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渔村一村长
繁体版

第42章 皇帝下旨招募团练,你还不知道?

    “叮当”声传来之处,也是赵承成要请史可法参观赵家村的原因之一。

    既然主动问起,赵承成赶紧带领众人移步,走过两幢房子,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赵承成介绍道:“督帅,这里是村里打铁的地方。原本是用来做打鱼的物件,顺便打些农具,出售给周边的农民换点零钱。这两天形势紧,我便让人多打了几口刀,以防不测。”

    听了这话,众人禁不住倒吸半口冷气:这个赵承成,造起来的这座赵家村,倒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赵承成的规划之中,赵家村既有坚固防御工事可以抵挡敌军陆上进攻,又有渔船码头可供水上作战,村中粮食、淡水存量足够支撑一年以上,兵器也可自给自足。

    此外,赵家村扼守淮河河口要害,势力辐射整个洪泽湖,还有另外三个外围山寨作为呼应,形成颇大的战略纵深。

    短短数月之间,围绕着赵家村,已经基本形成防御体系,至少有了一个雏形。

    史可法才干平平,尤其对军事不过略懂而已,还没有完全参透赵承成的规划,更看不出他的长远规划。

    他要有这样的眼光,就不会有历史上,他在扬州城头那手足无措的绝望眼神了……

    反倒是史可法身边的陈于阶,倒是个会练兵、会整顿的。

    他饶有兴致地走入锻造坊,提起石案上一柄半成品的刀剑,试了试锋芒,不禁赞道:“哟,别看这刀模样不俊,却是口真正的好刀呢!这几个铁匠手艺不错嘛!”

    “岂敢岂敢。”赵承成谦逊道,“这几位师傅,都是逃难过来,勉强在洪泽湖安的。听说还曾帮官军打造兵器,也难怪有这样的手艺。”

    赵承成只把话说了一半。

    这几个铁匠师傅的手艺固然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是赵承成本身的方针——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打造刀剑所用的铁锭、煤炭,都是最好的,这样质量才有保证。

    要知道,在战场上,手中的兵器便是最好的伙伴,万一兵器不利,在节骨眼上出了幺蛾子,那可是要送命的!

    这话很得陈于阶的人心,又摆弄了几件兵器,忽问道:“光造兵刃还不够吧……赵村长摆出来的是鸳鸯阵,听说戚继光老将军当年的戚家军披甲勇士就不少。赵村长怎么不多打些铠甲,让弟兄们作战时候,也能少些后顾之忧……”

    不知陈于阶的询问是真心的,还是在试探。

    但至少赵承成的回答是真诚的:“陈先生,草民以为,盔甲再厚实,也无法抵挡火枪子弹。与其把钱用来打造铠甲,还不如用来制造火枪!”

    “哦?你这里还有火枪?”陈于阶是明末有名的火器专家,一听赵承成开口就提火枪,顿时眼前一亮。

    然而赵承成却摇了摇头:“草民刚刚立足洪泽湖,没有上好的钢铁、煤炭,也没有火药、弹丸,更没有熟练的工匠、精良的工具,又哪来的火枪呢?”

    这话,又让陈于阶心中一动。

    别看赵承成是在矢口否认,可他提及的这几点,却都是打造精良火器的必备要素。

    外行来看,赵家村现在还没摸到精锐火器的边。

    可在陈于阶这个内行看来,赵承成才是真正懂行的,要是有朝一日被他凑齐了这些要素,那么一支能力超乎所有人想象的军队,便会在洪泽湖畔傲然挺立。

    装备了先进火器的鸳鸯阵,或者是超越了鸳鸯阵的先进火器……

    想到这里,陈于阶灵光一现,这不就是,不就是——“赵家军”……吗?

    赵家村的军队!

    赵承成的军队!

    大明朝有了这样一支军队,能否解决眼下的内忧外患的危机?

    又或者这支军队,就是危机本身?

    一个个问题,接连不断地陈于阶的脑海之中浮现之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将他的思绪粗暴打断。

    “什么铠甲?什么火器?《大明律》规定:凡民间私有人马甲、傍牌、火筒、火炮、旗纛、号带之类应禁军器者,一件杖八十,每一件加一等;私造者加私有罪一等,各罪止杖一百、流三千里!”

    说话之人,果然就是陈三泰:“赵承成私造军备,那就是在造反!史督帅,你是朝廷清要、国家柱石,这等不法之徒,岂可任由他逍遥法外?”

    陈三泰发出了最严重的指控,又亲眼看见了最过硬的证据,当着史可法的面,又有汪银城这个“自己人”,应该可以把赵承成告死了吧?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却是史可法不置可否的神情……

    只见他一脸茫然,既不接口、也不反驳、更没有发怒。

    史可法出名的就是刚正不阿,怎么面对如此确凿的证据,居然不闻不问了?

    汪银城同样不理解史可法这样的表现。

    要知道,自从史可法出任漕运总督之后,的确不负其清正廉洁之名,限制淮扬盐商各种不法行为,且从不收受贿赂。

    然而就是这样的史可法,就是想要包庇赵承成,好歹也委婉一些,就这样公然装聋作哑、肆无忌惮吗?

    这反而让汪银城更加摸不准赵承成套路。

    他脑子都想得冒烟了,都想不通:财产富可敌国,又同东林党颇有交往的淮扬盐商,都无法收买的史可法,到底是如何被赵承成拿下的?

    其实只要一句话。

    只听赵承成淡淡说道:“督帅,如今天下不太平,光靠官军恐怕难以支撑。草民不才,估摸着朝廷应该会下旨鼓励团练,因此才未雨绸缪。有不当处,还请督帅见谅……”

    此言一出,震惊的就不只是陈三泰和汪银城了,就连史可法和陈于阶都惊讶得不知所言。

    “你……你是怎么知道的?”史可法嗓音颤抖。“皇上刚刚,刚刚才……”

    胡乱的猜测,只是贻笑大方;真实的预测,才真的骇人听闻。

    陈三泰忙问:“督帅,你说什么?”

    史可法自失地一笑,摇摇头:“也没什么好瞒的了。圣上有旨,重申《钦定保民四事全书》,下旨江南各地‘修缮城池、置造守具、团练乡兵、储蓄粮草’。赵承成在本村编练团练,正合圣上旨意!”

    至此,陈三泰、汪银城猛然意识到:赵承成参透的,并不只是史可法而已,而竟然是九五至尊、高不可攀的崇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