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华
繁体版

第37章 金风玉露胜却人间无数

    可以说,在强化皇权、铁腕治吏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文艺青年的孟昶。

    肃清旧臣势力后,孟昶又开始整治贪污腐败、鼓励农民开荒养蚕纺织、大力兴办私塾学校。后蜀国力不断增强,出现了国泰民安的短暂盛景,连年五谷丰登,甚至大米价格比唐代贞观年间和开元天宝年间的还要低。

    后来,趁着中原大乱,孟昶收复了秦、成、阶、凤四州。后汉三镇叛乱时候,赵思绾、王景崇分别在永兴、凤翔造反,都上表归附孟昶。孟昶还派张虔钊出大散关、何建出陇右、李廷珪出子午谷,响应赵思绾,又派安思谦向东增兵。

    孟昶也是个文艺小青年,因为爱好文学,所以他很重视文人。许多文人也都在战乱中慕名而来,逃到这里。因此,后蜀的文化事业发展也是遥遥领先,不亚于南唐。

    才子和美人历来就是标配,孟昶也不例外。他是个非常懂得享乐的人,广征蜀地美女以充后宫,光是妃嫔之外,就另有十二等级,其中最宠爱的是“花蕊夫人”费贵妃。

    说来也巧,前蜀也有个“花蕊夫人”,就是开国皇帝王建的小徐妃、王衍的老妈。咱们前文中提到过,不再多说。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孟昶的这位“花蕊夫人”,不仅长相娇媚,而且懂得舞文弄墨、吟诗作赋,完全称得上是孟昶的灵魂伴侣。

    可谓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孟昶和花蕊夫人在一起,自然是日日恩爱、不分昼夜,“芙蓉帐暖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

    据说,花蕊夫人最爱牡丹花和芙蓉。出于对美人的宠爱,孟昶放下豪言:“朕素听闻,洛阳牡丹甲天下。今后朕必使成都牡丹甲洛阳。”

    其实,牡丹在当时并不普及,《蜀中广记》曾记载:“蜀自李唐后,未有此花,凡图画者唯名洛阳花。”

    意思就是,自唐末,四川地区再也见不到牡丹花的踪影了,大家只能在画像中见到传说中的牡丹,也只能将其称为“洛阳花”。

    为了讨美人欢心,孟昶派人前往各地,寻找牡丹花。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他找到了。

    “朕有钱,买买买!全部打包。”孟昶瞬间李佳琪上身。

    牡丹到手后,孟昶在花蕊夫人居住的宣华苑广植牡丹,并将其更名为“牡丹苑”。两个人每天日夜,都在这里花前月下、吟诗作赋,红袖添香夜读书。

    有一次,群臣接到通知,说是皇帝孟昶准备策划一个大型Party,共赏美丽的牡丹花。

    群臣一脸迷瞪,等他们到了牡丹苑,这才发现,只因为有十株牡丹花开了双色花。其中,三株开的是黄色和白色;四株开的是红色和白色;另外几株开的是深红、浅红、深紫、浅紫。

    这还不够,为了进一步讨美人欢心,孟昶干脆命人在成都种满牡丹和芙蓉,一到花期,蔚若锦绣。因此,成都又得了个“芙蓉城”和“锦城”的美名。

    好一个文雅多情的国君啊。笔者想起了苏东坡写的那首《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喑中偷换。”

    描绘的就是夏季的夜晚,孟昶和花蕊夫人一起,在花前避暑的场景,同时也暗含着对流光易逝的隐忧。

    这首词的版权,后人意见不一。有人说是苏东坡加字变调填为词,也有人说是孟昶亲笔所作。苏东坡在词的序中,也说是在7岁时,曾听过蜀主孟昶的《洞仙歌令》,40年后,他只能隐约记住前面的两句,自己发挥想象力补充完整的。

    不过,真相其实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时的孟昶确实是该为自己的国家担忧了。

    955年5月1日,后周军队从大散关出发,直指秦州,一连攻克多个营寨。

    而这边的赵季札奉命出军,洋洋得意。出发时,将他平日享用的东西,还有众多的娇妻爱妾,全都带入军中。光是日常用品和家眷,足足装了十五六车,随军进发。

    一路上,赵季札左拥右抱,吃着火锅唱着歌,好不得意。没走到一处驿站,就停下来打卡旅游胜地,拍照留念,住上一夜后,第二天再出发。

    这帮人马边走边玩到德阳,忽然传来消息:“周军来势汹汹,王景连克黄牛八寨”。

    “乖乖个瓜娃子,周军果真是厉害啊,此行必凶多吉少,这可咋办?”赵季札心跳加速,害怕起来了。

    “将军,咱回去吧,人家好怕怕。”赵季札身旁的妻妾也都惊恐不安,竭力劝说他回京避敌。

    “陛下,臣突然得了重病,请求解除任职,返京养病。”出发前气壮如牛的赵季札,此时却怂了,连夜给朝廷写了一封奏章。

    不等孟昶回复,赵季札便派亲兵护送自己的妻妾和辎重,先一步返回成都,自已带着人马随后也溜回去了。

    大队人马到了成都郊外,赵季札命手下原地驻扎,自己骑马入城。

    “前线肯定是打了败仗,要不然他怎么会一个人逃回来了。”成都市民看到赵季札匆匆忙忙,单枪匹马进城,都人心惶惶,大街小巷的店铺一下子全关门停业。

    此刻,周军已破黄牛八寨的军报,也呈到了孟昶面前。他正搂着花蕊夫人喝酒作诗呢,桌上一堆美味佳肴。

    “可恨强寇,败我诗兴!”

    孟昶气得直接将酒杯掷到地上摔得稀碎,命人将在桌上的酒菜撤下,然后开始拟旨。

    “令都指挥使李廷珪为北路行营都统,**俦为招讨使,吕彦琦为副招讨使,客省使赵崇韬为都监,带兵出战,火速支援前线。另外,命赵季札速赴秦州,支援韩继勋。”

    赵季札上气不接下气地来到皇宫,孟昶大吃一惊,连忙问道。

    “爱卿怎么回来了,这是咋回事,怎么如此狼狈,前方战况如何?”

    赵季札根本没到前线,他哪里回答得出,只是支支吾吾,牛头不对马嘴地胡说一番。到了最后,他才又转弯抹角地说出原班人马已撤回成都。

    “朕本来还以为你才华出众,所以对你委以重任,没想到你竟然如此胆小怯懦,当了逃兵,还让朕的圣旨宣了个寂寞!”

    没等他那满嘴骗人的鬼话说完,孟昶就命人将他拿下,交给御史台,让他们严查实情。

    “陛下,赵季札带妻妾随军同行,他根本没有遇到敌军,自己偷偷溜回来的。擅自回朝,罪当问斩。”御史们调查清楚后,纷纷上书弹劾。

    孟昶准奏,将赵季札斩首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