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2,从养猪开始?
繁体版

第47章 过年祭祖

    除夕夜吃完团圆饭,王停陪父母看春晚。

    今年老王家并不团圆,四哥没有回来。

    可能因为分手风波心中有愧,留在宛市陪女友过年了。

    他的愧疚心很强,王停自愧不如。

    邻居们拖家带口蹭春晚,堂屋挤满了人,有说有笑也挺热闹。

    王停没心情看电视,默默地规划着石雕厂。

    想做某个生意,首先要考察市场,掌握市场需求和基本利润。

    他了解墓碑生意,国人自古注重孝道,谁家还没个祖坟。

    给老祖宗树碑立传是传统观念,或者说也是一种孝道。

    农村有坟头,城市有公墓。

    坟头可以晚几年立碑,因为太松散,人们能记住先人的坟。

    公墓必须马上立碑,因为太密集,不立碑找不到自己家的墓。

    理论上讲,在城市里开厂生意更好,但是92年豫省的城市化程度并不高。

    他认为,刚脱离新手村,还是先混县城吧。

    现在羽翼未丰,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到蛋。

    就像热血传奇,离开新手村先混盟重,比奇,最后拥有沙巴克。

    电视里传出熟悉的歌声:

    “一支竹篙耶,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

    好家伙,众人划桨开大船,王停开始听歌。

    听完歌继续思考,打算过完年先去宛市逛逛采石场。

    先把原料搞定,再去县城租个门面房,办个营业执照就能营业。

    仔细考虑着细节,不知道过了多久,思绪又被歌声打断。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嗯,涛声依旧,我这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破船。

    听完歌打个哈欠,老妈说:

    “瞌睡就去睡吧,明天早点起来放炮。”

    “嗯,知道了。”

    王停揉揉眼站起来,发现邻居们个个精神抖擞,瞬间觉得自己老了。

    回屋睡觉,第二天一大早被鞭炮吵醒,噼里啪啦像拍战争片儿。

    起床换上新衣裳,点根烟去院子里放炮。

    放完炮去堂屋,老妈已经煮好了两碗饺子,说:

    “把饺子给你大舅,你新亲戚送去。”

    “中。”

    端着两碗饺子出门,迎着黎明的曙光先去兽医老舅家。

    老舅还没起床,舅妈在包饺子,王停说:

    “大妗子,新年快乐。”

    “老五来啦,送饺子干吗,自己吃呗。”

    舅妈从橱柜里拿个大碗,王停把饺子倒进去,拉两句家常离开。

    如果王停再年轻十五岁,舅妈会给两块钱压岁钱。

    端起另外一碗饺子去新亲戚家,新亲戚就是李莹家。

    没跟李莹结婚时,称呼李家新亲戚,结了婚称呼老亲戚。

    老李也没起床,准岳母和准媳妇在煮饺子,王停笑着说:

    “妈,新年快乐。莹莹,咱爸还没起床?”

    “老五来啦。”

    这声妈差点叫哭岳母,她直接掏出一百块钱:

    “妈给你压岁钱,接住!”

    这声妈叫得不便宜,王停美滋滋接钱。

    李莹吃吃笑,说:

    “咱爸看了半夜春晚,起不来床,鞭炮还没放呢。”

    “我去放吧。”

    看压岁钱的面子,帮李家燃放烟花爆竹。

    端着两个空碗回家,吃两碗饺子睡回笼觉。

    老表家的孩子们过来送饺子,老妈给他们每人两块钱压岁钱。

    给完压岁钱就过来抱怨儿子,说:

    “你跟你哥都不让我省心,赶紧给我生四个孙子。”

    又说:

    “家里没有收压岁钱的孙子,年年过年我都得赔压岁钱,多亏啊?”

    王停被她逗笑,说:

    “你列个清单,我给你报销。”

    老妈翻白眼,这时李莹过来送饺子,也叫了一声妈。

    瞬间美得她找不到北,直接给二百元压岁钱。

    王停又笑,压岁钱好像越赔越多。

    上午,一家三口去坟里祭祖,摆上鸡鸭鱼肉等祭品。

    王停跟着老王给祖宗磕头。

    一共两个坟头,曾祖父和曾祖母合葬,祖父和祖母合葬。

    这块地并不是王家的,建国以前是,由于历史原因被别人承包。

    不远处还有一片坟,王停走过去看墓碑。

    墓碑正面写着墓主的名讳,登仕郎于太公,讳进锅。

    下面是立碑人的姓名,就是于太公的子孙。

    墓碑后面是碑文,王停仔细阅读,有种不伦不类、不古不今的感觉。

    回到自家祖坟,他问老爹:

    “咱家为啥不给祖宗立碑?”

    老王:

    “早就想立,你四哥读大学花销大,没钱。”

    王停:

    “老爹,给祖宗立碑有啥规矩?”

    老王仔细想想,说:

    “死者的阳寿必须超过六十,不满六十不上香火,没有资格立碑。”

    又说:

    “立碑不立单坟。夫妻一人去世,另外一人还在世,不能立碑。”

    又说:

    “未满三年不立碑,去世超过三年才能立。”

    规矩挺多。老王突然问:

    “老五,为啥对墓碑感兴趣?”

    王停也不瞒他,说:

    “我想开石雕厂,做墓碑生意。”

    老王皱眉沉思,想了很久,说:

    “等你开业了,我出钱给老祖宗立碑。”

    “嗯,嗯?”王停有点懵逼。

    第一单生意吗,第一个客户是亲爹?

    老王瞅瞅给祖坟烧纸的老伴儿,小声说:

    “只要不养猪,不管你做啥生意,我都支持!”

    “呵,那就开石雕厂吧。”

    上完坟回家,王停用饭盒提着三碗饺子,拿瓶白酒去自己麦田。

    把饺子摆在三个哥哥坟前,每人敬三杯酒,说:

    “哥哥们,弟弟来看你们了。老四去了四嫂家,我代表他吧。”

    又说:

    “我准备开石雕厂,请保佑我挣大钱,挣了钱给你们立碑。”

    清理一下坟上的杂草,把三碗饺子吃完,回家带着李莹去县里逛街。

    也没啥好逛的,99%的店铺关门歇业。

    有家钟表店竟然开着门,两人走进去,李莹指着一款挺高档的男士手表说:

    “这个表多少钱?”

    老板:

    “这个表是雷诺名牌,你给350块吧。”

    李莹问:

    “300卖不卖?”

    老板果断摆手:

    “不卖,雷诺是咱国最好的机械表。”

    李莹拿出三张百元大钞放柜台上,说:

    “我数到三,不卖我就走,一……”

    “别买了。”王停伸手拿柜台上的钱。

    卖表的老板眼疾手快,一把抓走钱,火速把手表递给李莹,整个过程只用两秒。

    李莹笑嘻嘻,说:

    “五哥,过完节我们去宛市看石头,出门不戴手表不行的。”

    王停撇嘴,看来今年的压岁钱没有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