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改大宋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被贬了

    庆历五年秋!

    开封府外一片萧索,呼啸的北风比往日来的格外的早些。枝头上的鸟儿也没有了平日的悠闲,叽叽喳喳的飞去远处,去寻找冬日的存粮了。

    捶拱殿!

    和外面的景象一样,肃杀之气铺满了捶拱殿每个角落。

    “官家!范相公等人假借改革,徇私枉法,排除异己,打击同僚,勾连朋党。造成朝廷内外一片混乱,民间百姓民不聊生,还请官家为了大宋社稷计,罢免范相公参知政事一职,还天下朗朗乾坤。”朝会一开始,侍御史段少连就迫不及待的出班说道。

    “臣附议,范相公在主持新政期间,倒行逆施,假公济私,致使百姓苦不堪言,臣恳请官家明察!”御史刘元谕紧随其后的说道。

    “官家,这是各路州巡查御史上奏的折子。范相公等人督查不力,致使下层官吏趁机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臣请治范相公等人督查不力之罪。”御史中丞王拱臣手捧一摞奏折躬身道。

    “臣等附议!”殿内一多半官员都躬身附和道。

    赵祯接过奏章也没看,就放在桌子上。抬头看着一旁富弼等人,他们也没有反驳,只是一脸的潮红,显然内心并不平静。

    站在殿中的富弼也是有口难言,范仲淹因为上次的弹劾,已离京远赴边疆,自证清白。而自己等人最近又被弹劾,污蔑自己要做霍光之流,这不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吗!坊间传闻也是越来越对自己不利,说自己竟然密谋废帝,要做权臣,奸臣。虽然知道是御史台那帮狗日的散布的,但也没有办法,如果自己在强留于此,民间百姓更会信以为真,自己也必然会遭到更大的陷害。前几日,自己上疏请求外放,官家并没有说同意和不同意,只是含糊其辞,安慰自己云云。可富弼知道官家已对自己产生了疑心,如果此时自己在开口辩解,那不更显得自己心里有鬼吗!所以只能在心中哀叹,也知道自己该离开了。

    赵祯看着殿内一众大臣,虽然知道他们各怀鬼胎,但也没办法,人性就是如此,再大公无私的人,也有自私的一面。有的为名,有的为财,各取所需罢了!而且如果大臣真的铁板一块,睡不着觉的该是自己了,想到这,不由得想到张良的话,心中叹道,昕儿有先见之明啊。

    “今日就先议到此处吧,散了吧。章卿和晏卿留下。”

    “臣等遵旨!”

    待一众大臣退去,赵祯看向章得象和晏殊道:

    “爱卿也看到了,朝会上诸卿所言之事,范仲淹等人已是众矢之的,如若不及时制止,大宋恐生间隙。朕有意罢免范仲淹,以平民愤,二为卿家以为如何?”

    其实在赵祯心中,范仲淹等人是不可能假公济私,罔顾法纪的,就算有,自己也不会治他们的罪的,顶多是告诫一番。但勾连朋党一事可要不得,严谨结为朋党是自太宗太祖定的规矩,君不见五胡乱华之事乎?自己家的基业是如何来的?而且范仲淹等人竟还自诩君子之党,不管你是君子之党还是小人之党,在帝王心中都是禁忌。是禁忌就要给扼杀在摇篮里。赵祯也知道了,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有些急躁了,致使下层官吏反对如潮,为了国家稳定,只能牺牲他们了。还是张良说的有道理,治大国如烹小鲜啊。

    听到赵祯的话,章得象,晏殊二人一愣,没想到官家竟有如此心思,他们还以为赵祯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范仲淹等人呢,要知道处理了范仲淹富弼,那也就意味着新政的失败,也就意味着赵祯想要大展宏图的愿望破灭了。

    这个时候章得象晏殊二人,也无劝谏赵祯的心思,因为他俩也知道,最近朝野内外的传言是对范仲淹等人多么不利,而且他俩也是反对范仲淹等人的做法,尽管知道新政革新对国家的好处,但从这一年多来的实施情况来看,并不如人意,只是治标不治本,根本不可能成功,既然不可能成功,那也就没必要挽留了。

    所以,章得象听到赵祯的问话,只是稍微思考了一下就回答道:

    “官家,范仲淹素有虚名,如果真就如此罢免了他,天下会误以为官家轻慢了他这个贤臣,与官家名声有碍!”

    “章相公说的对,官家不可轻易罢免范相公,今日朝会不出几天必回传到范相公耳朵里,那时他若有自知之明,自会上疏请辞,到时候,官家在顺势答应下来,也好全君臣之间的情谊。”晏殊坐在一旁说着。

    “嗯,二位卿家言之有理,就如此办吧。”

    ……..

    陕西宣抚使府

    范仲淹早在几天前就接到了朝会的消息,这几日也是寝食不安,壮志难酬啊!范仲淹在心中哀叹一声,随后提笔写了一篇奏章:

    “臣陕西宣抚使范仲淹乞伏奏安:臣自上任以来,不敢稍有懈怠,然由于臣主持新政革新,致使朝中多有怨言,而陷官家识人不明之中,皆是臣之过也。臣辜负了官家的信任,自知有罪,百死莫赎也。臣叩请官家治罪,臣百拜。”

    福宁殿!

    “官家,杜相公转来一副折子,是范相公的。”门外响起了镣子声音。

    “哦,拿进来!”

    翻开范仲淹的奏章,赵祯也是无奈,但为了国家计,只能委屈范仲淹了。

    叹了口气,赵祯提笔写道

    “准!着免去范仲淹参知政事之职,富弼迁为资政殿大学士。”

    “拿去给杜相公,用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