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往
繁体版

第27章 反戈一击

    一旁的邵玲忽然惊呼如泉水般清澈,双眸如星辰般熠熠生辉:“这个我知道!昔日诗圣杜甫所作《饮中八仙歌》,我曾伴着小姐习书之时,略窥一二。”

    她的声音似黄鹂鸣柳,清越而悠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

    楚维山闻言,不禁展颜露出惊讶之情,他的双眉轻轻挑起,眼中流露出对邵玲的赞许。

    “没想到,你这小丫头竟也有此等学问。”楚维山言罢,嘴角的笑意盈盈,露出一排整齐如玉的牙齿,显得颇为亲切。

    邵玲被楚维山的夸赞弄得脸颊微红,她低头谦虚一笑,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既羞涩又欣喜。

    静立一旁的柏惠,目睹楚维山与邵玲的交谈,嘴角不禁扬起一抹笑意。

    当楚维山的目光转向她,柏惠轻启朱唇,声音如同春日里的清脆笛音:“夫君之才,自是非凡。不仅武艺卓绝,更是文采斐然,这诗句信手拈来,更显你博学多识。”

    似乎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不好意思,楚维山伸出手,轻轻地揉了揉自己的后脑勺,这个动作颇为自然,带着几分孩子气。

    等到家里面全都收拾停当了,眼看着离休息还有一段时间,三个人就围着桌边的油灯低声的闲聊。

    楚维山信口就把今天的这个离奇的案子给讲了出来,他一字一句的把胡商阿池当初描绘的诡异离奇、凶残恐怖的情景娓娓道来,只吓得家中的大小两个美女花容失色。

    这可不是什么鬼故事,而是就在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柏惠和邵玲哪里知道案犯是谁,她们两个的心思全在鬼神冤魂上面琢磨,真是越想越恐怖。

    “那么这几天,郎君就要去查这个案子去了?”柏惠一双妙目如水般看着楚维山,只觉得这位姑爷神情淡然内敛,气质儒雅端正,真是打心眼儿里却看越爱。

    “这样的案子,自有县里大人们去管,像我这样的小捕快只不过跑腿罢了。”楚维山失声笑道:“哪里用得着我去操心?”

    柏惠轻启朱唇,又向楚维山探问几句诗词之道。

    楚维山却只是随口编了个由头,将话题轻轻带过。

    夜色渐浓,星光点点,三人谈笑风生间,不觉天色已晚。于是,各自轻道晚安。

    在里间屋的柔软大床上,邵玲心中的余悸未散,想起方才听闻的鬼魅故事,不禁掌心出汗,下意识地紧紧攥住柏惠的胳膊,如溺水者紧握救命绳索。

    稍许沉默之后,她听到柏惠轻吐一口气,带着一丝微弱的波动。

    “小姐又在思索何事?”柏惠轻声细语。

    邵玲皱了皱眉,唇角微微翘起,显得有些困惑:“楚郎曾言,那首词仅为小道,他却不尽然喜欢……”

    柏惠眉眼间掠过一丝深思:“那么,在楚郎心中,何谓大道?”

    “这我就不得而知了。”邵玲摇头,眼中闪烁着不解的光芒:“姑爷做事总是难以捉摸。”

    “他手头宽裕,却依旧过着朴素的生活。他的诗词才华横溢,足以让小姐你心动不已,但却从未将其大肆宣扬。如果他心中真有所谓的大道,那必定是非凡之事。”

    二位佳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对楚维山的点点滴滴,思考着、猜测着、细数着。

    而楚维山自己,躺在外间屋的小床上,也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

    外面的世界寂静无声,唯有窗外皎洁的月光如水,洒在他的床前,伴随着他那颗心事重重的心。

    ......

    第二天的晨光初照,楚维山一如往常地启程,踏着朝霞走向工作岗位。

    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百味斋所发生的案件逐渐以民众的口耳相传在永安城内扩散开来。一时之间,关于胡商的珍宝、死尸和猫妖的奇闻异事,在大街小巷、茶肆酒楼里被热议不休。

    随着案件成为全城热议的焦点,县尉尉迟的脸色愈发凝重,宛如乌云压顶,预示着上峰的压力如山,令尉迟感到逼拮难当。

    尉迟的不悦显而易见,随之而来的问题更是严峻,在这个局中,捕头曹炳成了最直接也是最无奈的受害者。

    几天时间匆匆过去,尉迟再次询问曹炳关于案件进展的线索,却发现捕快们仍旧毫无头绪。

    尉迟的怒火如同被熄火压抑已久的火山,陡然爆发。曹炳受到了严厉的惩处,被迫接受了二十板的责打。

    同时,尉迟放出严苛的话语,若三日内案件仍无突破,曹炳将面临更加严厉的四十大板的惩罚;若再三日无效,则是六十大板。

    更让曹炳胆战心惊的是,尉迟宣布,若六日后案件未破,将在曹炳的脸颊上刻下金印。先刻上“刺配”二字以示惩戒,到了那时,曹炳就将面临被送往远方军州的悲惨命运。

    尉迟言辞中透露出的刑罚,名为“流刑”,依照大商刑律,若是刺配仅仅三五百里以外的地方做苦役,几年后或许还有机会返回家乡,但如果被刺配千里以上,则意味着终生放逐,再无归期。

    这确实是一记沉重的打击。曹捕头的脸色如同阴郁的天色,绷得紧紧的,铁青一片,整个人气色如灰,神情憔悴。

    他怀着一种几近疯狂的决心,驱使着手下的捕快四处奔波,寻找案件的线索。

    然而,时光飞逝,案件却没有半点进展,令人窒息的沉默在捕快们之间蔓延,空气中充满了焦虑和无力感。

    到了第四天,案子仍旧在迷雾中,没有一丝线索显现。

    正当整个永安县都被这沉重的氛围笼罩时,一则消息却如同利剑划破长空,传遍了四方。

    永安县向上级太和府呈报的关于在市舶司增设军巡铺的请求,竟然得到了批准。

    这正中了楚维山之前的预料,毕竟市舶司若再发案件,连太和府也难以脱责。官府此次的审批效率之高,出乎意料,令人措手不及。

    第五日破晓时分,县差在县衙大堂上集结了所有衙役,正式宣布了增设军巡铺的消息,并宣布了五名新任铺兵的人选。

    楚维山站立在人群中,聆听着官差的唱名。

    然而,当五个名字被逐一宣读完毕后,他却发现,自己的名字并未列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