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篡位
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 开封广场

    赵光义搞不懂自己这个侄儿在玩什么把戏,等到傍晚一同进宫不好么?

    要到开封府衙来谈什么事情?

    感到蹊跷,他不敢怠慢,派人出去喊程德玄回来。

    程德玄不在身边,总归有点不自在。

    这侄儿不是吴下阿蒙,有点老大当年风采。

    刚接到有人报信,说这侄儿驾了两辆马车出来,车辙压的石板路都嘎嘎响。

    他顿时愕然,这是哪一出?

    难道马车中全是铁器?

    不会是这侄儿要冒险行凶?

    他虽然也曾经历过战阵,但此刻还是患得患失,有点忐忑。

    毕竟到了他这个位置,而且有望承继大位,怎么都要小心些。

    于是他直接在后院等着,让手下层层护卫。

    孙林跟王承衍一路进来,倒是顺畅的很。

    到了后院,发现穿着一身绯红锦袍的赵光义正在捧着书看的津津有味。

    孙林暗笑,都说开国皇帝中,唐宗宋祖略输文采,其实赵匡胤这些年爱看书,反而是赵光义不爱看书。

    不知道是在看什么书。

    他哪里知道,赵光义哪有什么心思看书,满脑子都是准备怎么应付这侄儿。

    “晋王殿下!”

    规矩还是要有,他很乖巧地上前行礼问候。

    赵光义装作刚刚回过神来,举起手中的书,往身前案几上一丢,大笑两声。

    “刚读书入迷,贤侄勿怪,到了这里无须什么体统,同以往一般自在些就好。”

    他一挥手,随从上前奉茶。

    王承衍有些拘谨。

    孙林却是大喇喇坐下。

    刚要捧起茶来,只觉得一道目光如同利刃般投来。

    抬头一看,赵光义身后有一魁梧大汉,敞开的皮袍,内里一层皮甲,上有护心镜。

    留着短短的髭髯,圆圆的眼睛似怒非怒,透着冷意。

    看到孙林并不畏惧眼神交接,且好奇地打量了他两眼,讶异了一下。

    眯了眯眼睛,闪过一丝不屑,这才低下头去。

    孙林指着这大汉道:“叔父,这位好汉叫甚名字?”

    他不动声色,装作好奇。

    不过,他心中有些冷意,这想必就是唐瑞所说的开封第一高手,高琼了吧?

    刚才高琼毫不掩饰对他的敌意与鄙夷,让他生出杀意。

    这高琼或许是将来必须要除掉的那几个人之一。

    赵光义笑道:“此乃高琼,是个粗人,莫要见怪。”

    他假意呵斥高琼,让他站后面些。

    孙林哈哈一笑,摆手道:“不妨事,这等好汉有些豪杰气概也是应当。”

    他转头示意唐瑞取些钱出来,朝着高琼点了点头。

    “往后好生护卫叔父,尽兴办事,这十贯钱是赏你的。”

    他挥挥手,让唐瑞将钱递到高琼手上。

    高琼的脸顿时就涨红了,手都微微颤抖,这钱拿又不是,不拿也不是。

    他强行让自己视线往下,不去看孙林,否则,定然目露凶光。

    唐瑞忍住笑,装作若无其事,将钱继续往高琼手上塞。

    孙林瞥了眼高琼,见他羞愤的样子,心中暗爽不已。

    你再凶横,依然是个家奴罢了。

    没错,他故意赏赐高琼,叮嘱他尽兴办事,完全是一副家主跟家奴说话的口吻。

    当着赵光义的面,没有任何的不妥,谁都说不出任何不是。

    赵光义咳嗽一声,对着高琼说道:“还不快谢过皇子!”

    高琼满心屈辱,脸都垮了,僵着身子,歪斜点个头,将钱接了过去。

    孙林收回眼神,跟赵光义说话。

    那神情,就像高琼只是只蝼蚁,作为赵宋皇子,转头就将这家奴忘得一干二净。

    孙林从怀中掏出锦盒,直接打开,两枚大东珠露在外面。

    “叔父,吴越王派人送了些礼。这么大的东珠太珍贵,我可消受不起。想着不如孝敬叔父。只有叔父才配得上这大东珠。”

    孙林满嘴跑马,但一脸挚诚,像是真心如此。

    赵光义惊讶,这大东珠他也有,一模一样,这侄儿真舍得让给他?

    “这是为何?吴越王也送了两对大东珠给我,你自己留着便是,哪有叔父要侄儿的东西?来人,再取一枚大东珠来,侄儿你收着。”

    孙林顿时会意,赵光义只怕是以为他拿大东珠来试探,哪里会想到他是真的想送。

    而且钱惟浚说了,晋王也是一对。

    钱惟浚不会骗他,那他这个叔父跟他玩了个心眼。

    晋王两对,他只一对,那他肯定会记恨上吴越王。

    这个叔父,真的是奸诈!

