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屈夫子
繁体版

26.君子无咎

    她坐在马车中,穿过市集,看着两遍的人声鼎沸,却是和自己没有太多关系,不禁沉沉睡过去。一时半会反正也想不出来待回到窦府该如何解释,只能放宽心。

    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梦中,她回到老家的旧屋子,窗前围着厚厚的蓝黑色窗帘,看到祖辈正坐在桌旁,神色可亲,一如既往,走过去,她轻轻地说:“买了三包米粉,等两天就寄回来。”

    恍惚之间突然想到,哪里来的地址?却是好多年都没有见过。连在梦中,都知道这是奢侈品,寄东西回老家。

    现在,西汉的这一切似乎都和她没有关系,不管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她都必须回去。有道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自己如此窘迫,还能拯救得了谁呢?

    梦中暮色渐浓,时光飞快地旋转。

    宴会散去,武安侯感到一阵莫名的疲惫,突然想到一点事。

    “刚才,魏其侯可是提前退席?”

    “对,但听说窦府着火。”籍福平静地说。

    “果真如此?”他心生疑虑。

    左右有人道:“却是不曾听闻,想必是借口。”

    有一人轻巧地说:“丞相的酒席,岂能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算了,算了。”武安侯疲乏地挥挥手,“不差这一个。”

    “魏其侯老矣,尚能饭否?”也有门客笑道。

    虽然疲倦,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场莫大的风波却是化解于无形。有的事情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扑灭,不然越往后,势头起来,却是无论如何,哪怕集众人力不能解。

    管他魏其侯府有没有着火呢?田蚡突然想到,如果着火,就是天意;如果没有,也是天意。岂能多做计较。虽然,在酒席上灌夫却是不尊重,没有满上就拉长着脸,但谁都知道,在座的诸位宾客每人敬上一杯酒,难道自己要喝上千杯?

    千杯不醉,也难为人了些。分明是愤恨已久,借题发挥。也是看他往日里有个让贤的美名,吃准他不会翻脸起来。想到这里,田蚡也是气闷无比,难以释怀。已经贵为丞相,谁承想不能在受尊重和让人敬畏之间找到平衡,却该何去何从?

    再者,旁人眼中看去,灌夫敢给贵戚脸色看,名声又多了几分。所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他心中好生烦闷,又不能再去太后宫中,恐生是非。无论如何,太后总是自己这边的,但有很多事情不能多想,想来就是满满的嘲笑。想当年魏其侯得势之时,谁敢给其脸色看。在朝廷之上论及大事,魏其侯和条侯却是连诸侯都要退避三舍的。

    他以前迎合对方太久,现在想要挺直腰来,却不料仍然有诸多掣肘。

    “籍福。”热茶也不能解决的问题,需得找个老道之人问问。

    “大人,夜已深,早点休息。”这个知冷知暖的老仆,拿了件袍子过来。

    “不妨事。”他挥挥手,转过身去。“如果有一人屡次三番和你过不去,动辄破口大骂,却得不面谀的名头,这却是该如何解决?”

    片刻,又黯淡地说:“去之,过不了自己这关。不动手,又难消心头之恨。”

    籍福一时之间没有说话,虽然如此老成,但显见得并不知道答案。如果是心狠手辣之人,自然有解决的办法,但面前这位却还远远不是。

    解神,解神,此刻,只有他籍福才能成为田蚡的解神。眼前这位,太后看重的贤能兄弟,朝廷的丞相,可谓是年轻有为,长安新贵,没有什么是武安侯不手到擒来的,这里宾客最多,茶也最好。

    他又给田蚡的茶中加上一点热水。

    “大人,事物和事物之间,人和人之间都要讲究一个缘份,‘风从虎,云从龙,圣人出而万物睹’。既然对方汲汲于追随魏其侯,就不要过多计较,毕竟,现在长安城都知道魏其侯门前的冷落。”

    他一时没有言语,端着热茶来呷了一口,“这白鹤茶却是地道。”

    “南郡特产,真是名不虚传。”对方随意地说,又感到意犹未尽,继续道来:

    “古人有云,‘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您贵为太后之弟,天下的丞相,何必为这等逆事不解?”

