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时代:星火
繁体版

第二章 兵道之始

    第二天一早孙泓便带着行囊立于庭中,一边听着风声一边等待与兄长告别。

    没多久房间的门便打开了,孙武打扮的一丝不苟,想必是早已收拾妥当。

    他将一件行囊递给孙泓,行囊为白色丝帛所制,上绣黑色蟠虺纹。

    “我将新的感悟融于旧作,”孙武面带疲惫之色,指了指孙泓的行囊,“把你带的换了。”

    孙泓嘿嘿笑了一声,将自己行囊中除兄长所著之物外的其他物件全部放入新的行囊中。

    “也是,那破麻布囊怎配的上我的身份。”

    “你什么身份?”孙武面色一冷。

    “我可是兵道开创者的弟!”是的,孙武兵道已然大成!孙泓清晨一出房间便看到了延绵至天际的无边紫气,否则以他的性子早就耐不住在庭中大喊大叫了。

    “哼。”孙武还是没有好脸色。

    突然,孙泓脸色大变:“兄长为何还会有疲惫之色?!”创道者自会臻至此道之巅,以其伟力如何会因小小的熬夜而感到疲惫!

    孙武轻轻一笑:“我之道不同于礼乐、霸道或是其他小道。”他指了指庭外的凉亭,兄弟二人迈步前往。

    石阶上湿漉漉的,留下了兄弟二人的足印。

    待得坐定,兄长接着说道:“兵道之力重在军众之合力,它可不会凭空提高个人之力。”

    孙泓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又好似突然想到了什么,全身上下再次变得紧张起来:“那贵族……”

    “放心,”孙武打断他,“一般人可没有能力凝聚军力,需要拥有修行之人兼修。”

    “当然,我除外。”

    孙泓长舒一口气,却又感到一些遗憾,拱了拱手夸张地说道:“小弟佩服。”

    “不过,”孙武话音一转,“原先阵纹一道与之相比怕是离消失不远了,你还是不得张扬,免遭祸患。”

    孙泓嗤笑一声,本要说就凭那些世代庶人的铭刻工匠能做什么,孙武彷佛知道他要说什么,言道:“莫要小瞧一些匠人,大匠可不会受世籍所累而困于一地。且大匠所锻之器可自衍灵性,天生杀伐。”

    孙泓突然就觉得含锋不香了。

    “好了,知道了。”

    “不过兄长你开创一道却自身毫无裨益,很不划算啊。”

    “天道所馈统兵之时方见。”孙武卖了个关子。

    孙泓翻了个白眼,起身从山上望去,山下丝毫没有田园的宁静,田野上数千人在一起收煮大豆和葵菜。

    突然间孙泓像是感觉到了什么,紧张兮兮道:“兄长可是将原本给予我了!?”

    孙武面不改色——终于装到了:“我乃创道者,原本固有伟力于其上,于我无益。”

    “你也无须担忧其招人窥伺,我已将兵道之韵封印,这也只有创道者能做到。”

    一脸云淡风轻。

    马上要远游的孙泓可懒得继续吹捧:“那就好,此物有何神异之处?”

    孙武侧过身,拿眼角看着不成器的弟弟:“其神异之处军争时方显,与你无用,长期携带可强健筋骨,好生保管。”

    说完想到了如今世间乱象,补充道:“若是有小规模冲突你也可以凭此号令一方,但发挥出的兵道境界仅有第二境,不会高于你的礼道修为。”

    “好吧,虽然没什么用但那也比没有强。”孙泓翻了翻白眼。

    孙武强忍着揍他的冲动。

    “我要走了。”不成器的弟弟说道。

    顿了顿,好像在思考该说什么:“年底回来。”

    说罢就头也不回地下山去了,此时山野一片青绿。

    孙武轻轻地哼了一声。

    -----------------

    前年吴楚因钟离和卑梁的两个采桑女吵架而交战,最后不但钟离落入吴国手中,楚国重镇居巢也没于此战,公子光凭借此战在国内声名显赫。托姬光的福,孙泓如今可以直接从钟离入淮水,然后从沙水溯游而上进入中原。

    此时孙泓正坐在青牛背上任由其慢悠悠地行进,行囊挂在牛角上一晃一晃的。山野间溪流遍布,青牛淌水之声无比清脆。

    他离开姑苏山已半月有余,这速度不可谓不慢,但估摸着也该到钟离了。

    前几日路过棠,听闻人们对十几日前的异象议论纷纷,想必新道初创之事已传遍天下。修炼大道自文王周公创礼道至今也不过两条而已,其余小道最多皆无法臻至高深,如今短短三年间翻倍自是震惊世人。至于阵纹,顶多只是军争之用,算不得一道。

