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阴阳界
繁体版

第117章 眷村菜 11

    男人们天天一早就在村中那片空场集合,然后坐上汽车走了。

    自从小贩可以来卖菜后,车一走,摊贩就上来,在这里你能买到想买的青菜和海鲜,还有一些时令水果。眷村的人被外面的人成为外省人,俗称芋头。为什么这么叫,有人说芋头不值钱,眷村里的人穷,除了有粮食什么也没有。

    买什么都要精打细算,所以就是芋头。还有人解释芋头是外来的,就如这些人一样都是外来的。有外省人也就有本省人,岛上的人自称本省的,外省人知道被称为芋头后,便给本地人取了番薯的名字,番薯是本地特产。

    “一个芋头,一个番薯,都是便宜货!谁也别笑话谁!”吴嫂已经学了几句闽南话,对方叫她什么她已经明白了。

    沐西将做的石花膏分给众人,这东西便宜的很,只是做起来费点事,大人孩子都喜欢,沐西没事便做一些。她还跟三妹学做莲子圆,猫仔饭。

    连子圆有些费事,要用湿木薯粉形成的小颗粒在干木薯粉里滚动,就如滚汤圆一般,形成那种很小的小圆球煮熟,与仙草、红枣、红豆、莲子、石花、银耳、油条、阿达子等物搭配做成的一种甜品。莲子圆软糯q弹,里面东西丰富,微甜,女人孩子最是喜欢。

    猫仔饭其实就是一种泡饭,只是里面加了多种材料,加啥还是看自己的条件。做法简单,锅里有骨头汤,肉汤放上一些,加水加上剩米饭,再配上鱼片、肉片、下水、鲜鱿鱼、姜丝、牡蛎、香菇丝等大伙煮开,最后加胡椒粉、香菜、蒜末等物即可。

    这种做法是食材多的时候,在眷村哪找那么多材料?就是能找到也买不起,所以各家做的很简单。在沐西看来就是一锅大杂烩。不过想偷懒倒是可以做做,连菜都有了。

    烧仙草则是福建闽南和台湾的一种饮品,最传统的做法就是用水去煮刚采来的仙草,里面加上一点苏打粉,大火烧开,小火慢煮,一般四五十分钟即可,滤除仙草渣,过滤出汤汁,再入锅小火烧,加入适量糖,用木薯粉或红薯粉调和成粘稠液体,放凉便凝固成果冻状。

    想吃的时候夏季可配糖水、冰渣、芋圆、珍珠、熟烂的绿豆红豆等食材,里面放什么随个人爱好。最长食用的是做成蜂蜜红豆烧仙草,豆浆烧仙草、抹茶红豆烧仙草——总之,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沐西不嫌费事,对美食方面她从不嫌费事。何况现在几个孩子只要她要做吃的,那就是乖得不得了,就连喜欢占尖霸道的吴晓华都收敛脾气看着沐西忙活。雨欣小姑娘更是能帮忙则帮忙,不帮忙也会帮着看管雨生。看着几个奶娃数数,从一数到十就行。不用说,效果是贼显著。

    做这种费事不费钱的东西给孩子们,吴嫂等人没有任何意见,眼看着又是一年,吴嫂直了直自己的腰板,这孩子来的真不是时候,吴嫂发现怀孕后就考虑是不是在村子广场旁弄个摊位做馒头了。

    眷村里先后出了好几家做馒头大饼的,一个眷村消耗多大?

    “三妹自己去卖,你还是在家蒸馒头吧!”沐西看她那样子道,女人啊真是的!生两个就别生了!

    陈三妹忙点头,“嫂子,我自己去就行!”

    吴嫂不是不放心三妹,而是不放心她的养家,看到陈三妹一个人估计又要去要钱要物了,她不是没看到,只是装作没看到。

    “就在小广场吧,沐西,你要不要入伙?我想弄个豆腐脑油条摊子,咱们不做大馒头了”吴嫂道,这是她想了有段时间了,眷村好几百口人,那些小商贩也要吃饭,如果做得好,生意不会差。

    “嫂子,我还是别了!这几天正写点东西,要是能赚到钱就这样,我们人口少,暂时还能凑合。”

    就知道是这样,吴嫂只是问问走个过场。两个女人做豆腐脑?谁磨豆子?沐西觉得不现实,再说就她家那个小磨盘能做多少?

