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异域月同天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垂沙里,烽烟孤城落

    洛阳的苏秦此时正在太平庄的草庐里埋头苦读《太公六韬》,说到《太公六韬》,便不得不提到苏秦本人的机遇。一日,洛阳滂沱大雨倾泻直下,苏秦在茅草屋中欣赏着外面的雨景,一人顶着大雨从苏秦茅屋之前路过,苏秦急忙带着油纸伞出迎。

    “朋友,今日雨大,若是不弃,可否来屋中避雨。”那人也不答话,便径直走了进来,坐在木塌前。“来,先来碗洛阳米酒暖暖身子,去去寒气。”

    那人端着酒碗,说道:“感谢家主款待。”说罢便一饮而尽,抹了抹嘴,苏秦仔细打量下,来人衣衫浸湿,面容清秀,英俊潇洒,像是王室贵族弟子。

    苏秦看着来人正襟危坐,也不打扰,自己也坐在一侧看着自己的竹简,逐渐旁放置了一个女子纳鞋底的锥子。

    来人看到这个锥子上略有血迹,忍不住好奇,便问道:“敢问家主,可是心有不快,为何这个锥子上留有血迹。”苏秦笑道:“先生误会,先生误会了。这个锥子,乃是苏某为砥砺奋进,不忘旧日之耻的见证,读书之时,扎大腿用的,古有勾践卧薪尝胆,今有我苏某悬梁刺股,只为建功立业,光耀门楣。”来人向着苏秦拱手说道:“家主惕厉奋发,万里可期。”

    苏秦摆摆手说道:“客人见笑了,见笑了。”苏秦与来人闲谈了一会,听到外面的雨声稀稀落落,来人拱手说道:“相逢有缘,改日再会,告辞。”

    苏秦拉住来人的手,说道:“稍等,苏秦有物相赠。”他从自己的旧书箱中翻出了一些自己整理的书简,“与先生交谈,甚为欢喜,天气阴晴不定,油纸伞你带上,这里有些干饭和大饼,你也带上,日后相见,我们再好好聊聊。”

    来人也不辞让,收下东西便告辞而去。

    苏秦看着来人背影消失在绵绵细雨中,方才回到家里,待收拾碗筷时方才发现,桌子底下,有一方竹简,古朴典雅,看着有些年头,苏秦苦笑了一下,自己以物相赠,未曾想对方也有这心思,心有灵犀一点通。

    苏秦翻开了这方竹简,赫然看到书简右侧,工工整整用洛阳书体刻写着四个大字—《太公六韬》。自己当初入秦,以天下义兵的观点向秦王陈述,未被采纳,机缘巧合下,才有了邂逅这旷世奇书的机会。

    苏秦本是个书痴,喜好读书和收藏天下奇书,如此宝书在眼前,苏秦哪能罢手,自此之后,便看到茅草屋之中经常有大笑之声,之前在自己心头的郁结也一扫而空,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真正静下心来去读,才发现,天下万事的道理,不都在这书里嘛,自己的遭遇,与太公比起来,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周文王当初为了推翻商纣王的腐朽统治,忍辱负重,在商王朝的朝歌被施以炮烙之刑,贤明如比干,微子那样的人才,都为纣王所不容,酒池肉林,夜夜笙歌,这坚定了周文王姬昌推翻纣王暴虐统治的信心。

    在周部落史官编的占卜下,说是为水河畔有贤能之人,姬昌便驱车前往,果然在为渭水河畔看到了老叟姜太公直钩钓鱼,便让众人停留在一侧,自己与姜太公进行攀谈,一番试探之后,姬昌确定了这就是自己要找的贤能之人,当即与姜子牙同乘车马而归,这才有了周王朝七百年的基业。与纣王牧野血战,一手沅湘芷兰剑和飞龙北征掌大显神威,水龙吟就此现世,天下闻名。如此大才的著作,怎能不让人醉心其中。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苏秦读着书中的内容,不住赞叹道,在苏秦印象中,姜太公只是个谋略之士,可是从他与文王对话中,姜太公的格局与眼界,非同一般。

    “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能使天下万民生活有利,便能让天下俯首归之。苏秦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六韬中的知识养分,也想明白了自己在秦国的遭遇。

    大彻大悟的苏秦如幻新生,天下之道,归根结底,便是六韬中的一句—“慢慢绵绵,其聚必散;嘿嘿昧昧,其光必远。”幅员辽阔,强如商王朝那样,也会因为暴政而消散,不声不响,坚持仁义的周王朝,光辉普照天下。苏秦像是想起了什么,师父当初拿起水龙吟之时,隐约与它有心灵上的沟通,师父纵横格局,谋利失德,似是如此。

    难道,水龙吟的意义,在德不在才,开启水龙吟的钥匙,不是双剑?而是至高无上的品德和兼济天下的胸怀?