    孙泓正在牛背上想着,一片城池的影子遥遥引入眼帘。自从吴军攻下巢居,钟离便从原先的兵锋所在成为了如今的后方,接壤的徐蔡两国更是与吴早有默契,自中原南下的商贾使这座淮水畔的小城有了不同于原先的繁荣。

    南门处有数位商贾排队等候查验,孙泓前的那位商人马车上铺满了稻草。孙泓看到层层包裹的稻草心想这货物大概是吴国产的陶器。轮到前方商人检查时果不其然,守卫扫开茅草露出了极富光泽的陶器——这即是吴地陶器广受欢迎的原因,相比其他地方陶器表面多了一层釉质,这使得其光泽度大大提升,且颜色与中原陶器不同,整体呈黄青色。

    守卫瞥了一眼货物,便挥了挥手放行。而孙泓所带更是简单,全身上下除了坐骑和一把好剑便再无值钱家当,所以等他通关时前方商人尚未走远,孙泓赶紧迈步追了上去。

    “足下留步!”

    前方商人闻言疑惑地转身看去,是一位素未谋面的青年。

    “足下何事?”

    孙泓先行了一礼,说道:“在下孙泓,字子溟,自吴地北上,可否与足下一道?”

    这位商贾外着大红色麻衣,内衬淡黄,腰佩短剑,一脸的富贵相。

    “在下赵引,字子珍。”赵引说罢思考了片刻,“子溟欲去往何处?”

    孙泓感到此人意动,赶忙说道:“欲往秦地。”

    赵引伸手邀请:“吾欲往楚而后北行,子溟可欲同往?”

    孙泓作大喜状:“然也!”说完牵牛与其并行。

    此时晋楚争霸,虽然自30年前饵兵会盟后两霸国间兵戈渐息,但霸国对小国的征伐从未停止。连年战乱滋生了遍地的盗贼,故而旅人间的结伴十分常见,但这并非孙泓主动要求结伴而行的主要原因。在离开姑苏山后他曾前往泓上补充旅途所需,在市中偶然看到赵引与一人结伴,而那人他在伍员宅邸见过,正是公子光麾下。

    城中道路上二人开始交流一些吴地风情,孙泓也借机向其打听一些楚国之事,赵引只道他是吴人对入境敌国多有疑虑并没有多想,将所闻悉数告之。

    “楚王将卒?”

    “正是,来时听闻楚王居病重,怕是时日无多了。”两人一边交谈一边到达逆旅门口,与主人家交代后在堂前坐下。

    赵引一边看着主人家收拾他的诸多行李一边向孙泓问道:“子溟北上时可见紫气千里?”

    “自是见得,子珍可知何道初创?”

    “具体如何尚未听闻,但其间太白闪烁,应是杀伐相关。”

    “如今之道有几个不用于杀伐之途呢?”

    赵引闻言愣了一愣,叹了一口气。

    “我南下时途径成周,那些人疯了似地找李耳。”

    “早知如今何必当初,周室连老天给予的机会都抓不住还自称天子。”

    赵引说罢一脸的不屑。

    孙泓接道:“我观五千言此道并非用于杀伐,周室这些人也是可笑。”

    “乱世如此,奈之如何,”赵引接着道,“子溟独自北上可是有修为傍身?”

    “子珍不亦如此?”

    两人相视一笑。

    如今世上修炼人数最多的便是礼霸两道,而这两者皆非贵族不可修。当然,二者试探也是到此为止,并不会涉及到具体境界。

    此时主人家已经收拾好了客房,二人约定好次日出发时间便互相告辞了。

    聊了许久天色已是有些昏暗,孙泓穿过院子来到客房,屋内装饰十分普通,或者说根本没有装饰。

    洁白的麻衣与屋内环境格格不入,华饰精美的行囊带着一条优美的抛物线飞向床铺,在空中有一卷竹简飞向行囊的主人。窗户如通灵般打开,月色穿过照亮了竹简和把拿它的青年。

    空气随月光在白衫上凝滞,如同那淡淡的道韵。

    “五千言……也不知此人如何命名这条道的。”青年喃喃道。

    孙泓如今初涉此道,但尚未入境。赵引隐约感知到的是并非其修炼没几日的新道,而是传承自孙家的礼道。虽然孙泓自少年起便修礼道,但此时也只是堪堪达到第二境“山川”。

    礼道第一境名为“社稷”,在杀伐方面毫无作用,但第二境却可汲取山河之力御敌,这也是孙武允许他远游的重要原因。

    看了片刻孙泓放下竹简,想起了赵引此人。虽然感受不到具体境界,但孙泓可以确定其人并非礼道修行者,若不是其余小道,赵引此人定为霸道修行者,也就是说他必然来自霸国——晋或楚。而如今吴楚交战,他又与公子光麾下相交,所来之处已是不言而喻了。

    “晋国密使,见完吴人绕路去楚国。”

    “还不拒绝我。”

    “路上不会无聊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