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往
繁体版

第24章 事已谋成

    尉迟轻轻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楚贤侄,何必如此多礼?你我之间的老辈情谊深厚,你不辞辛劳造访,老朽已然心满意足。这些繁文缛节,又岂能比得上你的一片真诚?”

    楚维山闻言,面上露出了谦和的微笑,再度深深一揖,恭敬应答:“尉迟大人言重了,小侄不敢越礼。”

    两人心中都有如明镜台,照见对方心知所求。楚维山带着礼物登门,自有其目的,而尉迟也察觉到其中深意。

    尉迟决定开门见山:“听闻贤侄近日公事颇有些波折,曹捕头对你亦提出了诸多不满,此事老朽有所耳闻。想必你今日来访,是为了此事吧?”

    楚维山听罢,轻轻摇头,笑容中带着几分自若:“倒也不是因此事而来,尉迟大人。”

    “哦?”尉迟露出了诧异的神情,心念电转:“除此之外,你所为何事?

    楚维山见尉迟神情,知时机已至,便和颜悦色地说:“尉迟大人明鉴,小侄今日其实是为百味斋之事而来。”

    尉迟的惊讶更甚:“你指的是百味斋的案件?可是这案件与你有何关联,居然让你星夜造访?”

    尉迟原以为楚维山是为了自己的捕快职位而来,他本打算,若礼物分量足够,为楚维山说上几句话,倒也不是难事。

    但楚维山的回答出乎意料,尉迟心中的疑惑如同层层云雾,又添了几分迷离。

    尉迟的眉头间有一抹疑云未散,楚维山却淡淡一笑,开口禀道:“尉迟大人容我细说。”

    他继续道:“今日随县令大人勘案,百味斋的杂乱景象,让我不由有了一些见解,因此特地前来与大人商榷。”

    尉迟的目光微闪,兴趣被勾起,他示意楚维山畅所欲言:“请直言无妨。”

    楚维山不慌不忙,言语中带着几分从容:“百味斋之地,华胡杂居,客旅如云,加之胡商携带的珍宝财物众多。依我之见,此地若久而不治,必成祸端。”

    他的语气虽然轻松,但言辞中的深意却如针般锐利。

    楚维山望着尉迟,神色自若道:“今日所发之事,或只是序幕,未来之变,实难预料。”

    尉迟点了点头,眉目间的疑惑未减反增,但听楚维山之言,的确有理,遂问:“那么你有好的对策吗?”

    楚维山站起身,更显其恭谨之态:“小人认为,若欲根绝后患,永保安宁,唯有在我们永安县内,避免再有类似的案件发生。我们县可上禀太和府——”他的话语至此稍停,目中闪过一丝坚定:“在市舶司增设一个军巡铺。”

    “啊!”尉迟听后,不禁惊呼出声。楚维山之言,如同晨钟暮鼓,振聋发聩。

    军巡铺虽小,却相当于当代的治安亭。城中各处军巡铺密布,犹如守护百姓的门前士兵。每座军巡铺中常驻五名铺兵,负责一片区域的治安、查询、秩序维护等职责,更是肩负着防火的重任。

    尉迟的惊讶,源自楚维山以其非凡的见识,提出了一个如此绝妙的策略。

    如果军巡铺能够在那座百味斋俗称的“流油之地”中设立,不仅威风面足,其五名铺兵们的油水收入也预计远胜于普通巷道的同僚。尉迟若将这些铺位摆上市,开价二三十两银子都不为过。

    不仅如此,每逢三节两寿,他还可以收到额外的供奉,此事将成为细水长流,一笔源源不断的财富。

    今天是楚维山精心挑选的吉日,正是因为百味斋突发的命案与失窃重宝事件。涉及妖怪、人命、巨宝,这桩案件必让整个京城为之撼动,也会在永安城掀起不小的风波。

    而这风波未歇之时,正是提出增设军巡铺的最佳时机,太和府定不会驳回——铁定批下。永安县平添五编制,意味着为这批官吏开辟出新的生存之道。

    尉迟此刻被这番提议所触动,脸上的笑容几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但随即他迅速稳住心绪,问楚维山的意思。

    他内心已另生一计。楚维山的提议显然是一项丰裕的财路,馈赠之厚意不言而喻。

    他暗暗考虑,若楚维山今有求于己,岂有不帮忙之理。

    尉迟心中,楚维山这个人,平时作风低调,不过看起来人有些木讷,显得不够聪明。然而今日,他在言谈间表现出的深思熟虑和从容不迫,立刻颠覆了尉迟原本的认知。

    而楚维山此刻的回答,更显心思缜密。

    只见楚维山笑了笑然后说道:“小侄鲁钝,捕快这个行当确实干不来。我私下里想,不若我就当个铺兵,也是个清闲差事。”

    尉迟听到这番话,似乎立刻领悟了楚维山的真意,身后的椅背传来他松了一口气的声音。

    此时,楚维山的用意终于一一明晰。

    楚维山清楚地知道,和上司之间的隔阂已深,可能难以弥合。若留在捕快班,就不得不忍受上司无休止的责难,日子不会好过。

    于是他想在这个新提出的军巡铺中争取一个闲职,一方面避开了与上司的冲突,一方面稳稳保住了职位。

    整个事件到此,在他的心目中,楚维山的形象忽然变得清晰起来。

    尉迟的语气中透露出了对楚维山由衷的赞赏:“贤侄,你的举止成熟稳重,能屈能伸,这实在难得可贵。”

    “若是明天无雨无阻,我必将这项计划上报。”

    随即,尉迟在沉吟良久后,继续说道,“若此事顺利,汝愿担任市舶司铺兵之位,我必尽吾所能,让汝之心愿得以实现。”

    随着这番话的传开,楚维山此行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相应的礼貌性问答完成后,楚维山轻轻起身告辞,礼貌性的转身退下。

    楚维山的身影很快就在眼中消失了,而尉迟却迟迟未起身。

    他坐在屋里久久未动,此时环境安静了下来。

    终于,他打开了珍藏茶包,茶包内赫然躺着的不仅是今年的第一批收耕的龙井新茶,还有夹杂在嫩绿色的芽尖中的两锭崭新的十两重的银锭。

    那两枚雪花白银元宝上,雕刻的花纹错综复杂,如腾如蟠,美不胜收。

    半天沉默后,尉迟的内心不禁自嘲般的笑了笑。

    那楚维山的亲爹可是干了一辈子捕快的老油条。怎么可能真的养出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傻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