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之外
繁体版

网友给《甄嬛传》的“娘娘”们集体发私信……

    甄嬛传:引子

    我的同事把这张带着搞笑意味的截图分享到了群里头,大家当个乐子聊了聊,就各自去做事了。但说实话,笑过之后,各种味道杂陈,于是呢我就写了点东西,咱们聊聊剧中人,说点儿戏外话。

    甄嬛传这部电视剧播了10年,长期霸占着视频平台的热播榜单,且名次高居不下,也养成了一大批的“后宫粉”,可以说是伴随了两代观众的成长之路:

    很多人第一次看这部剧的时候还在上中学,如今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很多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把它翻出来再看一遍;很多人没剧可追的时候,就拿它磨耳朵,也不盯着看,就放着听声。还有很多人,属于被甄嬛传活生生地拔高了观剧的眼光、格局、心气儿,望尽天涯千仞壁,除却巫山不是云。开篇即绝唱——本以为它是宫斗剧的起点,没想到是巅峰。

    最关键的是,12年的光阴对于人类来说,时间着实不短,足以经历2-3个,甚至4个人生阶段——因为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成年人一般每3-5年就会走过一个节点,变成另外一个自己——而神奇的是,每过三五年、每个阶段去刷“甄嬛”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在我个人的感受中,这部剧告诉我们一个浅显但是不易察觉的道理:

    历经世事,变者唯有“心”。

    十年了,甄嬛还是那个甄嬛,但是同一批观众,当处在不同的年龄层上的时候,对剧中人物的命运走向、台词背后的内涵,对人生、事业、爱情、男女关系,包括因果关系的感知和认识可能完全不同。世事从来如此,但是人心变了,一切就是另外一番天地了。

    王阳明说: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同时呢这里面也包含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这几年——通过大家纷纷跳过“甘露寺”章节的表现就可见一斑——

    在“爽文”类的网络小说盛行的当今,大家更愿意去刷甄嬛回宫之后“升级”神速的那一部分:脱胎换骨的熹贵妃通过一人发一个孩子给众嫔妃,组建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团队,齐力斩除了“安琪拉不孕不育三人组”——这部分内容的节奏更合乎当下的潮流趋势。

    这个道理就好比,每一个地方或者每一个圈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传承,或者支柱型的产业,那么观众的喜好就是一方田地,很多人要就着它吃饭,甚至吃它这碗饭。能够从一众的“过眼云烟”中脱颖而出,甄嬛传早已经脱离了普通电视剧的层面。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支柱型”的文化现象。

    这个世界上搞艺术的人特别多,但是能做出“现象”的,屈指可数。

    简单举几个搞艺术的例子:往大了说,张艺谋导演、郭德纲先生;往小了说,TFboys组合,网红李子柒,都属于“现象”。当然,还有甄嬛传优秀的导演,郑晓龙老师。当然,这些不是今天这期节目的重点,这个话题咱们单开一篇再聊,暂时不展开。

    所以,相信所有《后宫甄嬛传》的观众都不希望这部剧因为某一个饰演剧中重要角色的演员的失足而遭到下架,真心地希望这部剧可以一直播下去。好,我们的节目就从这里正式开始。

    关于甄嬛传的话题我们会持续5-8期的节目,因为现在已经写了两万多字,还在不断地补充中,能出几集是几集,不急,咱们慢慢聊。

    甄嬛传:可持续+多赢的商业模式之典型(收费节目)

    上期节目我们提到,在邓伦因为偷税漏税事件被处罚、曝光之后,有热心的网友给《甄嬛传》的全体演员发了私信:小主,千万不要偷税漏税啊,不然我们没剧可看了啊!

    话说,近三年,我国的电视剧产量平均每年都在200部以上,但依然让人觉得“没剧可看”,不得不说,一点点心酸,一点点唏嘘啊。不过话说回来:

    我倒觉得,给“娘娘”们发私信的这位同学,你多虑了。

    甄嬛传不仅是一部电视剧、一件艺术作品,它还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个“商业奇迹”,一个可持续的多赢的商业模式之典型。它“赢”在很多方面,其中就包括——这部电视剧主创们,起根儿上就掐住了“娘娘”们出事儿的概率。今天这期节目,咱们就聊这个话题:

    甄嬛传的成功,到底有哪些关键词可以借鉴到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中。

    在开始今天的节目之前,有一个小小的提示:因为要完成喜马拉雅月度的硬性任务,所以这期节目是收费的,先不用着急,你还可以再听一会儿,前三分钟都是免费的。当然收费也不会太高,一般也就块儿八毛的。这个专辑中每五期就会产生一期收费节目,如果不想花钱,手动跳过收费的声音即可。同时我也不建议大家逐条地去付费,只需要加入喜马拉雅我的XiMi团,那么收费声音就全部打开了。好,继续我们的节目。

    低风险、高收益的甄嬛传的成功背后,到底有哪些东西可以借鉴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第一个关键词:免流量。

    肉眼可见,甄嬛传没有启用任何一个“流量”型的艺人。看这三大主演:

    一个是过了气的蔡少芬,当时她已经是奔四的岁数,演艺之路历尽磨难,“港姐”的光环也褪却得差不多了,几乎没有响当当的代表作;

    一个是处于事业上升期,还混合着迷茫期的孙俪……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