    苏秦也不再纠结,天下强弱格局,只在一朝一夕之间,自己已然胸有韬略,便当施展抱负,天下纵横。

    闻听薛公田文合纵攻楚,苏秦也径自前往魏国旧都安邑,在魏家酒肆看看天下格局。师父鬼谷子曾与自己说过,年轻后辈之中,他最看好信陵君,不是因为信陵君是魏国王族,而是信陵君的品格,端的是谦雅温和,公允守法。

    其手下的门客,受其美丽感染,为非作歹之人极少,并非像薛公那样,为个人私利豢养死士,而是为魏国大业服务,他的门客,天下信誉极好。

    薛公其人,收拢天下犯罪之人,为其隐名埋名,壮大声威,尾大不掉,哪位君主能喜欢。

    安邑的魏家酒肆论战厅中,已经聚集了许多好兵之士,苏秦坐在大堂之中,看着三国联军与楚军的动态,陷入了沉思。他关心的,是此战过后的天下格局,此战不论胜败,最终得利的,定是秦人。苏秦一入酒肆,门客便将苏秦的行踪呈报了信陵君。

    “苏先生乃是贵客,好生招待便好,且听听先生对此战的评判。”魏无忌吩咐道。

    临淄城内,齐国君主田辟疆已经进入垂暮之年,儿子田地已经足够为田氏君主,回想自己这一生,为齐国也是鞠躬尽瘁,殚精竭虑,最起码,守住了祖宗功业,守成之主能做的好,也就可以了。在自己身体每况愈下之时,薛公却给自己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三国合纵已成,楚国威势定要挫他一挫。

    齐宣王田辟疆倚在王位之上,目光落向远方的稷下学宫,这是他在任时期最为杰出的成就,士人领袖孟夫子,兵家大师孙膑,学宫令邹衍,天下名士淳于髡等,都在学宫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子良将也是自己留给儿子的军中宿将,尤其是孟夫子的学生匡章,更是用兵传神,敢言直谏,是个帅才,虽说此前因为伐燕之战,对自己颇有微词,可是抚慰之后,君臣嫌隙也就渐渐消弭了。此次出征楚国,齐国霸业,就在此战了。

    薛公与匡章带领齐军主力五万与韩魏会师于召陵,韩军统帅乃是韩耕手下的得力干将—暴鸢,此人力大无穷,军中角力,无出其右,以勇力冠三军,脾气也是人如其名,暴躁性急。

    魏军统帅乃是天下名将公孙衍的弟弟—公孙喜,深得公孙衍的真传,在魏国军中很有威望,是魏王依赖的军中良将。此次跟随齐国合纵,为邦国出力,自然意气风发。

    “暴将军,公孙将军,此次合纵,仰赖诸位将军了。”薛公摆出酒食,招呼二人吃酒。“薛公客气了,天下纵横之首,除了薛公,还有何人能与薛公匹敌,我等跟着薛公建功立业,求之不得。”

    公孙喜手里抓着一根羊腿,嚼得津津有味,迎合着薛公。暴鸢确是别有一番心思,抿了一口酒说道:“听闻上将军乃是孟夫子高足,军中威望极高,只是,不知,将军功夫如何?可否让我等开开眼。”匡章看了一眼暴鸢,笑道:“恩师功法,在下十分之一尚未学到,乃是夫子末流学生,对恩师思想倒是很是推崇,两位可有兴趣?”

    公孙喜对于齐国这位上将军也是十分好奇,能在名将如云的齐国站稳脚跟,屹立数十年而不倒,只说用兵如神,怕是管中窥豹了。

    公孙喜附和道:“上将军谦虚了,暴鸢将军也是好武之人,切磋切磋,也是无妨对吧。”此言一出,暴鸢不禁笑出声来,这个公孙喜,倒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他要是被我击败,如何有资格再做联军统帅。薛公抿着酒,笑而不语。

    匡章摆摆手说道:“将军说笑了,今日,饮酒便好,饮酒便好。”公孙喜看了一眼暴鸢,说道:“难道是暴将军不配做上将军的对手?”匡章放下手上的爵具,脸色肃穆,说道:“如此,那就你二人一起来吧。”

    匡章意识到,若是不给二人一点真功夫,怕是无法在军中立威,二人若是不听调遣,于合纵大局无益。薛公还是笑着,抿着嘴,一言不发,微笑着看着二人,也不劝架,军队嘛,要是不以武服人,难不成还拼笔墨不成。

