜了拜,等林导游拜完才上前打个招呼:“你们好,你们也是来祭拜先人的吗?”

    “是的,这位是我的祖爷爷,你们也是?”林导游客气地与对方握手。

    “也是,你们是从国内来的吧?”

    “是的,你们已经定居在这了?”从对方的口音就能猜出他们说的不是很流利的汉语,更像是华裔。

    对方叫齐景逸,是第二代华侨,在法国做中国餐馆,而且生意听着是很好的意思。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酒庄和庄园,生产的红酒大多卖回国内。

    而且酒庄离着这里不远,在齐先生的盛情邀请下沐西与林导游去了齐家的栖霞庄园。远远望去就上一片整齐的葡萄架,虽然这个季节已经没葡萄了,眼前一眼望不到边的整齐的葡萄树依旧能想象出丰收的盛况。

    庄园一侧是一片具有现代化意味的古老建筑群体,庄重肃穆,有很气派的建筑,配上现代化的装饰,让你看着就喜欢,就像拥有。

    热情的齐家人带着两人参观了城堡和酒庄,酒窖,品尝了他们珍藏的红酒。

    晚饭很意外,却是地道的鲁菜。

    “我们都是山东人,就连儿媳也是山东人,留学过来的。”从儿媳董慧珍语音里就能听出那是一口纯普通话。

    饭菜看似鲁菜,味道却已经发生了改变,齐先生说手艺是他父亲传下来的,我们都跟着学,总觉得做不出父亲那个味道了。

    林导游犹豫再三终是开了口:“不满齐先生,每次来祭拜祖爷爷我都很想带一些他想吃的家乡味,可是飞机不让带,我有个不情之请,想借用一下您家的厨房做两道家乡菜给我祖爷爷。”

    “这不是问题,林先生到了我这里就当自己家,千万不用客气,不知林先生会做什么家乡菜?”齐先生忙问。

    林导游汗颜,“我真不会做什么,明日我想去市场看看,祖爷爷喜欢海鲜,就是不知道这里的海鲜有没有老家烟台的好吃。”

    “还是老家的好吃,我父亲总说家乡的蛤蜊鲜,对虾美,就是带鱼黄鱼都比这边的好。我的餐馆空运来的对虾和黄鱼还有,林先生可以拿去用。”

    林导游客气一番发愁了,自己不会做啊,就会盐水煮大虾,回头看沐西:“我记得你也是山东人,你会不会做老家的菜?”女孩子应该都会做吧。

    “会,你想做什么?”沐西点头。

    林导游大喜:“玉米饼子熬杂鱼会不会?”

    “会”

    “干烧黄鱼呢?”

    “会”

    “炒蛤蜊,盐水虾都会吧?”

    “都会”

    林导游不知道想问什么了,最后道:“鲁菜你会多少?”

    “差不多都会!”

    齐家人,林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