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高邮湖,也被我拿下!
后世对东林党人的评价是有着一个鲜明的弧线的。
从一开始的褒奖,到后来的批判。
看似矛盾但其实并不矛盾,只不过是评价的重点变了而已。
同属于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等人都是铁打的汉子,并且也做过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当然值得褒奖。
而其他人呢?
要么能力有限,要么节操有亏,要么就是只知道争名夺利、党同伐异的混蛋。
这种人不批评,难道还捧在手里吗?
不同于三国时期,虽然到了王朝末世,智勇双全之人仍然层出不穷。
大明王朝到了末期,抬眼望去全都是杂碎,道德高尚、能力杰出的,数来数去就是那么几个人。
像史可法这种能力不足,但品质高洁者,已实属难得,已是赵承成值得拉拢的对象了。
“有道是名师出高徒,督帅忧国忧民,必然是左少保教导有方之故,草民也不过是以情理推测而已。若有冒犯处,还请见谅!”赵承成拱手道。
史可法听来感慨万千,好不容易才从记忆中诏狱那泛着腐臭、霉变和血腥的气味里回过神来。
他的师傅左光斗是个理想主义者,但是身居高位之后,书生意气也渐渐消磨。
左光斗曾经不止一次在史可法面前感叹:锐气已不复当年,每每做事都是瞻前顾后。
史可法现在做的官可比他师傅要大得多,也有实权得多。
现实的引力也随之更加强大,将他拉拽着、拖曳着,不得不和光同尘。
“老师之言,言犹在耳。”史可法两道眉毛拧成了一股难以解开的绳结,“可是瑶草(马士英的字)、牧斋先生那边,也不能装聋作哑吧……”
“怎么就不能装聋作哑?”赵承成眼神之中灵光一闪。
然而话不能讲的太透,不能说这个大明王朝就只剩下一年多的寿命,否则不但大逆不道,还会给在场所有的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
要知道,直到崇祯十七年三月,江南的士子还在埋头苦读,准备科举考试呢!
因此赵承成只能说道:“凤阳马总督我不了解,但钱先生的名气,我是听说过的。他饱读诗书,绝不是颠倒黑白之人,无非是受了别人的蒙蔽或者请托而已。假以时日,知道草民确在为国为民,那他对草民的成见,也就烟消云散了。”
史可法毕竟也是东林党人。
听到赵承成捧了钱谦益半句,他多少欣慰了一点:“所以,你的意思,是让本督给你敷衍过去?”
“没错,就是敷衍,或者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一个‘拖’字。”赵承成点头道,“这点事,督帅不难办到吧?”
一旁的陈于阶立即插话道:“好办,好办!别看赵村长在洪泽湖闹出那么大动静,可不过只是个村长而已。这点‘小事’,别说拖他个一年半载了,就是十年、二十年,也照样拖得!”
就这么一瞬间,赵承成似乎有些感谢明末这种极其低下的行政效率了。
话锋一转,赵承成又说道:“还有件事情,也要请督帅关照。此事事关军务,还请督帅留意。”
一提起军务,史可法便是一肚子的苦水。
崇祯皇帝虽然下旨让他提点江淮军务,可这么多骄兵悍将,他是一个也指挥不动,素来跋扈的徐州总部李成栋也就罢了。
那刘泽清因有马士英做靠山,一路南下驻防,居然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还把他这个提点军务的漕运总督放在眼里吗?
唯一还能调动的,就只剩下几个濒临破产的军屯、卫所了……
“什么事,你说。”史可法话语之中满是无奈。
“督帅,高邮湖那边几处山寨、水寨,已被草民平定,请督帅派兵驻守以绥靖地方。”
“什么?”史可法闻言一惊,“高邮湖那边……你又是何时发兵去的?”
就是今日一早。
刘泽清被打得不敢冒头,现在正是扩张势力的好机会。
因此,就在几日之前,还在同刘泽清酣战之时,赵承成就已定下了攻取洪泽湖下游的高邮湖的计划。
今日赵承成手下另一个亲信余庆祥归来,老子山、龙集寨、高湖台等处的兄弟也已休整三日,正是一个出兵的好机会。
于是在来宝应县之前,赵承成便让赵同瑞、余庆祥各领一支队伍,分兵攻打高邮湖。
按照时间推测,此刻,他们应该已经进入高邮湖湖区,或许正同那几处山寨、水寨作战。
经过这些时间的历练,赵承成对同瑞、庆祥两人已有绝对信任,无论是忠诚还是能力。
因此赵承成只安排了他们目标,并没有规定方法,让他们凭自身能力自由发挥便好。
但无论如何,赵家军、洪泽湖的实力摆在这里,碾压一般,高邮湖几处水匪山贼的寨子被打下来,不过迟早而已。
赵承成得意一笑:“若草民所料不错,克日之后,捷报就将传来。草民手中兵力不多,无法分兵。故而想请督帅遣卫所兵丁分别驻守此处。将来也可让官军指导草民的团练,必能获益匪浅。”
赵承成这话就是在胡说了,让官军来指导赵家军?
那就是个笑话。
相反,让赵家军来指点官军,赵承成大概都会觉得官军不够格吧……
这正是史可法求之不得的。
自己手下的卫所兵总算有了一个可以提高扩张的机会,他又怎么能放过?
“好!”史可法心情大悦,“本督这就回去,安排官军进驻事宜。”
说着,史可法一扭头,就打算离开。
一旁的陈于阶见状一惊:“督帅,你来此刚刚半日,怎么就要走了?”
史可法一脸的焦急:“宝应县半日之行,胜过别处百日之旅。军国大事不可延误,本都要立刻赶回淮安府。”
别人都是一脸的震惊,就只有赵承成心中颇感欣慰。
历史上史可法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患得患失、左右摇摆、举棋不定,经过赵承成这样一番“调教”,他的行事作风已然雷厉风行的不少。
那么或许那个在扬州城中无所作为,听凭清军围攻的史可法,或许从此之后,就将不复存在?
只见史可法既有风度地同在场之人一一作别,忽然点到了宝应县令郭全安的名字:“郭县令,听说你有意致仕回家,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