    果然那俩女人试了试累死累活都磨不出都少豆子,这才罢休。好在快过年了,家家准备年货,她们便没再继续折腾。

    沐西家的腊肉咸肉,腊肠,咸鱼挂满了屋檐,谁见了谁羡慕,那个秦招娣好像很有人缘,不久过来问沐西要不要学做腊鸭、盐水鸭?当然学,于是沐西又去买鸭子跟着做腊鸭、盐水鸭。

    现在的鸭子好,绝对是自然养成而不是速成鸭。做好的腊鸭可以直接蒸,可以煲汤,可以做菜,那味道吃起来真的是非常好。

    南方人都喜欢煲汤,喜欢做汤菜,一根骨头就能做出一锅菜。简单、省钱、好吃、营养。丁凤荣用咸肉冬笋做的腌笃鲜也非常好。

    做法很简单,一只砂锅,一锅清水,当然高汤骨汤最好,将过水后的咸肉片和焯水的冬笋放进去,加上料酒葱姜大火煮开,小火慢炖,等材料熟透,汤色奶白调味即可。

    “这是最简单的,我们在家还要放鲜五花肉,用春笋才更好吃,麻竹的,毛竹的,都非常好吃。江浙一带有的人做这个里面加油爆炒过的腌菜,更鲜,只是有些油。”

    两种都过了一次,小孩子们泡上米饭一个个吃得肚子圆鼓鼓的。这菜简单,沐西跟丁凤荣学了好几道上海菜。南方尤其上海喜欢清淡,精致,秦招娣吃不惯,都是准备一碗辣子或泡菜。

    陆云泽更喜欢江浙版腌笃鲜,油乎乎,口味重一些才好。那几个小孩子一样点头,带腌菜的好吃。沐西要了一小罐子腌菜,浙江人却是叫雪菜,晒干了就是梅干菜,沐西决定明年自己要腌。这腌菜却是有讲究,跟北方腌咸菜不一样,他们用的是雪里蕻。

    而且据说都是男人干,用脚踩出来,他们腌出来的雪菜颜色漂亮,味道鲜美。用这样的咸菜做出来的菜或汤味道都是上乘。北方粗狂口味重,上海人学去大馒头大菜包的方法到家里便成了小馒头,小豆包,小菜包,调味上又是一种。

    吴嫂和三妹家做馒头有了收入,今年便多买了二斤肉。这个眷村人口复杂多了,据说哪个省的都有,各家过年的味道又有所不同了。北方的粉条炖肉,酸菜白肉,红烧肉。南方的粉蒸肉,狮子头,福广还是以海鲜为主。

    沐西做了四道菜:红烧肉、清蒸鱼、四喜丸子、虾仁青菜。最后一个腌笃鲜的汤,晚上三鲜馅的饺子。今年文涛都四岁了,沐西给他买了鞭炮和花,手巧的刘东军给几个孩子做了灯笼,吃完饺子一个个就跑出去了。

    大人们没啥意思,几家子凑一起,男人一桌,女人一桌搓麻将。都四年了,人们的激情热情慢慢磨灭,无聊的他们除了找点娱乐还能干什么?

    沐西明显感到男人的消沉,不吸烟的陆云泽多了吸烟的毛病,不知谁家偶尔传来女人惨叫声和男人斥责声,小孩子的哭声。男人没了斗志多了脾气,喝点酒看着女人不顺眼了便扬起了巴掌。

    女人有气没出撒只好打孩子,孩子被打后一种是胆小了,一种是也想找发泄口,他们能惹的就是那些外面的孩子。于是村口经常会有两伙甚至几伙孩子打起来。

    孩子打架只要不过份没人管,打输了回家只能挨着,要敢告状或哭,等来的又是一顿打,眷村的孩子没土地,没钱,没资本,你不成长起来将来靠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