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华
繁体版

第81章 南唐被自己旧计套路,新年的莫须有军情

    在“高霸事件”中,南唐的阴谋并没有得逞,既没有激怒契丹,也没有挑起契丹攻晋的战争,南唐更是没有机会乘北进中原。

    认清了现实后,南唐老实了一阵子,继续与契丹保持着“远交近攻”的微妙关系,用茶叶、药材等换取草原的牛羊和马匹。

    虽说在后晋被契丹金主打败,耶律德光入住汴梁、天下混乱之时,南唐也有好几次进攻中原的机会。只可惜,李璟却一味在福建、湖南用兵,白白错失了北伐的大好时机。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0年后,南唐自己也遇到了相同的套路。

    959年,李璟正忙着修城墙呢,突然接到消息,“主公,辽国派使者过来了。”

    “哦,是谁啊?”

    “回禀主公,此次辽国派出的使者规格极高,是辽帝耶律璟的亲舅舅。”

    “哈哈,看来这个睡王是被柴荣给打怕了,竟然让自己的舅舅亲自过来。不过,来的都是客,咱也高规格招待吧。”李璟吩咐下去。

    当天晚上,南唐在清风驿设宴,盛情招待辽国客人。满席的好酒好菜,辽帝舅舅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好一个酣畅淋漓。

    酒饱饭足之后,蛮子舅舅起身:“酒是粮食精,越喝越有神。待我去趟茅厕放放水,回来咱们继续啊。”

    “好好好,等你回来啊,接着喝,不醉不归今天。”

    剩下的南唐官员接着奏乐接着乐,觥筹交错了好一阵子,还没有见到蛮子舅舅回到席上。

    “这是掉进去茅厕里面去啦?还没回来。”这时候,都开始着急了,连忙去厕所寻找。

    当他们打开厕所门,纷纷脸色发白、头发竖起,连忙后退几步,“怎么,怎么成这样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只见蛮子舅舅的头颅滚在厕所的最角落,尸首不知所踪,鲜血流了一地,老远就能闻见腥味,还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杀气。

    这是咋回事呢?

    原来啊,得知耶律璟舅舅前来出使南唐的消息后,后周的泰州团练使荆罕儒便招募了刺客,秘密潜入南唐。趁着这群人喝得正酣时候,瞄准时机,一下将蛮子舅舅送上西天。

    自此之后,后唐和辽国的关系彻底坠入冰谷,辽国彻底放弃“远交”南唐的策略,一心扶持北汉。失去远方盟友的南唐,更不要提问鼎中原的雄心壮志了,能够自保已经算是不错了。

    其实,对于这波骚操作,南唐上上下下,都是非常眼熟的。20年前怎么去算计别人,20年后终于被人惦记算计到自己头上来了。

    只是,区别在于,同样的套路,20年前南唐没有玩好,20年后后周却成功了。是不是有一种“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感觉?

    同样的套路,南唐没玩好,后周却成功了,有一种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感觉。

    前文中,我们也提到,“睡王”耶律璟对燕南之地的丧失不以为然,觉得本就是中原的土地,被人要回去又何妨。而北汉的刘钧,继位后屡战屡败,也是不敢轻易生事。所以,在三个国家的接壤之处,只是有些小摩擦罢了,整体没有什么大事。

    时间如白驹过隙,很快就到了春节,也就是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小皇帝柴宗训还有些赖床,他望着窗外的皑皑白雪,在被窝里面伸了个长长的懒腰。

    “这么快天就亮了?哎,朕还想再睡会儿呢,今日朕就金銮宝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了,让他们上奏表代替吧。”

    正在这一片祥和、普天同庆的时候,突然传来紧急军报。

    “报,十万分加急!镇州、定州传来军报,说是辽兵联合北汉,大举入寇,请朝廷速速发兵支援!”

    犹如一滴水突然掉进了正在沸腾的油锅里面,朝廷高层官员立马炸成一团。

    “联军联军,又是联军!能不能来点新花样?”

    “这么快就过来报仇了,毕竟半年前先帝刚北伐收复了瓦桥关以南的地盘,那耶律璟肯定是想趁着先帝突然离世,夺回瀛州、莫州等地。”

    “就是,可是咱现在应该咋办呢?”

    宰相范质立刻进宫,将此事禀报给了符太后。

    年轻的符太后只有20来岁,一介女流、毫无主见,更别提政治经验了。况且本来柴荣病重时候,册立她为皇后,并不是因为她的美貌或是才能,只是为了拉拢符彦卿。

    “范爱卿,此事由你负责,只管全权处理吧。你是老臣了,哀家相信你的能力。”

    范质等人在枢密院商量一番后,最终做出了决定。

    “就派赵匡胤过去吧,虽说他不是禁军的最高领导,李重进和韩通位置都比他高,但是扬州的远水解不了汴梁的近渴,韩通还需要坐镇汴梁,他挺合适。再说了,赵匡胤同学也是出了名的骁勇善战,而且还颇有智谋,在淮南时候,可是多次以少胜多。”

    没想到,听到这个消息后,赵匡胤却一口拒绝了。

    “老话说得好,长江后浪推前浪,我这老浪早已经被拍到沙滩上了。再说了,我能调动的士兵毕竟有限呐。”

    范质、王溥等人随即就拍板说道:“啥,嫌权力不够大?给你就是了。只要你去前线抗辽,朝廷可以赋予你调动全国兵马的权力。”

    “危难之际,每个人都定当心怀国之大者。既然这样,俺也义不容辞。”赵匡胤爽快答应了,“前线战事紧急,也顾不上论啥黄道吉日不吉日的了,择日不如撞日,就明天发兵吧。”

    第二天,赵匡胤升帐点兵,他命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为先锋,带兵先行一步出发,火速前去支援定州。

    赵匡胤自己则是带着侍卫马军指挥使高怀德、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侍卫步军虎捷左厢指挥使张光翰和侍卫步军虎捷右厢指挥使赵彦徽等人,准备于正月初三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