    他看田蚡的脸上为之一动,看来其中有几句类比却是听得进去。又缓缓地说:“昔日单子路过陈国,知道其必衰落,却是为何?清晨的天上出现大火星,自是耕作、架桥的时候,九月除道,十月成梁。昔日民无悬耜,野无奥草,有优无匮,有逸无罢。但当时单子眼中却是田野里的地没有收成,道路荒芜,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功成不收。此所谓见微知著也,如果一个人处处怠慢,必有其去处,各得其所,大人却不要为此等琐事伤神。”

    武安侯低着头,慢慢地喝着茶,他听得出来,话中的劝解,万不可罢于逸乐;再者,如果有人冒失,不必接招。

    “籍福,你说的很好。”他看着面前的热茶。

    窗外下起小雨,却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充满希望。田蚡站起来,踱到窗边,感受一下扑面而来的雨气。

    现在他的心情却是好了很多。

    窦府,魏其侯迷惘地坐在窗边,听着雨声。

    并没有着火,他回到家中,又喜又怒。喜的是回来之前心中想到的局面没有出现,怒的却是为何如此这般。本是世态炎凉,但难道连此人也不把他放在眼中。

    不,他摇了摇头,凭直觉,眼前有些好意在。但却是为何?从武安侯的宴会中提前退席,不知别有用心之人又会如何论及此事。本来两人之间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过解,现在却是束手无策,这却不是本意所在。

    外边突然雷声大作,雨点噼里啪啦变大。

    他不知道自己刚才却是逃脱命中的变数,听得这雨声,觉得有些洒脱。随手翻出一个竹简,是当年太后耳提面命诸窦务必读的老子。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也罢,他摇摇头。

    老家丁过来问,要拿那小子怎么办。“平日里偷懒耍滑头倒也罢了,今天不知怎的存心捉弄?定要责罚才好。”

    “算了,算了。”魏其侯呷了一口茶,此时却也想得通透些。而且奇特的是,对方在马车上就昏昏睡去,好像十分疲倦。其实,他心中有数,想必也是劝他不必前去坐冷板凳。

    “那就罚三个月工钱吧。”老家丁出了个好主意。

    “不必。”他想到自己当年把圣上赏赐的千金放在走廊里,让军士随意取为家用,谁还能计较这点事。再说,其中也有好意为之。

    “还在睡吗?”他随意地问道。

    “连晚饭都没有吃。”老家丁又补充道,“夜深,给您来碗热汤?”

    片刻,一碗冒着热气的土鸡汤放在他的面前,里边还有几个香菌。他喝着这碗汤,念及过往,分外惆怅。以前窦家左右都是贤士,前朝的老臣们唯恐再出吕氏第二,所以特意为窦皇后的兄弟择邻而居,有道是“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选的都是当时最为贤能之士,所以窦氏上下确是耳濡目染,颇有君子之风。再加上窦太后又命景帝和诸窦务必熟读黄老之术,可谓是满腹诗书。那个时候,每个晚上,他都挑灯夜读到深夜,再喝上一碗热汤。

    随着平定七国之乱,声名达到顶点,可见水满则溢确有道理所在。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他对自己说。

    雨声越来越大,浇灌着万物。

    她还在睡梦之中,隐约记起很久以前的事情。那是在上高中时住校,省出时间来多看点书。有一次暑假学校提前放了半天假,她回到家中,家人还在上班,自己却没有钥匙,只好回到学校。宿舍的床上都已经收得很干净,只有床板,在无边的大雨声中,她在这里睡了一个下午,之后才返回。

    现在看来,虽然简陋,在大雨中却也是个温暖的所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兮,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她好像在大风雨中走了很长一段,暮色降临,却要再次找路。夜风阵阵,听得到山涧中的虫鸣声,溪水汩汩声。万家灯火点起,往哪个方向去?

    “喝杯茶,再走。”大桥边有个茶摊。

    她看到灯光,走过去,“一碗牛肉面。”

    没有比大雨夜中的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来得更为实在,虽然自古以来,对于实在二字却是瞧不上,然而实实在在看得到的东西却是最好的。

    她吃着这碗面,牛肉炖得好,红油辣子也是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