    联军中早就炸开了锅,一些韩魏高级将领都跑来看热闹,要是能击败匡章这位联军统帅,那多有面啊。匡章几人素服出营,在帐前站定,微风习习下,惬意自适。

    薛公向着三人拱手说道:“今日我有幸,成为你们的中正官,三人切磋武艺,不得使用暗器,不得伤人性命,不得使用内力,以武会友。”暴鸢笑道:“不得使用内力,这还是头一遭,匡将军岂不吃亏了。”

    匡章哈哈大笑,“吃亏是福,没事,二位将军难道还能打死我这老骨头嘛。”公孙喜摆定姿势,双目有神,盯着匡章,暴鸢大吼一声,便扑了过来,“好,有气势。”

    匡章下衣摆轻轻一捋,单腿前伸,摆出相扑的姿势,一把便与暴鸢抱在了一起。贴身背摔,这本是暴鸢在军中角力的绝技,集全身力气于一身,将人摔个狗啃泥。可是与匡章抱在一起,怎么摔,匡章都纹丝不动,暴鸢的脸憋得通红,公孙喜看着匡章分身乏术,也加入战团,公孙喜武功不弱,匡章顿时吃紧。

    暴鸢死死牵制住匡章的一只手,可就是奈何不得。公孙喜双掌齐出,向着匡章疾风骤雨般展开进攻,旁人都为匡章捏了一把汗,倒是匡章,却是闲庭信步,边退边打,饶是公孙喜用上所有气力也没占上便宜。“一打二,还能这么游刃有余,着实厉害。”旁观一人赞叹道。

    “你是摆设嘛,我都这样了,你还奈何不得?”暴鸢急道。

    “大意了,没曾想此人功力已经如此精湛。”公孙喜也没料到,这要传到魏王耳朵里,可就不好听了。匡章一脚直踹暴鸢的脚跟,暴鸢随即重心不稳,便被匡章摔倒在地。公孙喜的双掌被匡章严密地章法牢牢封死,丝毫没有发挥的余地,眼看着二人就要败在匡章手下,薛公飞身直出,一手搭在匡章手上,一手拽着公孙喜,便将二人拉了开来。

    “今日只是切磋,二位将军严丝合缝,配合密切,今日就算平手了,如何?”薛公田文看着二人说道。

    二人对视了一眼,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急忙拱手道:“将军勇力无双,我二人佩服,还请将军莫要见怪。”匡章大步上前,扶起二人,说道:“客气了,走,吃酒,吃酒。”三人其乐融融,进入幕府大帐,联军攻势已成,只待匡章一声令下,三军齐出,全面进攻。

    匡章告诫二将道:“此次我们深入楚地作战,乃是为教训楚国反复无常,背信弃义,当速战速决,久战相持于我等不利,千里不运粮,我们这一软肋,天下尽知,楚民凶顽,各位定要小心,不要擅自行动。”暴鸢与公孙喜连连应声,“都依上将军,上将军便将我二人看作齐将,只要能打败楚国,掠夺楚国国土,就是最好的。”

    三国联军出召陵,在匡章的指挥下,一路高歌猛进,攻城拔寨,楚民望风而逃,很多城池并未经过严密防守便丢弃而逃。

    不过数十天,联军兵锋便直指楚长城的堡垒—方城。

    楚长城呈麻袋状,西段乃是为了防止秦国从武关东来,而中断则是楚国进军中原地区的屏障,进可攻,退可守,东段的地形呈南北走向,将楚国鄢郢指定牢牢地锁在其中,若要攻破楚国,便要突破长城。而方城,便是在东段长城的中间位置,沿河筑城,親水便是天然的地理屏障,方城呈南北走向屏蔽于东,是防守的绝佳位置。

    秋风寒凉,唐昧率领楚国精兵十万北出方城,屯兵驻守,在親水南岸陈兵列阵,旌旗飘动,战鼓隆隆。唐昧也是久经沙场,刚到方城,便拉着李穆与行军司马在附近勘探。为将者,必要对地形有所熟悉。

    李穆紧跟其后,问道:“唐公,联军近在咫尺,我等是要野战退敌,还是坚守不出?”唐昧说道:“联军兵锋正盛,他们粮草难以为继,只能强攻,按照匡章的脾气,这种傻事他们肯定不干。我怕的是,他们出奇招。你说,我们的软肋在哪里?”

