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漩涡
繁体版

第十二章

    2032年7月12日曲奇江与刘继祥来到方舟号找冯月明,麦克一起商讨为方舟号宇宙飞船生命保障系统补充材料的事情。

    大家落座后曲奇江首先发言,他简要地介绍并讲述了他对太空飞行器生命保障系统的认识理解。他说道:

    “生命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极为特殊的形式,生命即是一个开放系统,又是一个封闭系统。生命从外界获得物质及能量后在其内部进行了一系列的物质交换以及能量的转换,然后又与外界互动以达到一种平衡。”

    “对于在太空飞行器中的生物而言,他们同样遵循这一规律。所以在设计太空飞行器生命保障系统时,我们一定要将物质交换与能量转换考虑周到,每一种生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要有独立的物质交换与能量转换的循环系统。换句话说整个飞行器生命保障系统是每一个微小的独立的生命循环系统聚合而成的,我们可以称其为微循环系统集成,这在设计理念上尤为重要。”

    停顿了一下,他又说道:

    “我花时间看过方舟号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总体上是遵循了上述的微循环系统集成理论的。作为方舟号生命保障系统的主要设计者,冯月明女士比较完整地理解了这个理论并成功地运用到了具体实践中,这很好!”

    “但是由于方舟号整体结构设计上的缺陷或者说不合理,其生命保障系统中循环回路多是硬结构设计,当飞船发生变形畸变时,会导致管道的开裂引起泄漏。因此我们应在结构上多采用柔性设计,这样可以避免或至少降低循环管道原材料的泄漏的发生。”

    他转向冯月明进一步说道:“我建议在进行原材料补充之前,应当对方舟号的循环系统的关键连接点进行柔性化改造,这样可以降低管道泄漏发生的频度。”

    冯月明专注地向曲奇江点了点头。

    ……

    会议结束后,冯月明邀请曲奇江与她进一步商讨实施的细节。他们俩在冯月明的引领下,查看了方舟号宇宙飞船生命保障系统循环管道的每一处连接点。

    回到了飞船控制室,他们肩并肩地坐在控制显示屏前,认真地查看着循环管道的每一处连接点,分析着柔性化改造的可能性。

    ……

    研讨了许久,冯月明感觉到了口渴,她询问曲奇江是否需要什么喝的,曲奇江说有杯咖啡即可。冯月明遂即端来了两杯调好的咖啡,两人坐在屏幕前开始小憩。

    冯月明侧过脸来望着曲奇江问道:“曲教授,您的这些循环理论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是在您读大学时,还是在……”

    曲奇江没有直接回答冯月明,他抿了一口咖啡,眼睛直视着屏幕好像是自言自语到:“我在滨江工业大学读到大三,然后到荷兰凯因霍温理工大学TU/k就读于电子工程学院……”

    曲奇江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

    2013年6月18日曲奇江在BJ乘坐国航航班经过近10个小时的飞行,飞抵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然后乘火车到达了荷兰南部的一座科技城凯因霍温。

    凯因霍温城市不大,但却是欧洲著名的科技创新城市,荷兰一些知名的高科技公司像飞利浦,阿斯麦都在这里设立了全球研发中心,而凯因霍温理工大学TU/k也在全球大学排名中考前,其创新能力的全球排名更是名列前茅。

    曲奇江在凯因霍温理工大学电子工程学院读了不到两年本科,获得了学士学位,2014年末又转到空间工程专业读了两年多,于2017年获得了硕士学位。2017年3月进入荷兰哈尔夫特理工大学TUHalft就读空间生命保障工程专业,2020年10月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回到母校凯因霍温理工大学任教。

    自2013年到荷兰后,曲奇江便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上。2011年在滨江市见义勇为救了一位遭遇车祸的小女孩儿的经历给曲奇江带来了不愿回首的记忆。

    先是车祸制造者的肇事逃逸,然后是为小女孩儿医药费埋单而遭遇她家人的误解,接着便是遭遇新结识的女朋友无情的抛弃。

    这一切都使得曲奇江对于找女朋友,结婚成家等正常人认为顺理成章的事,在他看来兴味索然,完全不放在心上,几近而立之年的曲奇江也没有女朋友。

    他整天埋头于学习,空闲时游游泳,爬爬墙,很少与女生单独来往,以至于有人暗自猜测他性取向是否有问题。

    2022年7月,在母校工作将近两年的曲奇江依然是单身汉。这天学校有一场针对前沿物理学方面的研讨会,演讲者来自世界各地,演讲题目很开放,自由。在众多演讲中,有一位来自中国的物理学者的讲演给曲奇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2022年7月8日的下午,在凯因霍温大学的一处教室里,一位年逾花甲的中国老人健步走上了讲台。他个子不高,穿着休闲,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花白的头发依旧残留着当年蜷曲的风姿。人们都称他为老查,他的演讲题目是《论时空的属性》。

    他巡视了一下在座的听众,开门见山地讲到:

    “所谓时,指时间,是人们用来描述运动的一种物理量。

    所谓空,指空间,是人们用来描述存在的一种物理量。”

    他挥舞着双臂指点着:

    “物质的存在一定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一定是占据空间的。这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时空的根本属性。

    我们找不到不运动的物质存在,也不可能有运动的物质不占据空间的。”

    他接着说道:

    “作为运动的物质存在,我们最显而易见的基本现象就是重力,放大到大尺度空间就是引力现象。

    引力现象是时空属性的基本特征,因而时间与空间也是描述引力现象的最基本的物理量。

    但是,我们目前对于空间的认识远远没有触及到空间的本质。牛顿时代人们用平直的类笛卡尔系统来描述定义空间,而对时间基本是文字描述,而没有具体的数学表达。

    到了近现代后爱因斯坦时代,人们用类黎曼几何来描述空间,时间摆脱了存粹文字定义描述,第一次由场及宇称等数学语言来引申解释,但是还是没有严格的确切的定义。”

    ……

    “那么什么是时间呢?什么又是空间呢?他们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我认为空间不是像牛顿们理解的那样平直的,静止不变的;也不是像爱因斯坦们认为的那样只是因质量而弯曲的,体积上没有变化的。

    空间,我们所处的空间是变化的。由小变大,而且是无限的,时间是对空间这种变化的一种量度。

    我们可以理解为空间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空间本身的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其直接表现就是引力现象。时空变化遵循的规律可用等角螺线来描述,数学上可以用自然常数e的展开式来表达。”

    ……

    “作为等角螺线的几种典型形态,我们可以用来描述解释宇宙间的引力现象。

    等角螺旋形态:空间的早期形态,物质密度不是很大,引力现象明显,物体运动速度很大,例如我们的银河系以及大部分螺旋星系;

    二次曲线形态:空间的中期形态,物质密度已经很大,引力现象不是特别明显了,物体运动速度大大降低,例如我们的太阳系以及其它恒星系统;

    圆周形态:空间的晚期形态,物质密度相当大了,引力现象很弱,以至于通过其它运动可以抵消引力现象,物体运动速度很低,有些情况下物体趋近于像蜂巢蜜蜂的无规则运动直至静止不动,例如椭圆星系,行星系统以及原子微观系统。”

    ……

    这时,听众席中开始有了骚动,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在打盹儿,有的则离席而去。

    只见老查丝毫没受影响,继续滔滔不绝地演讲。