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妹妹
繁体版

15 课里课外的

    “所以还是先考虑人力的吧。”

    挨了打……因为要先从车底下爬起来,然后就耽误了时间。还被碰了头……被吆喝着的声音越来越近,然后心慌意乱之下受到惊吓之下的时候……头就和车底产生了亲密的接触。

    然后就起来个包——牛牧野的就俩:因为他当时距离门的距离更近——然后就被首先看到了——关键的不是这个。

    关键的是:在躺在地上听到了吆喝和脚步声越来越近的时候……

    他就急了——谁让他还是这些人里面最大的一个。

    挨打的时候这个就是多打上几下的理由——哪怕是不打别人呢。

    那也得撵着他给揍上一通的——所以当时他就急了……急着起来……然后一抬头……

    就碰了。

    连忙的就再趴下……还得跑呀……

    就已经给看见脚了:脚转了个弯儿——那是应该是去拿家伙事儿了……

    那就……

    然后就连忙转身——就想着打个滚……先躲开车底——我应该在车里,而不是在车底……要不然也不至于这样啊……想着这是应该能够更快的起来……然后就又碰了:他躺的位置,是在前轮和后轮的中间——雪晶妹妹也要看。

    那最宽的车尾(这个,没得选择的,)

    那就只能够让给她了——然后小哥俩一边一个的:偏偏的是他这个是最大的,就是得待在靠着门口的这一边的(这个……年纪大了【哪怕是只是几个月……也冒得选……】)。

    所以距离就近(离门近)……所以就最早的就听到了脚步声(也最早的被发现)……在听到了吵吵嚷嚷的声音越来越近的时候(就心慌),就……又碰头了:然后身上还挺迅速的就挨了两棍——屁股上还被踢了两脚:“哎呀呀~~”

    算是对他这个当哥哥的奖励——就敢带着两个小的滚地板——就……该打!

    就,

    赶紧的连滚带爬的(真·连滚带爬的)——四脚着地的那种的,就从奶奶的身边一窜而过的……如同一个会漂移的狗狗一样的……

    狂奔着……

    四脚着地的,

    就从爷爷的身边(没错)给溜出了大门——生生的给体验了一把当年……在丛林中……体验了一把当年返祖时候的那种感觉……被迫的。

    ——不跑的话……

    爷爷这边可是也有家伙事儿的——下地刚回来。

    手里可是拎着锄头(当然不至于直接到就用这个)

    但是另一只手上的筐……都已经抬起来了……

    ……还好装的比较满……

    抬的不是太快——让牛牧野从上面一窜而过的……

    ……真的像是狗急跳墙一样的……

    给跳过去了——四脚着地的那种……

    ……不过好歹的是给逃掉了——逃掉了一场……当时的这一场……然后牛牧童倒是更惨一些——被罚站了:大太阳底下的,倒是没挨打——妹妹从车底灰头土脸的钻出来以后……

    吼声明显的提高了一个八度……

    然后还加上揪耳朵,杵脑袋,啄栗子……以及包括但不限于扫帚疙瘩抽屁股……

    老惨了有没有……

    ……被数落了半宿——牛牧野偷偷的扒着墙头给看到了——然后他晚上回家挨打了:混合双打。

    这边挨着打,

    还能听见那边的训斥声……都已经太黑……好久了啊……

    然后第二天的……

    在学校碰面以后两个小哥哥就忍不住的,一起给叹息了一声——这,

    都是什么事儿啊!

    ……

    ——不过活还是得干(为了妹妹——这个,没说的。)

    哪怕是硬着头皮的,那也是得继续的上……有困难排除困难。

    没困难,

    制造困难也得上啊……

    ——只不过关于电动车:“我觉得:那个电动车还是太重老,咱们应该是……也抬不动。”

    更别说还要把它给拆掉……然后还不要漏电——还不能漏电:做了,肯定会挨打!

    ……必然的会再被打上一顿的——虽然也可能并不是太疼(应该……能习惯吧)——但那也是疼啊:“嗯。越重咱们的船就要做的越大……然后做的太大……咱也弄不动啊……”

    只能是做个洗澡盆大小的……

    就很犯愁……再大了抬不动……

    也是……

    重量,

    也是一个根本无法不重视的问题……毕竟才是两个八九岁的孩子:尽管是乡下农村的……你还能指望能够有多大的劲儿吗?

    又不是李元霸——人家那叫天赋异禀:小时候都可以拖着一个假山乱跑的。

    咱都是正常人……都没那个本事。

    所以最好能够推着走的……那种……:“就……那个自行车会不会也是太重了?”

    如果只是自行车的话肯定不会太重。

    大人的自行车——那是一个女式的凤凰自行车(带斜梁的那种)。

    还是新的,就没多少人骑过——以前结婚的时候买的。

    然后从买回来就一直放在那里——然后现在车胎都没气了:“那车胎,没气了还能用吗?”