    李穆摇摇头说道:“唐公,军争之事穆儿不懂,师父曾给穆儿讲过一个经典战例,便是孙膑的围魏救赵,那一战,孙膑抓住了庞涓的软肋,便是在大梁,唐公,这次,我实在没看懂。”

    唐昧点点头说道:“那一战,确实换了任何人也是无法,只是,匡章若是列阵北岸,与我等对峙,那他便不是名将,穆儿,你率炽羽九凤,好好探听一下联军的部署,看看可有奇兵,沿途仔细认真查看,若有情况,随时来报。”李穆拱手应道:“嗨。”便大踏步去了。

    匡章在幕府大帐来回踱步,眼看着近在咫尺的方城,却因为大河的阻挠,一点办法也没有,他深知久战不利,要么出兵奇袭,要么强行渡河,别无他法,唐昧定是抓住了这一点,想与联军相持下去,联军粮草断绝,便只能退军。

    “薛公,你倒是劝劝上将军,这战也不战,退也不退,意欲何为啊。”二将早已经按捺不住,想问个究竟,大军外出,最怕的便是劳师远征。

    “二位将军莫急,我王三天五次催促上将军速速作战,上将军都无动于衷,你们想想,我的分量,能比得上我王吗?”

    暴鸢怒道:“薛公,想想办法啊,总不能被尿憋死吧,大河永远都在,难不成,就一直等下去吗?我们等得起吗?”公孙喜也附和道:“就是,薛公,要不您去给问问,什么情况,我二人心里也有个底啊。”薛公朝着二人一拱手,“二位将军稍待。”转身便进了幕府大帐。

    匡章盯着悬挂在幕府中央的楚国地图,用手狠狠地点了一下一个地名,说道:“就是这里了,请二位将军入府议事。”

    薛公大喜,说道:“嗨。”匡章回过身,看到薛公立在身侧,说道:“如何,薛公何以在此?你看我,只顾看图,怠慢了。”

    薛公握着匡章的手说道:“老匡,别客气了,二位将军等候多时了,就等你发令呢。”匡章握着薛公的手,说道:“快请,快请,破敌之策,成竹在胸,干。”薛公锤了一下匡章的胸口,“真有你的,我大齐有福。”两位将军雄赳赳地踏步而入,匡章也不客套,直入主题,

    “薛公,你带木纹瓦当摸到楚军重丘,探听虚实,重点看粮道,去吧。”薛公田文接令便带着木纹瓦当走了,木纹瓦当乃是齐军的信息探查机构,齐国重实利,因此名字都是那么的接地气。

    “暴将军,率军勘探河水深浅,若有条件,强行渡河。”暴鸢接令也撤了下去,

    “公孙将军,三万轻骑随时待命,看是强行渡河还是奇袭重丘了。”公孙喜上前问道:“上将军,楚军若是坚守不出?”

    匡章说道:“那我们就奇袭重丘,他若不回援,楚王能。”公孙喜笑道:“将军,懂了,末将定在他们回军之路上,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匡章笑道:“将军不愧是犀首的弟弟,很好,很好啊。”公孙喜哈哈大笑:“将军谬赞,谬赞,还是将军运筹帷幄,筹谋得当。”匡章摆摆手,公孙喜开心地退了下去,便去准备。

    李穆与屈承开带着炽羽九凤沿着親水一路向北勘探,做信息探查,要紧的便是仔细认真,部分炽羽九凤被散在联军可能经过的地区,向当地居民探听,看能否获得有效信息。

    薛公深知触底民众长期穷苦,深受封地贵族盘剥,便带着食物与钱财,向楚民打听一些情况,奈何楚语难懂,薛公很是费了半天劲,花了一些钱,也没能探听到有效的信息,让他很是懊恼,便继续带着木纹瓦当向重丘而去。

    行至象禾附近之时,“慢,此处不对劲。”李穆说道。

    屈承开不解地问道:“哪里不对?”李穆沉吟了一声,说道:“远处有人,隐蔽。”李穆内功深厚,看到林子里寂静无声,远处倒是有飞鸟经过,依靠着敏感性,便带着炽羽九凤隐蔽了起来。

    薛公带领木纹瓦当骑着快马穿行而过,身后尘土飞扬,显然是急行军。“速将此状况告知唐将军,切莫延缓,速出。”一人应答了一声,便飞身而去。“为何不跟随他们,看看他们到底要去往何处?”

