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王子之诸侯争雄
繁体版

第五十一章姬率没有一丝机会

    三河县,曹集的大营里,曹集召集众将,说道:“姬率猖狂至极,曲佐的四万大军竟然败给了他,我们不能指望曲佐,唯有奋力攻取三河县。如若不然,等姬率回军三河县,我们内外掣肘,无法专心攻城,势必陷入被动。”

    单春问道:“将军,向王上请求的援军还没有消息吗?”

    曹集说道:“不管来不来援军,我们两万人,岂能被一个小小三河县阻挡。”

    这一段时间,曹集虽然没有攻城,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赶制了大量的云梯,冲车。

    曹集下令道:“各营听令,每日里,四门同时攻打,谁先破城当为首功,退缩不前者,斩!”

    鼓号声响起,各营都开始整理队伍,带出大营,在城前列阵。

    三河县城头的守军,多日来不见曹集攻城,这日见到曹集营中,鼓号连天,军兵列队出营,急忙飞报雷宽、魏奔等人。

    得到军兵报信,雷宽、魏奔、郭营和范勉四人齐齐登上城楼。

    看着曹集营中的阵势,和四下里不断的鼓号声,雷宽说道:“各位大人,王上将三河县交到我们手里,即将一月,不知道曹集这些时日来为什么不攻城,今日看这阵势,怕是一场恶仗。”

    郭营说道:“我们准备的充足,正好消灭敌军于城下。”

    魏奔也说道:“就请将军下令吧。”

    雷宽也不推辞,说道:“郭将军,你负责南门和西门的守卫调度,我负责北门和东门;魏大人,范县令,你二人是文官,不善于阵前搏杀,魏大人负责转移城头的阵亡将士和伤兵,补充守城物资的补充,范县令,你负责城内治安,不可让百姓慌乱,组织精壮随时准备协助守城,做好饭食,今天将士们怕是不能按时吃饭,利用战斗间隙,送饭上来。”

    “是。”三个人领命,分头准备去了。

    雷宽下令:“命令各城门,六百人上城,四百人预备,准备抵御敌军的进攻。”

    传令兵飞快地去传达命令,雷宽静静的站在北门城头,看着正在列队的曹集军。

    在队列的后方,大营门口,聚集着一群人,正对着城头指指点点。

    雷宽能感觉到,今日的气氛异常,不同于曹集刚到时进攻的气氛。

    阵势排列好,大约一千曹集军,抬着二十多架云梯,向着城墙走来。

    开始时走,慢慢的跑动起来。

    雷宽命令城头的床弩:“上弦,准备发射。”

    上次姬率来的时候,带来了六十架床弩,雷宽每面城墙布置了十五架。

    眼看着敌军离城墙已经不足三百米了,雷宽喝道:“放。”

    “砰”,“嗡”,十五支利箭,飞离城头,直射下方的士卒。

    由于进攻的士卒队形密集,有的箭虽然没有射死一个人,确实从前面士卒的箭头或者胳膊穿过,射中后面的人,一下就死伤两个人。

    床弩虽然射程远,杀伤力强,但是,十几支箭矢,对于上千人,还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操作床弩的士卒重新上弦,雷宽命令弓箭兵:“弓箭压制。”

    二百名弓箭手,开弓拉箭,想着城下飞跑的敌军射去。

    因为攻城的敌军都是在跑动中,根本无暇瞄准,弓箭兵就是以弓箭覆盖,对其杀伤。

    床弩发射三次以后,因为敌军接近城墙,此时再无法射击,雷宽命令:“床弩退回。”

    士卒们迅速把床弩推回城墙里侧。

    这时,曹集军已经到了城墙下,云梯架上了城头,士卒们顺着梯子向上爬。

    守城的士卒开始往下扔石头,而城下的曹集军,弓箭手在后方向城头射箭,掩护攻城的士卒。

    待到敌军爬了有一半的时候,守城的士卒,纷纷把夜叉擂抛下去。

    巨大的横木,带着钉头,从城头飞落而下,将正在爬城的敌军,一一砸落城下。

    被夜叉擂砸中的士卒,每一个都是骨断筋折,躺在城下哀嚎不易。

    其他的士卒顾不上管他们,在头目的驱使下,继续沿着梯子向上爬。

    城投的守军将夜叉擂利用绞索收了回去。

    攻城的士卒企图利用这个间隙快速的爬上去,上面又是一盆盆滚烫的热水浇了下来。

    开水烫的攻城的士卒,不断地从云梯上掉下来,一个个烫的皮开肉绽,痛苦的嘶嚎着。

    曹集站在远处,看着城下惨烈的战斗。

    城上城下,厮杀了半个时辰,攻城的士卒还是没有上到城头。

    曹集看出来士卒们已经疲惫至极,下令:“下一队准备,这队撤下来,立即进行攻击,不给敌军喘息的机会。”

    马上有人开始组织,又是一千人列队,抬着云梯,做好了攻城的准备。

    曹集面无表情的说道:“鸣金,让他们撤下来。”

    随着曹集的命令,阵前锣声响起。

    听到锣声,攻城的士卒就像获得了大赦,潮水般的退了下去。

    城头上,雷宽和士卒们也很疲劳了,雷宽一屁股坐在一堆石头上,喘着气,看着退下去的敌军,而且,他也看到了远处已经列队的平原军。

    气还没有喘匀,看着败退的新野军归队后,那预备好的一千多人,抬着云梯又向城墙冲来。

    雷宽大声喊道:“敌军进攻了,都准备好。”

