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秦史
繁体版

第3章 商周之际的秦祖(上)

    中衍的曾孙戎胥轩奉商朝命令驻守西部边陲,与西戎之人一起生活,被称为戎胥轩。之所以说是被称为,因为我们无法确定他的真实姓名,只能从申侯与孝王交谈的记载中得到一个“戎胥轩”的称呼。他与骊山女生了一个儿子叫中潏。据申侯说中潏是因为亲属的缘故归顺周朝,保护西部边陲,西部边疆因而和睦。

    中潏的儿子叫蜚廉(亦作飞廉),蜚廉的长子叫恶来。“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从《史记》的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得出这对父子的才能出众,儿子是大力士,父亲是飞毛腿,也有解释说蜚廉是一个御车能手(嬴姓家族有精于驾驭马车的技术)。他们两个都靠着自身的才能来服侍纣王。

    我们先说恶来,后世的典韦被曹操赞颂为“古之恶来”就是因为典韦的勇武像古时候的恶来。见微知著我们可以了解到恶来的勇猛。

    《墨子》曰:“纣有勇力之人,生捕兕虎,指画杀人。”墨子说恶来能够生擒“兕”和“虎”,老虎大家都很熟悉,历史上有卞庄子刺伤虎、子路揽虎尾、周处射虎,《山海经》说兕是“其状如牛,苍黑,一角”,因此许多人认为它就是今天所谓的犀牛。能够生擒老虎和犀牛,可见恶来的勇猛。而《尸子》更是说他能“力角犀兕,勇搏熊虎。”跟犀牛角力与狗熊老虎搏斗,也难怪他是特招生一般人还真做不到如此。

    无论是《史记》还是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恶来都是一个恶事做尽的典型形象,《封神演义》中还提到:姜子牙认为恶来是奸臣,暂时接受了他的投降,在封神榜余两个空位时,却不愿为他封神而是将其斩首,最终,将其魂魄封神。商纣王的暴虐昏庸之名广为流传,恶来作为他最宠爱的臣子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好名声。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恶来的真实情况是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只能从前人的记载中得悉他为人勇猛可以生擒老虎并且可以与狗熊搏斗,这也可能是他受商纣王宠信的原因,因为《史记》记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纣王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耳聪目明,而且气力过人,也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两个人都能与猛兽格斗,商纣王提拔恶来可能也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在里面。

    自古正邪不两立,既然周武王是正义的,那么与之相对的商纣王自然就不能是好人,而商纣王的门下走狗自然也近墨者黑都是恶人了,前面已经把调子定下了,那么后人该如何宣传也可想而知。

    《魏书.列传第三十六》:“武王爱周、邵、齐、毕,所以王天下。殷纣爱蜚廉、恶来,所以丧其国。”商纣王宠爱蜚廉、恶来所以亡国了。

    《辽史.列传第二十九》:“周公诛蜚廉、恶来,天下大悦。”周武王诛杀了蜚廉、恶来,普天同庆,奔走相告。

    《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夫成王霸者固有人,亡国者亦有人。桀用羊辛,纣用恶来,宋用唐鞅,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想要称霸王业的人需要依靠贤士,亡国则是因为依靠的是奸妄而不是贤臣。夏桀任用干辛,商纣王任用恶来,宋国任用唐鞅,齐国任用苏秦,天下人就知道他们要灭亡了。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一》:“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戏;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轹天下,威戮无罪,崇尚勇力,不顾义理,是以桀纣以灭,殷夏以衰。”夏朝之所以衰败因为有推侈、大戏;殷之所以衰败就是因为有恶来父子二人。他们一天能走千里路,拥有手撕猛虎犀牛的力量,不管天下的道理法律而崇尚武力,所以夏桀和商纣王被灭掉,夏朝和商朝也因此衰败。