    李穆应道:“他们去向已然很是明朗,唐将军定能猜出他们意图。”

    暴鸢懊恼地回营,向匡章禀报道:“上将军,楚军严阵以待,我等毫无机会,便是靠岸,便有万箭射来,无从渡河。”

    匡章沉吟了一声,问道:“暴将军,可否清楚,何处射过来的箭较多,何处射来的较少。”暴鸢疑惑,问道:“都快被射成刺猬了,哪里有心思看这个,有用?我再去看看。”说着便要出营,匡章急忙叫住,在暴鸢耳边低语几句,暴鸢心下欢喜,带几个人便去了。

    炽羽九凤的人回报唐昧,说是看到了齐军向南急行军,数量不多,像是斥候,可是与一般斥候不同,炽羽九凤经常与齐人打交道,认得是齐国木纹瓦当的服饰。

    唐昧盯着地图,嘴里喃喃自语,“向南,向南,象禾还是重丘,抑或是鄢郢?意欲何为?”“李公子让我等捎话给将军,莫要掉进齐军围点打援的陷阱,粮道之事,请将军放心。”唐昧听到围点打援在这几个字,瞬间豁然开朗,

    “齐军主力定不在方城,应当去了重丘,庄趫,带两万人马,驰援重丘。”一人应声而入,乃是楚军悍将庄趫,是盗匪出身,后被唐昧招入麾下,勇猛无敌,极重义气,是唐昧最为信任的将领。

    “将军,我若是驰援重丘,将军怎么办?”唐昧迟疑了一会,说道:“三国联军进攻方向尚不明确,我等须两手准备,若是方城被破,重丘便是我等的退路所在,你切记要守好我军退路,出了问题,我拿你是问。”

    庄趫气哼哼地说道:“重丘那么重要,将军去守便好,将军放心,方城若是被破,在下绝不苟活。”说着便要踏出幕府,唐昧大喝道:“你连本将军的号令也不听吗?啊,反了你了,我告诉你,你手上握着楚军八万将士的性命,岂能由你放肆,方城有大水为屏障,联军一时无法攻破,即便攻破方城,本将也能退到重丘,给你守方城,你能坚守多久,愣头青,除了冲锋陷阵,带脑子的事你是一件不干,现在跟我叫板,滚,去重丘,重丘要是丢了,我把你脑袋拧下来,酿酒。”

    庄趫立身站定,高声应道:“是,那群杂碎若是冲破重丘,脑袋给你,走了。”唐昧黑着脸笑骂道:“滚滚滚,看见你就烦,给老子好好打。”

    暴鸢听从了匡章的建议,并没有携带金银和老刀币,对于当地居民来讲,布和粮才是硬通货,他要找当地民众解决一个渡河的难题,只有当地民众才清楚,这条親水的秉性,哪里深,哪里浅,什么时候涨水。暴鸢需要将这些问题打听清楚,可是他不清楚,为何让他这个大老粗来搞这个问题,难道换一个面善的人不行吗,真是。

    暴鸢带着士兵在附近转悠,农户们听闻战乱,早就跑得没了踪影,暴鸢费了好大功夫,才在山中找到一个樵夫,“樵夫,打扰您一下。”樵夫看着五十来岁年纪,裤子常年行走在林间,被树杈勾的破破烂烂,“你是?”樵夫眯着眼睛问道。

    “老人家,我是在外游学士子,来向您打听点事。”樵夫咳了一下,说道:“游学士子可不是向你这样的,膀大腰圆,倒像是个练家子。齐国人吧,拿着这一堆东西,图个啥呢?”

    暴鸢嘿嘿笑道:“老人家,您能告诉我,这个親水的秉性不,您对这个肯定熟悉吧。”樵夫恼怒地说道:“熟不熟悉的,为何要告诉你们齐人,你们来我们楚国烧杀抢掠,怎么的,我还得领着你,杀楚人,不知道。”暴鸢一把抓住樵夫,正要动手,忽然想起匡章的告诫,沙包大的拳头硬生生憋了回来,说道:“老人家,我给你跪下了,您就告诉我吧,这些都是你的,决不食言,我要骗你,我就从这个坡上滚下去,咕噜咕噜的下去。”

    这可把樵夫逗乐了,“行啦,我这老骨头,信你,你看啊,楚军重兵防守地区,定是河水较浅地区,楚军轻兵驻守之地,定河水较深。”暴鸢一拍脑袋,大叫道:“我懂了,我懂了,老伯,谢了。”暴鸢开心地跑回了营区,着急向匡章禀报。

    “公子,任务已成,你可真是料事如神,你怎知匡章定会派人询问这个。”原来,那个樵夫,也是炽羽九凤的人,李穆笑道:“因为齐军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强行渡河,而要渡河,他便要熟悉水文,齐人哪里懂这个,还不得依赖楚人,他的路,走窄了。”

    屈承开向着李穆竖起拇指,“高,实在是高,厉害了,今日,我算是长眼了。”李穆摆手道:“暴鸢拿着假信息,他是个大老粗,可是匡章并不是,他会斟酌,这些信息中的虚假成分,你要知道,名将,最重要的技能,便是对战场各种信息的研判,只能祈祷,这些能对匡章起到迷惑作用,让他不敢轻易渡河。”说着李穆与屈承开带着炽羽九凤继续向北进发。