    推,

    应该还是能够推的动的——昨天都看了:车轮都是能转的。

    而且也试了——在家里,

    在堂屋里还是能够推的动的——但是要是在水里:毕竟要做的,是那种能够在水里的——要做的是能够在水里的跑的那种明轮……车船——自行车作为动力模式的,小型可以载着人在坑里跑的。

    那种小船——要是在两边都给绑上一个澡盆——能用吗?

    想想那种自己骑在车上;而车子的两边都带着一个澡盆;澡盆里面坐着他俩——牛牧童和妹妹两个,

    一边一个的坐在澡盆里——就像是那种边三轮的摩托车。

    只不过是两边都带着斗的——

    所以车胎没气了——车胎没气了,

    他们还能在水上漂着吗?

    ……

    所以应该是没关系——澡盆大点,

    车胎没气了,

    也是不会有着太大的影响——应该是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的……叭:主要的是应该是两边的分量是一样的——是要保证两边的浮力……两边的澡盆子的大小和重量相等……不能相等……

    牛牧童和妹妹的分量就都不一样——然后下水了的话……

    真的不会翘——真的不会翻船的吗?

    就不敢确定——还得试试……

    然后自行车——关键的需要的并不是那个车胎能够在水上飘起来——那个车子能够依靠着车胎的浮力来把车子给浮起来……

    就别想干那样的事儿——就还是想想自己能够做到的吧

    车子是用来作为动力的——就没有见过谁能够骑着有气的自行车在水上跑过——自行车,车胎有气的也没有见到谁能够在水上给骑着跑着的。

    所以哪怕是车胎有气也是没法在水上飘起来的——所以还是车子太重的原因吗?

    所以,

    “其实车胎有没有气……”牛牧野就思索:

    就皱起了眉头:“其实就是有没有车胎什么的……”

    好像:“其实有没有车胎,其实也没有关系的吧?”

    “——我们又不指望它能够飘起来——我们只是想用它能够当做螺旋桨——能够帮忙的推着船往前跑……”

    ……所以它有没有气……所以实际上是有没有车胎的话:“你说我们要不要给他绑上一些桨呢?”

    有没有车胎其实是没有太大的干系的——但是车轮上能不能给绑上一些螺旋桨——给绑上一些能够帮着划水的木片:“就像是那种车子——那种推水泥推沙的车子——他们有点车子就是铁条的,就是可以……和螺旋桨差不多——是浆片的……”

    然后我们能不能,做成那样的——然后那样的车子,

    在水里是不是就能够跑的更快——也推着小船跑的更快?

    “应该……”牛牧童也愁眉苦脸的——苦思冥想的……:“应该是……可以的……叭。”

    “打水更多……然后推的力量也就更大……应该,是可以更快的吧。”

    就怕:“那要等劲儿是不是也要更大?”

    大车,就是要比小车难骑——就是要废更大的劲儿来骑:然后这种自行车……这种推着小船走的自行车……

    是不是也是这样——好像有一个说法叫做什么物质不变……

    或者叫做什么力气不灭的理论:说的好像是力气是不会自己消失的——只有在另外的一个力量干扰……或者抵消的时候,

    这个力量才会消失——然后那么多的水……

    旧的刚去,新的又来的……

    然后就要不停的用力——就要不停的蹬:“真的不能改成电动的吗?”

    “或者,”牛牧野摇摇头:“或者能够让车子变的更轻一些——轻了我们用的劲儿应该就更小一些……应该,是吧……然后电动的——还要有电动机——还要担心漏电……就不好弄呢。”

    ……

    “是鸭!”

    就,不好弄呢……:“牛牧童,牛牧童!”

    “你的作业呢——该交作业了!”就突然的,

    就有人在教室的窗户里探出头来——然后就没看见站在操场角落的一颗树下面的小哥俩……就直接的大声的喊了起来:“你作业还没交?”

    牛牧野就惊讶——不是说好了:先把学习上的事儿给解决了——不能让它影响到我们的任务……

    就要先写作业——昨天的晚上,

    就是用这样的借口的,

    然后让爷爷奶奶给放过了自己——写作业是正事儿。

    爷爷奶奶骂人……也不会影响这个的时间的——所以就躲过了一灾的:少骂了好长的时间——写作业的时候就还能听见隔壁的那边还在挨骂。

    然后你就没……

    “你就没想到写作业?”用这个来让自己不用挨骂?

    牛牧野就惊讶——牛牧童就,嘟起嘴:“我……我不是……”

    不是就是没想到吗!

    ——谁知道还有着这样的做法……早知道,早知道我早就这样干了呀!

    昨天给骂的……:“来了,我马上就写……”

    再不给喊住的话——那个小丫头喊的,

    全校都知道了有不——我牛牧童大名鼎鼎的——一个不喜欢写作业的名头,

    就要给你给宣扬出去了——回头又要挨打——我可不要:“你好好想想啊。”

    “晚上咱们再做。”

    嗯,

    那是课外活动——是放学后才要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