    《庄子》集释:【疏】龙逢比干,外篇已解。箕子,殷纣之庶叔也,忠谏不从,俱纣之害,所以佯狂,亦终不面杀戮。恶来纣之嬣臣,毕志从纣,所以俱亡。

    您看,有关恶来的描写无一例外都是在说他的武力或者是他的恶名,根据《史记.殷本纪》:“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恶来善于诋毁和进谗言,但我个人更觉得可能是因为恶来忠心,所谓的谗言和诋毁应该是与崇侯虎一样向商纣王建言提出早点灭掉周文王这类的话语,这对于周朝来说当然是谗言,但对于商朝而言这不正是忠言吗。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可商纣王自持勇武没有放在意。也可以理解毕竟商纣王“弗祀上帝、神祇、宗庙,恃其强大,喜用兵,百战皆克”不相信神鬼,只相信自己的拳头,喜欢用兵并且战无不胜,可以说是一力降十会了。但可惜内部的矛盾没有解决,所以荀子才会说“盖杀者非周人,因殷人也”杀死纣王的,不是周人,而是殷人。类似于“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一样,同样是内部矛盾没有处理好,导致的失败。

    牧野之战时,周武王亲属虎贲之师,全力围剿溃散的商军,恶来的颇为勇猛,顽强抵抗,但终究不敌周军,被生擒。

    姜太公生擒恶来(太公望命御方来),周公旦得知之后,周公旦向周武王进言要求处决恶来。周武王对恶来的处罚放在现在看有些残忍,据《尸子》记载“武王亲射恶来之口”周人用手掰开恶来的嘴巴,武王亲自把箭射进恶来的咽喉之中。

    恶来战斗到最后一刻,为殷商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而与此同时恶来的父亲蜚廉正在北方为纣王办差,等他回来时,商朝已经亡了,并且他的长子恶来也因此死于周武王之手。

    于是蜚廉到霍太山上设坛祭祀纣王,得到一个石棺,上面刻有铭文:“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大意是“天帝看在你(蜚廉)没有参与纣王的乱政,所以赐给你一个石棺,让你后世子孙昌盛”还有一个说法是恶来被杀后,恶来的父亲“飞廉”带着族人隐居奄国,周武王去世之后,奄国因参与三监之乱而被周公旦灭国,后来周公旦得知恶来的父亲“飞廉”隐居在奄国,于是周公旦就送了飞廉一具石棺,逼迫飞廉自尽。

    前一种说法出自《史记.秦本纪》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蜚廉死后,就葬在霍太山。

    后一种说法出自《清华简·系年》“周武王既克殷,乃设三监于殷。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彔子耿。成王屎(践)伐商邑,杀彔子耿,飞廉东逃于商盖氏,成王伐商奄,杀飞廉,西迁商奄之民于邾吾,以御奴且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危(卫)。周室既卑,平王东迁,止于成周,秦仲焉东居周地,以守周之坟墓,秦以始大。”

    无论是那一种说法蜚廉都死了,葬在了霍太山。蜚廉还有一个儿子叫季胜,由于没有参与任何动乱而被赦免。

    根据《清华简·系年》记载“杀飞廉,西迁商奄之民于邾吾,以御奴且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危(卫)”蜚廉在商纣失败以后,向东逃到了商奄氏的领地,这个地方相传就在山东。后来周成王讨伐商奄氏,杀掉了蜚廉,还把商奄的人迁徙到西边的邾去,这些人就是秦人的祖先。

    之所以要让商奄之民西迁,就是为了抵御戎狄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谪戎。也就是说秦人的祖先被周人当成了炮灰,把他们迁到西方边境去和戎狄作战。也可能是因为蜚廉,因为蜚廉的父亲中潏在商朝有过“在西戎,保西陲”的经历,并且与戎人有一定的姻亲关系。

    西周中期的询簋和师酉簋都提到了“秦夷”和“戍秦人”,《清华简·系年》中记载中明确指出了周成文把商奄之民西迁到“邾”这个地方就是秦人最早居住的地方,“邾”即是《尚书》里面的“朱圉”,《汉书·地理志》天水郡冀县的“朱圉”,在冀县南梧中聚,可确定在今甘肃甘谷县西南。也符合了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秦将不出商奄”的记载。

    周人算的一手好账倘若秦人的祖先战胜或者稳住戎狄,则周人就没有了西顾之忧;倘若戎狄战胜了秦人的祖先,也不算亏,如果不看八百年后的老秦人灭掉周王室的话,那么无论如何周人都是最后赢家,可惜眼前事好预料,身后事难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