    暴鸢回来后将情况如实禀报了匡章,很是兴奋。“那老丈说的很有道理,将军,趁夜偷袭,可行。”

    匡章不断在脑海中琢磨着暴鸢与樵夫二人的对话,思索一会,匡章问道:“那个樵夫你触碰他的手了吗?方圆数十里,一户人家也找不到,这个樵夫感觉很是可疑。”

    暴鸢喝了一口酒,说道:“那樵夫破破烂烂,背了一大堆木柴,看着不像个军人,倒像是个药农,我拍了一下那个樵夫,背挺结实。”

    匡章急忙问道:“你拍了他,他动了吗?你本身力大无穷,他要纹丝未动,就有问题。”暴鸢回忆了一下,说道:“老丈向前挪了一下,咳了两声,我还抚摸那老丈的脊背,他还打趣说,我差点给他送走。”

    匡章嗯了一声,却还是拿不下主意,炽羽九凤的演技给匡章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当真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匡章看着地图上的方城和重丘,两座城互为屏障,且都有长城与大水为屏障,都是易守难攻之地,若是决策失误,可就功亏一篑了。

    唐昧到底在重丘还是方城,若是攻方城,楚军还能撤到重丘,要是攻重丘,楚军若是从方城南下,联军的退路就被断了,要是同时进攻,楚军想要合兵一处,就必须经过象禾,也不知公孙喜此时如何了,是否进入伏击位置。

    公孙喜此刻率领三万轻骑,趁着夜色度过了親水,埋伏在了象禾附近。象禾位于重丘和方城的中间位置,乃是唐昧回军的必经之地,可以说,公孙喜的这一步,成了左右战局的关键。是人都会出现松懈,公孙喜星夜渡河,唐昧也没料到,他的所有重心,都放在了匡章这一块。李穆的心思,也是死死盯着匡章。

    “公子,联军数量像是少了三万,去向不明。”这一消息像晴天霹雳一般,击在李穆的心头,“如何,你再说一遍,少了三万人,你确定?”斥候坚定的眼神让李穆不再怀疑,匡章隐藏这三万奇兵,定有大用,只是,要做什么呢,现在飞身回报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看看联军的动向,再做判断了。

    “承开,这三万人的动向至关重要,你带着人去摸索一下,注意安全。”屈承开拱手便带着部分炽羽九凤退了下去。

    入夜时分,两军相持数十天,唐昧看着天上星象,知道夜晚河水涨潮,联军要是渡河,那便进入圈套,保管他们有来无回。他特意叮嘱随从军士密切注意联军动向,自己则是回到大帐之中,稍微歇息一会,重丘有庄趫重兵屯守,应该没啥问题。连日里苦思冥想的唐昧也是有了倦意,稍微粘到枕头上,便睡了过去。

    突然,听闻外面军鼓之声日盛,唐昧嗖地一下爬了起来,出了大帐,问道:“联军进攻了?”一名军务司马慌慌张张跑了过来,跪在唐昧面前说道:“将军,三万轻骑突袭我军阵后侧。”

    唐昧脑袋嗡地一下,抓住军务司马的衣领咆哮道:“他们从哪里过来的?”军务司马被唐昧这个样子吓了一跳,说道:“将军,联军并未从上游渡河,而是从象禾渡河,此刻,三万轻骑只是前锋,匡章率领五万精锐紧随其后,河水今夜暴涨,我等从河水东渡的退路也被截断了,将军,撤吧。”唐昧怎么也没想到,此次征战竟然是此等结果。“撤,能撤到哪里,击鼓,死战,我两万名军士,誓死护卫家国安危。”

    原来,正在唐昧一筹莫展之际,薛公带着木纹瓦当回来了,确定了楚军主力在重丘的消息,庄趫率领八万楚军将士驻守重丘,军队绵延数十里,战马嘶鸣之声响彻山里。薛公渡过親水,看到了领军将军,便急忙飞马回营。匡章得知这一消息,喜出望外,

    “重丘虽有八万楚军,不足为惧,我们这一战,是要生擒唐昧,他可是楚国不可多得的良将,他的价值,可顶得上十万楚军。”

    薛公哈哈大笑,说道:“唐昧能获得你如此高得评价,也是当世良将了。”

    匡章抚摸着自己的佩剑,看向薛公,“十万大军,合围方城,擒杀唐昧,不从正面渡河,薛公,你与公孙喜为先锋,冲阵,我等渡河便来支援,切记,攻势要迅猛,定要斩杀唐昧,生擒当然最好。”