    魏奔带着人乘着进攻的间隙,运送守城物资刚上来,一听敌军又进攻了,趴在城墙垛口,向着远处看了看,说道:“你看,又有一队敌军在准备,他们这是准备用车轮战,让我们得不到休息。”

    雷宽也看到了,一千敌军抬着云梯向着城墙冲来,后面又有一千人开始列队,做起了攻城的准备。

    雷宽说道:“魏大人,你们把伤员和死者赶紧抬下去,命令城下预备的四百人准备接防,等打退了这波攻击,马上让他们接防,让城上的人下去休息。”

    因为敌军没有爬上城头,雷宽的人伤亡不多,全是被弓箭所伤。

    城下的弓箭向上射,准头和力道都差了很多,只有三个被射中要害阵亡,其他的都是受伤。

    魏奔带着运送物资的人,把二十几个死伤的带了下去。

    床弩再次被推到垛口跟前,只射了两次,就因为角度的关系,无法射到敌军。

    弓箭兵还在垛口,向着下面的敌军不断地射出箭支。

    曹集猛攻了一天,一共发动了五次攻城,没有攻下城头,反而死伤了有七百多人。

    回到大营,单春说道:“将军,城墙高大,我们攻不上去,这样伤亡太大,不如掘地道破城吧。”

    曹集说道:“掘地道费时费工,守军一定也有所防备,我们利用人多,就采取车轮战术,让他们得不到休息,等他们疲惫已极的时候,发起最后一击,必定破城。其他各门的伤亡情况如何?”

    单春说道:“其他各门今天一共各自发动了三次进攻,伤亡有八百多人。按照这个速度,十天后我们就无兵可用了。”

    曹集沉着脸说道:“现在顾及不到伤亡了,给各门下令,明天和北门一样,要不间断的攻击,累也要累死他们。”

    丁稳劝阻道:“将军,不可这样,伤亡太大了,万一姬率令军过来,我们如何迎敌?”

    曹集说道:“你们不用担心,明天再攻一天,守军必然疲惫,等后天了,挑选精锐士卒,一举破城。”

    三河县城内,雷宽、郭营等人也在一起商议军情。

    其他各门的伤亡也不大,一天下来,不过数十人。

    魏奔说道:“虽然伤亡不大,曹集今天在北门不计伤亡的使用车轮战术,我担心士卒们过于疲劳,在最后关头会守不住。要知道,曹集的人是我们的五倍,我们无法休息,他总能留下一部分部队养精蓄锐,在最后关头,给我们致命的一击。”

    雷宽点点头说道:“是啊,敌军的每一次进攻,我们都不能松懈,我们根本不知道,哪一次才是他的最后一击,今天一天下来,士卒们确实很疲惫,如果这样,我们根本守不了几天。”

    郭营说道:“每门我们只有一千人,全都轮换上城了,根本没有办法让士卒们休息。”

    雷宽看着范勉说道:“范大人,你把准备好的城中精壮,每门派五百人,咱们把人混编,分成三拨,每日两拨轮流守城,一拨休息,这样,三拨人中间总有一拨可以休息一天。”

    范勉说道:“派人可以,可是,那些精壮缺乏训练,仓促上城,会不会有失?”

    雷宽说道:“我们是守城,不是进攻,让精壮和士卒混编,就可以带领他们,扔石块,倒热水,放夜叉擂,这些都很容易。如若不然,等士卒们坚持不住了,让精壮再上城,伤亡会更大。”

    魏奔点头说道:“雷将军说得有道理,现在就让精壮上城,等于是在练兵,以免后面人手不济,范大人照办就是。”

    两个人都是一个意见,范勉也不再反对,而且,雷宽说的确实有道理。

    三河县的的大战正酣,姬率在花溪县也是愁眉不展。

    曲佐大败退回县城,兵无战心,不敢出战,只好死死的守住县城,姬率没有一丝机会。

    眼看着过了多日,姬率不愿攻城,多死士卒。

    大营里,古湛向姬率禀报:“王上,据探马来报,曹集在三河县突然发动猛攻,四面围城攻打,昨日北门就发动了五次进攻,中间几乎没有停止。如果这样,我担心三河县守不住。”

    姬率问道:“不是让秦刚和关林领兵出寿阳县,到三河县以东扎营,威慑曹集吗,他们还没有去?”

    古湛说道:“他们准备了两日,今日出兵。”

    姬率点点头说道:“秦刚他们出兵,只能减轻三河县的压力,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我们现在在花溪县无所作为,没有必要呆在这里了。”

    古湛问道:“王上是要退兵去解三河县之围?”

    姬率点头说道:“对,我们退兵,不能再在这里和他耗下去,先解三河县之围。曲佐若敢出兵,我们就有机会在野外歼灭他,不必强攻城池,减少我们的伤亡;如他继续龟缩在花溪县成内,等解了三河县之围,回头再收拾他。”

    古湛说道:“那我现在就去安排退兵。”

    姬率说道:“不急,虽然曲佐龟缩在城内,不敢出战,难保他不在我们退兵的时候,尾击我们,你带两千兵,向西五里,寻找合适的地方埋伏,我带剩余人马撤退。曲佐要是派兵来追,我带人回头击杀,你从埋伏处侧击,必能击败追兵;要是他不来追,我们退去一个时辰后,你也退回来。”

    古湛抱拳:“是,王上。”

    古湛带着两千人先行离开大营,姬率命令士卒们收拾,准备拔营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