    孙林连忙坚决推辞,大有赵光义不收,他就撒泼的架势。

    “叔父,今日过来,是想请你帮忙买几块地。”

    赵光义愣了一下,“买地?哪里的地?”

    他刚才本能想说买地这些许小事,找外头的吏员随意办了便是,但谨慎小心,还是多问了一句。

    “城外的地。”

    孙林示意王承衍将他自己先前画的草图拿来。

    高琼缩在后面,看着孙林挥洒自如的跟赵光义谈话,十足皇子派头,顿时感觉屈辱更甚。

    他又是咬牙,又是暗自冷笑,皇子又怎样。

    “城内侵占街道比比皆是,想必叔父这开封府衙也是头痛不已。所以,我想在城外汴河边上,建些草市。”

    赵光义自然也不是全然不学无术之人,顿时点头道:“若能做起来,确实能缓解城内侵占街道。不过,真要彻底根治,少不得要将官市大半都搬出去。这就太难了。”

    他手按着图,仔细看了看,觉得这图画的奇怪,但很形象。

    “你要多大的地?”他讶异起来。

    “你这草市,规模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他看着孙林的眼睛,似乎在确定孙林是不是在玩笑。

    “没错,规模是大了点,足够容纳城内两个官市。”

    赵光义眉头一簇,“德昭,若是小小草市,我手下有些土地,你拿去便是。作为舒服,我自然是一力支持。但真要划这么大,建这么多亭台楼阁,少说要花上万贯,你哪里来这么多钱?”

    “不不,就算有,也不能这么胡搞!”

    有一瞬间,他甚至想,巴不得你去胡搞。

    花那么多钱,最终血本无归,让朝野看看。

    但他要是立马支持,只怕会落人话柄,好像他巴不得一样。

    孙林不介意将他搞城市综合体的想法和盘托出,这是阳谋,光明正大的进取。

    只是,他将风险与难度夸大了许多,

    最终的想法是吃喝玩乐购,再加一项重大的引流,大相国寺烧香半日游。

    就跟后世城市综合体引流的话,不可或缺超市与电影院。

    烧香是开封市民日常不可或缺的活动,隔三差五就要烧一烧。

    而且,这烧香不仅跟超市一样是日常,更是精神享受,比看电影还要享受。

    他隐去了大相国寺整体搬迁计划,侃侃而谈自己的构想。

    赵光义听的眼睛越来越亮,不得不说,如果真能做成,的确是善政。

    他当然希望开封越来越好,越兴旺,赵匡胤想要迁都就阻力越大。

    侵占街面问题虽然他一直纵容,但并不意味他不想解决,或者说缓和。

    真要搞的天怒人怨,就怕会成为迁都的借口。

    这城外草市“开封广场”很显然是一剂良药。

    照孙林所说,分成几步来,几年的时间,逐渐改变开封市民们的生活习惯。

    考虑稍微走远一点,去城外去吃喝玩乐购。

    “到时候我们多造一些宽敞舒服的船,专门用来接人。

    就叫做公交船,半个时辰一班,从西水门到西大街,再从东大街到通津门(东水门)出来,一直到城外的开封广场。

    然后同样的时辰,有公交船从开封广场出发,从通津门进去,一路可到西水门。

    到时候,可合理安排一二十个停靠点,方便开封士庶男女从停靠点上船。这些停靠点可建造屋舍,又能挡风挡雨,还能耐寒暑。

    对了,这些公交船到了三更仍然营业,只是到了深夜便减少班次,叫做夜班船。

    免费,所有人坐船全都免费,这样,开封人才愿意多花些时间去城外吃喝玩乐购。”

    这样一来,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在城外的话不方便,有些人嫌远就不爱去。

    这下就好了。

    赵光义听的津津有味,暗道这侄儿的想法初听荒诞不羁,但细品格外有理。

    这么一来,或许这开封广场真有点希望。

    确实是个大工程!

    要是让这小子一头扎进去,倒是件好事情。

    毕竟在他看来,没有朝廷出手,这开封广场不是那么好搞。

    当然能不能搞起来跟他无关,他只需要确保这侄儿所有精力都会被这个开封市场吞进去。

    或许一开始帮着推一把会很不错。

    他心情愉悦起来。

    他还想确认一点,这侄儿是不是真的想把这开封广场搞起来。

    如果是真的,那么说明他大哥暂时没有迁都想法。

    要不然,不会让侄儿在开封这样折腾。

    要折腾也是暗暗准备,到洛阳去折腾。

    “你们先回去吧!我再琢磨琢磨。”

    “别琢磨了,叔叔,我们钱都带来了,就在外面马车中!”

    赵光义一惊,这小子是真的势在必得?

    不过他一咬牙,“行!我陪你去城外一趟,叫吏员随行,今日便可将文书签了。”

    孙林与王承衍对望一眼,顿时大喜。

    有时候阳谋也好用,不怕你不答应。

    “叔叔等下,先不忙出城,我还要跟你借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