    唐昧算定的涨水时候却与齐军渡河时间错了一个时辰,联军留下三千人马,日落之时便急速过河,薛公与公孙喜此时已经紧逼方城,两万楚军已经是插翅难飞了。唐昧锤了一下自己的胸口,立即飞身上马,“楚国男儿们,敌军打到我们家门口,我等岂能坐以待毙,随本将军,冲。”

    唐昧亲自带领两万楚军,与薛公的三万人马瞬间接战,楚军在唐昧带领下,士气高昂,一时之间,竟在战局中占据了优势。“公孙将军,我们此战,擒杀唐昧,出。”

    薛公田文朝着公孙喜大叫道。公孙喜立即会意,驱马直扑唐昧,田文也挥起七星龙渊剑,与公孙喜同入阵中,目标只是唐昧。唐昧身先士卒,带领亲随在阵中左冲右突,不一会,便有数十人倒在身侧。田文与公孙喜看到唐昧在阵中勇猛无敌,不禁有惺惺相惜之感,但眼下各为其主,公孙喜大喝一声,挺起长戈便看了过去,田文猛地一蹬马头,也向着唐昧直击而来。

    “护卫将军,冲。”侍从长带领随从,大喊一声便冲了上去,公孙喜挥舞长戈,下马步战,一把长戈舞得虎虎生风,只一招,便将侍从长捅了个透心凉,其余随从尽皆胆寒,无人再敢上前。唐昧大喊一声,挺剑便冲了过来,公孙喜长兵器,一旦近身便不好出招,于是抛掉长戈,与唐昧短兵相接。

    公孙喜武功不弱,但是与唐昧这等高手过招,他还是嫩了一些,只三五招,便被当胸划伤了,还好有皮甲护体。田文见状分身而入,施展赤诚不移剑法,这一下,二人斗得有来有回,唐昧的参横斗转剑法神妙无匹,在内力加持下,舞步翩翩,剑气纵横,薛公的赤诚不移剑法有着七星龙渊剑的加持,锋利锐猛,两柄长剑左右翻飞下,二人瞬间便斗了数十招,不分上下。

    “唐将军,弃剑降了吧,大局已定,你还是不要挣扎了。”公孙喜在旁叫道。“笑话,你何时见过唐某降敌。”唐昧加快节奏,一柄长剑破空而出,大吼一声,“着”,便挥剑向薛公当胸砍去,薛公举起七星龙渊剑便挥剑格挡,。

    只听当的一声,唐昧长剑被七星龙渊剑直接斩断,切口甚是平整,足见七星宝剑的锋利。唐昧将短剑以暗器掷出,被薛公飞身躲过,随即双掌齐出,向着薛公攻来,只听嗖的一声,一支羽箭朝着唐昧腰部飞来,唐昧向着羽箭方向猛然击出一掌,公孙喜急忙闪避,这一下,唐昧便露出了空挡,薛公飞身而入,一掌击在唐昧的胸口,将他狠狠地打飞出去,唐昧口吐鲜血,抚摸着胸口半天缓不过劲,只能坐在地上,双目死死地盯着薛公。

    “不讲武德,暗施冷箭,偷袭得手,这也是诚信高洁薛公的人品吗?哼。”唐昧怒道。

    公孙喜大叫一声,“跟他罗嗦什么,看我砍死他。”说着便持剑朝着唐昧的脑袋直劈过来,

    “小心。”薛公大叫一声,远处便射来一箭,薛公挥起七星龙渊剑,将羽箭拦腰斩断,救了公孙喜一命,只见一队人马从空而落,为首之人甚是年轻,看这装束,正是楚国大名鼎鼎的炽羽九凤首领熊邑。

    唐昧大喜,炽羽九凤及时赶来,“唐公,没事吧,我等来迟,还望唐公赎罪。”

    李穆与屈承开拜倒在唐昧面前,唐昧笑道:“好小子,未来可期啊。”

    李穆扶起唐昧,说道:“我护你杀出重围,炽羽九凤,杀。”

    说着便要冲出去,被唐昧拦了下来,说道:“穆儿,我,,我不行了,你需得答应我一件事,速去重丘,告诫庄趫,坚守城池,不许为我报仇,保留楚国精锐才是根本,清楚了吗?我唐昧死不足惜,楚国若是亡了,十个唐昧活着,有何用处。”

    “走,走得掉吗?”公孙喜大怒,挥舞着长剑便向李穆冲来,李穆心怀悲痛,看到公孙喜,大喝一声,运起内劲,一记潮起潮落,便向公孙喜袭来。薛公一把推开公孙喜,挥剑迎了上去。

    “承开,收拢败军,速速杀出重围,向重丘撤退,莫要管我,告诉你爹,唐昧,对得起楚国,走。”唐昧大吼道。

    屈承开饱含泪水,深知事情轻重,放下唐昧,大喝一声,“炽羽九凤,收拢士兵,杀出重围,随我,冲。”唐昧看着李穆与屈承开配合默契,李穆牵制薛公,屈承开统领残余楚军,心下安稳,大喝道:“穆儿,且看这一路参横斗转,功法要诀,便在于斗转星移,星象借位。”

    唐昧忍着身体的剧痛,强撑着将参横斗转演练了出来,李穆一边需要应付薛公的赤诚不移剑法,一边还得扭头去看参横斗转剑法,顿时便险象环生,李穆也清楚,很可能,这便是最后一次看到唐昧了。

    唐昧看到薛公攻势不减反增,骂道:“卑鄙小人,怎能配得上七星宝剑。”

    李穆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将这套剑法强行记在心里,公孙喜看准时机,挥舞长剑便向唐昧当胸刺来,一股鲜血喷涌而出。

    李穆运起全身内劲,使出龙游荷苏剑法,田文被李穆突然的变招搞得措手不及,被李穆接连刺了三剑。回过神的李穆大喊道:“唐公,呀。”

    奋力一掌,击在公孙喜的肩膀上,公孙喜只感一阵剧痛,肩膀便已经脱臼,再也使不上力,倒在一侧。李穆扶起唐昧,为他灌输内力,“唐公,坚持住,唐公。”

    悲痛的李穆对天长啸。唐昧缓缓地睁开眼睛,奄奄一息,死死握着李穆的手,说道:“穆儿,我不行了,不要白费气力了,听着,《占元星经》,书中内容不可借于他人翻阅。这几句话你要牢记,青城封雪,雾锁云江,锦屏云霞,伏牛斗犀,岷水入灌,小大溪流,水龙吟现,记住了吗。”李穆流着眼泪,狠狠地点点头,“记住了,唐公。”唐昧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望着青天,就那样闭上了眼睛。

    此时,天空风云大作,飞沙走石,阴暗低沉的氛围压得人喘不过气,“穆兄,撤。”屈承开拉着李穆,收拢败军,退往重丘。匡章率领三国联军赶来之时,两万楚军与主将唐昧已经被斩杀,看着喜人的战果,匡章很是满意,“薛公,何人伤你?”看着田文身上多处流血,匡章急忙奔了过来,封住田文的穴道,拿了一些止血的灵丹妙药,给她服了下去。

    “楚军之中竟有如此人才,他那几路剑法,实在精妙,我。”匡章看着倒在地上的唐昧,说道:“薛公,莫要懊恼,天外有天,唐昧身死,楚军已然士气大衰,我军也伤亡一万多人,此战,惨胜,唐昧,值得尊重。”说着便给唐昧鞠了一躬,吩咐手下人将唐昧好好安葬。

    “趁机攻下重丘,让楚王胆寒。”薛公恨恨地说道。“战机已过,重丘楚军已经有了防范,再攻不益。”匡章叹气道。

    这时,木纹瓦当的统领田偃飞马来报,匡章大惊,对薛公说道:“国内局势有变,我王身死,新君即位,令我等即刻回国。”田文狠狠地用手锤了一下地面,“出征在外,却未曾为齐国拿一寸土地,好处都给韩魏了,我们这是做什么,啊,给他人做嫁衣。”

    匡章说道:“先遵王命,回国便是,秦楚联盟破了,此战便没有白打,更何况,我们可是杀了唐昧。”田文坐了起来,说道:“班师,参拜新齐王去吧,王上虽则垂暮,可并未听说有大病啊,如何便故去了。”他嘟囔了两声,被匡章捂着嘴说道:“这种也是咱们可以猜的吗?隔墙有耳啊。”

    匡章统帅齐军一路从楚境班师回了齐国,声势浩大,可是耀武扬威了一番。倒是韩国的暴鸢和魏国的公孙喜,趁着楚军新败,挥师攻取了楚国的宛城和叶城,对于地小国弱的韩国来说,这就是一次绝对意义的外交胜利。宛城可是楚国极为富庶的城池,这让韩王很是高兴,特地赏赐了暴鸢很多财物,韩魏死忠齐国的局面,越来越牢靠,韩王自己都说,跟着齐大哥混,吃喝不愁。

    李穆与屈承开带着残余将士撤到重丘,庄趫慌忙出城来迎,可是,却听到了唐昧阵亡的消息,内心悲愤,当即便要率军迎回唐昧的尸首,叶落归根。

    李穆看着庄趫重情重义,说道:“将军,我等江湖人士去做吧,将军放心,李穆定将唐公的尸首安然送回。”庄趫向着李穆深深一拜,说道:“劳烦公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